第1473章 第二場開始(2 / 2)

加入書籤

此時武當純陽派大弟子王曉瀾走出道:「妙花大師,要不還是我上吧,曉平師弟對敵經驗比我豐富,還是留在關鍵時候。我這個當師兄的不才,先去試試小日本的水。」

其實武當四派雖然都屬於武當正宗,內功心法、劍法、掌法、拳法、身法等都一脈相承,不分彼此。但相對來說,純陽派和玄武派更偏重劍法,其中純陽派講究犀利鋒銳,劍法以攻擊見長。玄武派則是以穩為主,先守內,再圖外,號稱武當綿裡針,典型的防守反擊風格。

而真武和龍門則是相對均衡,講究一個內外如一、攻守均衡。

不能說哪一派的武功更高明,但相對來說,純陽派劍法的殺傷力要更強,但也都有其短板,就是攻有餘而守不足,遇到相同境界的高手,就難免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出現互傷。

其實王曉瀾跟張曉平私下也切磋過幾次,都是不分勝負。雖然師兄弟切磋講究一個點到為止,很多殺招險招不宜使出,但也能看出王曉瀾劍法之犀利和基礎之紮實,是個不折不扣的頂尖高手。要說第三場派他上場也沒有什麼大礙,但關鍵就在於這不是普通的比武,而是生死決鬥。

特別是遇到日本劍道高手,雙方都是以銳利兵器交手,動輒之間就是生死立判。在生死考驗方麵,張曉平就要比王曉瀾有經驗得多,妙花故不敢冒險。

而且妙花是周文授權的此次大比武的總指揮,誰上誰下都是他一言而決,此時容不得過多解釋,隻是微微一笑道:「這第三場比賽也很重要,曉平上去把握更大一些,還望王師兄海涵。」

妙花知道,劍道在日本國內影響力很大,也很普及和廣泛,那就說明日本劍道高手很多,這次比武也許有半數以上比武都會遇到日本劍道高手。

但華夏方麵以刀劍見長的高手卻是不多。比如周文、高小山和許大成這幾個氣勁境高手都是以拳腳見長。

雖然說武功到了一定的境界後,人的反應、速度、身法等等都有了很大改變,武學上的理解也達到了一定高度,拳腳招式也可以用於刀劍的功夫,但總歸不是打小就練的,跟在劍道浸淫多年的日本高手還是有些差距。

所以對付日本的劍道高手,還是得傳承底蘊比較深厚的門派弟子比較合適。拿這次比武來說,就是少林的妙花、體淨,萬妙應、陳妙空,以及武當的趙曉金、張曉平、王曉瀾、左明青、周明遠以及何明奇等一眾弟子。當然,趙澄宇將軍在戰場上拚殺多年練就的一手血戰刀法也可以算作一個。

而在這些人中,妙花作為主帥不能輕動,趙曉金已經被兌了子,他最了解也認為最可靠的就是張曉平。而王曉瀾雖然也很強,但一來是妙花與他相識時間不長,對此人的性格了解不深。加上王曉瀾是宗門大派培養出來的高手,江湖經驗、武功底蘊或許不缺,但是生死相搏的經歷卻是不會太多,就怕出現個閃失反而不美。

再一個,妙花對人心的把握也很有一套,他知道名門大派弟子都有一絲傲氣。如果在開頭就壓他一壓,難說會激起他更強的爭勝之心,等上場之後更容易發揮純陽派劍法犀利、有我無敵的氣勢。

所以妙花說罷也不再解釋,就把個王曉瀾晾在了一邊。而王曉瀾沒想到妙花說得那麼直白,表情頓時有些尷尬,心中也頗為不服。但妙花是此次選將的總指揮,他也不好再多說什麼,隻能悻悻走開。

在一旁準備上場的趙曉金將這些都看在眼裡,就想上前去勸解王曉瀾一番,卻不知聽外麵又是一聲鑼響,第二場比武開始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盪世九歌 絕世醫聖:開局從用嘴寫藥方開始 巔峰狂兵 鬥羅之開局簽到女神小舞 陌上花開,歲月安好 聖龍 異世進化之旅 山神小農民 快穿之女配迷人又危險 吞噬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