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天下間竟有這樣的義軍?!(1 / 2)

加入書籤

第143章天下間竟有這樣的義軍?!

李長文苦笑,「首領,我遊學時並不喜交友,認識的人不多,且多是庸碌者。

這般人即便我不推薦,首領出了招賢令也能招募到。

我所識之人中真正稱得上人才的,僅閻爾梅一人而已。

此人雖出身大地主,卻有救世濟民之心,又被朝廷削除功名,是很有可能加入義軍的」

「行了,我知道了」

劉升興趣寥寥。

這閻爾梅出身地主,為復社成員不說,也不是他所熟知的明末名人——和陳子龍齊名,要是陳子龍本人還差不多。

不過陳子龍好像中進士了,同樣是士紳、大地主,更不可能投奔他。

至少在華部義軍有改朝換代之勢前不可能。

聊完此事,劉升讓李長文等人退下去休息,他則帶著親衛到城外巡視軍營與難民營。

如今義軍對汝陽城的掌控得已相當牢固,劉升便趁回天目山之前將軍隊再整訓一番。

因為之前在遂平的整訓並沒有完成。

常備軍一個團說是五個營,可實際上攻打汝陽時都隻有三個戰鬥營和一個民勇營充當的輜重營。

這幾日,一、二、三團都在抽調人手組建團直營,也即是團部。

親衛軍也沒閒著。

虎賁營、勝捷營、驍騎營,都將從常備軍中吸收兵員,擴充為滿編營(600人)。

便連馬金水,都在為訊風營招募預備諜探,進行各種訓練。

至於難民這邊的事就有些出人意料了。

在義軍占領汝陽後,城外的難民不僅沒減少,反而增加了。

都是奔著義軍賑濟來的。

今年旱災、蝗災都太大,沒有官府的賑濟,仍留在當地的貧苦百姓很難活下去。

就算熬到現在沒餓死,等下了大雪也會凍死一大批。

所以,哪怕隻是聽聞汝陽被義軍攻陷,就有不少難民跑來了。

待義軍賑濟難民的消息傳出去,來的便更多。

不過幾日功夫,難民數目便從原來的一兩萬,上升到了三萬多。

義軍依舊是按原來的方式處置,先賑濟有家口且願意加入義軍接受遷徙的,再賑濟獨身青壯。

並難民編組、遍隊,分成數個大營,好方便管理···

「終於到了」

看到近在眼前的汝陽城,張堅鬆口氣。

他此時形象頗為糟糕。

雖然騎著馬,身上袍子卻髒的不行,發髻也比較淩亂,最重要的是包袱丟了。

原本開封城到汝陽之間都是大平原,直線距離不過四百裡,正常騎馬兩日便能趕到,他卻走了三日。

因為路上匪寇太多。

他和兩個仆從即便騎著馬,還是被一小夥馬匪攔住。

虧得兩位忠仆舍命搏殺,拖住馬匪,他才僥幸逃得性命。

隻是一位忠仆因此身隕,另一位忠仆也受了中箭受傷,他們還因此繞了一大段路。

他看了眼身後勉強騎在馬上的漢子,道:「梁四哥,再堅持一下,等進了城我便送你到醫館療傷」

梁四哥名梁信,因為滿麵灰塵,也看不出其臉色,隻是嘴唇皸裂,聞言點頭,聲音沙啞地道:「少爺放心,俺還堅持得住」

張堅不再多說,當即騎馬向北城門走去。

官道兩邊有很多難民紮營。

這並不奇怪,如今這世道,即便是開封城外,都有很多難民。

隻不過為了城池的安全,當地官員稍有作為,都會將難民驅趕到較遠的地方,避免給城池安全造成威脅。

眼下這些難民就在郭外,還給張堅一種井然有序的感覺。

『莫非那劉賊有派人管理這些難民?既如此為何不放難民進城,收其青壯入伍?』

出自商賈之家,又替李仙風打探了兩年消息,張堅見識並不少。

據他所知,若城外有難民,反賊一般都會裹挾了攻城,減少老營勁卒的消耗。

便是攻下城了,大多也會用糧食大量吸收難民入伍,迅速擴大隊伍。

所以,見汝陽城外還有這許多難民,還被人管理著的樣子,他才會感到奇怪。

『總不會這些難民都是新來的,那劉賊不願意收納了吧?』

再繼續向前走,張堅便瞧見一大隊賊兵行來,他趕緊下馬,拉著自己和梁信的馬匹遠離官道,但心中還是不免緊張

這年頭官兵都紀律極差,動不動搶劫民財,甚至屠戮村寨,賊軍更不用說了。

他擔心被賊兵看上馬匹,直接搶走。

等離開官道近百步,他才稍稍放心。

回頭看,卻見其他官道上的百姓隻是讓到路邊,並不害怕的樣子。

那大概一百人的賊兵排著一字長隊走過,竟然不曾對路邊的百姓及攤販有絲毫招惹。

『這些賊兵有軍務在身?可看他們走得也不快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我在事務所調戲人間 學治愈係救不了世界 我隻為她 老王的高中時代 【神諭】褪盡繁華 重劍無鋒意:鈍劍蒼穹 魔界十九妹她小不正經 綜漫:我,在日常番裡當救世主 全球遊戲係統 重生之隱士豪門少爺狂追農村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