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鮮文化(1 / 2)

加入書籤

中國海鮮文化

現今吃海鮮風靡一時,到任何一個大中城市走一走,海鮮城、海鮮餐館四處開花。招待客人或家有喜事也常是這句話:「吃海鮮去吧」。

這裡所說的海鮮是比較廣義的,凡江、河、湖、海的水產品大都包括在內。其實,在中國也有把湖稱作「海」的習俗,比如青海、中南海、什剎海就都是湖。所以把水產品稱作「海鮮」也屬名實相符。

中國吃海鮮的歷史很悠久了,而且吃海鮮很講究,吃出了海鮮文化,形成了不少關於海鮮的傳說和名章佳句。如果您在海鮮城品味海鮮時,再回顧一下海鮮文化,那麼你的海鮮就吃出品位,吃出韻味了。

在原始社會中國人就開始吃海鮮了,舊石器時代的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留下了食鯇魚、鯉魚的化石遺跡。《史記·夏本紀》記載,大禹為治水在全國考察, 嘗到多種海味,建立夏朝後,他指定四方貢品中有淮河流域的「珠暨魚」,還有山東半島的海物「海岱」。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裡也有一些吃海鮮的描寫,比如:「豈其食魚,必河之魴;豈其食魚,必河之鯉」。

先秦時除了魚類之外,龜、鱉、蚌、蛤、螺等水產也都上了國宴,在當時的宮廷記錄《尚書》裡有所記載。為了給這些水產保鮮,夏、商、周的宮廷在冬季取冰塊放入地窖,夏季用來凍藏水產鮮物。這冰庫叫做「冰陰」,專管冰藏之人叫做「淩人」,有百人之多。

戰國時幫助越王勾踐打天下的範蠡,在功成後隱居陶地經商,他喜歡吃魚, 建立了麵積達幾百頃的魚場,吃不了就賣。他還寫了中國最早的《養魚經》,開中國人工養魚之先河。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溫少的替身青梅 劍破玄蒼 夫人的娘家實在過於強大 浮雲過隙 通天霸天乾西 開局狂懟拜金女,獎勵布加迪 日娛秋葉原48 總裁老公太霸道 前方末日 他的眼睛都掉你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