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巡(1 / 2)

加入書籤

夜巡(短篇)

夏季的阿姆斯特丹氣候宜人。溫暖潮濕的空氣中草木生長的分外茂盛。街旁的花池中各種顏色的鬱金香爭奇鬥艷。住戶的窗台上也擺滿各種花卉。整個城市像一座花園。

在環境優雅的上等人居住區,有一座豪華氣派的花園小樓。行人路過這裡,都免不了要用羨慕、尊敬的眼光望上一眼。

年富力強的畫家倫勃朗和他美麗的妻子就住在這座小樓裡。小樓裡有一間陳列室,陳列著倫勃朗收藏的藝術品和古董,還有他自己的畫作及畫作的復製品,琳琅滿目。

倫勃朗端著一杯咖啡,在陳列室裡徘徊。他臉上的線條硬朗,顯得很剛毅。鼻子很高,鼻子下麵是牙刷般一排胡須。大大的雙眼皮,圓而銳利的眼睛。棕黃色的濃密卷發雄獅般披在腦後。看著自己的畫作,倫勃朗的思緒不覺飛到了遙遠的過去……

小時候自己就喜歡畫畫,把家裡的物品、人物和四周的風景都畫遍了。1624年,也就是自己17歲那年,為了專心學畫,放棄了大學法律學業,來到阿姆斯特丹。26歲時,應著名醫學家杜普教授和其他七位醫生的要求,繪製了一幅群體肖像畫。自己沒有簡單的把他們畫成一排肖像,而是把他們畫在情節中。杜普教授在上解剖學課,他獨坐在一邊,麵對屍體講解著。七位醫生或站或坐圍在他的身旁,有的吃驚看著教授指示的地方;有的手拿教材默默思索;有的好像茅塞頓開,有的則像還有困惑……豐富的表情,鮮明的個性,多樣的姿態,在冰冷、蒼白屍體的反襯下顯得非常生動。評論家說:在畫中,作者不僅把每個具體人物的形象、動態、表情描繪得真實動人,而且,以前所未有的形式把人物和事件結合起來,使荷蘭傳統的群體肖像畫從簡單人物排列的方式轉換成了更具有典型特征和深刻內涵的全新表現形式。就是這幅畫使自己聲名大震,訂畫者紛至遝來,成倍增長,付的畫費也越來越多。於是一家人從普通的民房搬進了這座豪華的花園樓房,並不斷采購進藝術品和古董。

看來自己選擇繪畫這條人生之路是正確的,愛好是成功的最好基礎,成功又使自己獲得了事業的樂趣和生活的保證。

美麗的妻子莎士基婭走了過來,她溫柔地把纖巧的手搭在丈夫肩上。「又在欣賞你的畫作麼?」

「在回顧我自己的畫展。」倫勃朗也笑著說。

「你的畫是越來越成熟,越來越精致了。」

「可是,應該再有創新,藝術的最大天敵就是因循守舊。」

「那就看你的了。」妻子又笑說,「你可是一貫勇於創新。十年前,你畫的那幅《杜普教授在上解剖學課》是一次創新,前一段你把我的形象畫進聖經和神話也是一種創新,特別是其中的**畫像,更是使一些衛道者目瞪口呆。」

「這還得感謝你的支持,並不是每個女人都有這種勇氣的。」倫勃朗把苗條的妻子摟進懷中。

夫妻兩人相擁著觀看《芭托薩芭》這幅畫。這幅畫取材於聖經,而畫中的**女子則是以莎士基婭為模特。畫中的莎士基婭曲線優美,皮膚光潔,儀態萬方。倫勃朗看著畫中的妻子,又看看懷中的妻子,能娶到這樣美麗的妻子多麼驕傲、自豪,能娶到這樣勇敢支持自己事業的妻子更值得驕傲、自豪!他不由彎下月要口勿了妻子一下。

「畫家是要畫形象的,世界上最美的形象就是人體。而裸露的人體,才能最好的體現人體美。所以傑出的畫家都描繪人的**。200年前,波提切利畫的《維納斯的誕生》,呈現了柔美的**。150年前,米開朗琪羅的塑像《大衛》和繪畫《創造亞當》,展示了健美的**。提香《天上的愛與人間的愛》,丁托列托《銀河的起源》,魯本斯《劫奪呂西普的女兒》畫的也都是美麗的**。」倫勃朗如數家珍地說。

「可也有很多人不理解他們,對他們的畫提出非議。例如波提切利就受到守舊者的殘酷迫害。何況……」莎士基婭看著丈夫微笑著說,「敢於把妻子的**畫進畫中的畫家可是絕無僅有的啊。」

「那是因為你太美了。不把你的美麗形象畫進畫中,留存人間,真是太可惜了。」

「可是你知道,你的這些畫已經引起非議了。」

「你看我臉上粗硬的線條,我是膽小的人麼?」

莎士基婭親口勿了一下丈夫臉上粗硬的線條,笑說:「跟著你這個賊大膽這麼些年,我的膽也大了。」

正在這時,管家進來報告,有幾位客人求見先生。

倫勃朗走進客廳,隻見十來位青年軍官坐在沙發上。

為首的叫波特的軍官站起來說:「尊敬的倫勃朗先生,我們是皇家近衛軍的軍官,都是貴族子弟,想請先生為我們畫幅集體畫像,噢,當然是軍旅畫像,留作軍旅生涯的紀念。」

「噢。」倫勃朗笑著看看這些少壯軍官。一望而知,他們都出身豪門,個個臉上、身上都印記著貴族子弟的烙印。他點點頭:「可以,我可以畫。」

波特又說:「我們希望倫勃朗先生能給我們畫好,報酬嘛,按最高標準。」

又一軍官插嘴:「畫好了我們還有獎勵。」

波特接著說:「當然,我們相信先生的能力,先生是目前荷蘭最好的肖像畫家嘛。」

「我會盡力的。」倫勃朗說。

「這是我們的定金。」波特拿出一袋金幣遞給倫勃朗,又說:「我們希望這幅畫能超過《杜普教授在上解剖學課》那幅名畫。先生那幅畫畫得真好啊!」

倫勃朗說:「對藝術我從來都是認真的,每一幅畫我都全力以赴,這幅畫當然也不例外。」

「那就謝謝先生了。」波特笑說。

「倫勃朗先生,聽說您家裡的藝術品收藏很豐富,我們可以欣賞一下麼?」又一位軍官笑說。

「當然可以,請。」倫勃朗把這些青年軍官領進陳列室。

二十年來,倫勃朗畫過許多肖像畫,但對這一幅畫,他格外重視。這些青年軍官和他們的家族在荷蘭影響力是很大的。畫畫好了,自己可以增添光彩,如果畫不好,經濟上要損失,名譽也會受到很大損害,甚至身敗名裂也未可知。

倫勃朗每天來到皇家近衛軍軍營,觀察青年軍官的訓練、執勤等情況。他觀察得很細致,把他們的服飾、姿態、神情、動作都一一記在心裡,還做了不少筆記和素描。晚上部隊有夜巡,倫勃朗也趕去跟隨觀察。

夜巡的隊伍在行進。波特看著倫勃朗笑說:「先生真是個認真的人,每天比我們上操還要辛苦。您這樣敬業,事業一定會蒸蒸日上,成為世界著名畫家。」

倫勃朗笑說:「我這樣做慣了,不這樣就心裡沒底。若說辛苦嘛,我倒不覺得,我喜歡繪畫,為繪畫所做的一切我都喜歡,都感到快樂,繪畫是我的生命。」

波特用敬重的目光望著倫勃朗,「先生,如果您做個軍人,一定會是個最優秀的軍人。我很佩服您。如果我退役了,想拜您為師,學習繪畫。」

倫勃朗笑說:「我很高興又多了個繪畫愛好者。如果您把軍營的生活片斷畫下來,那一定很有意思的。」

倫勃朗仔細觀察著,他發現在夜巡中近衛軍的形象很生動。街燈下年輕的近衛軍將士顯得高大威武,警覺的目光在黑暗中也顯得格外銳利。朦朧的夜色下四周的景物影影綽綽,有種神秘的氣氛。對,就畫一幅近衛軍夜巡的群像畫吧。

在畫這幅畫之前,倫勃朗總結了過去的群像畫,感覺到有一個缺陷,就是畫中的人物在光線、位置、體位、姿態等方麵都是平均分配,沒有重點,沒有輕重之分。這就使畫像顯得層次不分明,重點不突出,立體感不強。他決定在這幅《夜巡》畫中做出改革和創新,不等距離的排列群體人物,而是有前有後,有遠有近的排列。要有突出的重點人物,對他們精雕細刻,而對其他人物,則要相對淡化,這樣的群像畫就會富有變化,顯得更加真實生動。按照這個設想,倫勃朗為這夥青年軍官畫了十幾幅各種組合造型的素描,最後選擇了一幅自己認為最好的。之後他又按照每個軍官的素描,把他們一個個描繪在群像中。這幅畫他畫得非常精心,畫了改,改了畫,用了其它畫數倍的功夫。

畫稿終於完成了。倫勃朗仔細端詳,感到很滿意。畫的中央是兩個重點人物,一位穿著黑色騎士服,身挎紅色綬帶,右手握著月要間的指揮刀,左手伸向前方指示著什麼,英姿威武。另一個穿著米黃色騎士服,月要纏雪白的月要帶,與前一個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街燈的燈光正好照在這兩人的身上,使他們的麵目、服飾明亮清晰,更增添了他們的雄壯氣勢。其餘十來個軍人在他們身後,有挎槍的,有舉刀的,姿勢各異。這些人在後排,又在光束之外,所以小一些,暗一些。重點人物和次要人物的這種布局,使畫麵重點突出、層次分明,增強了立體感和真實感。妻子莎士基婭和一些畫界同行對這幅畫給予很高評價,認為是一幅富有創意的傑作。

倫勃朗覺得可以把畫作拿出去了,於是請那批訂畫的近衛軍軍官前來觀看。

軍官們興奮地觀看著這幅創作,可是倫勃朗看到,他們中的大部分人臉色很快沉下來,怎麼回事?

一個叫斯丁的軍官陰著臉說:「倫勃朗先生,我覺得您的這幅畫畫得很不公平。」

「噢?」倫勃朗驚異地睜大眼睛。

「我們,」斯丁揚手向同伴們比劃了一下,「我們付了同樣的報酬,可在畫上的形像卻不相同,有的人畫在前麵,很大,很亮,而我和一些人卻畫在後麵,小而暗,這公平嗎?」

「我解釋一下。我畫的是《夜巡》,而夜光下看行進的隊伍,確實人物有前有後,有明有暗,有大有小,真實的夜巡就是這樣。」

「倫勃朗先生,我們請您畫群像是為了留作紀念,我們可是想把最好的形象留在人間。可這個樣子,」斯丁指了指畫中的自己,「我不滿意。」

另幾個被畫在後麵的軍官也叫起來:「我也不滿意。」「還有我。」

倫勃朗用畫家特有的銳利的目光掃視這些軍官:「我覺得隻有這樣畫此畫才能成為傑作,而隻有傑作才能留傳於世。」

「我不想在畫中這個樣子,請您修改一下,把我畫得大些,亮些。我可以付給您修改費。」斯丁說。

「不,我經過精心地觀察、設計和繪製,才創作出這幅傑作,而傑作是不能隨意修改的。」倫勃朗堅定地回答。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溫少的替身青梅 劍破玄蒼 夫人的娘家實在過於強大 浮雲過隙 通天霸天乾西 開局狂懟拜金女,獎勵布加迪 日娛秋葉原48 總裁老公太霸道 前方末日 他的眼睛都掉你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