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異世(1 / 2)

加入書籤

僵屍集怨氣穢氣而生,不老、不死、不滅,被天地人三界摒棄在眾生六道之外,浪盪無依、流離失所,在人世間以怨為力,以血為食,用眾生鮮血宣泄無盡的孤寂,但是物性相克,既有僵屍遺禍,亦有正義之士守正辟邪……

地藏王即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梵名乞叉底鵮沙(ksitigarbha)。據《地藏十輪經》講,由於此菩薩「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所以稱為地藏王。

中國佛教寺院中的地藏菩薩形象很有特點,一般菩薩為頭戴寶冠、身披天衣、瓔珞裝飾的天人相。而地藏菩薩則多為光頭或是頭戴毗盧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一手持錫杖,一手持蓮花,或是手持幡幢、寶珠等。

據《地藏菩薩儀軌》、《地藏菩薩十輪經》等記,由於地藏菩薩在無佛的「五濁惡世」(即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濟渡眾生,為了讓眾生能深信因果,皈依三寶,所以顯示出家僧人相。

據《地藏菩薩本願經》講,有一婆羅門,「其母信邪,常輕三寶」,不久命終,「魂神墮在無間地獄」。婆羅門知母在地獄受苦,遂變賣家宅,獻錢財供養於佛寺。後受覺華定自在王如來指引,夢遊地獄,見鬼王無毒,求得母親得脫地獄,婆羅門醒來方知夢遊,便在自在王如來像前立弘誓願:「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釋迦佛告訴文殊說:「婆羅門者,即地藏菩薩是。」就是說地藏前世的身世為求母得脫地獄的婆羅門。

又據《地藏菩薩本願經》說,地藏菩薩曾受釋迦牟尼佛的囑托,要在釋迦滅度後、彌勒佛降誕前的無佛之世留住世間,教化眾生度脫沉淪於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諸道中的眾生。而且他發誓「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有情眾生隻要念誦其名號,禮拜供奉其像,就能得到無量功德的救濟。

安徽九華山被視為是地藏菩薩的應化道場。據說唐代有新羅國僧人金喬覺,為古新羅國(今韓國境內)國王金氏近族。其人「項聳奇骨,軀長七尺,而力倍百夫」,「心慈而貌惡,穎悟天然」。泛舟渡海,來到中國。見九華山峰巒疊起,是修道的好去處,於是在山中擇地而居,潛心修行。據說他那時雖已六十歲,但身體異常健壯,「項聳奇骨,軀長七尺,而力倍百夫」(唐費冠卿《九華山化城寺記》)。他擇了東崖岩石,終日坐禪誦經,後被山民諸葛節發現,民眾大為感動。其事跡傳開後,得到本地閔姓山主等人的捐助,於是建寺廟,辟道場。金喬覺去世後,葬於神光嶺的月身寶殿,俗稱「肉身塔」。據《宋高僧傳》、《重僧搜神記》等稱,金喬覺「趺坐函中,遂沒為地藏王」,過了三載,「開函視之,顏色如生,舁之,骨節俱動,若撼金鎖焉,隨(遂)名金地藏」。因其生前篤信地藏菩薩,而且傳說其容貌酷似地藏瑞相,人們便認定他是地藏菩薩轉世。九華山也就被認為是地藏菩薩道場。而對地藏菩薩的信仰,在民間也越益流行。每年農歷七月三十日,即傳說的地藏菩薩誕辰之日,各地前來九華山朝拜的信徒絡繹不絕。 [1]

特點編輯

地藏菩薩像還常有以一頭形似獅子的瑞獸為坐騎的,名號曰:「諦聽」或「善聽」。地藏殿的脅侍為金喬覺修道時曾資助過他的閔姓山主及其兒子,二人後來皆隨金喬覺出家,九華山成了地藏道場後,他二人也被塑成了地藏菩薩的脅侍。

地藏菩薩因立下度盡六道中生死流轉的眾生的大願,故而常現身於人、天、地獄等六道之中,而有六地藏之稱,其名號與形象如下:

(一)檀陀地藏,「檀陀」是一種人頭幢,其形象為左手持人頭幢,右手結甘露印,專門救助地獄道眾生。

(二)寶珠地藏,左手持寶珠,右手結甘露印,專門救度餓鬼道。

(三)寶印地藏,左手持錫杖,右手結如意寶印,專門濟度畜生道。

(四)持地地藏,左手持金剛幢,右手結施無畏印,專門濟度阿修羅道。

(五)除蓋障地藏,左手持錫杖,右手結與願印,為人除掉八苦之蓋障,專門濟度人道。所謂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陰盛苦,為苦諦所攝。

(六)日光地藏,左手持如意珠,右手結說法印,照天人之五衰(天人將死時現五種衰相)而除其苦惱,專門濟度天道。

」(《地藏經·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因此地藏又被稱為「大願地藏」,以與文殊的「大智」、普賢的「大行」、觀音的「大悲」相呼應。

地藏菩薩編輯

聖號釋意

梵語乞叉底櫱沙(ksitigarbha),譯為地藏。地即土地,具有七義:(一)能生義,土地能生一切生物、植物,喻菩薩能生一切善法。(二)能攝義,土地能攝一切生物,令安住自然界中。喻菩薩能攝取一切善法於大覺心中。(三)能載義,土地能負載一切礦、植、動物、令其安住世界之中,喻菩薩能負載一切眾生,由眾苦交煎的此岸,運載到清涼的彼岸。(四)能藏義,土地能含藏一切礦、植等物,喻菩薩能含藏一切妙法。(五)能持義,土地能持一切萬物,令其生長,喻菩薩能總持一切妙善,使其增長。(六)能依義,土地為一切萬物所依,喻菩薩能為一切眾生所依。(七)堅牢不動義,土地堅實不可移動,喻菩薩的菩提妙心,堅如金剛,不可破壞。

藏者,具有秘密包容含育等義。指地藏菩薩處於甚深靜慮之中,能夠含育化導一切眾生止於至善。世有秘密庫藏,蘊藏許多金銀財寶,則能濟諸貧乏,利益人寰。喻菩薩具有如來三德秘藏,無量妙法,則能救脫無數眾生,鹹登覺岸。《地藏十輪經》雲: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因此故名地藏。

菩薩因何名為地藏?據《三寶感應要略錄》載:如來昔在靈鷲山時,地藏菩薩遊行諸國,教化眾生,到毗富羅山下,至喬提長者家。其長者家內,被鬼奪其精氣,其家五百人,並皆悶絕,不省人事,經於旬日。地藏菩薩見此情景,即作是念:「實可苦哉,實可痛哉;世間有如是等不可說事。我今湣此眾生,而作救濟。」說此語已,便即騰身,往靈鷲山,白佛言:「世尊!我見喬提長者家五百餘人,皆被惡鬼奪其精氣,悶絕在地,已經數日。我見是事已,生憐湣心,生愛護心,唯願世尊,許我設此救濟之法。令諸惡鬼降伏於人,令諸行者隨意驅使,復令長者還得如故。」爾時如來,從頂上毫,放光萬尋,照地藏身。與會大眾各相謂曰:「今日如來,放光照地藏身,此菩薩必成**,教化眾生。」時地藏菩薩白佛言「我今有一神咒,能去邪心,復驅使諸惡鬼等。我念過去無量無邊久遠有佛,號燒光王。其佛滅後,於像法中,我住凡夫地。有一仙人,在俱特羅山,善行道術。我見眾生被諸鬼所惱,如彼長者家無異。我於爾時作是誓願:遇善知識,求學降伏之法。即往俱特羅山,語彼仙人。仙人心生歡喜,於三日內,授我預知萬理,消除罪惡。又將一切惡鬼,招集我所,依師法教,調伏其心,令發道心。於須臾間一切地獄受苦眾生,各乘蓮花,諸苦停息。爾時仙人,見我得如是神力,與我授記,而作是言:汝於無量無邊世,佛與授記,名曰地藏。於五濁世中,人天地獄,常當化身,救度眾生,令離災難,今見長者,如本無異。我今往彼家,特救護之。」世尊聽許,菩薩往化,五百餘人,一時還活。

本生事跡

關於地藏菩薩本生事跡,大乘佛經裡有詳細記載:

(一)過去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有佛號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地藏菩薩那時為婆羅門女,其母悅帝利不信三寶,修習邪道,死後墮入地獄受苦。此女賣掉家宅財產,廣求香華,於佛塔寺,大興供養。以至誠恭敬,摒息雜念,一心稱念佛號。其母承女孝順,為作功德,離獄生天。

(二)地藏菩薩於過去無量劫中為孝女,名曰光目。其母生前喜食魚子,犯殺生罪極重。光目女知母死後必墮惡道,請阿羅漢入定觀察,果意其母在地獄中,受大苦難。光目女一心念佛,恭敬供養,以誠孝的力量,拔救母親離地獄苦。

這兩個事跡,說明地藏菩薩提倡孝道,重視超度救濟父母。當然更為重要的,是父母還健在的時候,作子女的要竭盡孝道。對父母除衣食供養,老病侍奉外,最根本的是勸說父母,尊敬三寶,深信因果,止惡行善,具足正見。中國人特重孝道,其慎終追遠的精神,與地藏法門有所口勿合。所以地藏菩薩在中國,受到人們普遍的尊敬,不無道理。七月十五日的盂蘭盆法會,七月三十日的地藏法會,在我國各地廣泛流行的原因,是地藏法門與中國孝道結合得很好,所以明朝的紫柏、蓮池、憨山、澫益四大師和先師圓瑛大師,都特別推崇地藏菩薩。其意趣所在,是將佛教的度亡與中國儒家的孝道揉合一起,使佛教進一步與中國社會相適應。

(三)在過去久遠不可說劫前,地藏菩薩曾為大長者子。彼時有佛名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長者子見佛相好莊嚴。心生敬慕。問佛作何行願。而得此相?佛答:欲得此相,為當久度一切苦惱眾生。長者子遂發願,我今盡未來劫,為一切苦惱眾生,悉令解脫,我方成佛。

佛的相好,是功德莊嚴,具足萬行的體現。地藏菩薩於久遠劫前行菩薩道,說明他是果位很高的大菩薩,為度眾生,故於穢土,現聲聞身。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一個人相貌長得好壞,是其思想與行為如何的集中表現。今人不察,不在行為美,思想美上狠下功夫,而是采取整容,打扮的辦法,結果是適得其反。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答復地藏菩薩的話:「欲證此身,當須久遠度脫一切受苦眾生」的話,是發人深省的。

(四)過去無量劫前,有佛號一切智成就如來,未出家時,為小國王,與鄰國王為友,同行十善,饒益眾生。一王發願:早成佛道,普度群生,此即一切智成就如來。一王發願:若不先度一切眾生,脫離苦惱,令其實樂,得至菩提,絕不成佛。此即地藏菩薩是。

這個故事反映了地藏菩薩的大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薩度眾生的特點:那裡最艱苦,就到那裡去。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最艱苦的地方,當然是地獄。所以地藏菩薩的工作對象,是在地獄裡度極重罪的眾生,那些惡貫滿盈的眾生,隻要改惡從善,至心誦念地藏菩薩聖號,可以解除一切苦厄,使地獄相,隱而不現。醫生治病,要注意防與治相結合,地藏菩薩度眾生也是如此。對已墮地獄的,令其離獄。但工作的重點,還是放在末墮地獄的眾生身上,如何令其護持善根,永遠不造墮地獄的惡業。在《十輪經》卷三,介紹有四類十一種罪,能使人墮入地獄。(一)五無間罪:1殺父,2殺母,3殺阿羅漢,4出佛身血,5破和合僧。(二)造五無間四根本罪:1殺、2盜、3淫、4妄語。(三)謗正法。(四)疑三寶。若人犯上述十一種罪中的任何一種,必墮無間獄中。地藏菩薩向人們廣泛宣傳這十一種罪是墮地獄的種子和因緣。使人們認清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特別要認清墮地獄的極惡業,才能避惡趨善。不造此類的惡業,就不受惡報,免墮地獄。

菩薩大願

中國熟知的四大菩薩,於名號上皆加一贊詞,如大智文殊菩薩,大行普賢菩薩,大悲觀世音菩薩,大願地藏王菩薩,可見地藏菩薩的願力是特別深廣的。願是十度中第八願波羅密。《瑜伽師地論》說:「由此願故,煩惱微薄,能修精進。是故我說願波羅密多與精進波羅密,而為助伴。」願是精進的動力,精進是達到願力的誌趣。實賢大師說:「常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回。雖有修行,總是徒勞無益。」願有總願和別願,四弘誓願是總願,無論發什麼願,都離不開四弘誓願。藥師佛(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十二大願,觀音的六願及十二願,普賢的十大願,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釋迦牟尼佛的五百大願,地藏的大願,均稱別願,地藏的大願,又稱本願。本即根本,即最初發心時所立的誌願,乃至成佛,與本無異,故稱本願。

地藏的本願是什麼呢?昔婆羅門女於覺華定自在王佛前,立弘誓願:「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令得解脫。」光目女於清淨蓮華目佛前,發誓願言:「若我母永離三毒及斯下賤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願我自今日後,對清淨蓮華目如來像前,卻後百千萬億劫中,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誓願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覺。」地藏菩薩的大願,可以概括為「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薩由於大願具足,度眾生速度(精進)是驚人的。如《大方廣十輪經》說:地藏菩薩以不可思議功德成就眾生。於過去無量恆河沙諸佛所,久發大悲堅固誓願,皆悉成就一切眾生,莊嚴勢力,猶如雷震。於一食頃而能成就無量億等,那由他人,具足善根。《地藏十輪經》亦說:「此善男子,具足成就無量無數不可思議殊勝功德,常勤精進,利益安樂一切有情。曾於過去無量無數殑伽沙等佛世尊所,為欲成就利益安樂諸有情故,發起大悲堅固勇猛精進無盡誓願。由於大悲堅固勇猛精進無盡誓願,增上勢力。於一日夜,或一食頃,能使無量百千俱胝那由他數諸有情類,皆得解脫種種憂苦。及令一切為法所求意願滿足」。

地藏菩薩的大願,令一切眾生皆成佛道,然後自己才成佛,然眾生無盡,地獄也難以度盡,這樣就成為不成佛道的大悲菩薩。地藏菩薩發大願,廣設方便,寧可自己不成佛道,而專心普度眾生,盡令解脫的偉大精神,可以說是真正作到先人後己,是值得我們崇敬和學習的!

殊勝功德

由於地藏菩薩悲願特重,所以他的功德是不可思議。《十輪經》卷一說:「諸大菩薩所,於萬劫中,至心皈依,稱名念誦,禮拜供養求諸所願。不如有人於一食頃,至心皈依,稱名念誦,禮拜供養地藏菩薩,求諸所願,悉得滿足……如如意寶,亦如伏藏」。經上又說:若至誠皈依文殊、彌勒等諸大菩薩,稱其名號,禮拜供養,求己所願,如求健康,求財富,求斷煩惱等。於一百劫中,求諸大菩薩,還不如有人,於一頓飯間,至心皈依地藏菩薩,稱名念誦菩薩名號,虔誠敬禮地藏菩薩的功德大,若有所求,皆得圓滿達到願望。釋迦佛也曾贊嘆地藏菩薩的功德說:「如聞是菩薩名字,或贊嘆,或瞻禮,或稱名或供養,乃至彩畫刻鏤塑漆形像,是人當得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墮惡道」(見《本願經》上)。超越三十劫罪,生天不墮惡道,不受女身,受身尊貴端嚴,鬼神護衛。若人「臨命終時,聞地藏菩薩名一聲,歷耳根者,是諸眾生永不歷三惡道苦」(見《本願經》)下。

地藏菩薩為什麼能具有不可思議功德?《占察經》說:「地藏菩薩發心以來,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薩婆若海,功德滿足。但依本願自在力故,權巧現化影應十方。」薩婆若,即一切智,佛的智慧。薩婆若海,形容佛的大覺悟大智慧,如海洋一樣的深廣。此說地藏菩薩於無量無邊劫修行。早已達到了佛的智慧海。功德圓滿具足,早應成佛了。但菩薩發願要度盡一切眾生,故隱其真實功德。以本願力,自在神通,到處現身說法,普度眾生。《楞伽經》也說:「有大悲菩薩,永不成佛。」是說菩薩以大悲願力,發願度一切眾生,雖然功德智慧與佛齊等,而不現佛身,始終現菩薩身,於十方世界,度脫眾生。

慈悲度生

根據《地藏菩薩本願經》,地藏菩薩昔於忉利天宮,受釋迦世尊囑咐,於釋迦寂滅以後,未來佛彌勒未生之前,在這個過渡時期中,娑婆世界眾生由誰來負責度化?釋迦佛把這一重擔,交給地藏菩薩。並殷勤囑咐他,對那些尚在惡趣受大苦的眾生,要特別關心,令其改邪歸正,離苦得樂。至彌勒佛出世時,使娑婆世界一切眾生,皆得解脫。《十輪經》卷一說:「地藏菩薩已於無量無數大劫,五濁惡世,無佛世界,成熟有情。說明地藏菩薩於無佛出世的過渡時期,教化眾生,非始於今日,無量無數大劫以來,一貫如此。

地藏菩薩每日是怎樣的工作呢?在《地藏十輪經》說:「地藏菩薩,每日清晨,入恆河沙定。從定起已,遍於十方諸佛國土,成就一切所化有情,隨其所應,利益安樂。地藏菩薩每日清晨還以定力,除刀兵劫,令諸有情,互相慈悲,除疫病劫,除飢饉劫,利益安樂,諸有情事。

地藏菩薩有二個顯著特點:(一)常居穢土。「我今學世尊,發如是大願,當於此穢土,得無上菩提」(見《十輪經》卷一)。地藏菩薩的偉大精神,越是濁惡世界越要去,越是惡業深重眾生越要去度化,釋迦佛是在穢土成佛的,地藏菩薩發願學習釋迦佛在穢土成佛的高風,可見他是釋迦精神的真正的繼承者。釋迦佛因將無佛時期,在穢土教化眾生的艱巨任務,交給地藏菩薩。自然是十分放心的。(二)現出家相:在諸菩薩中,地藏菩薩與眾不同的,是現出家相。不像其它菩薩,基本上都是現在家相的。如觀音菩薩,現白衣大士,或天人相。文殊菩薩現童子相。普賢菩薩也現在家相。所以現在一般寺廟菩薩的塑像,或畫像,文殊、普賢、觀音、大勢至等菩薩。都頭戴天冠,身披瓔珞的天人相。唯獨地藏菩薩則不然,據《地藏菩薩儀軌》,畫地藏像,須作聲聞形,身披袈裟,覆右肩,左手執蓮花,右手施無畏,坐蓮花台上。或有幢幡,左手持蓮花,右手持寶珠。地藏菩薩為什麼要現聲聞形?這是由於他在穢土工作的條件決定的。穢土的眾生,無明癡暗、多諸邪見。地藏菩薩為了令眾生「尊敬三寶,深信因果」,故現出家相。《十輪經》說:出家的僧相,是穢土世界的清淨幢相,可使大家見聞熏習,達到身心清淨。為人們提出一條遠離罪惡,解脫苦難的途徑。

一實境界

《占察經》堅淨信菩薩問地藏菩薩,雲何開示求大乘者?地藏菩薩答說:應依止一實境界,以修信解。地藏菩薩對一實境界的開示。有以下三方麵:

(一)生佛無別,同一真如。眾生心體,從本以來不生不滅。自性清淨,無障無礙,猶如虛空。離分別故,平等普遍,無所不至。圓滿十方,究竟一相,無二不別,不變不異,無增無減。以一切眾生心,一切諸佛心,皆同一真如故。這裡可以清楚看出,地藏菩薩的一實境界,即是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裡說的真如緣起。

(二)妄心無體,妄境不實。地藏菩薩看來天下本無事,隻因眾生無明癡暗,熏習因緣,現妄境界,令生念著。所謂此心不能自知,妄自謂有,起覺知想,計我我所。而實無有覺知之相,以此妄心,畢竟無體。若無知覺能分別者,則無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別之相。以一切法,皆不自有,但依妄心,分別故有。

(三)心境互依,似有實無。一切諸法,皆從妄想生,依妄心為本。然此妄心,與諸妄境,相依而有。所謂心生故則種種法生,法生故則種種心生。諸法從心所起,與心相應,和合而有,共生共滅,同無有住。一切境界,隨心所緣,念念相續,生滅不停。一切諸法,這一互相依賴的生滅相,但有名字,實不可得。如鏡中像,無去無來,本性空寂。

一心二相

地藏菩薩依一實相境界為體,認為心有二相。一者心內相:有真心和妄心的區分。真心:如如不異,清淨圓滿,無障無礙,微密難見,遍一切處,常恆不壞,是一切法建立和生長的依據。這個真心。湛然圓滿,無分別相,亦名自性清淨心。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無漏功德,清淨之業,亦名如來藏。遍一切處,圓滿不動,亦名諸佛法身。妄心:起念分別,覺知緣慮,憶想等事,為因為體。雖復相續,能生一切種種境界,然內虛偽,無有真實。

二者心外相:如夢所見種種境界,為果為因。皆依無明妄識。心俱癡暗,因緣熏習力故,現妄境界;依妄境界熏習力故,起妄相應心,計我我所,造集諸業,受生死苦,說名眾生。

二種觀道

第一修唯心識觀:於一切時,一切處,隨身口意,所有作業悉當觀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隨心有所緣念。令心知己內心,自在念想,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別也。若使離心,則無一法一相而自見有差別相。常應如是守記內心,知唯妄念,無實境界,是名修學唯心識觀。修學唯心識觀的步驟有以下三點:

(1)修色寂三昧:守記內心,則知貪嗔癡想,邪見想。知善,知不善,知無記。知心勞慮種種諸苦。若於坐時,隨心所緣,念念觀知。唯心生滅。譬如水流,陽焰,無暫時住,從是當得色寂三昧。

(2)修奢摩他觀:得色昧三昧已,進一步當修奢摩他觀,思維內心,不可見相,圓滿不動,無去無來。本性不生不滅,離分別故。

(3)修毗婆舍那觀:想見內外色,隨心生滅。乃至見佛色身,也隨心生滅。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鏡中像。非心非離心,非來非不來,非去非不去,非生非不生,非作非不作。離一切執,去一切見。

地藏菩薩認為能如是修習唯心識觀,名為最上智慧之門。能令其心猛利,長信解力,疾入空義,得發無上大菩提心。

第二、修真如實觀:修此觀者,當知心性,無生無滅,不住見聞覺知,永離一切分別妄想。漸漸能過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等定境界相,得相似空三昧。得此三昧時,受、想、行、識,粗分別相,不現在前,輾轉得入心寂三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開局狂懟拜金女,獎勵布加迪 日娛秋葉原48 總裁老公太霸道 前方末日 他的眼睛都掉你身上了 都市全能神棍 煙火曖昧 都是他寵的 我在大秦開酒樓 投胎前地府簽到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