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1 / 2)

加入書籤

海瑞的童年可謂很是坎坷,雖然出生在官僚世家,但是在其四歲時父親便患病而逝,留下母親孤苦伶仃,跟自己相依為命。而其母親謝氏,在海瑞的成長經歷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女絕不簡單,非一般農婦可比。她打小就非常重視海瑞的教育,四處尋找好的先生指導海瑞

家世出身

海瑞畫像

海瑞畫像 [3]

海瑞的祖先原籍福建,南宋時有個名叫海俅的人,從福建遷移到了廣州,海俅的重孫海遜子在明朝開國之初是廣州衛指揮(正四品武官名)。海遜子的兒子海答兒於洪武十六年(1383年)從軍來到海南島,就在瓊山縣落了戶籍。海答兒的兒子海寬,中舉後曾任福建鬆溪縣知縣。有子侄海澄、海瀾、海翰、海鵬、海邁五人,其中海澄官至四川道監察禦史,其他還有三人中過舉人。唯獨海瑞的父親海翰無所作為,隻是個廩生(享受政府膳食補助的在學生員)。

海翰娶妻謝氏,謝氏於正德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4] (1514年1月22日)生下海瑞。海瑞出生四年後,父親海翰便故去了。從此孤兒寡母相依為命,靠祖上留下的幾十畝田,勉強維持生活。謝氏性格剛強,對海瑞要求很嚴格,不讓他像一般兒童那樣嬉戲玩耍。海瑞自幼攻讀詩書經傳,他立誌日後如果做官,就要做一個不謀取私利,不諂媚權貴,剛直不阿的好官,因此他自號「剛峰」,取其做人要剛強正直,不畏邪惡的意思。 [5]

海瑞讀書時,正是王守仁學說盛行的時期,王學的要點除了主要方麵是唯心主義以外,還有提倡知行合一、理論和行動一致的積極方麵。王陽明還提倡「立誠」,反對偽君子式的「鄉願」作風。這些對海瑞日後的為人產生了很大影響。

中舉教學

清·顧尊燾《海瑞像》

清·顧尊燾《海瑞像》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參加鄉試,寫了一篇《治黎策》,在這篇策論中,海瑞正對海南黎患不絕的現狀,提出開通十字道路,設縣所城池,中峙參將府兵備道的見解。此年,海瑞得中舉人。 [6]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海瑞上京城參加會試。在此期間,海瑞向中央朝廷上《平黎策》,再次重申了他的治黎策略。這一建議並沒有引起朝廷的重視。這次會試海瑞落榜了。1554年(嘉靖三十三年),兩次會試都沒考中的海瑞決定放棄科舉考試,同年閏三月,廣東布政使司(等於現代省級最高行政長官)指派海瑞到福建延平府南平縣當教諭(中國古代的正式教師)。 [7]

海瑞教育學生道德和文章不可分割,主張讀書人應該尊重自己的身份,不該對上官隨便下跪。他執教期間,有朝廷的禦史到縣學(中國古代秀才讀書的學校)視察,其他教師都跪在地上地通報姓名,唯獨海瑞長揖行禮,說:「到禦史所在的衙門當行部屬禮儀,這個學堂,是老師教育學生的地方,不應屈身行禮。」

初入官場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海瑞被任命為淳安知縣。 [8] 他看到這裡「富豪享三四百畝之產,而戶無分厘之稅,貧者戶無一粒之收,虛出百十畝稅差」的「不均之事」, [9] 決定重新清丈土地,規定賦稅負擔。這樣,淳安農民的負擔有所減輕,不少逃亡民戶又回到故鄉。除清丈田畝、均平賦役外,海瑞在淳安還推行保甲法、明斷疑難案件 [10] 、興辦社學,等等 [11] 。

海瑞在淳安縣斷案(連環畫)

海瑞在淳安縣斷案(連環畫) [12]

海瑞生活節儉,他穿布袍、吃粗糧糙米,讓老仆人種菜自給。浙江總督胡宗憲還曾將海瑞為母親做壽而買肉二斤的傳聞講給別人聽。一次,胡宗憲的兒子路過淳安縣,向驛吏發怒,把驛吏倒掛起來。海瑞說:「過去胡總督考察巡視各部門,命令所路過的地方不要供應太鋪張。現在這個人行裝豐盛,一定不是胡公的兒子。」海瑞遂將其隨帶金錢沒收,並派人乘馬將此事報告胡宗憲,胡宗憲亦未將海瑞治罪。 [13]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嚴嵩的黨羽、都禦史鄢懋卿出巡兩浙、兩淮鹽政,一路貪汙勒索。 [14] 海瑞設法與之鬥爭。據《明實錄》及《明史·海瑞傳》,鄢懋卿過境淳安時,海瑞不僅提供的酒飯十分簡陋,還高聲宣言縣衙狹小不能容納眾多的車馬;鄢懋卿十分氣憤,然而他早就聽說過海瑞之名,亦隻得收斂威風而離開。 [15] 但據明人梁雲龍所撰《海忠介公行狀》,則海瑞是通過稟帖,直指鄢懋卿在出行過程中口稱節省、實則奢靡,言行不一,自己無所適從,鄢懋卿遂不再過境淳安縣,甚至連嚴州府的其他地方都一並繞開。 [16] 事後。鄢懋卿囑咐巡鹽禦史袁淳治海瑞和慈溪縣霍與瑕的罪。霍與瑕,是禮部尚書霍韜的兒子,也是坦率正直不諂媚鄢懋卿的人。海瑞雖無可指摘,但後來還是因此失去升任嘉興通判的機會,赴吏部另聽調遣。 [17]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十二月,在朱衡(號鎮山)的幫助下,海瑞調任興國縣知縣。 [17] [8] (《明史》作「興國州通判」,有誤)到任後,海瑞著力清丈土地;在任上並曾撰寫《興國八議》,其中心是革除積弊,安定人民生活。 [18]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海瑞被選拔為戶部雲南司主事,赴任北京。 [19-20]

上疏入獄

參見詞條:治安疏

海瑞

海瑞

明世宗朱厚熜晚年,不在朝堂處理政務,深居西苑,專心設壇求福。總督、巡撫等邊關大吏爭著向皇帝貢獻有祥瑞征兆的物品,禮官總是上表致賀。朝廷大臣自楊最、楊爵獲罪以後,沒有人敢說時政。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二月一日,海瑞在棺材鋪裡買好了棺材,並且將自己的家人托付給了一個朋友。然後向明世宗呈上《治安疏》,批評世宗迷信巫術,生活奢華,不理朝政等弊端。

海瑞上疏

海瑞上疏

明世宗讀了海瑞的《治安疏》,十分憤怒,把《治安疏》扔在地上,對左右侍從說:「快把他逮起來,不要讓他跑掉。」宦官黃錦在旁邊說:「這個人向來有愚名。聽說他上疏之前,自己知道冒犯該死,買了一個棺材,和妻子訣別,奴仆們也四處奔散沒有留下來的,他自己是不會逃跑的。」明世宗聽了默默無言。過了一會又讀海瑞的上疏,一天裡反復讀了多次,感到嘆息,隻得把《治安疏》留在宮中數月。曾說:「這個人可與比乾相比,但朕不是商紂王。」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秋季,明世宗生病,心情鬱悶,召來內閣首輔徐階議論禪讓帝位給皇太子的事,世宗說:「海瑞所說的都對。朕已經病了很長時間,怎能臨朝聽政。」又說:「朕確實不自謹,導致身體多病。如果朕能夠在偏殿議政,豈能遭受這個人的責備辱罵呢?」遂逮捕海瑞關進詔獄,追究主使的人。獄詞送上後,仍然留在宮中不發布。戶部有個司務叫何以尚的,揣摩皇帝沒有殺死海瑞的心意,上書陳請將海瑞釋放。明世宗大怒,命錦衣衛杖責何以尚一百大棒,關進詔獄,晝夜用刑審問。 [19] [21]

徐階力救海瑞,有閣臣主張對海瑞處以絞刑,被徐階和刑部尚書黃光升壓了下來。 [22]

大赦出獄

海瑞

海瑞 [23]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十四日,明世宗駕崩,外麵一般都不知道。提牢主事聽說了這個情況,認為海瑞不僅會釋放而且會被任用,就辦了酒菜來款待海瑞。海瑞自己懷疑應當是被押赴西市斬首,恣情吃喝,不管別的。主事因此附在他耳邊悄悄說:「皇帝已經死了,先生現在即將出獄受重用了。」海瑞說:「確實嗎?」隨即悲痛大哭,把剛才吃的東西全部吐了出來,暈倒在地,一夜哭聲不斷。

同年十二月十五日,裕王朱載垕(明穆宗)繼位,年號隆慶。奉先帝世宗遺詔,赦免了以海瑞為代表的所有諫言諸臣。海瑞被釋放出獄,官復原職,不久改在兵部任職。後來調大理寺任職,提拔為尚寶丞(專門管理皇帝禦璽、 印鑒的官員)。

隆慶元年(1567年),徐階被禦史齊康所彈劾,海瑞上言說:「徐階侍奉先帝,不能挽救於神仙土木工程的失誤,懼怕皇威保持祿位,實在也是有這樣的事。然而自從徐階主持國政以來,憂勞國事,氣量寬寵能容人,有很多值得稱贊的地方。齊康如此心甘情願地充當飛鷹走狗,捕捉吞噬善類,其罪惡又超過了高拱。」人們贊成他的話。

海瑞被調往通政司,歷任左通政、右通政之職。 [19]

巡撫應天

海青天

海青天 [24]

隆慶三年(1569年)夏,海瑞升調右僉都禦史(正四品),外放應天巡撫。轄區包括應天、蘇州、常州、鎮江、鬆江、徽州、太平、寧國、安慶、池州十府及廣德州,多為江南富庶的魚米之鄉。屬吏害怕海瑞的威嚴,貪官汙吏很多自動辭職。有顯赫的權貴把門漆成紅色的,聽說海瑞來了,都改漆成黑色的。宦官在江南監督織造,見海瑞來了,就減少車馬隨從。 [25]

海瑞興利除害,請求整修吳淞江、白茆河,通流入海,百姓得到了興修水利的好處。海瑞早就憎恨大戶兼並土地,全力摧毀豪強勢力,推行「一條鞭法」,安撫窮困百姓。貧苦百姓的土地有被富豪兼並的,大多奪回來交還原主。深受百姓的愛戴,叫他「海青天」。 [26]

徐階被罷免之後在家中居住,海瑞追究徐家也不給予優待。推行政令氣勢猛烈,所屬官吏恐懼奉行不敢有誤,豪強甚至有的跑到其他地方去躲避的。而有些奸民多乘機揭發告狀,世家大姓不時有被誣陷受冤枉的人。又裁減郵傳冗費,士大夫路過海瑞的轄區大都得不到很好地張羅供應,因此怨言越來越多。 [19]

倍受排擠

海瑞

海瑞

隆慶三年(1569年)冬季,都給事中舒化說海瑞迂腐滯緩,不通曉施政的要領,應當用南京清閒的職務安置他,明穆宗還是用嘉獎的語言下詔鼓勵海瑞。不久給事中戴鳳翔彈劾海瑞庇護奸民,魚肉士大夫,沽名亂政,於是海瑞被改任南京糧儲。

海瑞巡撫吳地才半年。平民百姓聽說海瑞解職而去,呼號哭泣於道路,家家繪製海瑞像祭祀他。海瑞要到新任上去,正遇高拱掌握吏部,早就仇恨海瑞,把海瑞的職務合並到南京戶部當中,海瑞因此遂因病引退,回到瓊山老家。

海瑞在隆慶四年(1570年)曾前往福建晉江潘湖,黃光升的府邸拜見黃光升,以謝當年營救保護之恩。 [22] [26]

萬歷元年(1572年),張居正主持國政,也不喜歡海瑞,命令巡按禦史考察海瑞。禦史到山中審察,海瑞殺雞做菜招待禦史,房屋居舍冷清簡陋,禦史嘆息而去。張居正懼怕海瑞嚴峻剛直,中外官員多次推薦,最終也不任用。

老年海瑞

老年海瑞

萬歷十二年(1584年)冬天,張居正去世之後,吏部擬用海瑞為左通政,明神宗朱翊鈞向來器重海瑞的名望,於次年正月召海瑞為南京右僉都禦史。赴任途中,改為南京吏部右侍郎。海瑞當時已經七十二歲了,上疏言衰老垂死,願意效仿古人屍諫的意思,列舉明太祖朱元璋刑法,剝人皮裝上草製成皮囊,以及定律枉法達八十貫判處絞刑的規定,說應當用這樣的方法懲治貪汙。其它謀劃時政,言語極為切實。隻有勸皇帝用暴虐刑法,當時評議認為是錯誤的。禦史梅鵾祚彈劾海瑞。明神宗雖然認為海瑞言論有過失,然而清楚海瑞的忠誠,為此免去梅鵾祚的俸祿。 [19]

老病去世

海瑞畫像

海瑞畫像

明神宗屢次要重用海瑞,主持國事的閣臣暗中阻止,於是任命海瑞為南京右都禦史。海瑞上任後,力主嚴懲貪官汙吏,禁止循私受賄。諸司向來苟且怠慢,海瑞身體力行,矯正弊端。有的禦史偶爾戲樂,海瑞要按明太祖法規給予杖刑。百官恐懼不安,都怕受其苦。提學禦史房寰恐怕被舉發糾正要先告狀,給事中鍾宇淳又從中慫恿,房寰再次上疏誹謗誣蔑海瑞。海瑞也多次上疏請求退休,明神宗下詔慰留不允許。

萬歷十四年(1586年),海瑞聽聞黃光升去世,悲傷至極,帶病前去晉江奔喪。 [26]

萬歷十五年(1587年)十月十四日 [27] ,海瑞病故於南京任上。他沒有兒子,所以去世後,僉都禦史王用汲去主持海瑞的喪事,看見海瑞住處用葛布製成的幃帳和破爛的竹器,有些是連貧寒的文人也不願使用的,因而禁不住為之悲泣不已,湊錢為海瑞辦理喪事。海瑞的死訊傳出,南京的百姓因此罷市。海瑞的靈柩用船運回家鄉時,穿著白衣戴著白帽的人站滿了兩岸,祭奠哭拜的人百裡不絕。朝廷追贈海瑞太子太保,諡號忠介。 [19]

主要貢獻編輯

法規製度

海瑞石刻像

海瑞石刻像 [28]

海瑞曾根據他在淳安的經驗寫《興革條例》,談論該地區的管理問題。 [29-30]

海瑞就任應天巡撫之後,立即頒布《督撫憲約》,規定巡撫出巡各地,府、州、縣官一律不準出城迎接,也不準設宴招待。考慮到朝廷大員或許仍須稍存體麵,他準許工作餐可以有雞、魚、豬肉各一樣,但不得供應鵝和黃酒,而且也不準超過夥食標準。這個標準是:物價高的地方紋銀三錢,物價低的地方兩錢,連蠟燭、柴火等開支也在上述數目之內。 [31]

海瑞在應天推行一條鞭法:將過去按地、戶、丁分別征收實行、征發徭役的賦役製度,改為按土地、人丁征收貨幣與白銀;將過去由納稅戶輪流征收解運改為官府自行征收解運。把田賦、力役和其他雜稅合編為一條,統一按田畝核算征收。原來按丁戶征役的辦法一並改為攤入田畝。 [32]

在對待契約問題上,海瑞不顧明代法律規定與當時的國情,要求爭議的解決必須以書麵契約為依據。因為當時農民間是很少使用書麵契約來發生借貸關係的,致使法律的執行陷入了進退維穀的兩難境地。海瑞所批準贖還的僅占全部典押借貸案件的二十分之一。在海瑞的治下,佃戶不敢向業主交租,借方不敢向貸方還款。 [33-34]

清廉作風

按照當時官場的風氣,新官到任,舊友高升,總會有人來送些禮品禮金,以示祝賀。這些禮品禮金隻要數額不大,也是人之常情。然而海瑞公開貼告示說「今日做了朝廷官,便與家居之私不同」。然後把別人送的禮品一一退還,連老朋友賀邦泰、舒大猷遠道送來的禮也不例外。至於公家的便宜,更是一分也不占。海瑞臨終前,兵部送來的柴金多算了七錢銀子,他也要算清了退回去。 [31]

斷案技巧

在斷案技巧上,海瑞不能明察秋毫,料事如神。對於那些疑案,他不是慎重調查,而是「與其冤屈兄長,寧願冤屈弟弟;與其冤屈叔伯,寧願冤屈侄子;與其冤屈貧民,寧願冤屈富民;與其冤屈愚直,寧願冤屈刁頑」。

在爭產業的案件中,「與其冤屈小民,寧願冤屈鄉宦」;在爭言貌的案件中,「與其冤屈鄉宦,寧願冤屈小民」。 [35]

人物評價編輯

《海忠介公全集》所錄遺像

《海忠介公全集》所錄遺像

《明史》:瑞生平為學,以剛為主,因自號剛峰,天下稱剛峰先生。嘗言:「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又不得已而均稅,尚可存古人遺意。」故自為縣以至巡撫,所至力行清丈,頒一條鞭法。意主於利民,而行事不能無偏雲。贊曰:海瑞秉剛勁之性,戇直自遂,蓋可希風漢汲黯、宋包拯。苦節自厲,誠為人所難能。 [19]

李贄:夫青鬆翠柏,在在常有,經歷歲時,棟粱遂就。噫!安可以其常有而忽之!與果木鬥春,則花不如,與果木鬥秋,則實不如。籲!安可以其不如而易之!世有清節之士,可以傲霜雪而不可以任棟梁者,如世之萬年青草,何其滔滔也。籲!又安可以其滔滔而擬之!此海剛峰(海瑞)之徒也,是亦一物也。 [36]

徐階:敝鄉近來誠為新政所困,然剛峰(海瑞)初意亦出為民,隻緣稍涉偏頗,刁徒遂乘之妄作,偽播文檄,謬張聲威,煽惑愚頑,淩蔑郡縣,始猶誣訐,繼乃扛抬,白占田廬,公行搶奪,紀綱倫理盪然無存,不獨百姓莫能存生,而剛峰亦因之損譽,良可慨也! [37]

謝肇淛:近代若海忠介之清,似出天性;然亦有近詐者。…然忠介身後誠無餘財。近來效顰者,家藏餘鏹,而外為纖嗇之態,欲並名與利,而皆襲取之,視海公又不啻天壤矣。

屈大均:公之學以剛為主,其在朝,氣象岩岩,端方特立,諸臣僚多疾惡之,無與立談。 [38]

黃仁宇:海瑞,古怪的模範官僚。海瑞是忠臣,又是孝子。海瑞尊重法律,按照規定的最高限度執行。海瑞從政20多年的生活,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糾紛。他的信條和個性使他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遺棄。當人們評論他的政治措施,卻不僅會意見分歧,而且分歧的程度極大。在各種爭執之中最容易找出的一個共通的結論,就是他的所作所為無法被接受為全體文官們辦事的準則。海瑞充分重視法律的作用並且執法不阿,但是作為一個在聖經賢傳培養下成長的文官,他又始終重視倫理道德的指導作用。他在著作中表示,人類的日常行為乃至一舉一動,都可以根據直覺歸納於善、惡兩個道德範疇之內。他說,他充當地方的行政官而兼司法官,所有訴訟,十之六七,其是非可以立即判定。 [39]

《劍橋中國明代史》:海瑞,是嚴峻守法的官員,熱心保護老百姓,製止紳士的非法行為。 [29]

軼事典故編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開局狂懟拜金女,獎勵布加迪 日娛秋葉原48 總裁老公太霸道 前方末日 他的眼睛都掉你身上了 都市全能神棍 煙火曖昧 都是他寵的 我在大秦開酒樓 投胎前地府簽到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