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子(1 / 2)

加入書籤

鬼穀子,王氏,名詡,一作王禪,華夏族,籍貫存爭議,有多地相爭,諸子百家之縱橫家創始人, 戰國時代傳奇人物。著名謀略家、縱橫家的鼻祖,兵法集大成者、相傳其額前四顆肉痣,成鬼宿之象。 [1-6] 精通百家學問, [7-8] 因隱居在雲夢山鬼穀,故自稱鬼穀先生。常入山靜修,深諳自然之規律,天道之奧妙。 [9]

他被上天賜予通天徹地的智慧,一曰數學,日星象緯,在其掌中,占往察來,言無不驗;二曰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布陣行兵,變幻莫測,三曰言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辭吐辯,萬口莫當;四曰出世,修真養性,形神俱妙,超乎萬有,體合自然。

鬼穀子,被後世尊為「謀聖」,在文化史上,鬼穀子是與孔子、老子並列的學術大家。他隱於世外,將天下置於棋局,弟子出將入相,左右列國存亡,推動著歷史的走向。

主要作品有《鬼穀子》《本經陰符七術》等重要作品,其著作被後世稱為「智慧禁果,曠世奇書」,歷代列為**

鬼穀子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譽為千古奇人,創建鬼穀門派,長於持身養性,精於心理揣摩,深明剛柔之勢,通曉縱橫捭闔之術,獨具通天之智。鬼穀子身懷曠世絕學,智慧卓絕,精通百家學問,是縱橫家的鼻祖,是著名的思想家、謀略家、兵家、陰陽家、法家、名家,更是偉大的教育家。鬼穀先生是百科式人物,他的智慧教育了蘇秦、張儀 [13] 等眾多風雲人物。 [15]

金淑公主與謀聖鬼穀子

金淑公主與謀聖鬼穀子

戰國時代,群雄並起,大時代中,秉承理想與信仰的曠世奇才鬼穀子王禪踏上了勤王強國之路,與門生孫臏、龐涓、蘇秦、張儀、商鞅等壯誌淩雲之士,前赴後繼,匡扶正義,拯救天下。戰國帷幕就此拉開,豪傑義士,權臣梟雄,浪子紅顏;陰謀與愛情,復仇與救贖,權力與自由,黑暗與光明。每一個置身其中的人,都成為天下棋局中激烈搏殺的棋子,而掌控局勢的鬼穀子,旋轉乾坤,執手黑白,推動棋局,展開了頂峰博弈的生死對決。 [16]

傳說一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家姓趙的和一家姓周的,他們是鄰居。趙家經商,周家務農,兩家相交甚厚,關係密切。後來,趙家經商破產了,周家便慷慨接濟,趙家為表真誠的謝意,許諾將女兒許配給了周家。過了不久,周家父母相繼去世,家境敗落,作為商人的趙家,悔婚毀約。周家公子念青梅竹馬之情,氣惱加相思,竟病亡於黃泉。趙家女是知情達理的賢惠女子,聞其噩耗,趕到周家公子墳前,悲號不止,因哀痛過度,竟哭昏過去,恍惚中,好像有周家公子要求她把墳前的一株稻穀帶回家去。趙家女蘇醒後,見身邊確有稻穀一株,她真的帶回去,淘米吃了,以後趙家女懷孕,生下一個男孩,健康成長,成了一個聰明的男子漢,這就是被後世尊為神的一代曠世奇才鬼穀子。

鬼穀子一生功業輝煌顯赫,名為劉務滋。 [17] 又稱王禪老祖。他的母親被尊稱為王聖母。為弘揚鬼穀子的一生功績,世人為其建立祠堂,為其母建立聖母廟,其村名也改為鬼穀子村,後簡稱穀子村。

因鬼生穀,因穀生子,這是很有深意的關於鬼穀子出生的傳說,表達了真情而知理的女子的殷切希望。

王禪老祖

王禪老祖

傳說二

原商紂王都城朝歌西麵30裡的雲夢山,山上有兩個山峰:劍秀峰和龍王峰,兩峰間的絕壁上有個天然洞窟,洞內有清泉,流入溪河。這個洞就是鬼穀洞。

鬼穀子雕像

鬼穀子雕像

原來,在很久很久以前,雲夢山地區久旱無雨,到處缺水,善良的農夫慶隆四處尋找水源,在一個乾涸的水池中救了一條小金魚,這條小金魚現出了人身,原來是東海龍王的女兒。

好心的慶隆要求小龍女解救遭受旱災的鄉親,小龍女受感動私作主張,偷偷鑽了一個「海眼」,想把海水引入雲夢山區。龍王發現後,懲罰了小龍女和農夫慶隆,小龍女化成了山中的龍泉,慶隆化成了保護泉水的山脊——「青龍背」。又過了許多年,小龍女的精魂脫胎在都城朝歌南麵王莊的王員外家,孩子出生後取名瑞霞。

又有一年遇到乾旱,王家三頃土地種下的穀子,隻結了一株穀穗。瑞霞的丫環揉搓著這株奇特的穀穗,穀穗變成珍珠,瑞霞接過了珍珠把玩著,珍珠奇怪地鑽入了瑞霞的口中,不久瑞霞懷孕了,她因未婚先孕而被趕出了家門。無家可歸的瑞霞在雲夢山的洞中生下了一個男孩。瑞霞因神奇的穀穗而生子,所以為小孩取名為鬼穀子。原來,瑞霞是由小龍女投胎轉世的,穀穗就是慶隆的精魂所化,小孩出生的洞窟就是「鬼穀洞」。

劇照

劇照

兩個因穀而生子的不同傳說當然隻是虛構的故事,是賢惠女子和善良農夫的理想和願望,然而,鬼穀子並不隻是淳樸善良,傳說中的他,還有通天的本事。 [18]

修道傳奇

劇照

劇照

據記載,在東周陽城附近有一座山穀,丘高溝深,林木茂盛,鬼火閃動,幽不可測,不像人住的地方,因此被人稱為「鬼穀嶺」(現存 [19] )。山穀中隱居著一位被尊稱為鬼穀子的老人,他每天在山上看書、打坐、修道,不與世人來往,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但是,兩千多年來,兵法家尊他為聖人,縱橫家尊他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為祖師爺,謀略家尊他為謀聖,科學家尊他為先師,法家尊他為大師,名家尊他為師祖,道教則將他與老子同列,尊為王禪老祖。

鬼穀子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利用空氣動力的人,他在雲夢山與宋人墨翟一起采藥修道。墨子不娶妻不養子,雲遊天下,濟人利物,救危扶窮。鬼穀子王詡則通天徹地,其學問之淵博,無人能及:「一曰數學,日星象緯,在其掌中,占往察來,言無不驗;二曰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布陣行兵,鬼神不測;三曰遊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詞吐辯,萬口莫當;四曰出世學,修真養性,服食導引,卻病延年,沖舉可俟。

鬼穀先生深知仙家的超凡沖舉之術,身懷曠世絕學。隻是他為了超度些聰明的弟子,同歸仙境,所以棲身鬼穀,屈居人間俗世。他住隱居鬼穀不計年數,其弟子也不計其數。他的最出色的弟子有蘇秦、張儀。蘇秦是七國征戰時的著名軍事家,而張儀是戰國時的著名縱橫家。

近代小說中鬼穀子還有一個師妹,也就是奇門遁甲創始人,擁有九天秘籍,熟諳天機、人道、地脈的九天玄女。華裔澳洲國籍的著名小說作家蕭玉寒就寫了一本《鬼穀子傳奇》,專門講鬼穀子和九天玄女 [20] 的傳奇故事。 [18] [21]

劇照

劇照

鬼穀子更是道教的洞府真仙,位居第四座左位第十三人,被尊為玄微真人,自號玄微子。在道教中,真仙又稱為真人,隻有得道成仙方可稱為真人,比如,莊子稱老子為「博大真人」;唐玄宗稱莊子為「南華真人」,稱列子為「沖虛真人」;元太祖封丘處機為「長春真人」。玄微真人鬼穀子住在鬼穀洞天,是為了在凡間超度些仙人。無奈他的諸弟子如蘇秦、張儀,皆塵緣未盡,凡心未了。鬼穀子隻好暫時居於世間,暗中關注弟子,不時幫助他們扶正抑邪。相傳鬼穀子有隱形藏體之術,有混天移地之法,還會脫胎換骨,超脫生死,能撒豆為兵,斬草為馬。他善於揣情摩意,縱橫捭闔。

鬼穀子是道教中的重要人物,傳說他真仙,所以歷數代而不老,「鬼穀先生者,古之真仙也。雲姓王氏。自軒轅之代,歷於商周,隨老君兩化流沙,泊周末復還中國。居漢斌鬼穀山。」《錄異記》。就連秦始皇都有求於鬼穀先生,向他討求長生不老草:「神州之上有不死草,似菰苗,人已死,此草覆之即活。秦始皇時,大苑中多枉死者,有鳥狀銜此草墜地以覆,死人即起坐。始皇遣問北郭鬼穀先生,雲東海瀛州上不死之草,生瓊田中。」「秦始皇聞鬼穀先生言,因遣徐福入求玉蔬金菜,並一寸葚。」《箴戒篇》 [18]

主要貢獻編輯

鬼穀子,活躍於春秋末至戰國時期,史稱東周衛國人,培養了蘇秦、張儀、孫臏、龐涓等多位精英。

而各家中又以兵家與縱橫家者成就最為顯著且最為人所熟知。「關於縱橫家的代表人物:一人之言,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勝過百萬雄師。蘇秦和張儀,太史公司馬遷就曾在其《史記》中鄭重寫道:「此二人真乃傾危之士也!」一笑則而天下興,一怒使諸侯懼。《孟子·滕文公下》。鬼穀之厲害,由此可見一斑。

玄微真人

玄微真人

鬼穀門人遍布各地、風雲一時,個個都建立了不朽之功業:龐涓遇羊而榮,孫臏逢戰不輸,蘇秦佩六國相印,張儀兩次做秦國宰相;還有商鞅,為孝公改革變法。至於後來東渡日本的徐福,據傳則成了日本的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如今日本民間遍立廟堂在朝拜,很多日本人甚至公開聲稱自己就是徐福後代,並留有家傳徐氏族譜可供閱覽。

鬼穀子畫像

鬼穀子畫像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日本著名企業家大橋武夫,德國著名歷史學家斯賓格勒等世界精英名流都曾仔細深入研讀鬼穀子的智慧,給予鬼穀先生崇高贊譽。在台灣,鬼穀子的影響也非常之大。上世紀五十年代,學者陳英略就出版了《鬼穀子的心理作戰方法與理論》一書,引起廣泛注意,被馬上譯成英文在美國出版,當時美國駐台灣軍事顧問團團長蔡斯親自為此書作序。

在國內,軍事理論界、史學界、經濟學者、外交界等對鬼穀子的研究方興未艾,鬼穀子的學術思想被廣泛運用於社會生活的諸多領域。1994年和2001年,兩次召開的全國性的鬼穀子學術思想研討會,引起了海內外學者的強烈反響。近幾年中,發表於各種報刊的鬼穀子研究文章達數千篇,新出版的研究專著一百多種。研究的範圍越來越廣,層次越來越深。

作為先秦歷史文化寶庫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鬼穀子的學術思想日益受到社會關注和推崇,鬼穀子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00多年來,為了紀念鬼穀子和他的母親王聖母的功德,全國各地的世代善男信女為其建祠立廟,重塑金身,四季香火旺盛,民間以傳統方式打櫵歌舞,來表達故鄉人民對鬼穀子和其母親的懷念。 [22]

主要著作編輯

王詡像

王詡像(8張)

《鬼穀子》、《本經陰符七術》最早見於《隋書·經籍誌》,在其後的史書及其他文獻典籍也多有記載。《鬼穀子》作為縱橫家遊說經驗的總結,它融會了鬼穀子畢生學術研究的精華,其價值是不言自明的。《鬼穀子》共二十一篇,其中的轉丸,卻已失傳。該書作為縱橫家的代表著作,為後世了解縱橫家的思想提供了不少的參考。

《鬼穀子》一書,一直為中國古代軍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現又成為當代商家的必備之書。它所揭示的智謀權術的各類表現形式,被廣泛運用於內政,外交、戰爭、經貿及公關等領域,其思想深受世人尊敬,享譽海內外。然而,就是這一本赫赫有名的書籍,因為所崇尚的是謀略,權術及言談,辯論之技巧,其思想與儒家所推崇的仁義大相徑庭,因此,歷來被視為洪水猛獸,更有禁而毀之者,私下卻時而習之,樂此不疲。

《鬼穀子》一書,歷來被人們稱為「智慧禁果,曠世奇書」,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頗具特色,是亂世之治學,治世之哲學,又是謀略學巨著,成功學寶典,融合了鬼穀子卓絕智慧和縱橫韜略。它的哲學是實用主義的道德論和儈同,講求名利與進取,是一種講求行動的實踐哲學,其方是順應時勢,知權善變,具有極完整的領導統禦、智謀策略學體係,在今天這個政治紛爭風雲變幻,商戰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鬼穀子的思想、智慧和奇謀韜略,在從政、外交、經營、管理、公關等方麵具有廣泛的指導意義。《孫子兵法》側重於總體戰略,而《鬼穀子》則專於具體技巧,兩者相輔相成。

《鬼穀子》這部兩千多年的謀略學巨著,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奇葩。它集中了國人心理揣摩,演說技巧,政治謀略、軍事外交、經商談判的精華,為當代政界人士,企業界人士,商業經營者,管理人員,公關人所必讀。該書以政治、軍事鬥爭案例和商用案例為經典案例,深入剖析《鬼穀子》的智慧謀略,汲取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的精華;去其弄權鬥術等觀點,汲取謀略方法的精華。

《本經陰符七術》前三篇講訴如何充實意誌,涵養精神。後四篇討論如何將內在的精神運用於外,如何以內在的心神去處理外在的事物。

文獻描述編輯

孟軻膺儒以磬折,莊周述道以翱翔,墨翟執儉確之教,尹文課名實之符,野老治國於地利,騶子養政於天文,申商刀鋸以製理,鬼穀唇口勿以策勛,屍佼兼總於雜術,青史曲綴以街談。

劇照

劇照

研夫孟荀所述,理懿而辭雅;管晏屬篇,事核而言練;列禦寇之書,氣偉而采奇;鄒子之說,心奢而辭壯;墨翟隨巢,意顯而語質;屍佼尉繚,術通而文鈍;鶡冠綿綿,亟發深言;鬼穀渺渺,每環奧義。情辨以澤,文子擅其能;辭約而精,尹文得其要。——《文心雕龍·諸子》

鬼穀先生者,古之真仙也。雲姓王氏,自軒轅之代,歷於商周,隨老君西化流沙。周末復還中國,居漢濱鬼穀山。——《錄異記》

鬼穀先生,晉平公時期人,姓王名栩,不知何許人,受道於老君。——《道藏目錄詳注》

卻說關內雲陽,有一處地麵,名曰鬼穀。以其山深樹密,幽不可測,似非人之所居,故雲鬼穀。內中有一隱者,但自號曰鬼穀子,相傳姓王名詡,晉平公時人,師從老子,在雲霧山與宋人墨翟,一同采藥修道……其人通天徹地,精通百家,人不能及。一曰數學,日星象緯,在其掌中,占往察來,言無不驗;二曰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布陣行兵,鬼神不測;三曰言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詞吐辯,萬口莫當;四曰出世,修真養性,卻病延年,服食異引,平地飛升。——《東周列國誌》

文獻記載編輯

鬼穀子確有其人

《史記·蘇秦列傳》:「蘇秦者,東周洛陽人也。東事師於齊,而習之於鬼穀先生。」

《史記·張儀列傳》:「張儀者,魏人也。始嘗與蘇秦俱事鬼穀先生,學術。蘇秦自以不及張儀。」

《史記》是一部信史,且著述年代離鬼穀子、蘇秦、張儀所處的年代最近。從西漢以後,亦有其他典籍記述 有鬼穀子的事跡。

《歷史名人辭典》稱:「鬼穀先生,蘇秦、張儀嘗從之學縱橫術,孫臏、龐涓學兵法,弟子五百。在世數百 年,後不知所終……」

《四庫全書總目》尉繚子,為鬼穀子弟子」。

揚雄《法言·淵騫》:「或問:『儀、秦學乎鬼穀術,而習乎縱橫言,安中國者各十餘年,是夫曰:『詐人也,聖人惡諸。」』

張繼先《懷鬼穀山思真洞天》:思真洞兮雲水深,道人居兮鬼神欽,山花笑兮鬆竹蔭,流潺潺兮千古音,何時一造清神襟,攀石蘿兮共笑吟。

趙孟頫《鬼穀岩》:「鬼穀岩前石,唐文字字奇;何當拂蒼蘚,細讀老君碑。

梁啟超《鬼穀子》:六鰲搖動海山傾,誰入滄溟斬巨鯨。括地無書思補著,倚天有劍欲長征。我欲青溪尋鬼穀,不論禮樂但論兵。

王充《論衡·明雩》:「蘇秦、張儀悲說坑中,鬼穀先生泣下沾襟。」

王充《論衡·答佞》:「術則縱橫,師則鬼穀也。傳日蘇秦、張儀縱橫,習之鬼穀先生。掘地為坑,日:『下說令我泣出,則耐分人君之地。』蘇秦下,說鬼穀先生泣下沾襟,張儀不若。」

梁元帝蕭繹《金樓子·箴戒》:「秦始皇聞鬼穀先生言,因遣徐福入海求玉蔬金菜,並一寸椹。」

另外,王嘉的《拾遺記》、劉勰的《文心雕龍》、杜光庭的《錄異記》、《仙傳拾遺》、洪邁的《容齋隨筆》、洪適的《盤洲文集》、李疇的《太平廣記》,以及明、清的一些典籍中亦有鬼穀子生平的記載。

然而,前述典籍多為劄記、隨感、評論等體裁,這些記載多以《史記》為藍本和依據,如《金樓子》中說,秦始皇與鬼穀子見麵,遂派遣徐福「人海」,那麼鬼穀子至少活了三百歲,聖人應跡本異於凡夫,不可拿凡夫眼光去揣度鬼穀先生。

這種觀點認為,鬼穀子是一個超越時空力量的化身,是一位得道真人。最早持這一說的是《金樓子》,其後 出現的《錄異記》、《歷史名人傳》、《三才圖會》、《太平廣記》、《道藏目錄詳注》等等都持這種觀點。

背景傳說編輯

鬼穀井

鬼穀子晚年歸隱雲夢山,一則聚徒講學,二則孝敬老母。一日,王瑞霞把鬼穀子叫到跟前,語重心長地說:「娘為你飽受人間疾苦,如今為娘兩鬢斑白,風燭殘年,娘無他求,我死後,隻求你把我葬在九龍聚匯的地方。兒若想娘,就在我墓旁挖一口井,從井水中可以看到為娘的身影。」話剛說完,就謝世歸天了。

鬼穀子悲痛不已,眼含熱淚在九龍聚匯之處安葬了母親。為早日再見慈母的尊容,便率弟子在母親墓旁挖井不止。整整挖了九九八十一日,方才把井鑿成。果然井水中映出了他母親的容顏。朝看母親十**,暮觀老母鬢如霜。從此鬼穀子朝朝暮暮都跑到井邊瞻仰母親的遺容。星轉鬥移,天長日久,鬼穀子又發現了此井的一個奧秘,根據井中的水位升降,可以洞察天氣陰晴變化。井水上升,天陰有雨,井水下降,則無雨天晴,因此這口井又被稱為「井中洞天」。此井是鬼穀子為懷念其母而鑿,故曰「鬼穀井」。

夜識天書

相傳,鬼穀子的師傅升仙而去時,曾留下一卷竹簡,簡上書「天書」二字。打開看時,從頭至尾竟無一字,鬼穀子一時心中納悶。與師父相依為命九年時光,感情日篤,今天師父突然離去,一時覺得無著無落,心中空空盪盪的,無心茶飯,鑽進自己的洞室倒頭便睡。可又如何睡得著,輾轉反側,老是想著那卷無字天書竹簡,直折騰到黑,那竹簡仍在眼前鋪開卷起,卷起鋪開,百思不得其解。索性爬將起來,點著鬆明火把,借著燈光一看,嚇得他跳了起來,竹簡上竟閃出道道金光,一行行蝌蚪文閃閃發光,鬼穀子嘆道:「莫非這就是世傳『金書』」。

縱橫家書

一時興致倍增,一口氣讀將下去,從頭至尾背之成誦。原來上麵錄著一部縱橫家書,盡講些捭闔、反應、內楗、抵峨、飛鉗之術。共十三篇。

第一篇大意是說:與人辯論,要先抑製一下對方的勢頭,誘使對手反駁,以試探對方實力。有時也可以信口開河,以讓對方放鬆警惕,傾吐衷腸;有時專聽對方陳說,以考察其誠意。要反駁別人就要抓牢證據,要不讓人抓到證據,就要滴水不漏。對付對手有時要開放,有時要封鎖,能把放開與封鎖靈活運用就可以滔滔不絕,變化多端。隻有這樣才可以說人,可以說家,可以說國,可以說天下。

第二篇大意是說:與人辯論,要運用反復的手法。反過去可以知其過去,復回來可知其現今。如果反反復復地試探,沒有扌莫不到的底細。有時可以運用反辭來試探對手,要想聽到聲音就先沉默,要想張開,就先關閉;要想升高,就先下降;要想奪取,就先給予。

第三篇大意是說:要掌握進退的訣竅,這訣竅就是抓住君主的愛好,隻要抓住了就可以隨心所欲,獨往獨來。如能順著君主的情緒去引導或提出建議,就能隨機應變,說服君主。

第四篇大意說:凡事都不是鐵板一塊,都是有裂痕的。在辯論中要能利用別人的裂痕,同時,還要防止自己一方的裂痕。秋毫一樣的裂痕,可以發展為泰山那樣大。所以當裂痕小時要補住,大點時要切斷裂縫,當大到不可收拾時就乾脆將其打破,裂痕也就消滅了。

第五篇大意說:與人雄辯要設法鈎出對方的意圖,用飛揚之法套出對方的真話,再用鉗子鉗住,使其不得縮回,隻好被牽著走。這樣就可縱可橫,可南可北,可東可西,可反可復。

第六篇大意說:主教練要修身,單獨修道、修行。

第七篇大意說:要遊說天下人君,必須會揣測諸侯真情,當人極度興奮時,就無法隱瞞真情,當人極度恐懼時也無法隱瞞真情。在這時才能有效地遊說和說服人。

第八篇大意說:善於摩意的人就象釣魚一樣不動聲色,讓魚自動上鈎,「摩」的目的就是刺激對方,讓他不由自主地上你的鈎。把事情辦成功,使人不知不覺。

第九篇大意說:要遊說入主,就要量天下之權,要比較各諸侯國的地形、謀略、財貨、賓客、天時、安危,然後才能去遊說。

第十篇大意說:要做大事,就要有一個向導,就像指南針一樣,遊說的向導是謀略,要先策劃好,再按著策劃的目的去遊說。

第十一篇大意說:遊說要先解疑,解疑的好辦法是讓對方道出實情。

第十二篇大意說:耳朵要善於聽,眼睛要善於看,用天下之耳聽,則無不聞;以天下之目看,則無不明;以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隻有對事情了如指掌,才能言無不驗,言無不聽。

第十三篇大意是:遊說要靠巧辭,要對什麼人說什麼話,說什麼話就要采用什麼辦法和說辭。不要簡單直言,要研究講話的對象,講究講話的技巧。

讀完這十三篇,鬼穀子不禁拍案叫絕,平素與真人辯論從未有主動之時,原來真人有如此金書,不知者怎可與之爭強。不禁想起與師父一起生活研習的時光,一股股暖流,一陣陣的心酸,不時又加幾分孤寂。於是,息了明火,鑽進被窩睡去。夜間少不得夢見金書在手遊說天下。

兵法研習

第二天醒來覺得十分困頓,但還是放心不下金書,又打開想細細推敲,不料書中又一字皆無。鬼穀子從頭翻至書尾還是一字不見,更覺此書乃師父至寶,要十分珍重,走進內洞將其攤在臥榻之上。然後走出洞門照師父所囑練功,作法,一日三餐雖不香甜,倒也好打發日子。不覺日落偏西,黑夜又至,鬼穀子走入內洞上榻休息,隻見金書閃著金光,字跡依稀可見,鬼穀子越覺奇了,原來月光從天窗射進來照在金書上,至此鬼穀子發現這金書原屬陰性,見日則不顯,在月光,燈光下才顯其縷縷金文,真乃曠世奇書。

鬼穀子走出內洞,到石桌邊,掌上燭明火把,又讀將起來。

怎麼換了文章,昨天讀的本是縱橫之言,如今怎麼成了兵法?於是把竹簡細細翻一遍,還是兵法,並無縱橫之術。這書更加奇了。於是一口氣讀將下去,仍然是十三篇。

第一篇大意說:縱橫捭闔乃萬物之先,是方略、圓略、出入的門戶。治世安民,一統天下,兵非良策。擁力而避戰,交言而弭兵,不戰而屈人,以戰而止戰才為上策。

第二篇大意是說:兵機大事在知己知彼,要有致勝之謀,必須審其情,定其基。掌握敵隋要快、要全,暴露給敵人的要少、要慢,陰謀與陽謀,陽謀與陰謀,方略與圓略,圓略與方略,要交替運用,不可固守一端。兵無定策,策無定形,使人無可乘之機,這就是「鬼才」。

第三篇大意說:君臣上下之事,有親有疏,有遠有近,君臣之間遠遠聽到聲音就思念,那是因為計謀相同,等待他來決策大事。在這種情況下君主要重用,將帥就要出仕,建功立業。如果在君主近前不被任用,那是計謀不合,在這個時候卸甲歸田才是上策。

第四篇大意說:分合合,這是自然。破身之仇、殺身之仇,資源分配問題,被人挑唆。

第五篇大意說:凡要決定遠近征伐,就要權衡力量優劣。要考慮敵我雙方的財力、外交、環境、上下關係,那些有隱患的就可征服。征服的上策,是靠實力去威懾。

第六篇大意說:各國之間或聯合,或對抗,要成就大業,需有全麵計謀,要能攜四海包諸侯。不是聖明君子,不能通過深層的智謀,則不能統帥國家,沒有智慧的人不能主持用兵。要正確確立聯合誰,打擊誰,關鍵在於自己要有才能智慧,比較雙方長短遠近,然後才能可進、可退、可縱、可橫,把兵法運用自如。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開局狂懟拜金女,獎勵布加迪 日娛秋葉原48 總裁老公太霸道 前方末日 他的眼睛都掉你身上了 都市全能神棍 煙火曖昧 都是他寵的 我在大秦開酒樓 投胎前地府簽到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