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修養(1 / 2)

加入書籤

遊於藝,包含著一種悠然自得的從容心態,可以縱情於山水,在人間詩意地棲息;可以揮筆潑墨,在書法之中品悟心靈的智慧;可以平心靜氣地製作音樂,享受美妙旋律帶來的心靈觸動。總之,如果能夠享受藝術帶來的美和快樂,你就是獲得了王陽明推崇的遊於藝的功夫了。

經常保持身心愉快

九川臥病虔州。

先生雲:「病物亦難格,覺得如何?」對曰:「功夫甚難。」先生曰:「常快活便是功夫。」

在虔州時,弟子陳九川病倒了,他害怕因病耽誤學習,內心十分苦惱。王陽明勸導他說:「關於病這個東西,格也很困難,你感覺如何?」陳九川說:「功夫的確很難。」王陽明進一步勸導他說:「經常保持樂觀的心情,即為致良知的功夫。」

在王陽明看來,一個人如果能夠正視自己的疾病,保持平和的心態,不憂慮、不急躁,就不至於因思考過多而加重病情,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自己恢復健康。這也可以算作一種「致良知」的功夫。其實,這就是現在的人們常說的心態健康。

現代醫學證明,對於相同的一件事情,如果人的心情不同,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影響。

從前,有個老太太,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了一位裁縫,小女兒的丈夫開傘鋪,生活得都不錯。但自從兩個女兒出嫁後,老太太就病倒了。兩個女兒輪流回家服侍老太太,四處求醫,卻收效甚微。眼睜睜看著老太太日漸消瘦,兩個女兒心如刀割般痛苦,隻得天天去廟裡求菩薩保佑。

一位禪師看兩個女兒如此虔誠向佛,主動上前詢問。了解情況後,禪師就隨同兩個女兒前去家中探望老太太。進了家門,禪師和老太太話家常。漸漸的,老太太就能坐起身來,最後老太太還下床親自做了一頓齋菜,以感謝菩薩和禪師的救命之恩。從此以後,老太太天天有說有笑,身體日漸強壯。

麵對老太太的變化,兩個女兒十分欣喜,卻也十分不解。後來,她們又遇到了那位禪師,才知道,並非禪師用什麼高明的法術治好了老太太的病,而是禪師解開了老太太的心結,調整了她的心態。老太太之所以犯病,是因為每逢下雨,她就愁大女兒家賣不了衣裳;每逢天晴,她又愁小女兒賣不出雨傘。禪師不過是讓老太太換一種心態:每逢下雨,她就為小女兒多賣雨傘高興;每逢天晴,她就為大女兒多賣衣裳高興。心情好了,病自然就好得快了。

治好老太太的病,靠的不是藥,也不是禪師的法力,而是心態的轉變。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即使碰到困難的事情,隻要心態積極,看到事情的光明麵,充滿樂觀的意念,大腦處於這種和諧的狀態,就會分泌出對身體有益的激素。相反,如果心情憂鬱悲觀,整天唉聲嘆氣,處於苦悶怨懟的狀態,大腦受到這種惡性刺激,就會分泌出對身體有害的物質,損害人們的健康。

王陽明深知心態對健康的影響,因而他才能對陳九川說出「常快活便是功夫」的勸導之言。也正是憑借超強的心態調整能力,王陽明才得以在艱苦的龍場存活下來。正如他在《瘞旅文》中所記載的那個故事一樣:

正德四年(1509年)秋七月初三,有一個從京師來的小官,帶著一個兒子和一個仆人,從龍場路過去上任,陰雨天黑,投宿於一苗民家。沒想到,第二天中午有人從那條路過來,說這個小官已死在路上。下午他的兒子又死了,第三天連仆人也死在山坡之下。

聽到此訊,王陽明悲傷之餘,命兩名童子去把三具屍體埋了,並感慨地說:「我早知道你肯定會死,因為前兩天我隔著籬笆望見你愁容滿麵,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如果你實在貪戀這五鬥米的俸祿,就應該高高興興地去上任,為什麼要這麼不開心呢?

「要知道,在遙遠的路途中,餐風飲露,攀越崖壁,行走於高山野嶺之頂,經常是飢渴勞累,筋骨疲憊不堪,而又有瘴厲之氣時時侵擾著身體,如果這時又有憂鬱哀愁積於內心,內外夾攻,豈有不死之理?

「而我離開故鄉來到這裡,已有兩年了,同樣也經歷了瘴毒之氣的侵害,卻能安然無恙,就是因為我始終保持著豁達愉悅之心,沒有一天是像你這樣悲悲切切、憂鬱哀愁的。」

正因為王陽明在任何時候,都能保持一份愉悅的心情,因此在被貶謫到龍場那個環境十分惡劣的地方時,跟隨他來的仆人都病倒了,唯獨他一個人無事,這正證明了擁有好心情的重要性。

由此可見,如果人們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就能促使身心處於平衡,從而保持健康的體魄和年輕的精神。正如現代醫學證實的那樣,當一個人用心想象出快樂狀態的時候,大腦就會不斷分泌出大量對身體有益的物質,使人處於最佳狀態。

隻要我們放鬆身心,努力保持舒暢的心情及快樂的體驗,就會促使大腦處於最佳狀態,使身心保持健康。

品山賞水,在人間詩意地棲息

會稽素號山水之區。深林長穀,信步皆是;寒暑晦明,無時不宜;安居飽食,塵囂無擾;良朋四集,道義日新;優哉遊哉,天地之間寧復有樂於是者!

王陽明晚年在會稽(南宋以後會稽改名紹興)講學時曾經對弟子們說過:「會稽處於有山有水的地方,茂密的樹林、悠長的山穀,比比皆是;春夏秋冬,氣候適宜;安靜而遠離塵俗,好友們從四方雲集於此,對於道義日日都有新的見解。真是逍遙自在,天地間哪還會有這樣的快樂!」在王陽明看來,在一個青山碧水、風景如畫的環境裡,與朋友進行學術、思想上的交流,是多麼詩意、快樂的生活呀!

哲學大師海德格爾認為,人,應該詩意地棲息。詩意地棲息就是保有一顆淨潔的詩心,讓心靈沖破現實的束縛,遨遊在一個無限的意義世界。而要想詩意地棲息於人間,就要懂得欣賞自然中的山水之美。

一個夏天的下午,桑尼夫人與她的朋友到森林遊玩,到達之後,就暫時在優美的墨享客湖山上的小房子中休息;這裡位於海拔2500米的山月要上,是美國最美的自然公園。

在公園的中央還有一個寶石般的翠湖舒展於森林之中。墨享客湖就是「天空中的翠湖」之意,在幾萬年前地殼大變動時,造成了高高的斷崖。

她朋友的目光穿過森林及雄壯的崖岬,輕移到丘陵之間的山石,剎那間光耀閃爍、千古不移的大峽穀照亮了她的心靈,這些美麗的森林與溝溪就成為滾滾紅塵的避難所。

那天下午,夏日混合著驟雨與陽光,乍晴乍雨,她和她的朋友全身濕淋淋的,衣服貼著身體,心裡開始有些不快,但是她和她的朋友仍彼此交談著。慢慢地整個心靈被雨水洗淨,冰冰涼涼的雨水輕口勿著臉頰,霎時引起從未有過的新鮮快感,而亮麗的陽光也逐漸將衣服曬乾,話語飛舞於樹與樹之間,談著談著,靜默來到她和她的朋友之間。

她們用心傾聽著四方的寧靜。當然,森林絕對不是安靜的,在那裡有千千萬萬的生物活動著,而大自然張開慈愛的雙手孕育生命,但是它的運作聲卻是如此和諧平靜,永遠聽不到刺耳的喧囂。

在這個美麗的下午,大自然用慈母般的雙手熨平她們心靈上的焦慮、緊張,一切都歸於平和。

當她們正陶醉於優美的大自然樂章之中時,一陣急促的樂曲突然刺激著耳膜,那是令人神經繃緊的爵士樂曲。伴隨著音樂,有三個年輕人從樹叢中鑽出,原來是其中一位年輕男孩提著一架收音機。

這些都市中長大的年輕人不經意地用噪音汙染了森林,真是大煞風景!不過他們都是善良的青年,並在她和她的朋友身旁圍坐著,快樂地交談。

本想勸三個年輕人關掉那些垃圾音樂,靜靜聆聽大自然的樂曲,但是想到並沒有規勸他們的權利。最後還是任由他們,直到他們離去,消失在森林之中為止。大自然的音樂多美!風兒輕唱著,小鳥甜美地鳴啼……這種從盤古開天以來最古老的音樂絕非人類用吉他與狂吼能製造出來的旋律,而他們竟然白白浪費大好的自然資源,委實令人惋惜。

人的心不安靜,就不懂得欣賞大自然的美。一顆喪失了美的心靈,哪裡還有詩意可言呢?法國著名詩人波德萊爾曾說:「隻要人們願意深入自己的內心中心,詢問自己的靈魂,再現那些激起熱情的回憶,就會知道,詩除了自身之外沒有其他目的,它不可能有其他目的,唯有那種單純是為了寫詩的快樂而寫出來的詩才會這樣偉大,這樣高貴,這樣真正的無愧於詩這名稱。」

王陽明正是因為懂得這一點,才能夠坦然麵對人生的得意與失意,獲得自由自在的人生。在王陽明第一次科舉考試失利後,他就曾利用詩歌來撫慰內心的失落和痛苦。他在家鄉餘姚組建了一個龍泉山詩社,詩社成員人數不多,沒有名噪一時的文人,大家聚在一起,無非就是下棋飲酒,遊山玩水。

在創辦詩社的這一段時期,王陽明以詩言誌,抒發苦悶,佳句迭出。如:「我愛龍泉寺,山僧頗疏野。盡日坐井欄,有時臥鬆下。」在龍泉山清秀的環境中,王陽明度過了他人生中最為愜意悠閒的一段時光。可以說,在龍泉山詩社兩年的生活,王陽明拋開了紛繁復雜的世俗,為自己創造了思考和反省的機會,為他今後的官場生涯積蓄了力量。

在龍場那樣艱苦的環境中,王陽明也能一邊種地一邊賦詩為樂:

起草不厭頻,耘禾不厭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當青春幻想具現後 木葉村的五代目被我預定了 俺寶玉在清朝當大官 武動乾坤續集之大千世界 絕世眉眼男神狂寵妻學霸手到擒來 聽說我是神探 殊途是非 你才是妖孽 都市:我能預知未來 都市之絕世狂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