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李大人進宮,所為何事?(1 / 2)

加入書籤

「李大人,要不你再去陛下那兒探探口風,無論如何也得求個明白,咱們心裡才踏實啊!」眾人七嘴八舌,紛紛出主意。

麵對這一張張焦慮的臉孔,李善長心中暗自不悅。

可現在,他隻能依賴這些人來證明自己並非孤立無援。

他害怕看見樹倒之後猢猻四散的淒慘場麵,因此朱元璋越是遲遲不表態,李善長就越覺得對方並無殺意,反倒是念舊情。

於是,李善長決定利用這個時機向朱元璋施壓,催他盡快答應自己的要求。

尤其是聽說那些原本同在一條船上的淮西勛貴竟公開辱罵自己,李善長更是決心要讓朱元璋早日頒旨。

甚至讓朱元璋接受他的條件,以此羞辱那些背叛自己的人。

「諸位放心,老夫一定竭盡全力為各位爭取利益。」

李善長話語鏗鏘有力:「這些本就是陛下欠我們的。」

「陛下之所以沒有立刻回應,估計是擔心朝臣反對,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他繼續分析起來:「但我堅信,陛下心底已經默許。」

在他看來,不是所有人都曾與朱元璋共度生死,共享榮耀,所以朱元璋對他們這批老兄弟,必定另眼看待。

否則,他將背負忘恩負義的千古罵名。

看著李善長如此信心滿滿,眾勛貴懸著的心終於落回原處,更加堅定了與李善長風雨同舟的決心。

因為他們清楚,隻有如此,才能永保榮華富貴。

戶部辦事員手腳麻利,快速完成了離任官員身份資料的梳理和審核工作。

那些手續齊全的官員們也不拖泥帶水,帶著妻兒老小,帶著行囊,踏上歸鄉的漫漫長路!

畢竟他們現在對朝廷來說,沒有任何威脅了。

禦書房內。

朱元璋與太子朱標,六部尚書及殿內大學士重臣濟濟一堂。

一群人正全神貫注地商討國家大事。

齊王事件雖然曾一度掀起波瀾,攪動朝廷風雲,但如今已平穩落幕,眾人於是將焦點重新轉向關乎國計民生的各項議題。

朱元璋親自主持了一場緊湊的會議,靜候各部門尚書的工作匯報。

工部尚書刁光鬥率先起身,擲地有聲:

「陛下,微臣遵照趙大人製定的方針,成功關聯起涵蓋原料采集,生產加工,市場銷售的紡織產業鏈條!」

「如今這台龐大工業產業鏈已全速運轉,且成績斐然。」

他進一步解釋道:「這就意味著,大明已具備獨立生產各類精美紡織品的能力,徹底擺脫對外來商品的依賴。」

「現下產業運營狀況良好,不僅滿足國內需求,更有盈餘產品可供出口,無疑是為大明經濟提高了經濟效益啊。」

朱元璋聽後,滿意之情溢於言表。

在他的治下,大明紡織業竟然實現了自給自足的華麗轉身,這無疑是一份令人振奮的成績單。

「乾得漂亮!」

朱元璋贊許道:「諸位在日常工作中,要時刻保持敏銳觀察,勤於思考,有創新想法就大膽實踐。大明各個行業,都應具備自給自足的能力,決不能受製於他人。」

「我們要讓大明成為一個令強國敬畏,各國爭相尋求合作的強大存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世界遊樂園 她榆木腦袋 葉羅麗之萬人迷靈公主 有同,但不多 鎖囚籠 歡迎參加高危聯考 池魚羨月 光明的顏色 我有倆個妹妹 【青門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