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出京(1 / 2)

加入書籤

他們也私下討論過公孫佳,這位縣主如果是個小郎君就好了,他們一定二話不說,痛哭流涕地等著他長大,然後果斷投入麾下。因為她腦子看起來是比較夠用的,不管她是怎麼乾的,反正大家都得到了一個麵聖的機會。

但是她是個女孩子,還是個體弱多病的女孩子,她還能乾什麼?

前後腳離京的還有一群老哥們兒,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昔年在公孫昂麾下的舊同袍。他們這一批人,同生共死過,平日裡的效也比別人更密切些。這些日子以來, 私下已聚了許多次, 卻沒人敢說自己看明白了時局。

本來是有一些設想的, 比如「烈侯走了,鍾郡王是不是會收了咱們?」、「安國公雖然年紀,卻是烈侯帶出來的, 又是郡王的孫子,是不是更合適?」、「紀家是不是要抖起來了?咱們是不是不要繼續與他們疏遠?」

李、王二人都撓頭了,他們不知道應該將「老上司的獨生女」放到一個什麼樣的位置上。定位不明,自然也就無法確定明確的應對。

時值四月,已經入夏,讓他們趕赴邊關就是為了秋防。

李成與王金龍兩個握著手話別。

王金龍道:「放心!」

李成低聲問道:「你看現在這個事兒, 要怎麼辦好?」

王金龍道:「萬事小心!」

李成道:「老王,過不兩天你也要北上的,咱們挨著,到時候一定要互通有無!可不能像老鄧一樣,被他們坑害了。」

李成等人要從這裡出發前往邊關,他們是往邊關赴任,與從京中領著大隊人馬奔赴邊關不同。乃是領了任命, 帶領一部分自己的親兵, 到了任上交割一下印信, 然後接管當地的駐軍, 帶領他們戰鬥。將要去的地方都是之前曾經戰鬥過的地方,那裡有他們的舊識、老部下等等,適合到任之後就調整防務, 以備邊患。

王金龍道:「神仙打架, 哪有咱們插嘴的份兒, 隻好走一步看一步了。」

~~~~~~~~~~~~~~~~

長亭本是送別的地方,官員離京赴任、遊學京城的學子學成歸家、生意人遠行,等等等等,都在這兒。誰也不敢說自己就能包了這一片地兒,也因此,李成、王金龍二人並沒有發現,在離他們不太遠的地方還有人在看著他們。

唯有走一步看一步而已。

李成舉起酒杯與王金龍碰了一下,道:「還好,沒有太過糟糕。縣主看在烈侯的麵子上,不至於看著我們去死。」

王金龍道:「但願吧,我心裡還是沒有底。」

兩個防區的將領,無故是不能越界的,更不能一個跑到另一個的地盤上串連。但是邊將們自有對策,他們會用巡視的名義,在自己的防區裡亂躥,躥來躥去,在防區交界的地方遇上,就能碰個頭了。

就在長亭邊、柳樹旁,兩人作出了約定。

約定之後,李成策馬赴邊,王金龍則回到京城自己的家裡整裝待發。

兩人分開之後,一直觀察他們的人也悄悄回到了京裡,從後門溜進了公孫府。

公孫佳坐在書房裡,將手中的紙條重新折好放在一邊,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單良道:「他們都不算太笨,遲早會發現還是您靠得住的。」

公孫佳拖長了調子,說:「遲早啊——」

單良道:「是啊。這些人,沒有能夠自立門戶的。」他可能不知道皇帝是怎麼想的,但是皇帝到公孫府前後的事情他看得清清楚楚,也記得明明白白。

公孫佳不置可否,隻是翻開了另一本藍皮的冊子,說:「他們的家眷,都還在京城嗎?」公孫昂的冥誕,不少人帶著家眷、子嗣過來,公孫佳記得李、王等人的妻兒也是到了的。

榮校尉道:「李成有七女一子,兒子今年六歲,他往邊關赴任,妻兒都留在京城。王金龍子孫頗多,赴任帶上了年長的三個兒子,又安置一兒一孫在原籍守祖產……」王金龍子孫加起來二十多人,分散在了幾處。此外還有其他幾個公孫昂昔年的舊部,榮校尉也一一匯報了他們的情況。

都有適齡的孩子,都不肯送到府裡來。公孫佳自嘲地笑笑,又低頭看手裡的冊子,喃喃地道:「這麼說,王金龍又添丁進口了。」

將冊子往桌子上一放,對榮校尉說:「這上麵的記載,需要更新了。」

榮校尉道:「是。」

「再做一件事,列張名單,將沒有被紀炳輝之流收買的人都列出來。這些人家的婚喪嫁娶、家眷有事,都要盡早報我,」公孫佳說,「我說了,給他們留一條後路,他們信不信是他們的事,該做的我必須要做。他們為國戍邊,我怎麼也要照顧一下他們的家人。」

榮校尉結結實實地應了一聲:「是。」

單良則是在喃喃自語:「陛下這般做,恐怕不是長久之計。」

公孫佳搖了搖頭:「陛下登基到今年也才十六年,先生在這裡說什麼『長久』?」

單良道:「非也非也。因時製宜、因勢製宜的道理我是明白的,但是邊地這般布置,並不是件好事。恕我直言,紀宸,陛下是不想用的,陛下信任的該是安國公這樣的人。安國公年輕,要給他一個歷練的機會,他才能在軍中有威望。安國公這兩年恐怕就會被派出去歷練了。他也曾承受烈侯出征過幾回,也有些可圈可點之處,可是……」

可是比起鍾祥、公孫昂這樣的人物,鍾源還是差了那麼一點。單良很是擔心,萬一鍾源扛不過紀宸,怎麼辦?鍾源如果不能打,是會影響到公孫佳的利益的。

公孫佳道:「陛下手上的大將,斷代了。」

單良嘆道:「是啊。」

「我手上的人,也斷代了!」

單良一噎:「這……」

公孫佳道:「選人,選十五到二十歲的。」

她現在說的「選人」,就是指在自家部曲、佃客裡再多選點人出來。她自己今年十三歲,莊上選出來的童軍們,當初是想著從小養、養到熟,所以年紀都不大。小的比餘盛還要小一點,大的也不比元崢大多少。這一波幾乎沒有超過十歲的!

老一輩的如黃喜等人,都在四十上下,與公孫昂年紀相仿,有些甚至更大一點。

四十、十,中間有三十歲的差距,必須在現在十五到二十歲這一檔再添一群可用的人。

當初規劃的時候,並沒有「做定襄侯」這個目標,想的是慢慢耗著,所以無論是六歲還是十歲,都沒關係,慢慢養、慢慢長,養的時間長些也不怕,多養一點,就多給他們灌輸些效忠的念頭,用起來更順手。至少要養到十四歲以上,十六歲左右才算勉強可用。也就是說,至少還要培養六年!

有了「定襄侯」這個目標之後,這個計劃就顯得太慢熱了,公孫佳需要能夠很快上手的「青壯」。

榮校尉卻指出:「您已經有一批『青壯』了。」公孫昂留下來的士卒,雖然經過精簡,但是黃喜等人至今還領著數百人,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榮校尉不明白,公孫佳為什麼不考慮這些人。

公孫佳是有顧慮的,即便對父親有著極深的感情,她還是想要一批屬於自己的人。對榮校尉這麼犀利的提問,她不太好回答。

榮校尉還在等一個答案。

公孫佳問道:「我讓他們當街殺人,他們會不問緣由地執行嗎?」

榮校尉毫不猶豫地說:「會!」

「無論是誰?」

「哪怕是至親!」

這下輪到公孫佳猶豫了,好一陣兒,她才說:「我對他們,不太熟。」

單良隱約有些感覺,說:「夏天了,不妨出京避暑。從這些人裡選能夠讓您滿意的,自家人總比後來從外麵選的更可靠。如果不放心,就精選再精選,寧可人數少一些,也不要全都荒廢了。」

公孫佳緩緩地點頭:「好。」

「斷代」的問題有了方案,她輕鬆了不少。她不大需要向皇帝那樣,軍事上必需要一個與公孫昂相當的人才,政務上必得要趙司徒這樣的老陰鬼。她現在的盤口並不大,自己一個人的腦子還應付得過來,更多的是需要一批可以不折不扣執行命令的人。

她對「隻聽我的」就很看重。

朝廷裡的將領之類,他們的眼睛都放在男性的官員、將領上,從來沒人想到將寶押到公孫佳的身上。與這些人捆綁,是需要很大的功夫的。公孫佳從一開始就將「舊部」與「家將」分作兩類,「家將」才是她的根本。「家將」裡自己養大的,又比旁的人更讓她放心。

公孫佳問道:「元崢近來如何?」

她近來事耗神的事多,不大顧得上元崢。手上缺人了,又將元崢給提了出來問。

單良輕笑一聲:「還可以。」

「普賢奴呢?」

單良神情古怪地說:「奇奇怪怪,難以斷言。要不,還是不要讓他總見元崢了吧?他至今仍當元崢是個小娘子,時間長了,我怕出亂事。」

公孫佳道:「走,看看去。」

~~~~~~~~~~~~~~~~~~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爺的狂妃是神醫 我的七個仙女姐姐 都市全能中醫 潘多拉女郎 蓋世仙尊 帶著孫子闖異世 重生之再嫁末路上將 戰死的相公回來了 病嬌拯救計劃[快穿] 超甜CP:金主,求官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