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配合(1 / 2)

加入書籤

見到公孫佳, 單良等人都非常的高興,公孫佳卻不能先見他們。

她有好長時間沒有到雍邑了,須得先見雍邑的官員、安撫人心。章碩在京城被傳言成那個樣子, 雍邑的官民心中又會怎麼想呢?作為擁立章碩上位的主要人物之一, 自己的風評又會如何呢?

雖然雍邑的線報來說, 北方人民的情緒還算穩定, 尤其以雍邑為最,但公孫佳抵達的第一件事仍然是安撫官民人等的情緒——這幾年大家確實過得都不如以前。雍邑的官員也巴望著她回來一趟好有個主心骨,第一時間就出城迎接。

這天天氣還不錯, 大家見了麵, 一同到了行宮, 那裡地方夠大, 更兼可以見見留守行宮的王濟堂等人。鄭須已然過世, 如今行宮主事的人是王濟堂, 他也顯出了明顯的老態了。

百官情緒復雜,天災應著帝王失德這事兒是共識,他們心裡也慌。都不知道是換皇帝不對, 還是需要再換一個皇帝。甭管是哪一個, 好像都不是他們應該想的。

例行公事地百官問候天子、天子慰勉百官的話一過, 公孫佳說:「這幾年,都不容易。」

站在前列的人就有繃不住了, 想說話, 又都咽了下去。眾目睽睽之下,好些個話是不能說的。公孫佳道:「我知道,這幾年的年景不大好,人心浮動。」

不知為何這句話說出來,底下的人都鬆了口氣——她知道就好。知道, 就代表著在考慮了,說出來,就代表著已經有對策了。公孫佳道:「沒想到啊,雍邑這裡也是這樣了。都放寬心,沒有邁不去的檻兒,我這不是來了嗎?」

好的,那就放寬心。不過還是有些疑問不敢這樣公開問的,有些人開始動腦筋,打算一會兒就到府裡遞帖子求見。好歹給吃顆定心丸吧?

公孫佳沒給他們這樣的機會,而是公開說了:「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人心都看不透,還要猜天意,未免太不自量力。」

單宇率先應和:「凡人怎敢窺天?」

公孫佳擺了擺手:「說這個沒意思,止不住還是想抬頭往上看。」

百官忍不住開始七嘴八舌:「確實有些不解。」、「實是這二年有些緊。」、「天災太頻繁了,下官不信什麼因果,隻擔心將來。」一句話,現在日子是還能過得下去,咱們也沒別的想法,就是想問接下來的路要怎麼走。

公孫佳道:「請假的都把假銷了,人頭湊齊,三日後過來議事。」

眾人轟然允諾。

公孫佳這才得機會與「自己人」見麵。

~~~~~~~~~~~~~~

王濟堂在行宮裡,這裡要麼是來養老的,要麼是來避難的,王濟堂說:「別宮一切安好,京城——?」

公孫佳道:「就是那個樣子,這幾年也就隻有上皇過得舒服了吧。」

王濟堂感慨一聲:「不服都不行,這個命格呀,這幾年這些事兒落到他的頭上,早就不是做上皇能了結的了。」

公孫佳道:「那大家就太苦了。我是不信這個天的。」她不大信什麼狗屁天意,除了「不能信」之外,還有一個原因——你們解讀的天意就是天意了嗎?這事兒她可太有發言權了,想當年,她為了襲爵什麼主意沒想過?偽造祥瑞、曲解天象、解釋個災情,啥都準備過了。隻不過當年太-祖在,他老人家發話了,這些準備都沒用得上。

王濟堂笑笑:「老了,愛嘮叨了,莫怪我多嘴,我這把年紀立時便死也是尋常,這些年能安穩度日不遭小人白眼,多賴您的看顧。有些話,想對您講。」

公孫佳道:「您請說。」

王濟堂道:「我們廢人,依附而生,就要總琢磨人心。到老了不想再費這把子力了,可看在眼裡這腦子就忍不住會動。您此來,是用自己過往的威望為今上做保呀!天時如何,我不敢妄說,看苗頭不太對,請您一定要當心呀。別的都是假的,什麼天災,不算的,隻要人好了就成。」

公孫佳道:「百姓指望著天時吃飯呢。」

王濟堂沉默了一下,說:「我在太宗身邊有些時候了。」

「那是。」

「跟在太宗身邊也看了些事兒,約扌莫能看懂一點政事,」他又解釋,「並不是想乾預政事,隻是想說,我沒有不忠的意思。這幾年我冷眼看著,這北方與南方還是有點差別的。南方,被他們弄破了,北方還是能支撐的。」

公孫佳點了點頭:「是。」

「您往南方調了不少糧,總得給北方留一點,多留一點。您的治下好了,大家夥兒感激您,您就安穩了。您這兒安穩了,以後才好收拾亂局呀。」王濟堂說。

公孫佳有點詫異:「到這一步了嗎?」

王濟堂說:「不是我老東西心狠,人都說你果決,殺人從不手軟,我看著呢,您這狠勁兒差多了。對外人,那怎麼能叫狠?那是本份,對自己人要會取舍。」

公孫佳道:「都是自己人,那就……」

「陳王難道不是兒子?舍了也就舍了,隻恨沒有舍徹底。」

公孫佳輕吸一口氣:「您的意思,我聽明白了。謝您指點。」

「老了,嘴沒把門兒的了,說了該割舌頭的話。」

公孫佳道:「您這才到哪兒呢?隻管放寬心,接著在這兒住著,不會有事兒的。」

「有您這句話,我就放心啦。」

~~~~~~~~~~~~~

公孫佳沒想到王濟堂會跟她說這一串話,如果是鄭須還活著這麼對她講,那倒不意外。她與王濟堂算不上有多深的交情,搭把手而已。現在得了這一番話,這「狠心」一條,她還是覺得不太好。不過王濟堂提醒得對,北方的情總也不大好,她得先把這些給解決了。

出了行宮就回相府,自己人聚集一堂,人人都麵帶喜色,互相慰問了一番。然後就聽趙錦問:「妹妹留在京城,除了彭、榮二人,可還有什麼別的安排?」

容珍珍與妹妹是同學兼朋友,見趙錦問了,她也跟著來了一句:「阿姨,聽說京城情況不是很好,咱們想辦法把妹妹也調過來吧。」

元錚則說:「她應該不會沖動吧?要不,我再給她點兵馬?」

妹妹襲爵定襄侯的時候,公孫佳就給了女兒一千私兵,元錚中間回來一趟,又給了她一千,這貨現在手上自己的私兵就有兩千人,還不算領職帶的官軍。公孫佳道:「你還怕她闖的禍不夠?」

元錚道:「以她的本事,要自保還是得多點兵馬的。」得夠闖禍之後跑回來的。

公孫佳道:「不給!讓她自己攢去。」

餘盛動了動唇,沒吭聲。

公孫佳道:「先甭管她啦,一時半會兒也出不了事不是?先看看咱們眼下怎麼弄吧,這一回,雍邑往北盡歸我管。都說說吧。」

趙錦道:「不太好。下官的學生是來自各地的,說好,隻是與南方那樣的大災比,天時與前些年是不能比的。」

餘盛道:「雍邑還湊合,人多嘛,地也好。」

公孫佳道:「管得也不錯。」

「嘿嘿。」

「無論要做什麼,都得有人有地有糧,然後再說,」她終究沒說出來不管南方的話,而是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先把米找到吧。餘盛,你在雍邑都怎麼做的?」

「啊?」餘盛冷不防被點名,「就那樣啊!」

公孫佳聽到外甥媳婦發出一聲輕嘆,笑道:「問你娘子。」

「寶寶……」

「雍邑與別的地方做的不同的,是你管得多了些……」

餘盛並沒有做什麼出格的事,「隻是做了一個官員該做的事」,提前了解轄區情況,由官府將雍邑的小農組織起來,統籌安排抗災生產。比如收成前要下大雨了,那就組織所有人細化分工去收割莊稼。一道工序一道工序地安排,收割的、運輸的、脫粒的、儲存的……集中牲畜、車輛應用。又如大災之後趁天時搶種,也是這樣。

到分配的時候,也是按照人工、人口、田地、牲畜、工具等等情況來分配。大水之後容易有疫病,再有,北方離草原很近,容易出「鼠疫」,餘盛與林德平合作,一有苗頭就撲滅,也是做得有聲有色。

在公孫佳看來這才是一個官府該做的事兒——官府不乾,就會有人趁勢而起,積累人望、積累組織管理的經驗,萬一遇上個大災年,此人就是一方割據勢力了。還有宗族,一旦有災變,宗族就會加強,那她還玩兒什麼?!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爺的狂妃是神醫 我的七個仙女姐姐 都市全能中醫 潘多拉女郎 蓋世仙尊 帶著孫子闖異世 重生之再嫁末路上將 戰死的相公回來了 病嬌拯救計劃[快穿] 超甜CP:金主,求官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