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吳三桂為什麼沒乘勢渡江北上?(1 / 2)

加入書籤

吳三桂,明末清初最具爭議的歷史人物。有人說他是清軍入關的罪魁禍首,也有人說他是鎮守山海關的定海神針,但在絕多大數人看來,吳三桂無論是出於何種緣由,其投靠多爾袞、洞開山海關大門引滿清入關,最後心甘情願淪落為滿清鷹犬充當起了平南的先鋒,絞死南明永歷帝,吳三桂的劣跡斑斑伴隨著歷史的塵埃落定早有定論。

然而,就是這麼樣的一個民族敗類,為了榮華富貴以滿身帶血的屠刀踩著漢族同胞的累累白骨,最後居然還打起了「興明討虜」的大旗,寡廉鮮恥地發起了反清之役,最終卻又因擅自稱帝,落得了個滿門誅殺的悲慘結局。以儒家教義宣揚的「仁義禮智信」的觀點來看,吳三桂的畢生真可謂詮釋了什麼叫「人不要臉天誅地滅」和「多行不義必自斃」的道理。

客觀的來講,作為清軍入關的頭號功臣,清廷給予吳三桂的待遇還是很不錯的。清定都北京後,吳三桂被封為平西王,此後吳三桂趁熱打鐵一路率關寧鐵騎南下剿滅各種反清勢力,並迫使緬甸交出南明永歷帝朱由榔,親手勒死了大明最後的希望。

滿清朝廷也沒有虧待吳三桂,在其充當馬前卒盪平大半個南中國後,清廷下詔吳三桂鎮守雲南,委其開藩設府,統轄雲南軍政大權,後因吳三桂擒殺南明桂王,朝廷又任其兼轄貴州,晉爵親王,並加封太子太保,此時的吳三桂權勢熏天,宛如割據西南的土皇帝。

可以說彼時的吳三桂麵對清廷的優渥已經達到了人生的巔峰,那麼他為何要選擇造反呢?

其實,清廷自入關伊始對漢人還是心存忌憚的,畢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特別是對於擁兵自重的漢人武裝,滿清朝廷更不可能毫無防備之心。

清廷表麵雖然上對吳三桂封官加爵,但當軍力日益雄厚的吳三桂剿滅李自成部後不久,吳三桂被擢令「出鎮錦州」,吳三桂在剿滅李自成部期間也與南明殘餘勢力暗通款曲,對於這一切雙方可以說心知肚明,吳三桂也自然明白朝廷的用意,不再高喊「復君父之仇」,而是見風轉舵「矢忠新朝」,並大肆血腥鎮壓抗清義士和南明餘孽。

隻不過滿清入關不久人心未定、天下未安,清廷還需依仗吳三桂這條「地頭蛇」繼續為其效力,而吳三桂也得倚靠軍功換取清廷的優渥,因此,從滿清入關到康熙前的這段歲月裡,兩者表麵相安無事,背地實則暗流湧動。

康熙皇帝執掌大清江山後,麵對三藩尾大不掉日益耗費國家錢糧的情況下,猶豫不決的康熙皇帝組織召開了多次禦前會議,聽取了皇室各大重臣的關於撤藩的意見,經過多次朝會清廷內部仍舊未能達成一致意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人生謎題解決專家 洪荒:開局融合盤古之心 重生之財富密碼 非人類下崗再就業 開局獲得喪門鍾 陸少又來逼婚了 異變法則 總裁爹地霸道寵 重生醫婿 戰婿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