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寫出「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李紳,後來成了貪官?(1 / 2)

加入書籤

大家還記得小學時期必學的那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嗎?

在群星燦爛的唐朝詩人裡,若論哪位「名家」,常讓人有「人設崩塌」之感。那當屬以「憫農」著稱的李紳。他也是這首詩的創作人。

李紳,中唐「元和三子」之一,白居易劉禹錫的至交好友,「新樂府運動」的先驅。但他在唐朝詩壇最濃墨重彩的貢獻,卻是其詩作裡悲天憫人的情懷。其代表作《憫農詩二首》,以樸實的筆墨,精確道盡了大唐農民的疾苦。那「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艱辛,「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的苦難,不知叫多少後人邊讀邊落淚。至今依然是中國家庭「少兒學唐詩」時的首選,感動後世一千多年。

但與這「情懷」相對應的,卻是這位李紳大詩人,一生十分不堪的仕途。他三十四歲入仕七十四歲過世,一度官居宰輔要職,但名聲卻是「官越大越臭」。諸如「驕奢淫逸」「貪酷害民」之類的惡評,一輩子從來不少。甚至就是在他去世一年後,由於生前醜事被「扒」,李紳不但被免去一切追封官職,更「子孫不得仕」。「人設」算是「塌」到底。

人品與「詩風」,反差如此鮮明,究竟是這位「李大詩人」天生就壞,還是脾氣性情變化太快?

其實,就算是他滿滿「惡評」的仕途沉浮裡,李紳還是有些亮點的,苦出身的他自幼喪父,入仕前受夠民間寒苦,所以「憫農」的詩文才會寫得如此情真意切。而在入仕的早期,李紳也曾是個鐵骨錚錚的俊才。他給金陵觀察使李錡做「掌書記」時,被李錡拿刀押著一道造反,卻是刀架脖子上都不認慫,一句「今得死為幸」懟回去。李錡敗亡後,李紳也從此名揚天下,可他自己卻謙虛的說「本激於義」。那時的他,還是滿懷「氣節大義」。

而且,後來李紳那各種不堪的「惡名」,相當多都因他的「站隊」問題。李紳入仕的四十年,正是中晚唐著名的「牛李黨爭」時代。李紳卻恰是「李黨」領袖李德裕的鐵杆。憑這特殊關係,「李黨」得勢的年月裡,李紳當然跟著平步青雲。但李紳去世後,又恰是「李黨」倒黴的時候,已經故去的李紳,當然也就被死對頭「牛黨」們狠踩猛捶,「人設」砸到塌。

但不冤枉的,卻是平步青雲的李紳,做過的實錘的惡事。比如叫他死後身敗名裂的「吳湘案」。會昌五年(845),淮南節度使任上的李紳接到舉報,得知揚州江都縣尉吳湘犯有「貪汙」「強搶民女」等大罪。李紳立刻「為民做主」,將這位吳湘大人處死。李紳去世一年後,這事兒才掀了蓋子:吳湘雖有經濟問題,但錢款數額很少,根本罪不至死。至於「強搶民女」?那是他早有婚約的妻室。所謂「鏟除貪官」?卻是蓄意謀殺的冤案。

為何要製造這冤案?以後世許多學者看法,吳湘的叔父曾開罪於「李黨」領袖李德裕,為了給「老上級」報仇,七十三歲的李紳就主動做惡人,給吳家來了場公報私仇,卻也在自己死後坑慘子孫:李紳死後,吳湘的哥哥不停喊冤,查明其中冤情的唐王朝,將李紳家族「削紳三官,子孫不得仕」。生前風光的大詩人,從此身敗名裂。

至於私生活?李紳一輩子也是槽點滿滿:憐憫農民艱辛的他,後來顯貴發跡後,一頓飯要吃掉幾百貫錢,他為官的「酷虐」也是出名:有個與他有「同年之誼」的崔巡官,隻因小事得罪了他,他竟把崔巡官的仆人處死,崔巡官本人也被捆起來痛打。如此「官威」,也叫他治下的百姓恐懼不已,紛紛舉家出逃。李紳卻隻是輕蔑一笑:「秕糠隨流者不必報來」。這幫窮老百姓就是「秕糠」,是死是活有啥大不了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人生謎題解決專家 洪荒:開局融合盤古之心 重生之財富密碼 非人類下崗再就業 開局獲得喪門鍾 陸少又來逼婚了 異變法則 總裁爹地霸道寵 重生醫婿 戰婿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