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鄉音(1 / 2)

加入書籤

萬萬沒想到,本來以為全靠陳師的散裝泰語翻譯,但x居然和會長認了老鄉,這一老一少聊得十分熱絡,完全沒了任何溝通障礙。

這也是陳師沒說清楚的地方,暹羅的老華僑大多來自粵東潮汕地區,他們在異國生活多年,即使中文書寫識讀不算熟悉,但鄉音卻不會忘記。

所以所謂的不會說中文,實在是不夠嚴謹,老人家隻是不會說現在的北方普通話,而南邊的潮汕方言,卻是非常流利。

x這個看起來五大三粗的漢子,誰又能猜到他是如假包換的潮汕人,一米九的個頭、兩百斤的體重,在當地估計也算是一朵奇葩。

他們聊得非常順利,其間還不時傳來會心的笑意,原來這些潮汕老人的家族鄉土意識濃鬱,麵對同源的地方文化,有著天生的親近感。

會長也沒想到這個大漢居然來自老家,很快沒了顧慮,便說了很多自己的家族生平故事。

x照顧到旁邊聽不懂的兩人,還不時的翻譯道:「其實頌汶他納會長有個中文姓氏莊,莊姓也是我們那邊的大姓。」

暹羅名字本就不太順口,王峰當然願意稱呼這個中文名字:「莊會長好。」

看來這些暹羅華僑明麵上不敢過於表現,但其中心裡都還有著家鄉的認同。

王峰轉念一想,總算明白這牆上的書法是何含義:「戰國時期的莊周,留下著作南華經,原來會長也是莊姓後人,故而選擇南華作為堂名。」

這一句莊先生基本能聽懂大概,他不無欣慰地點頭稱贊:「現在知道南華經的年輕人可是不多了。」

x將他說的轉告給了王峰,還接著翻譯起了莊會長的生平故事。

他自幼隨著父親來到暹羅,一家人開始做的是肉類生意,後來慢慢發家致富,但有一天夜裡倉庫失火,其中豬肉損失大半,他父親堅決不肯出售被火焰熏烤過的殘次品,雖然虧損很大,但卻換來了良好的口碑。

豬肉生意受到打擊,家裡開始自己開辦養豬場,但由於沒有經驗,加上暹羅氣候炎熱,生豬多有病死,也以失敗告終。

接連的打擊讓他家十分拮據,但開辦養豬場的過程中,他父親發現了一種實惠的養豬飼料,這種叫做木薯的糧食種植容易、產量很高,雖然人吃起來口味不佳,但卻是最好最廉價的豬飼料。

當時正逢二戰結束,東歐各國開始了高速發展,不同於西歐地區,東歐人民有吃豬肉的傳統習慣,戰後養豬業的蓬勃,開始對飼料有了極大的需求。

莊生的父親看準時機,以自己良好的信用做擔保,開始了倒賣木薯乾的國際生意,這種幾乎不值錢的山區作物,搖身一變成了搶手的國際飼料,他家也因此發財致富,一直到現在,都是木薯乾行業的龍頭老大。

可是隨著東歐劇變,飼料產業漸漸衰落,木薯乾也隨之變成了一種工業原料,他們行業內為了保持價格壟斷,便成立了一個有著堅實壁壘的行業商會,莊家實力最強,當之無愧的一直擔任會長一職。

王峰也明白了為何這些華僑要如此低調,他們之間都是潮汕鄉親,相互共同壟斷市場,將本屬於農民的利潤強占,這確實是很容易招來仇視。

x又和莊會長聊了半晌,他們互報家門,看來祖上離得不遠,說不定還有遠房親戚關係。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綜影視]難忘舊時光2 冒牌王妃要休夫 夫人總想休了我 倒追前夫100次 厲總:你家八寶要造反 挖墳人 炁數 原來我有玄醫傳承 我有四個女神姐姐 神尊寵妻無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