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9章 全力一擊(1 / 2)

加入書籤

由於情況有變,朱慈烺從中州直接飛往克裡米亞半島,在那裡釋放禮包裡的艦船,而且更為安全,現在連奧斯曼帝國的都城伊斯坦布爾,都已經處於倭軍導彈的打擊範圍之內了。

之前經過與路易十四的協商,對付同意朱慈烺先將印度禮包裡屬於他的那四分之一的艦船租借給大明海軍使用。

大明帝國將會無償每個月援助法蘭西帝國五億元,前期以三個月為限製,逾期條件順延,且之後會照使用艦船的具體數量與型號,一對一進行補償。

三哥那玩意雖然性能與質量均堪憂,但是畢竟是可以迅速馳援戰場的,其他方向都需要多花半個月以上的時間。

至於禮包裡屬於路易十四的陸軍裝備,都會以鐵路機動的方式運抵法屬印度,作戰飛機可以自己飛過去。

隻要增援艦隊從黑海經過奧斯曼帝國控製的兩條海峽進入愛琴海,那就可以與前方作戰的奧斯曼艦隊匯合了。

朱慈烺召喚出來的包括18艘航母、6艘兩棲攻擊艦、6艘巡洋艦、60艘驅逐艦、72艘護衛艦、72艘常規潛艇、33艘登陸艦、24艘補給艦。

加上原本黑海地區的補給艦與被征用的商船,艦隊補給艦總數達到66艘,在開戰之初用來自給自足是基本夠用的。

艦隊裝備492架艦載機,而且由於地中海是半內海,隨時可以獲得大明空軍與奧斯曼空軍的雙重支援,還有岸基防空部隊的幫助,在防空方麵的壓力不是太大。

由於博斯普魯斯海峽在伊斯坦布爾水域很窄,使得艦隊通過該段就用了將近一天時間,這還是在奧斯曼方麵全力配合的情況下。

在敵情不明的情況下,艦隊將會先行進駐位於克裡特島的錨地,等到空軍協調到位之後,再找個合適的時機,試試是否能夠收復蘇丹港。

朱慈烺是更傾向於等印加艦隊與鄭成功的艦隊進入地中海之後,三家合兵一處,再發動大規模進攻,如此一來會更有獲勝的把握。

但是形勢不等人,師仁的倭軍正在埃及大肆攻城略地,急得易卜拉辛每天都要打電話與朱慈烺商量反擊的相關事宜。

倭軍的進攻路線無非是三條路,第一條就是沿著尼羅河南下,第二條是沿著蘇丹灣南下,第三條則是沿著地中海西進。

北麵是地中海,倭軍向東挺進的話,過了西奈半島就是大衛控製的地盤,完全沒有意義。

朱慈烺認為自己對師仁的戰略意圖猜的應該大致沒錯,這家夥根本就不敢離大衛太遠。

一旦拉開距離,那就無法形成抱團取暖的態勢,最終會被聯軍分割、包圍乃至殲滅。

若是距離太近,便意味著沒有太大發展空間,猶如當初非洲中部那四家一樣……

師仁與大衛像兩隻試圖擠在一起的刺蝟似的,保持若即若離。

唯有如此,才能發揮各自最大的優勢,前提還是大明不使用核武器。

打常規戰爭就等於這場收官之戰的持續時間將會更長,消耗與損失也會更大。

但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對於老朋友的地盤,而且是最重要的運河沿線,不能用核彈洗地的法子來解決問題。

朱慈烺也不用擔心倭軍會離開這三條路,因為埃及內陸是很少有河流的。

倭軍離開水源,就很有可能被活活渴死,除非師仁會施法降雨。

假設出現最糟糕的結果,一旦讓倭軍竄入西非,最害怕的自然是路易十四。

法屬西非的部隊幾乎被之前的大叛亂給絞殺殆盡了,路易十四隻得又派了一批手下過去。

這是法國唯二的兩大海外稅收重地,而且是頭號產油地區,故而絕對不容有失。

毫無疑問,這些新抵達西非的法軍的戰鬥力,根本無法與倭軍相提並論。

雙發一經交鋒,前者還得被後者給收莊稼……

對於易卜拉辛的遭遇,路易十四在幸災樂禍的同時,也希望予以一定程度上的幫助,可惜愛莫能助,法國自身就有一堆爛攤子等著他收拾呢。

法屬印度與法屬西非幾乎都已經被打爛了,無非是法屬印度被收復的速度比較快,叛軍給當地的創傷並不算嚴重罷了。

作為法國頭號競爭對手的奧斯曼帝國被叛軍一頓折騰,這是路易十四非常願意看到的事情,還希望叛軍能夠在易卜拉辛的地盤上長期存在下去。

另一方麵,路易十四對於法國本土沒有出現叛軍感到些許惋惜,因為那樣的話,他就可以比較容易的獲得一個禮包了。

事到如今,貌似隻有他、荷蘭執事威廉三世、瑞典國王卡爾十一世沒有獲得所謂的禮包了,這讓他如鯁在喉一般難受。

印加帝國與奧斯曼帝國是法蘭西帝國的直接競爭對手,然而這兩個國家的元首卻都獲得了禮包。

尤其是易卜拉辛,據可靠情報,這家夥居然獲得了三四個禮包,令路易十四每每想起來就無比憤懣……

這麼下去的話,由於禮包武器裝備可以大幅度地沖抵正常生產的部分,從而減少軍費開支的總額,法蘭西帝國與那兩個競爭對手的差距會進一步的拉大。

路易十四增在與朱慈烺的通話中不止一次的暗示對方可以適當地放緩乾涉行為,免得讓對方誤會明帝國的戰略意圖。

後者隻能表示明帝國對待盟友一向一視同仁,隻要對方主動要求,自己便會努力幫助,如若法國出現類似的情況,亦是如此。

路易十四現在倒是希望法國本土出現這種事,可是又不希望老朋友過於熱情,否則自己豈不是最後啥都沒撈著?

朱慈烺才不會介意某人的想法和心情,七月末艦隊完成集結後,便下令空軍出動上千架轟炸機,配合大明帝國與奧斯曼帝國聯合艦隊,進攻蘇丹港的倭軍艦隊。

加上奧斯曼帝國空軍的轟炸機,是役兩軍合計出動一千六百三十五架轟炸機、兩千九百二十二架戰鬥機與攻擊機,一次可以發射超過一萬兩千枚巡航導彈與反艦導彈。

聯軍艦隊能夠發射七百餘枚巡航導彈和上千枚反艦導彈,海空力量總計能夠打出一萬四千枚導彈的強大攻擊波。

朱慈烺根據情報計算過師仁艦隊的實力,這家夥每個月可以召喚出來一個四航母戰鬥群。

艦隊最犀利的武器就是412枚標準2\/3型遠程防空導彈,餘下便是1506枚「增程海麻雀」中程防空導彈。

五個四航母戰鬥群所配備的「標準」超過兩千枚,「增程海麻雀」更是高達六千枚,加上「密集陣」與艦炮也能防空,確實不好惹。

但是之前倭軍艦隊已經與奧斯曼艦隊廝殺了一番,消耗了一定數量的防空導彈,在下月初之前是很難補充的。

大明王師也會沿用傳統套路,那就是繼續發射彈道導彈來誘敵,消耗對方最為金貴的「標準」-3。

這次誘敵的任務就交給鄭成功與揭暄來負責了,閩國購買的彈道導彈一直沒有實戰的機會,眼看就要過保質期了,得馬上用來才能不賠本。

朱慈烺已經向門徒保證,會用等值得召喚武器來沖抵他這次的投資成本,事後再用一堆金屬半成品在某師這裡采購一批性能更加出色的升級版就行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天才戰爭少女 逆流人生軌跡 一個女人的奮鬥 韋小寶玩轉海賊王 諸天中間商 銀河製霸者 邪神降塵 宿代輪回 神坑女裝係統 諸天福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