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前線戰事,一潰千裡(1 / 2)

加入書籤

皇宮,德陽殿。

「好他個西涼刺史。」

「朕讓他走,他竟然不走?」

「朕方才繼位,他就敢如此這般藐視,朕若不嚴懲,以後天下誰人還會聽朕的!」

龍椅上的新晉天子劉辯猛然站了起來。

似乎…

從繼位大典結束,從坐上龍椅上的這一刻起,他整個人都變了,變得氣場十足!

哪裡還是那個曾經畏懼父皇的大皇子!

哪裡還是那個曾經荒唐、懵懂的少年!

權利使人成長。

當然!

劉辯還是有底氣的…他清楚的知曉,皇宮內…準確的說是甘泉宮附近,還隱居著一個先天第五重境界之上的絕世高手!

他既出手盪平十常侍的叛亂,那想來,危難之際,一定會再次出手庇佑大漢。

雙目如神。

第一日的早朝,劉辯就發出極為高昂、嘹亮的聲音。

「朕不管他董卓手下的西涼兵馬有多驍勇,既然他不滾回西涼,那朕就把他剿滅!」

劉辯的性子在陸羽這些年的打磨下…

變得越發的果敢。

絲毫沒有歷史記載中的那般唯唯諾諾,哭哭啼啼!

從繼位之前,他就想要用自己的雙手…保護所有想保護的人。

如今,站上了權利的巔峰,他豈會允許外來的賊人去破壞好不容易獲得的局麵。

母後,陸羽…

劉辯要保護他們不被傷害。

「既然陛下已經做出決斷,那老臣就舍棄這一身老骨頭,去跟那西涼董卓好好的鬥上一鬥!」

盧植第一個站了出來。

「盧大人都主動請纓了,又如何能少得了我們?」

緊隨著站出來的是皇埔嵩和朱儁。

別看隻是他們三個…

可事實上,他們代表了三種截然不同的儒門精英。

先說朱儁,他出身寒門,幼時家貧,一路從縣令做起,在南方平定交趾叛亂,在中原平定黃巾起義,以卓著的功勛入朝為官,堪稱寒門出身的能吏;

再說皇埔嵩,他出身關西安定的將門世家,祖輩世受漢恩。

他爹曾任雁門太守,他叔叔黃埔規更牛逼,曾在大漢對羌的戰爭中立下赫赫功勛,與張奐、段熲並稱涼州三明。

再加上如今的皇埔嵩手握兵權,他的支持相當於關西將門實權派的支持。

最後是盧植,他先後師從太尉陳球和大儒馬融。

太尉陳球是儒門的領袖,而大儒馬融,與馬騰、馬超均是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

可以說,盧植是儒門關東、關西聯袂提拔的賢才!

他們三個出手。

相當於寒門能吏、實權將門、儒門賢才齊齊的站在了新晉天子劉辯這邊。

說到底…

無論是寒門、儒門、將門…大家對新晉天子劉辯是認可的。

早在五年前,一首《鄒忌諷齊王納諫》,讓荒唐至極的先帝破天窗的開了「三日一早朝」的先例。

單憑這點,就足夠滿朝公卿對劉辯充滿期待。

「好,不愧是朕的肱骨之臣。」

「傳朕旨意,即刻點兵,若是董卓再敢進犯一步,漢庭北軍即刻剿滅!」

劉辯的話語越發的堅決。

陸羽曾告訴過他…

盧植、朱儁、皇埔嵩背後的力量。

如今得到他們三個的聯袂支持,劉辯心頭生起的石頭總算是安然落地。

皇宮,北宮,逍遙水閣。

一連三日,陸羽都沒有出逍遙水閣。

不過…從侍衛口中,他知道,皇埔嵩、朱儁、盧植率領的漢庭北軍兵分三路已經殺往澠池…

就要與董卓的西涼軍大戰一場。

陸羽知道…

董卓入洛陽,是一個風向標…標誌著群雄割據時代即將來臨。

可是…

陸羽卻沒法判斷,如今這「漢末三傑」統領的漢庭北軍能不能戰勝董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上黨舊事 西遊:開局毀了靈台方寸山 當代野狼 秦爺是個護妻狂魔 我在天庭當差 穿書假千金求下線 星空之上 爸媽和我一起穿越了 開局成為傀儡皇帝 我隻想當一個安靜的掌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