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1 / 2)

加入書籤

第54章

午飯過後,劉福祿又接到山來送來不少商家捐贈的銀錢,他們也是聽說縣大人帶頭捐贈鄉學的,莊裡幾個大戶也效仿了,誰也不想落到後麵。

送走縣令大人及遊風約師父師兄師弟們第三日,劉福祿就差山來找石刻匠人鍛造一塊石碑,將縣令走時擬寫好的碑文刻於碑上,並為鄉學開業捐贈的善舉一一記在碑文後麵。

辦鄉學在整個通潤鄉還是一件新鮮事,對報名上學的娃們來說更是感到榮光,每日穿著父母給花錢置的新長袍褂子,顯得威風凜凜。

莊上開始沒敢報名的那些娃們的父母,那天開業都去看了,不但縣太爺給鄉學捐了錢還跟劉福祿把盞對飲,就連莊上幾個大戶也捐了錢,這說明娃們上學不像莊上傳的那樣邪乎不吉利了。

再說,上學不掏錢是真事,就是給娃置一件長袍。有的家長就試探著上學校問問還收娃兒不收了,師先生說:「收,但是得給娃兒上好思想課,這可不是來享福來了,是來學本事的,學本事就得舍得受苦,不受苦中苦,難熬人上人。」

家長們當然懂得這個理兒,心想隻要不要錢,啥都能跟娃兒說。

師先生說的那些話不是空穴來風,這幾日有些娃兒就開始逃學了,那個新鮮勁兒過去了,那個感到榮光的興致也淡了。每天就是「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又枯燥又乏味。背不會還要遭到先生擱在書桌上戒尺的懲罰。

有的娃兒乾脆就跟上上學前自己的那幾隻羊跑到了山窪裡。劉福祿親自去叫都叫不回來。

師先生看到這個情況就給劉福祿想了個主意:「還是文學武學一起來吧。」

劉福祿理解師先生的意思,學堂才開始,鄉民都不習慣,都以為自己這些窮孩子天生就是受罪的料,學文這東西誤人誤事。

鄉學開業的石碑還沒有立起來,不能讓娃們就這樣走散了讓那些大戶笑話,再說也對不住縣令大人的支持,娃們上學也要有個適應的過程。

教文不行,教武劉福祿還是好師父。他在戲班的武藝是數一數二的。自小在遊風約跟著師父們沒有白學了那些本領。

交給山來鑿刻石碑的事情完成了,那石碑就立在校門前一側。

碑正麵刻有:

興民義學碑記

先者,賢也,義也。吾邑文者相繼不絕,前誌可考。開先例興義學者唯劉公矣。學宮,固士人之山澤也,可不為振興乎?況聖天子尊崇文教,嘉惠學宮。綉衣使者,檄文屢至,曷其勉之!餘捐俸白金,鄉紳士子,鹹樂輸勷事。今為之事,大旗舞鼓也。

盧新陸撰文

碑後麵刻有:

記開

盧新陸捐錢五千文 李三太捐錢三千文 秦中信捐錢三千文 義和當鋪捐錢三千文 遠勝號捐錢三千文 全盛店捐錢二千文 義和堂捐錢二千文 馮福倉捐錢二千文 王老別捐錢二千文 靳水程捐錢二千文 李寶群捐錢一千文 龍關根捐錢一千文 牛滿圈捐錢一千文 師尚捐錢一千文 赤崗捐錢五百文 李金瓶捐錢五百文 秦同維捐錢三百文 劉思凡捐錢二百文 崔萬才施米壹石 劉三和施米壹石……

社首

秦中信 馮福倉 劉福祿

石工 崔萬才

光緒八年八月初一日 鄉社義學仝立

劉福祿弄不懂縣令大人到底是什麼意思,既支持他的 「鄉學」也支持他在莊上定「鄉約」,還支持那些大戶種植罌粟,難道這種植罌粟是比他做的還體麵的事?為什麼遊風約那裡人家就不允許呢,他就是想學遊風約那樣禁止在莊上種植罌粟。可是縣令大人親自參觀了那些大戶的罌粟田,他還能管嗎。

劉福祿忽然想起靳義堂他們來,自從聽說他們夫婦因為吸食鴉片被扈千總懲治,每人杖打二十大板,由營兵把他們扔出府營,正趕上他被選任莊上的裡保,至今他還沒有見過他們夫婦,也不知道他們現在的處境。

可是扈千總隻是反對吸食那東西不反對種植嗎?地裡都長上了,不用到外麵托人花錢去買都能吸上了,常在河邊站哪有不濕腳的,難道那東西沒有害嗎?多少壯壯實實的後生都被這東西毀了,甚至連父母媳婦孩子都不要了,這是自己祖上的位牌不值錢,要是能換錢的話,這些人連祖宗的位牌都不要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西遊:開局毀了靈台方寸山 當代野狼 秦爺是個護妻狂魔 我在天庭當差 穿書假千金求下線 星空之上 爸媽和我一起穿越了 開局成為傀儡皇帝 我隻想當一個安靜的掌門人 都市戰神狂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