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1 / 2)

加入書籤

第76章

扈萬坤見到馮光道的書信,再經派出曹小乙暗訪回來的情況證實,這劉保金的確不是盜搶那些大戶罌粟的強盜,一定是府營裡的那個副將王天印跟劉家有了什麼過節才誣陷劉家而暗中派人去追剿劉保金的。

幸虧他看了號稱「柔風」替天行道的那封書信而及時製止了府營兵繼續追逐這些替天行道的「響馬」。

這些「響馬」就是因為吸食了鴉片不能活了才舉起「柔風」替天行道的大旗,其根源還是在這些種植罌粟的大戶上,你追剿了這夥東山裡的響馬,西山裡那夥煙民就會仿效東山再揭竿而起。

「本非響馬,柔風是也。本山寇不做賊,不為盜,不禍害百姓,不擾亂官府,隻摘罌粟果是也。隻因災荒之年,種罌粟者犯了天條,隻種罌粟不種禾苗,雖有銀子而不能買到糧食,有的即是罌粟,餓死者甚多。今雖災荒已過,且更有甚者還效仿種植,觸犯天條,至賤民吸食,賣妻賣兒,家破人亡。不滅之天怒人怨也。」

扈萬坤將那封書信拿出來再給平順縣令看,之後問道:「貴縣近期可有擾亂侵害百姓事例?」

縣令看完那書信,已然明白了千總大人的意思,他是平順縣令,他也最了解平順縣境內的狀況,像遊風約那裡,隻要有大戶種植罌粟就有鄉民在幼苗時期就地鏟除了,到縣衙告狀的也有,他作為縣令接到這樣的案子又能怎麼樣,總不能把那些染上煙癮的鄉民都抓來縣衙坐牢吧,隻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其行事。

誰也知道這罌粟是那些窮困潦倒家破人亡的煙民的原罪,可是種植罌粟不犯法,給那些投機商人創造了賺錢的時機,那些貧苦鄉民一旦染上就會變成敗家害己的厲鬼,一發不可收拾。

縣令說道:「沒有擾亂侵害百姓之事例,倒是有些煙館被小盜賊驚擾。」

千總道:「煙館被小盜賊驚擾那是自然,沒錢買煙的煙民多了,戒不掉,吸不起,煙癮上來了唯有做一回響馬。」千總故意將「響馬」兩字的語氣說的重些,就是要告訴縣令,這些盜搶罌粟的「響馬」不叫什麼「響馬」,隻是些犯了煙癮的癮君子而已。

既然馮光道都來信關心起劉保金的事了,看來劉保金一定沒有參加盜搶罌粟的事情,這其中必有蹊蹺。

扈萬坤早聽說萬奇跟王天印悄悄吸食鴉片的事,可是沒有被當場抓住,二人立下了攻守同盟做的隱秘,不然,按照他在府營定下的規矩,他們早就被踢出府營了。

要澄清劉保金的清白還得找到劉保金本人,扈萬坤也是想把這次的盜搶罌粟案濾清事實給上麵有個交代,目的就是要將「響馬」二字去掉,定成是煙民組織的一次盜搶罌粟行為,並不是什麼「響馬」。煙民因買不起鴉片急了還會賣了妻兒,這事屢見不鮮,問題還是出在了那些種植罌粟的大戶身上。

於是跟平順縣令決議設法找到劉保金等,澄清是非,還他們一個清白。扈萬坤又問縣令:「平順縣境內究竟有沒有響馬?」

縣令道:「哪有什麼響馬?最早是聽說有,但是沒見有侵害百姓的。」縣令也不願意讓上麵定為本縣境內有響馬,若是有,整個縣衙就不安寧了,抓到抓不到你都得親自抓,還說你縣令治理無方。

「既然百姓安然,何來的響馬?」千總道。

縣令點頭應是。到了縣衙,速招來下屬,吩咐迅速找到劉保金等人問話,既然他們是赴省城趕考,就不會淪為響馬,查清事實應平反昭雪。

縣衙捕頭靳淮山也從縣令嘴裡聽出來一些門道,意思是他們抓了又放走的赤崗不會是響馬,幸虧他將赤崗放走,不然又落個出力不討好的下場,除沒抓住響馬還惹了江湖弟兄。

縣衙派靳淮山帶捕快去找劉保金,知道除了黎城縣沒去其它沿路各縣都沒有劉保金的下落。便到了黎城縣黎候鎮,見到縣令王福新才找到劉保金,他跟嶽琅逢已是黎城縣縣衙的座上客。

嶽琅逢在這次教堂的案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避免了鄉民跟西人的沖突,縣令不但沒怪罪他還敬為座上賓。不過沒有劉保金的那封信,嶽琅逢也不可能這麼快就給放出來。

靳淮山說明來意後,縣令王福新隨帶公文套上馬車親自送他們進潞府。靳淮山又到遊風約去找赤崗。最終在河口莊找到了他,從省城一路找劉保金回來的李金瓶也在那裡。

劉福祿才知道劉保金是被小人陷害了,自李金瓶回來說劉保金沒有到達省城參加鄉考,卻意外知道了馮光道調省城任州官的事。唯有他知道劉保金真正是馮光道的親生兒子,馮光道當然也知道,隻是他們沒說穿而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西遊:開局毀了靈台方寸山 當代野狼 秦爺是個護妻狂魔 我在天庭當差 穿書假千金求下線 星空之上 爸媽和我一起穿越了 開局成為傀儡皇帝 我隻想當一個安靜的掌門人 都市戰神狂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