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診(1 / 2)

加入書籤

吳青嵐第一次參與大明王朝最高領導層會議,心裡又緊張又激動。

議事流程很簡單,黃錦作為會議主持人,隻說了句「有事上奏,無事退朝」就沒事了,剩下的流程全靠大臣和皇帝自主發揮。

先是各部尚書依次匯報本部發生了哪些重要事項需要皇帝決斷,嘉靖皇帝聽完匯報後根據事情大小難以決定是否需要當庭做出決斷,還是指示某幾位大臣會商後在做決定。

今日早朝,首先出列匯報的是兵部尚書,說十五天之前有小股韃靼在大同城外殺戮百姓,大同遊擊石首有率隊迎戰,斬敵一人,己方死兩人傷八人,繳獲牛羊若乾,大同守備上奏折為石首有申請戰功。

兵部尚書匯報完,殿內一片安靜,吳青嵐看見陸炳的眉頭皺了皺。這是她記憶中陸炳第一次在除了她之外的人麵前皺眉。吳青嵐最近特別不喜歡看陸炳皺眉,但是眼下例外。

大明死兩人、傷八人,韃靼隻死了一個,居然還好意思上折子請功,這種軍功如果都要認的話,那天底下的人都能去大同當遊擊了。

別說同為武將的陸炳嫌棄得皺眉,就連身為普通百姓的吳青嵐都覺得過分。可是大殿內卻無人說話,所有人都低眉順眼地等著,意思很明顯,就是請皇帝陛下自己定奪。

皇帝臉色有些難看,直接點道:「內閣什麼意見?」

站在眾臣之首的大概五十多歲的人往前走了一步。吳青嵐雖然從未見過但是此時能代表內閣說話的除首輔張璁不做第二人想。

「回陛下,按照慣例斬首一人可計軍功一級。」張璁答道。

吳青嵐還在等他繼續往下說,誰知道他說完那句話就完了,對於己方代價一概未提。

吳青嵐側頭望著陸炳,陸炳也拉下了眼簾,心裡琢磨他是不是也覺得張璁這個首輔當得不忍直視。

「汪鋐,你怎麼看?」

汪鋐出列道:「臣贊同張大人的意見。」

嘉靖掃視一圈後視線落在夏言身上,沒說話,夏言則主動站出來道:「啟稟聖上,臣認為張大人此舉不妥。」

嘉靖沒好氣地說:「難道說夏大學士除了關心立儲之外,還對兵事也有了解嗎?」

夏言不卑不亢地說:「臣不懂兵事,卻聽說過要『賞罰分明』」

吳青嵐趁著夏言說話的時候悄悄觀察,從須發、臉色一直到呼吸節奏。

嘉靖皇帝皮膚白皙,這是養尊處優之人才有的特征,但是他的白皙與其他男性的皮膚白皙不同,隱隱透明,而且她發現嘉靖每隔一盞茶左右的時間就會做一次深呼吸。

如果不是因為被大臣們氣的,那就是身體下意識的自我反應。

氣短?可如果是明顯的氣短那就屬於病症,一定會有禦醫進行診治,陸炳此前曾說過皇帝目前身體健康,沒有不舒服的症狀。

這就奇怪了。

皮膚白皙透明,氣短而不自知,她想到一種可能,不過還差兩條佐證,要找個機會近距離確診才行。

吳青嵐走了一會兒神,然後就聽見嘉靖說:「就按照規矩辦吧,內閣草擬,司禮監批紅。」

剛才大同的軍功申請就這麼被批準了?!吳青嵐深深失望了。

這時就聽皇帝又問道:「薛侃又招了沒有?」

錦衣衛指揮使陳寅站出來說:「回陛下,陳寅昨夜求見微臣,說他願意說出真相,但是要求三法司會審。」

嘉靖皇帝想了想,道:「也不用再找別人,你去把薛侃押來,下午找個地方審了,陸炳負責監審,朕道要聽聽他能說出什麼來。」

幾個重要部門的尚書們沒有別的內容需要匯報,禮部趁機出來說了一堆關於修正祭祀儀式的建議,剛說完就被大學士夏言當場否定,兩個人呢當庭辯論起來。

吳青嵐聽得昏昏欲睡,好多話聽都聽不明白,偷偷瞟一眼陸炳,發現他雙眼炯炯有神,再看皇帝也是差不多相同的模樣。

這對君臣可不是省油的燈,這會兒指不定在心裡怎麼琢磨呢,能讓他們二人全神貫注的事情肯定不是吳青嵐以為的毫無用處。

吳青嵐不得不感慨,她雖然有兩段記憶,可是原主兒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她的影響,也對這些之乎者不感興趣,導致她兩段人生加起來在明朝依然是個半文盲。

時間差不多快到中午,吳青嵐站得雙腿發酸、腳底板腫脹,終於聽見黃錦喊道:「散朝。」

皇帝離開前殿回書房,眾位大臣則魚貫走出大殿,個別年紀大些的步履蹣跚。一站就是兩個小時,也真是難為他們。

但是吳青嵐覺得如果問他們願不願意致仕回家養老,估計一百個人裡麵一百個不願意。

書房中,嘉靖換上常服,說:「陪朕釣魚去吧。」

雖然沒有明說是誰,但是吳青嵐卻看見嘉靖的視線向自己瞟來,不由得心中一喜。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龍騎士歪傳 穿越遠古後成了野人娘子 武俠之閱讀封神 逍遙澳洲農場主 病嬌霸總寵妻ing 師母她善良又疼人 我,還能搶救一下嗎?[穿書] 也曾與愛相鄰 靈魔涅槃 抹殺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