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東條大雄的厄運 六(1 / 2)

加入書籤

會出現這種問題並不是製度的問題,也不是身為老大的城主有什麼問題,而是因為人心!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這牽扯到實際利益的問題,就是復雜的問題!

城主當然不希望違反規章製度!因為城主就是用規章製度來約束手下統治手下的!

可是想要真正達到統治的目的,不是光有城主和相應的規章製度就可以完成的,還必須有一批人站在自己的身邊,肯拿刀子去鎮壓那些被統治階層的人民的人存在才可以。

這些站在城主身邊的人就被稱為統治階層!他們保證了規章製度的存在,也實際在運行規章製度,東條大雄就是他們當中的一員。

作為統治階層的一員他們負有責任,與此同時,在負有責任的另一麵就是為了完成這些責任而被賦予的相對的權力!

這一點是統治的基礎!就算是城主也毫無辦法!理論上來說這是必須的,咋一看也沒有什麼問題!

可是實際上呢?人不是機器,會有自己的想法,會有自己的私心!

作為統治階級的一員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他們很輕易就會意識到權力帶給自己的不同!

進一步他們就會明白,如果失去這些權利,自己就會失去與其他人的不同!

所謂一朝權在手,現在不用過期作廢!

十年寒窗千裡奔波,這樣多的付出為的是什麼?為的當然是名與利!

真正想要當好一個領導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這種付出如果沒有收獲又有多少人肯乾?所以哪怕最上麵的老大心知肚明,也必須在這過程中留出相應的空間,否則根本就沒人肯跟著你乾事!

列位您還別真不信!仔細翻翻史書,那些當老大的哪個不是給自己的手下封官拜相?不給自己的手下好處誰替你賣命?

那些史書中清晰記載的明君賢臣真的像史書記載的那樣好?

咱們又不是學歷史的,離得太遠的咱搞不清楚!就說說近點的比方說清朝!

清朝號稱賢君輩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都號稱明君在世,尤其在歷史記載當中,乾隆一朝為清朝鼎盛時期。

乾隆號稱十全老人,文治武功在史書上都有明確的記載,可是我們都知道這其中的水分非常的大!

曾經有一部電視劇描寫的就是清朝乾隆時期的情況,主要刻畫了劉羅鍋和和珅兩個人,當然這隻是娛樂作品,並不是真正的歷史。

大家笑一笑就好,千萬不要仔細思索!否則就會發現太多問題!

和珅這個人在歷史上真有,真正的和珅出身鈕祜祿氏,本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奉天府開原縣(今遼寧省清原縣)人滿洲正紅旗,清朝中期權臣、商人。

和珅青年時期蒙蔭入仕,精明強乾。通過李侍堯案,鞏固身份地位,深得乾隆寵信,並將十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促使和珅大權在握成為皇親國戚。

先後擔任和兼任眾多關鍵職務,主要包括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正總裁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重要職務,拜文華殿大學士,封一等忠襄公。

和珅這個人也確實不能算是好人,他在位期間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財,打擊政敵。親自經營工商業,開設當鋪七十五間設大小銀號三百多間,並且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廣東十三行存在大量的商業往來。

嘉慶四年(1799年),清仁宗下旨將和珅革職下獄。乾隆帝死後十五天,清仁宗賜和珅自盡,時年四十九歲。

為什麼要重點說和珅呢?因為他是滿族人,在麵對乾隆皇帝的時候自稱是奴才!別小看這個自稱,在清朝乾隆時期漢人是沒有資格當奴才的,必須滿人才行!

因為清朝實際上是半封建半農奴,其製度比起以前的宋朝,明朝非但沒有任何進步反而出現了倒退!

這種倒退表現在方方麵麵,比方說作為統治者的滿清貴族,在入關之後迅速腐化墮落,政治腐敗買官賣爵時有發生,民生凋零,如果趕上大的自然災害老百姓苦不堪言!

憑什麼這麼說?因為清朝乾隆時期距離我們現在生活的時代比較近,有很多歷史上的記錄,明確的傳承下來,不光是文字,還有許多實物。

不僅僅是我國歷史有相關記載,就算是在外國也有相關記載!清朝乾隆年間有外國傳教士來過我國,在他的記錄中,有明確的文字記載。

其中清楚地記錄著他的所見所聞,在外國傳教士的眼中,清乾隆時期生活在底層的老百姓不僅是個頭矮小的問題,傳教士明確的記載到瘦小這個詞!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病嬌掌心寵:四個反派哥哥也重生了 槐花胡同 簽到百年,我成萬族仙王 雲桑夜靖寒 開局怒甩伏弟魔簽到獎勵三個神級姐姐 穿書後我嬌養了反派攝政王 傾城毒醫:王的寵妃太囂張 星際學院 萬歷四十八年 冷王嬌寵:王妃又美又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