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焦慮(2 / 2)

加入書籤

雲凝這幾天正在琢磨著是不是給青甜報一個英語班,語言類的學科早學會比較好一些。

當然,每一樣都建立在青甜願意的基礎上。

如果青甜不願意,青辰和雲凝也不會強迫,他們倆一定會用各種「利誘」讓青甜乖乖就範。

中國父母是容易焦慮的,從出生開始,每一個涉及到孩子的問題都讓父母焦慮,近的比如上學選什麼學校,要不要提前學知識,報一個什麼樣興趣班,遠的就擔憂會不會考上最好的高中,能不能上一個好大學,能不能找到好工作。

總而言之,每到一個時期,父母都會焦慮。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每一位父母在孩子問題上都不希望孩子過得不如自己,發生在自己上的某些不好的事絕不想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比自己有出息,獲得比自己更好的生活。

這就是父母焦慮之所在。

很多父母寧願自己吃苦受累,也不願意孩子受委屈,即使家庭條件不允許,即使自己生活拮據,他們不會虧待自己的孩子,隻希望能有一天孩子一飛沖天。就像是古代的寒門學子,一家人都指望孩子能夠出人頭地。

正因為如此,父母們才會焦慮,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會輸在起跑線上。

當然,這也是很多商家鼓吹的噱頭。

焦慮,其實是正常的表現。

過度焦慮,就很不正常了。

比如還沒上小學就無視孩子的接受能力讓孩子提前學習了好幾個年級的知識,每天樂器、書法、變成、奧數等等補習班安排得滿滿的。看見別人家的孩子學什麼,趕緊就讓自己家的孩子跟著學,恨不得三兩天就讓孩子學會了,生怕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差。

其實這些根本沒有必要,就拿參加興趣班補習班來說,孩子學會的頂多是一項技能,一個方法,又或者是一個技巧,而已。

先把一個人的智商和情商拋在一邊,我們先來思考一個問題: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更優秀,要優秀在哪?

優秀在一個技能?一個方法?還是一個技巧?

全都不是。

因為就算孩子掌握了再多的技能、方法和技巧,他們未來到了社會上是無法生存的。會解奧數就能做好一份計劃嗎?會編程就能洗乾淨衣服嗎?

家長應該培養的是孩子的能力,比如觀察能力、社交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學習能力、反思能力等等。

這些能力是參加多少興趣班補習班都學不會的,是需要孩子一點一滴積累的。

新時代對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個要求不是國家提出的,不是社會提出的,而是家長們自己提出的,但是我們的家長自己又達不到那樣的要求,於是,很多家長就認為「能用錢解決的事都不叫事」。

喜歡傳道受業解惑請大家收藏:()傳道受業解惑手打吧更新速度最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王爺們請自重 九品九道 太子殿下,我帶你回家 災厄眷者 嫡女八字不好 無限選項,我就是要反向修仙! 召喚萬界之最強帝皇 網遊之全職法神 我這皇帝不當也罷 不過是美少女的任務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