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2 / 2)

加入書籤

裴英娘點點頭,「我曉得,這話我隻在阿兄麵前說。」

程錦堂是盧國公的重孫子,她不會大大咧咧當著程錦堂的麵拿盧國公開玩笑。

一陣腳步聲由遠及近,宦者們攙扶著李治走上石階。

執失雲漸跟在李治身後,目光似有意,又似無意,和李旦的視線交錯了一下。

李旦扭頭吩咐站在廊下的馮德:「送公主回東閣。」

馮德應喏。

李治拍拍裴英娘的手,「去吧。」

前殿響起鍾聲,內朝要開始了。

裴英娘沒有回東閣,出了紫宸殿,徑直去找李令月。

她走了沒一會兒,執失雲漸也告退去了前殿。

廊下隻剩下李治和李旦父子二人,宮人們看出兩人要談正事,遠遠避開了。

等其他人都走了,李治問李旦:「你是怎麼說動你母親的?」

李旦抬起眼簾,日光漫進回廊,落在他幽黑的眼瞳裡,「母親有她的考量,我隻是提了一個建議而已。」

廊前花木扶疏,階前一片木槿花開得熱鬧喜人,幾經風吹雨打,花色依然鮮亮。

李治指節微微曲起,輕輕敲打著彩漆欄杆,「你明明厭惡武家人,為什麼讓十七改姓武?」

武皇後和李治說,同樣的借口不能用兩次,李令月很快就要出降,裴英娘也嫁人的話,太刻意了,吐蕃使臣未必心服口服。唯有準許裴英娘出家修道,才能打發走吐蕃使臣的同時,讓他們挑不出錯來。

但是出家總得找個像樣的理由,這事才能更順理成章,總不能說裴英娘閒來無事,忽然想當修真女冠吧?

武皇後提議裴英娘改成武姓,認在武家門下,出家為榮國夫人祈福。

她笑眯眯和李治商量:「就說英娘見武家子嗣凋零,為了孝順我,自願放棄李姓,出家為她外祖母祈福。陛下感動於她的誠孝,依然保留她的品階,除了她從此改姓武以外,一切照舊。」

古人曾雲忠孝難兩全,孝悌之道在前,國法都得讓步,裴英娘自願為母解憂,一片孝心,誰敢非議?

聽完武皇後的話,李治不由愕然,足足呆了半刻鍾才反應過來。

說是一切照舊,但改成武姓,十七從此就是武家人了,怎麼可能還和以前一樣?!

武皇後不會無緣無故起這樣的心思。

李治知道武皇後確實早就有把十七和武家綁在一條船上的想法,當年她之所以勸他為十七賜姓,其實是為了給十七一個公主身份,以後再下詔把她嫁入武家。如此,武家人可以娶一個名義上的李唐公主,借以抬高身份。

李治對武皇後的念頭心知肚明,順水推舟給了十七名分,但並不想讓十七嫁入武家。

武皇後看出李治和李令月都真心喜歡十七,武家人又實在挑不出一個能配得上公主的優秀子弟,隻能暫且放棄這個計劃。

李治沒有想到武皇後仍然不願放棄,娶不了十七,就另辟蹊徑,把十七變成武家的人?

這個主意,絕不是武皇後突然靈機一動想出來的,肯定有人對武皇後說了什麼,武皇後才會起這樣的心思。

而那個人,除了李旦,李治再想不到第二個人身上!

李治臉上陰雲密布。

他這個年紀最小、默默無聞的兒子,果然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要麼甘於沉寂,一出手,就攪個天翻地覆。

他竟然連自己的父親和母親都敢算計!

從禮部官員獻上抄錄的吐蕃國書以來,朝野震動,人人忙亂,唯獨李旦從容不迫,抓住時機,逼得李治不得不改變初衷,一點一點軟化妥協。

細細想來,好像一切都在李旦的謀算之下。

李治猶豫遲疑,左右搖擺,一直拿不定主意。

李旦沒有給他喘口氣的機會,見縫插針,推波助瀾,逼得他現在必須做出最後的決定。

大臣們在前殿等候,十七明確拒絕過執失雲漸,武皇後虎視眈眈……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但是事實上,傳說中的吐蕃使臣至今還不見人影!

「這樣阿父才能放心。」

麵對李治怒意翻湧、山雨欲來的責問,李旦沒有慌亂,平靜道,「我明白阿父的顧慮。您怕什麼,擔心什麼,我就先解決什麼。英娘成了武家人,阿父還會堅持把她許配給執失雲漸嗎?」

李治神色微微一頓,沉默良久,長嘆一口氣。

如果十七變成武英娘,那就不可能、也沒有必要讓她繼續保持中立。

先有他的重視愛護,後又有武姓傍身,十七將來能更加遊刃有餘地應對波雲詭譎的朝堂動盪。

李治應該為十七感到欣慰,李旦把能想到都想到了,甚至比他這個做父親的想得更長遠。

但是他心裡並沒有歡喜,反而隱隱有些不安焦躁。

就和他當年沒有想到武皇後有朝一日會獨攬朝政一樣,李旦也開始脫離他的掌控了。

作者有話要說:

關於武承嗣為什麼老惹十七,說明兩點:

一,武皇後出於恩威並施的考慮,對武承嗣偶爾欺負別人的行為視而不見。武承嗣始終把握分寸,隻敢私底下過過嘴癮,威脅恐嚇一下,不敢做出實質性傷害舉動。

二,武承嗣膽子這麼大的根本原因是他覺得十七和他境遇相似,不相信李治真心喜歡十七。而且他這幾年把很多地位尊崇的大臣拉下馬,自信心爆棚,覺得十七肯定也怕他。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妖妃她母儀天下了(重生) 全球神祇之死亡主宰 少年巫師的煩惱 重返90:天才嬌妻美又颯 目標進球 雙生初雪 極道真仙傳 總裁專寵:替嫁嬌妻狠可愛 開學報到,我開了一輛限量款超跑! 財務自由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