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2 / 2)

加入書籤

這時候的書卷全是卷軸裝,容易受潮、蟲蛀,必須隔一段時間拿出去曝曬。

她來得正好。

武皇後和武承嗣在內殿議事。姑侄倆一個坐在軟榻上,低頭翻閱奏疏,一個跪坐於下首簟席,神情恭敬。

裴英娘進殿時,發現殿中原來不止武承嗣一人,還有個唇紅齒白、俊眉秀目的青年。

青年正襟危坐,裴英娘走過他身邊時,他欠欠身,以示尊重。

裴英娘沒見過他,但看他態度大方,謙遜得體,心裡便先存了幾分好感。武家人中,難得有個謹慎本分的。

武皇後放下奏本,抬頭淺笑,「英娘來了。」

「姑母。」裴英娘肅禮畢,回眸朝武承嗣笑了笑,「大兄。」

武承嗣麵色一僵,掩下怒氣,頷首回禮。

裴英娘成了他的族妹,他心底那些見不得人的心思,注定是一場空,偏偏他還得擺出笑臉接納裴英娘,因為姑母明確說了,以後他們必須攜手共同進退,如果他敢拖裴英娘的後腿,姑母不介意把武家交給裴英娘,由她主事。

武承嗣氣得嘔血,回家把寢房、書房的擺設物件砸得稀巴爛,出了府門,還得忍氣吞聲,擺出一張笑臉,和裴英娘以兄妹相稱。

他看著裴英娘的笑臉,心裡怒火翻騰,臉上卻不得不擠出親和的笑容,指指身旁的青年,「這是你伯父的三子,妹妹以後喚他三兄便是。」

又來一個三郎。

裴英娘和青年見禮,上官瓔珞在一旁輕聲道:「這位是校書郎武攸暨。」

武攸暨?!

裴英娘呆了一呆,差點失態。

武皇後瞥她一眼,調笑道:「英娘怎麼看著三郎發呆?莫非三郎生得太俊了?」

武攸暨麵上掠過一絲尷尬,握拳輕咳一聲,垂下眼眸。

裴英娘回過神,笑著道:「頭一次見三兄,不免好奇多看幾眼。」

武攸暨是李令月的第二個丈夫,武皇後為了讓李令月嫁給武家人,下旨殺了武攸暨的原配妻子。

裴英娘定定神,示意宮婢把她帶進宮的書匣抬上殿。

「英娘閒來無事,為阿姊備了幾樣賀禮,先呈送姑母過目。」

「喔?」武皇後聽出裴英娘的來意,現出幾分好奇之色,「什麼賀禮?」

裴英娘冷靜下來,莞爾道:「姑母見過便知。」

宮婢打開書匣,先拿出兩本合頁裝訂的線裝《道德經》。

武皇後曾號召北門學士修撰書目,對書籍卷軸之事略有了解,看到薄薄的書冊,麵露詫異。

她翻開線裝本,紙頁雪白細潤,字跡清晰整齊,並非宮中常見的手抄書籍。

時下書坊大多雇傭抄書工、抄書匠抄寫書卷,費時費力,抄出來的書卷質量參差不齊,佛經典籍大部分集中在寺院廟宇,由僧侶學子們抄錄。

武皇後第一次主持修書時,曾命人試過雕版印刷,效果不盡如人意。

世家名門和鴻儒學子瞧不起印刷書卷,而且雕版印刷出來的成品確實低劣,遠不如手抄書卷。

武皇後繼續翻看書匣中的,每一本都清潔乾淨,字跡一模一樣,紙張細膩勻淨,散發著新鮮的墨香,「這些都是雕版印刻出來的?」

「是。」裴英娘頷首道。

武皇後沉默不語。

雕版印刷遲早會取代手抄書,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裴英娘不僅帶人改進了印刻技術,還將書卷交疊成紙頁,裝訂成冊,如此那些動輒幾十卷、幾百卷才能抄錄完的古籍佛經,隻需要薄薄一本書就能錄入所有內容,便捷簡單,易於攜帶,字跡更方便辨認,看起來似乎隻是改進了裝訂手法,其中的意義,遠遠不止於此!

她當初召集天下學子修撰《列女傳》、《臣軌》等書目,為的可不僅僅隻是揚名而已。

武皇後的思緒越飄越遠,天下學子的稱頌,老百姓的敬仰,士林的推崇,都不算什麼,科舉製度的創製和推行,動搖立國根基,冊裝書和雕版印刷的改進,將會推波助瀾,進一步撼動根深葉茂、盤踞千年的世家體係。

她不信裴英娘想不到其中的深遠影響,不然向來小氣的她不會花費巨大的財力、物力在這些事情上。

英娘把注定會改變千萬人命運的東西獻給她,是為了換取什麼?

「英娘想要什麼賞賜?」

武皇後喜怒不形於色,很快掩下心中的震撼和錯愕,恢復平時的端莊沉靜,合上《道德經》,淡笑道,「聽說前不久你在大宴上和外國使臣鬥酒,贏了倭國人,找陛下討了五百兩黃金,這次姑母給你五千兩?」

裴英娘所獻,絕對不止五千兩,但是武皇後篤定,裴英娘想要的東西,和她想象中的應該不一樣。五千兩黃金隻是打趣罷了。

五千兩黃金,用裴英娘的算術法來換算,約莫是四千萬錢,這可是筆大數目。

如今宮裡的人都知道裴英娘喜歡金銀珠寶,李治、李旦和李令月送她禮物時,首選是真金白銀、寶石珠玉,其他人看聖人、相王和公主都這麼大咧咧送了,上行下效,很快舍棄那些華而不實的珍品,也跟著送金銀。

一旁的武承嗣咬咬牙,姑母果然真心想把裴英娘納入武家,竟然特意找上官瓔珞和房瑤光打聽過她的喜好!

不管賞賜是多是少,姑母願意為裴英娘費心思,光是這份厚愛,就足以令人側目了!

然而裴英娘並沒有露出歡欣雀躍的表情,含笑退後兩步,鄭重稽首,道:「姑母疼英娘的話,英娘確實想向姑母討一樣賞賜。」

線裝來是為李旦準備的,那一次裴英娘怕武皇後會生李旦的氣,想幫他在武皇後跟前賣好。

但是紙張的改進實在太費工夫,看起來好像很簡單,其實每一個步驟需要反復試驗,光是漿水什麼時候煮開,摻入什麼材料,就讓紙匠們忙活了幾個月。更別提後來雕版的印刻了。

《道德經》、佛經和歷書是最受歡迎的讀本,也是做出雕版後能最大限度反復利用的,所以她讓人印製了許多。

東西終於準備好了,然而武皇後和李旦早已經和好如初,不需要她費心思去調解。

不過她的辛苦並沒有白費,李旦用不上,這不是還有李令月嘛!

作者有話要說:

初唐就有雕版印刷技術,但是直到宋朝,雕版印刷書才得到認同,走入市井。

宋朝有活字印刷術,但是事實上一直到清末,活字印刷術都沒有發揮出什麼作用,雕版印刷始終是主流,然後清末民國的時候,外國的機器來了……

具體情況以後會貼出來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妖妃她母儀天下了(重生) 全球神祇之死亡主宰 少年巫師的煩惱 重返90:天才嬌妻美又颯 目標進球 雙生初雪 極道真仙傳 總裁專寵:替嫁嬌妻狠可愛 開學報到,我開了一輛限量款超跑! 財務自由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