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1 / 2)

加入書籤

西市人潮如織,比肩接踵。

市鼓三百響後,巷曲間的店肆、食鋪陸續開張。

市署小吏四處張貼告示,駝隊、商隊、客旅擠在布告前,請識字的人幫忙解讀告示上寫了什麼。

裴英娘好奇,掀開車簾,盯著布告前裡三層外三層的人群看了幾眼。

係銀帶、佩銀刀的大食人,五官深刻的中亞人,膚色黝黑的昆侖奴,信奉襖教的襖教徒,彬彬有禮的倭國人,會說一口流利漢話的新羅人,麵容嚴肅的景教司祭……還有前來遊玩的外國留學生,擁著美姬的王孫公子,下衙後閒逛的官吏……

不同膚色、不同服飾的人站在一處高談論闊,竟沒有一點奇異之感。

耳畔氣息溫熱,李旦俯身靠近她,附耳道:「上麵寫的是每天錢、帛米糧的交易價格。」

金子用於大宗貨物交易,尋常買賣錢帛兼用,換算比例一般是固定的。但隨著季節變化,有些商品的價格會出現巨大的浮動。

或是某段時期有大量商隊湧入西市,帶來大批積壓的貨物,那麼也會影響買賣價格。

通常來說,米價是衡量物價的標準之一。

米價時漲時跌,收成好時一鬥米隻要幾文錢,災荒年間,或是世道不穩時,可能會漲到幾十文。

前幾年因為氣候惡劣,南方諸州時有洪澇災害,米價一升再升。

李治和武皇後為此頭疼了一陣。

裴英娘愛莫能助,高產量的作物此時還在遙遠的大陸野生野長,經過當地人數代持之不懈的悉心培育後才能食用。現在的造船技術建造的船隻無法進行遠洋航行,隻能沿著近岸海岸線行駛,才能保證補給,當世幾條海上貿易路線幾乎都是如此。

直掛雲帆濟滄海什麼的……幾條小破船,剛走到半路,就被大風大浪打趴下了,披頭散發哭爹喊娘也沒用。

作物產量極低,氣候災害頻繁,此時的農戶們是真正的靠天吃飯,一旦遇到天災,全家隻能束手無策,忍飢挨餓熬過寒冬。

所以某地發生災禍,假如朝廷不及時救災,一定會引發動盪,米價暴漲,餓殍遍野。

京兆府是天子腳下,不必擔憂無米糧可吃。長安的存糧不夠,二聖可以帶著文武百官、侯門貴戚搬遷去洛陽。

東都附近建有數座糧倉,布帛堆積如山,栗米、稻穀、鹽等動輒幾千幾萬石,存糧豐富。

但是影響米價升降的因素復雜多變,所以仍然時有漲跌,東西市的市署每隔幾天會根據市價規定一個大約的範圍,以免產生爭執。

裴英娘回頭睨一眼李旦,忍了忍,決定不把他趕下車,今天阿兄可是她的錢袋子呢!

「茶葉的價格最近是跌了還是漲了?」

李旦扌莫扌莫鼻尖,另一隻空著的手仍然攬著她的月要,言簡意賅:「對外繼續漲,對內繼續跌。」

對外,自然指的是中原商人和西域胡商的買賣,對內,說的是南北商隊交易。

吐蕃崛起,勢力漸漸接近天山南北,隴右道岌岌可危,原本暢通的絲綢之路受到極大阻礙,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番客選擇走海路,從波斯灣出發,穿馬六甲海峽,過南海,到達泉州、廣州,從揚州改水路,經杭渠北上,沿運河到達洛陽,最終把貨物送抵長安。

絲綢之路的繁華,獲益最大的並非中原商人,粟特人才真正把持商路,絲路難走,對他們影響更大,茶葉價格反而不會跌。

至於國內,朝廷一直嚴格把控茶葉價格,暫時沒有出現一兩茶葉一兩金的高價——當然,那些被達官貴人追捧的貢品茶葉絕不在此列。

按理說聽到李旦的回答,裴英娘應該高興才對,但是她卻眉頭輕蹙,若有所思。

李旦濃眉微微一挑,沒有打擾她。

她平時嬉笑玩鬧的時候脾氣很好,怎麼逗她都不會生氣,生氣了也不要緊,哄一哄就能回轉。

但是她認真思考的時候就不一樣了,在她專注想事情的時候去撩撥她,乖巧的小十七也會板起臉孔,不理人的。

裴英娘沉吟片刻,合掌一拍,「我想不明白現在的情勢到底是好是壞,回去以後寫下疑問,交給戶部的人去操心罷!」

當初朝絲路伸手前,她事先費了不少口舌,動用李治和武皇後的關係,才贏得戶部的支持和默許。

內外差價大,很多商人受利益驅動,必定會利欲熏心,越過市署,直接和胡人交易。

這樣的買賣是朝廷嚴令管製的。

假如所有商人們以低價收購國內貨物,高價倒賣給外國商旅,長此以往,說句動搖國之根基,絕不是危言聳聽。

朝廷曾三番五次下令,禁止國人從事外國貿易活動,違者懲罰極為嚴苛。

所以,要麼徹底放棄宗族關係,選擇財富。要麼老老實實做點小生意,發點小財,當個富家翁。

可以說,假如沒有身份上的便利,一般人想靠商路發財,然後成功融入權貴階層,基本上是癡人說夢。

但是財帛動人心,有錢能使鬼推磨,總有人會鋌而走險鑽空子。

裴英娘並非專業人士,目前隻能從茶葉價格的變動中想到這麼多,不懂其他更深層次的東西。

朝中臥虎藏龍,不乏能人,交給他們最妥當。

想著想著,卷棚車停在一家珠寶首飾鋪前,這是西市規模最大的一家首飾鋪,光店麵就有別家的四五倍大,一共有三層,樓上是雅間,用來招待貴客。

李旦直接帶著裴英娘登上三樓。

店主隻需看一眼親衛們的裝束和身板,就知道兩人身份貴重,沒有上前賣力獻殷勤,而是先命人去雅間熏香煎茶。

西市沒有賣茶的,隻有他們首飾鋪提供上等茶飲。

楊知恩早就提前探過地方,熟門熟路分派好人手,找到店家:「把你們店最好的鴉忽都拿來。」

雅間擺設高雅,珊瑚雲母屏風圍出小小的空間,水晶簾低懸,琉璃玉飾熠熠奪目。

裴英娘倚在窗邊看風景,聽到楊知恩和店家的對話,撲哧一笑,有種自己變成暴發戶的感覺。

「宮裡的東西不一定是最好的。」李旦遞杯茶給裴英娘,拍拍她的發頂,「喜歡什麼拿什麼,外邊的東西樣式新鮮。」

裴英娘低頭喝茶,沒敢贊同李旦的話。

宮裡的東西確實不一定是最好的。她前幾天發現連李治身邊的內侍也上當受騙,把胡人作假的珠寶當成稀世奇珍進獻給武皇後了。

正是大水沖了龍王廟,自己人坑自己人。

珠寶這種東西,裴英娘從不嫌多,吃過茶後,興致勃勃挑了十幾樣。

聽仆役說店裡的寶石盆景是流亡的波斯襖教徒偷運出來的,她立刻丟下珠寶,要看寶石盆景。

李旦一揮手,楊知恩立馬一口氣跑下樓,眨眼間親自端著流光溢彩的寶石盆景上樓。

裴英娘眼前一亮,看一眼寶石盆景,再看一眼李旦。

李旦淺笑著頷首。

店家會意,吩咐仆役準備裝車,心裡暗暗道:王公貴族,就是豪氣!

日薄西山時,裴英娘滿載而歸。

她本以為李旦今天帶她出門,不隻是領著她逛西市那麼簡單。

結果兩人一下午真的隻在西市裡頭兜兜轉轉,逛了一家又一家店肆,連脂粉鋪和鞍韉店都去過,還去書肆看了看。

明明宮裡什麼都有,府中庫房的綢緞布帛、金銀財寶多不勝數,李旦卻不厭其煩地陪她一家家挑選平常用的小物件、小玩意兒,神情不見一絲焦躁。

她坐在卷棚車裡,隨著車駕的顛簸輕輕晃動,心裡泛起百般滋味,不知是甜蜜還是感動。

牛車駛入巷子,人聲漸漸融入金黃的暮色中,她掀開車簾。

李旦騎馬走在卷棚車旁,聽到響聲,低聲問她,「是不是累了?快到了。」

裴英娘雙手托腮,看著李旦俊朗的側臉。

他少年時眉目俊秀,傲慢矜貴,這幾年五官輪廓越來越清晰深刻,眉宇間多了絲陰鬱冷淡,但是依然還是俊俏好看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妖妃她母儀天下了(重生) 全球神祇之死亡主宰 少年巫師的煩惱 重返90:天才嬌妻美又颯 目標進球 雙生初雪 極道真仙傳 總裁專寵:替嫁嬌妻狠可愛 開學報到,我開了一輛限量款超跑! 財務自由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