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8章 敬天法祖(2 / 2)

加入書籤

……

隆武帝還是不應,也沒有懲罰夏維新。

有人暗中勸遼王,說,大位不以智取,陛下雖然不吭氣,但卻不像是同意,兩位嫡子又仍在,殿下你應該約束夏維新等人,謹小慎微,以待天時,才是上策啊。

遼王不聽。

於是,更多的推薦遼王的奏疏出現了。

同時的,反對遼王為儲君的奏疏,也開始大幅增加。

朝堂上,迅速形成了兩派,四皇子派以絕對的優勢,占據道義的高度,碾壓遼王派。

畢竟,大明嫡長繼承是多少年的祖製,早已經是深入人心,不是一個遼王可以挑戰的。

……

乾清宮。

隆武帝朱慈烺正在給諸皇子講課,今日講的是「法」。

不同於真正的律法老師,朱慈烺沒有直接傳授法律知識,講解法律條文,而是假設了一些局麵,令諸位皇子就自身的理解,作出回答。

遼王朱和增一如既往的聰明,他的回答,謹慎又得體,蒙王朱和圻大大咧咧,對律法的理解,還停留在表麵,四皇子朱和圳比較死板,隻是念了一遍法律的條文,並沒有太多個人的理解。

在四皇子回答之時,遼王朱和增十分注意的傾聽。

——

太子之位懸空,他和四皇子互為競爭者,表麵上雖然還是兄友弟恭,但私下裡的爭奪,卻早已經是開始了,某種意義上講,這甚至由不得他們自己,他們身邊的人,各方利益,早已經圍繞他們兩人在下賭注了,他們不從也沒有辦法。

抬轎的人已經將你抬上去坐了,你還能下轎不成?或者說,你想要下轎,他們也是不願意的。

五皇子在軍中磨練,不在京師。

輪到剛剛大學堂畢業,即將去往講武堂磨練的六皇子朱和坤之時,他站起來,斟酌了一下,有點羞澀的說道:「父皇,兒臣以為,君為輕,民為本,社稷次之,以律法而言,就剛才之事,應該踐行一句話,那就是,王在法下!」

……

「王在法下?」

此言一出,其他幾個皇子都是吃了一驚。

自古以來,除了上天,就是皇帝最大,諸般法律,也都是給臣子百姓們製定的,沒有一條能約束到皇帝,因為皇帝的聖旨,就是最大的法,就是不可觸碰的天。

可以讓一人生,也可以讓一人死,在皇帝的聖旨麵前,沒有什麼法律是可以阻擋的。

歷朝歷代,每一個統治者,都是竭盡全力的維持這種至高權力的存在,包括他們這些朱明皇子。

因為隻有維持皇權的至高無上,他們才能統治天下,才能坐在高高的萬人之上。

但現在,朱和坤居然說,王在法下!

也就是說,王的權力,是不能超過法律的,如果王權和法權發出了沖突,王權是要聽命於法權的。而法權是控製在文官手中的,這豈不是說,皇帝要聽從於文官?上變成下,下變成了上,天地顛倒了嗎?

這怎麼可以?

……

朱慈烺靜靜的望著六皇子,心中卻是驚喜,他沒有想到,幾個皇子之中,六皇子是第一個悟出這個道理的人。

這不是聰明不聰明的問題,而是能否跳脫皇家身份,放棄自私自念,用平等、平和,律己,超前的目光看待帝王和法律的關係,最終的目的,不是為了毀滅皇權,而是賦予皇權新的生命。

隻有王在法下,所有人都有一套行事的清楚規矩和準則,連皇帝也不能例外,如此,才能跳出封建王朝滅亡的輪回……

「六弟說的不對!」

有皇子站起來反對,卻是四皇子朱和圳,他扳著律法的條文:「從古至今,都沒有這樣的律法,兒臣也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的說法。如果王在法下,那諸般律法都得推翻,天下豈不是要亂?」

隆武帝不置可否,目光看遼王。

遼王原本不想表態,隻看老四和老六爭辯,他坐收漁翁,但見父皇望來,隻能站起,小心翼翼的說道:「兒臣以為,六弟所說卻有些不妥,大約他是從大學堂歸來,對律法有些生疏了,準他再學習即可。」

蒙王扌莫著下巴想不出,七皇子八皇子都還是懵懵懂懂,隆武帝也沒有打算問他們,於是微微點頭,示意遼王和四皇子坐下,目光再看向六皇子:「六郎,你二哥和四哥都提出質疑了,你是如何想的,說說吧。如果你不能說服朕,就像你二哥說的那樣,大明律,你怕是得抄上幾十遍了。」

……

乾清宮。

紗帽攢動,紅袍耀眼,內閣六部都察院重臣全到。

隆武帝站在禦台上。

他清朗的聲音在殿中回盪。

「你們的奏疏,你們的推舉,朕都看到了。」

「但朕卻忍不住的想,廢太子和埕是朕從小教育長大的,朕幾次出征,他監國也十分得體,從沒有出錯。但為什麼最後卻是這般局麵呢?」

「是人變了嗎?」

「也是也不是。」

「太子本是良善,但太子之位迷失了他,他害怕失去,以致於他作出了大逆不道的瘋狂之舉。」

「再立太子,能否保證不再出這樣的悲劇呢?」

「怕是不能。」

「為了避免重蹈覆轍,朕決定,太子,暫時不立了。」

聽到此,朝堂一片嘩然。

國不可一日無君,亦不可一日無本。

國本位置不定,身份不明,必然會引起眾皇子的爭奪,最後釀成大禍。

於是,立刻就有大批朝臣要出列勸諫。

但不等他們出列,隆武帝就接著說道:「國不可一日無君,亦不可一日無儲,前朝殷鑒,朕不會忘記,為防事出突然,應變不及,造成動盪,因此,朕提前寫好了一份遺詔……」

聽到此,殿中更加嘩然。

歷朝歷代,所有皇帝都忌諱一個死字,遺詔都是在駕崩的病榻上寫就,很少健康時就想到,陛下今年剛五十多頭,還在盛年,怎麼就要寫遺詔?陛下真是什麼也不忌諱啊。

「唐亮。將朕的遺詔,拿上來!」朱慈烺道。

唐亮立刻捧出了一個禦封的木匣子。

「此詔一式兩份,一份,朕隨身攜帶,另一份,」朱慈烺抬起右手,指著頭頂的匾額:「置於敬天法祖的匾額之後,但是朕有什麼意外,眾卿打開,兩廂對照。誰繼承大位?誰繼續領導大明,天下大策如何繼續施行?朕都寫的清清楚楚,卿等照辦即可。但有違背者,人神共誅,夷滅九族!」

眾臣驚愕。

錦衣衛搬來高梯子,當著眾臣的麵,將密封的遺詔,放在了高高的,「敬天法祖」的匾額之後。

隆武帝看向群臣。

首輔左懋第帶頭跪下:「臣等遵旨~~」

隨後,不理眾臣的震驚和轟轟,隆武帝像是累了,說道:「那就這樣,除了軍機和兵部,其他人退朝吧。」說完,假裝聽不見臣工們一聲又一聲的陛下呼喚,大步走了。

……

不設太子,卻提前寫好傳位遺詔,置於敬天法祖的匾額之後,消息傳出,天下轟動。

所有人都不解,都不明白隆武陛下為什麼要這麼設置?

如果隆武陛下不喜歡四皇子,以他的銳意改革,不懼祖製的脾氣,大可以冊立遼王,但遼王也不立,卻是在盛年之時,就早早寫下遺詔,放置在「敬天法祖」之後,難道是擔心皇子爭奪太烈,激起大變嗎?

(本章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如何處理仇人的靈魂 我能看到準確率 瘋狂電玩城 至道學宮 神級次元聊天群 異界遊戲製造者 這個主角明明很強卻異常謹慎 地球仙緣 至尊男神混都市 我的三界紅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