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災難生君王漠然 朝政頹群臣無視(1 / 2)

加入書籤

1

所謂亂自上作,咎由自取。

前些日子,長期顢頇混沌度日的大漢皇帝劉驁(成帝),終於十分難得地正常上朝,在未央宮正殿的宣室裡,呆了好幾天。

劉驁(成帝)一反常態地開始正常舉行朝會,認真處理起積壓很久、久拖不決的政事和奏章來。

近段時間以來,劉驁似乎突然大徹大悟,變得懂事體貼、果斷練達起來。

劉驁似乎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一下子變得非常勤政起來,他精力旺盛,事必躬親。

整天為國事焦頭爛額,一直對國事、家事憂心忡忡的太後王政君,見兒子劉驁最近的表現如此優良,心裡不禁十分欣慰。

太後王政君抑製不住自己對兒子劉驁的喜愛和欣喜,不住地在侍候的親隨胡寶寶,胡遜等親近人群的麵前,稱頌兒子劉驁的英明睿智,懂事孝順。

2

其實,大漢皇帝劉驁(成帝),並不是一直都是這樣自暴自棄,不思進取。

幼年之時,劉驁一直非常乖巧懂事,人見人愛,深得盼孫心切的祖父宣帝(劉詢-劉病已)的喜愛和稱贊。

祖父宣帝劉詢望孫成龍心切,親自為自己的嫡長孫起名為劉驁。「驁」就是好馬、良馬、千裡馬的意思。

宣帝劉詢一心希望,自己寵愛的嫡長孫劉驁,能夠成為大漢帝國的一匹千裡馬,成就中興漢室的偉業。

哪曾想,宣帝陛下殷切期望的嫡長孫劉驁,成年以後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卻令人十分失望。

在即位以後,劉驁更是不以國家大事為意,他變本加厲地恣意享樂,不思進取,越發荒唐糊塗,顢頇任性,令人絕望。

劉驁不僅沒有成為一匹中興漢室大業的千裡馬,反而墮落成了一個平庸遲鈍,糊裡糊塗,隻知道吃喝玩樂,尋歡作樂,不務正業的荒唐皇帝。

劉驁(成帝)整天耽於酒色之中,我行我素,胡作非為,不理朝政。他自甘墮落,荒淫無道,隻知道無度的享樂,很少去親自過問處理朝廷大事。

劉驁(成帝)愚駑昏庸,荒怠朝政的行徑,讓王公大臣,娘親王政君等,都極為不滿和失望。

終於在大漢王朝,造成了娘親太後王政君乾政於內宮,外戚王氏家族作威於外朝的局勢。

最終這個漢朝廷至高無上的皇帝,為大漢帝國,種下了王氏家族等外戚專政,皇權旁落,國運衰頹的禍根。

3

綏和二年(公元前7年)時,劉驁(成帝)已經四十四歲,開始步入中年的行列,進入四十而不惑的歲月。

但劉驁(成帝)此時,似乎依然沒有醒世。他天天好酒貪杯,縱情聲色,混混沌沌地過著日子,消耗著美好的青春歲月。

似乎是對娘親娘舅表親乾政的不滿,劉驁(成帝)越發自暴自棄,自甘墮落。

劉驁常常喜歡,把朝廷政事推脫給母親王政君和表弟-大司馬王莽等外戚親屬去處理,仍然喜歡整天癡迷於奢侈享樂,逍遙自在的生活之中。

那時,劉驁(成帝)最喜歡的一件事情,就是與自己的表弟張放等寵臣知己一道,化妝出宮,到長安三輔郡縣去尋歡作樂,惹是生非,肆意妄為。

娘親太後王政君,似乎早已經對成年卻毫不懂事的兒子劉驁(成帝)無可奈何,絕望透頂。王政君隻好對皇帝兒子的胡作非為,睜隻眼閉隻眼,熟視無睹。

太後王政君隻有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兒子劉驁,在綏和二年正月,再一次以郊外祭天的名義,帶領自己的親信侍從大臣,前往甘泉宮等地去遊樂嬉戲,遊山玩水,有樂不思歸的感覺。

4

在甘泉宮郊外祭天回來以後,劉驁(成帝)似乎終於遊玩夠了,大徹大悟,安生了一段時間。

從那天開始,劉驁(成帝)似乎變了一個人,他開始按時上朝,召見大臣,處理政事,安撫官吏百姓。

當時,大漢朝廷各地郡縣的災難頻繁,四方動盪不安,境內外已經是民不聊生,民怨沸騰。

對朝廷出現的種種危機,太後王政君一直十分憂慮。王政君殷切希望兒子劉驁(成帝),能夠在大司馬王莽等文武大臣的協助下,及時解決處理好朝廷那些棘手的問題,以免大亂發生,危害大漢朝廷的江山社稷。

到了如今,太後王政君見兒子痛改前非,變得如此勤政懂事,心裡大喜。

太後王政君以為,兒子劉驁(成帝)徹底大徹大悟,痛改前非,從此收心了。

王政君的心裡,一時間感到十分欣慰。

5

那時,劉驁(成帝)似乎開始接受母親王政君的教誨訓導,虛心接受表弟大司馬王莽等文武大臣的輔佐協助,專心於處理國事了。

那一天,剛剛上朝,劉驁(成帝)就立即雷厲風行地下旨,召集朝中三公九卿等文武大臣,進宮朝會。

劉驁準備與大臣們一道協商,商議處理、應對朝廷新近天象變異、天災**頻繁等諸多緊要的大事。

見劉驁(成帝)下旨舉行朝會,文武百官哪敢懈怠。很快,未央宮白虎殿裡,就濟濟一堂了。

看見文武大臣精神奕奕,心情迫切的神態,劉驁(成帝)心裡,十分滿意。

見群臣到齊,皇帝示意朝會開始。執事官劉琦,當即聲音洪亮地大聲宣布道:

「奉聖旨,朝會開始。文武百官,各就各位。」

6

眾臣屏聲靜氣,目不轉睛地注視著皇帝劉驁,聚精會神地聽著劉驁發言,頒布聖旨。

劉驁(成帝)見眾臣各就各位,就開始有條不紊地侃侃而談。

劉驁的態度十分誠懇謙遜,他親切和藹地對大司馬王莽,宰相翟方進為首的三公九卿、文武大臣們說道:

「諸位愛卿,各位大臣:

如今國事維艱,民生凋敝,各地災害連連,天象變異不斷,朕心裡十分憂慮。

朕一直在苦思治國良策,思考如何度過今天的危機,中興我們大漢帝國。

無奈寡人才疏學淺,孤陋寡聞,苦無良策,一時沒有妙策化解。

所謂兼聽則明,偏聽則暗,集思廣益,虛心納諫,方能有利帝國大計。

諸位愛卿,你們可有什麼好的意見和建議,能夠指教於朕的呢?

可有什麼良策妙計,指教於朕,讓我們君臣,共同度過今天的危機的呢?

朕將洗耳恭聽,虛心接受。」

7

黃門郎劉歆,是光祿大夫劉向之子。劉歆年青英俊,家學淵源,多才多藝,足智多謀,是大漢朝廷著名的星象學家和儒學大家。

聽到劉驁(成帝)如此發話,黃門郎劉歆心裡大喜,小聲對同列的王氏子弟王俊等大臣說道:

「諸君,陛下如今,已經回心轉意,回歸正道,帝國有福了。臣一定要盡力規諫,為匡扶社稷獻綿薄之力。」

「子俊大人博學多才,是宗室領袖,一呼百應,一向深得陛下和太後敬愛。說服陛下,舍君其誰呢?」

王氏子弟王俊等大臣,小聲鼓動劉歆說道。

聽到王氏子弟的誘導,黃門郎劉歆大受鼓舞。他興沖沖地出班,有些迫不及待地上奏劉驁(成帝)說道:

「陛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從尋找師叔開始 戰神虐渣A爆全球 終結末日騎士 九靈器神 極品學霸橫掃南北朝 苟成聖人後被天道曝光了 西遊:從漫畫開始的文化入侵 我的異界這一生 諸天遊戲:從魔咒課教授開始 海賊:我在洛克斯船上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