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傅太後深算老謀 定陶王入繼大宗(1 / 2)

加入書籤

1

定陶王劉欣的祖母傅太後,就是劉驁之父元帝劉奭最寵愛的妃嬪傅昭儀。

當年,因元帝劉奭專寵妃嬪傅氏以及傅氏的兒子劉康,皇後王政君曾經日夜擔憂母子倆的地位不保,從此與傅氏母子有了隔閡芥蒂。

綏和元年(公元前8年)這一年,定陶王劉欣奉召進京。傅太後也借機與自己的孫子定陶王劉欣一道,前往京師長安,朝見皇帝劉驁和皇太後王政君。

劉欣的祖母傅太後,年輕時就大受元帝(劉奭)的寵愛,此時雖徐娘半老,還風韻猶存。

傅太後聰明伶俐,見多識廣,善於左右逢源,深得結交人緣的精髓。

傅太後私下攜帶了很多金銀珠寶,土產方物,去賄賂饋贈給皇帝寵愛的趙皇後、趙昭儀姐妹等皇親國戚,以及在朝廷上有話語權的當權人物王氏家族的驃騎將軍曲陽侯王根等著名人士。

傅太後希望,通過他們這些權貴人物的大力遊說幫助,能夠說服皇太後(王政君),以促成皇帝將定陶王劉欣立為太子,成為劉驁的嗣子。

趙皇後、趙昭儀姊妹,皇太後之弟曲陽侯王根等,見成帝劉驁一直無子,也想預先私自結交諸侯王,保全榮華富貴,以為長久之計。

傅太後的不懈努力,很快就有了回報。

劉驁的舅舅驃騎將軍曲陽侯王根,皇後趙飛燕、昭儀趙合德姊妹等,開始輪流不斷地在劉驁和皇太後的麵前,竭力稱贊定陶王劉欣的才乾孝順,贊揚定陶王劉欣的賢能,勸說皇帝和太後拿定主意,立定陶王劉欣為繼嗣。

實際控製漢朝廷大權的皇太後王政君,其實更中意劉驁的弟弟中山王劉興。

除了中山王劉興老實巴交,不善心機,容易控製以外,皇太後王政君中意的還有一個因素,就是中山王劉興的娘親馮昭儀低調謙遜,知書識禮,沒有傅昭儀那麼張狂好勝,與自己結下怨恨。

但聽慣了兄弟們以及趙皇後姐妹對定陶王劉欣的美言善譽,皇太後王政君也開始有些動搖。

卻不過他們的一再推薦,皇太後王政君也逐漸認可了他們的建議。

皇太後王政君也開始覺得,定陶王劉欣是更加合適的人選,心裡開始動有些搖,但依然猶豫不決,沒有明確表態,支持定陶王劉欣。

2

實際上,在選擇皇家繼承人方麵,心情最為迫切的,最看好侄子劉欣的,還是皇帝劉驁。

劉驁心裡,其實早就有了立侄子定陶王劉欣為嗣子的打算。

劉驁很清楚,自己的娘親因為早年與傅昭儀有爭寵奪嫡之恨,深知傅昭儀的品行為人,一直對傅昭儀抱有成見。

所以,娘親不肯明確表態,劉驁也無法直接撇開娘親,獨自決定。

如今,見如此多的顯貴人物,皇親國戚,都異口同聲,稱頌定陶王劉欣,娘親和表弟大司馬王莽也沒有明確反對,劉驁的意誌逐漸堅定。

不久,劉驁就迫不及待地下旨道:

「昭告三公九卿名宿大臣:

帝國嗣子,關係帝國繁榮昌盛大計。皇天不佑,我大漢朝廷一直沒有嗣君,危害帝國根本。

著令大司馬王莽,大司徒(丞相)翟方進、禦史大夫孔光、右將軍廉褒、後將軍朱博等大臣名儒進宮,討論諸王中,誰更適合擔任儲君,做皇家接班人,延續大漢血脈。」

3

接到皇帝公開討論繼承人的旨意,大司馬王莽,大司徒(丞相)翟方進、禦史大夫孔光、驃騎將軍曲陽侯王根、右將軍廉褒、後將軍朱博等大臣,知道事情重大緊急,迅速來到了未央宮宮裡。

君臣心裡其實都非常清楚,從血緣關係來說,隻有皇帝之弟中山王劉興和皇帝侄子定陶王劉欣,是最佳的繼任人選,於情於理於法,都沒有大的問題。

君臣相互問候寒暄完畢,就轉入了討論的正題。

大司馬王莽,非常了解姑姑皇太後王政君和皇帝劉驁的心思。

姑姑王政君當年與傅昭儀的恩怨情仇,姑姑其實更喜歡老實厚道的劉興,而劉興的娘親馮太後,品行修養很好,也沒有傅太後那樣霸道強勢,咄咄逼人,這種種具體情形,大司馬王莽也非常清楚。

大司馬王莽老謀深算,太清楚劉驁的心思,所以一直沉默不語,不置可否,沒有明確表態。

丞相翟方進、驃騎將軍曲陽侯王根、右將軍廉褒、後將軍朱博等大臣,親近定陶王劉欣、傅太後家族。

他們一致看好定陶王劉欣,早就已經秘密聚在一起,商討過這些問題,決定建議皇帝劉驁和皇太後,立劉欣為皇太子,入籍大宗。

見皇帝開宗明義,明確提出討論繼承人的議題,丞相翟方進、曲陽侯王根、右將軍廉褒、後將軍朱博等大喜,似乎早就有些迫不及待了。

進到宮裡,聚了一會兒,嘀咕了一陣,他們就意見一致,商議妥當了,決心立即采取行動。

4

「大司馬大人(王莽)的心思和在朝廷一言九鼎的重要地位,我翟某絕對不能夠掉以輕心。如果被大司馬大人搶占先機,那就後悔莫及。」

丞相翟方進立功心切,知道大司馬王莽和皇太後王政君,都傾向於中山王劉興。

於是,他們幾個同誌商議妥當以後,宰相翟方進當仁不讓,立即急吼吼地走出了三公的隊列,一步向前,率先向劉驁進諫說:

「陛下:

臣以為,帝國無嗣,恐怕會影響大漢的千秋大業。臣與賢明的士大夫磋商研究以後,私下以為,宗室子弟裡,能夠承繼皇家大業的,其實為數不多,定陶王恐怕是最合適的人選,最適宜充當帝國的儲君。

聖賢經典《禮記》上不是顯明指出:

『兄弟的兒子,就如同自己的兒子;立他為後嗣,就成為自己的兒子。』

定陶王是皇帝最喜愛的親弟弟的兒子,陛下最疼愛的親侄子。

臣等以為,從血緣關係,以及與陛下的輩分上看,定陶王最適合被立為皇帝嗣子,入籍大宗,成為大漢帝國的儲君。」

驃騎將軍曲陽侯王根,猜透了成帝劉驁的心事,也隨聲附和大司徒(丞相)翟方進的話道:

「陛下,宰相大人所言極是!顯而易見,從輩分上來說,定陶王是陛下的侄子輩,與陛下最親,最適合被陛下立為嗣子,成為大漢帝國的儲君。

如果立中山王為太子,恐怕有些不妥。中山王是陛下的弟弟,與陛下同輩。陛下百年之後,難道在祖廟中,與兄弟的神位一道並列,接受後代子孫的祭祀嗎?」

成帝劉驁一聽舅舅驃騎將軍曲陽侯王根的話,觸動了心中的隱秘,心頭為之一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從尋找師叔開始 戰神虐渣A爆全球 終結末日騎士 九靈器神 極品學霸橫掃南北朝 苟成聖人後被天道曝光了 西遊:從漫畫開始的文化入侵 我的異界這一生 諸天遊戲:從魔咒課教授開始 海賊:我在洛克斯船上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