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新君繼位混沌沌 外戚爭權亂紛紛(1 / 2)

加入書籤

1

很早以前,劉欣還在繈褓之時,就被交給了他的祖母傅太後去親自撫養,與他的親生母親丁氏分開了。

從幼年時代開始,實際上劉欣都一直是由他的祖母傅太後親自撫養培育,才長大成人的。

等到劉欣正式被立為大漢王朝太子以後,成帝劉驁,皇太後王政君,大司馬王莽等,為了防止太子劉欣的外戚,祖母傅太後、母親丁姬等親人,可能對太子劉欣施加影響,漢朝廷就預先采取了嚴厲的隔絕措施。

成帝劉驁下詔,命令劉欣的祖母傅太後,劉欣的親娘丁姬等皇親國戚,統統留居京師長安的定陶國官邸裡,不許無緣無故,不守朝廷法令規矩,肆意溜進太子宮,去與太子劉欣相見。

2

此時,太子劉欣雖然已經十七歲,年紀已經不小,已經長大成人,實際上心智並不成熟。

以前,劉欣一直與傅太後等親人生活在一起,居住在定陶封國裡。

入居東宮以後,太子劉欣,被迫與自己熟悉親近的定陶親人隔離,常常隻有一個人,孤苦伶仃、無依無靠地獨居於未央宮的東宮之中,與外人隔絕。

劉欣孤獨無助,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經常露出一副可憐兮兮,無人關愛的樣子。

皇太後(王政君),畢竟是一個心地善良慈愛,良心未泯的女人。

看見太子劉欣,獨自居住太子宮,煢煢孑立,鬱鬱寡歡,悶悶不樂的神態,王政君仁慈心發作,大生哀憐之心。

不久,皇太後王政君就親自向兒子劉驁建議,準備頒布懿旨,允許劉欣的祖母傅太後、以及母親丁姬,每十天時間,去太子宮裡,探望太子劉欣一次。

劉驁卻對母親王政君的意見有些不滿,心有異議,堅決不同意娘親的意見和建議。

可是,娘親皇太後王政君,認為斷絕人倫親情,非常不妥,依然堅持自己讓劉欣親人探望劉欣的意見。

見母親王政君執意如此,劉驁也毫不讓步,以不容置疑的語氣,對母親王政君說道:

「母後陛下:

處理國事家事,都應當以國家大義至上。

如今,太子已入繼大宗,承繼正統,成為了帝國的儲君,就是朕的兒子了。

按照宗法禮儀,太子理當以大宗為上,前來長樂宮,奉養太後陛下,不能再顧念他原來的定陶骨肉親人了。」

皇太後王政君,雖然也認為從宗法禮製原則來說,兒子的看法很對,不好反駁。

但王政君又不忍心太子劉欣與自己的親人隔絕,鬱鬱寡歡過日,擔心久而久之,劉欣心生怨恨,因此生病,就十分和藹地向兒子劉驁解釋說道:

「皇帝啊,你說得很對!娘也明白,以國家大義至上這個道理。

娘聽說,太子小時候,是由他的祖母傅太後,抱養長大成人的。太子與自己的祖母傅太後,有著十分深厚的感情。

現在,娘允許傅太後,到太子宮去探望探望太子,不過是以乳娘的恩情,對待定陶太後而已。

娘私下以為,宮中都是陛下的耳目。娘親這樣做,不足以造成什麼妨礙的。陛下啊,你就不要擔心了啊!」

劉驁想了想,不敢違背娘親王政君之意,隻得勉強表示贊同說道:

「母後陛下所說,很有道理!如果朕太過寡情絕情,有傷皇帝的慈悲和英明,恐怕弄巧成拙,引起欣兒的不滿和怨恨。

朕一向孝順,怎麼敢於拒絕娘親的意見呢?

看在母後的麵子上,朕就答應這樣做吧!朕實在不希望,太子與傅家、丁家,一直藕斷絲連、瓜葛不清。」

「陛下如此善解人意,娘就放心了!」皇太後王政君贊揚劉驁道。

於是,劉驁下旨道:

「太後陛下仁慈,洪恩浩盪。

看太子年青無依,實勘哀憐,茲令傅太後一人,可以常常到太子的府邸,去探望教導太子。

太子之生母丁姬等,在太子幼小之時,就沒有盡到一個母親的責任,也不曾親自撫養過太子。

因此,丁姬已經自動失去了一個做母親的資格。

茲令丁姬等親屬,不得私自前往太子宮,去看望誤導太子,以免太子產生怨恨之意。欽此!」

劉欣的祖母傅太後,母親丁姬等戚屬,對劉驁絕情絕義的舉動,深惡痛絕,恨恨不已。

祖母傅太後,母親丁姬等劉欣戚屬,對劉驁的無情決定,越發產生了不滿和怨恨。

3

綏和二年(公元前7年)四月初八,大漢朝廷舉行盛大隆重的新君繼位儀式。

十八歲的皇太子劉欣,正式入繼大宗,作為成帝劉驁的嗣子,即大漢皇帝之位。

即位以後,劉欣首先率領文武百官,前去拜謁了漢高祖劉邦的祭廟,舉行了入繼大宗,即位皇帝的一係列莊嚴隆重的儀式。

新君劉欣頒布聖旨,尊皇太後(王政君),為太皇太後,尊趙皇後(趙飛燕)為皇太後,並大赦天下。

4

此時的新君劉欣,雖然年紀輕輕,見識不多,沒有理政經驗,但一即位,也很想勵精圖治,有所作為,改變漢成帝劉驁當政之時,漢王朝朝政積弊甚深的局麵。

即位之初,劉欣重用賢明大臣大司馬王莽,大司徒孔光等,並親自垂範,厲行節儉,減省各項費用,政事由自己去裁決、處理。

一時間,大漢朝廷煥然一新,顯露出了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

朝廷內外的官吏百姓,一致認為,太皇太後王政君大公無私,摒棄私人怨恨,慧眼識英雄,為大漢朝廷選拔了一個中興有為之君。

於是,漢朝廷官吏百姓,開始把興利除弊,復興大漢,恢復公平公正的希望,寄托在新皇帝劉欣的身上。

天下百姓,都盼望著大漢朝廷的國家運轉,能夠重新步入正軌,天下大治。

然而,好景不長。

不久,新君劉欣與王氏家族等皇親國戚的蜜月,就很快過去了。

入繼大宗的年輕皇帝劉欣,不久就發現,復興大漢的理想,與維護皇權、爭權奪利的現實的路程,是那樣遙遠。

很快,新皇帝就與以太皇太後王政君,大司馬王莽為首的王氏家族等皇親國戚,以及朝廷中文武大臣等,發生了公開的矛盾沖突。

而且,這種矛盾沖突,日益尖銳激烈,也日趨公開化、擴大化。

5

綏和二年(公元前7年)五月,北方大地,已經進入炎炎夏日,開始熾熱。

大漢朝廷裡,新舊權貴之間,爭權奪利的鬥爭,也日趨激烈。

登基不過一月光景,雄心勃勃的大漢王朝年青皇帝劉欣,就從剛剛即位的興奮、喜悅和躊躇滿誌中,慢慢地冷靜了下來。

劉欣開始看清楚,大漢朝中冷酷尖銳的現實。

每天的例行朝會結束以後,劉欣常常一個人,獨坐在未央宮的皇帝龍椅上,悶悶不樂、呆呆地沉思。

這個十八歲左右的年輕皇帝,擔任著一個龐大而又古老的大漢帝國的掌舵人,開始感覺經驗不足,力不從心。

然而,崇高無上的皇帝位置,肩上肩負的重大責任,迫使這個年青,根基尚淺的幼稚皇帝,不得不思考著窘迫的現實問題,謀劃著破解的方法來。

「朕如今才終於發現,皇帝寶座,並不是朕原來想象中那樣,美好神聖,那樣高不可攀,那樣好坐好玩啊!

朕並不是可以隨心所欲,恣意掌權,聖旨一出,就一呼百應,有令必遵啊!

何時何刻,朕才能夠大展宏圖,展翅高飛,掙脫權臣的束縛,一施月匈中的抱負呢?

如今,我們這個古老、威嚴的大漢帝國,已是百病纏身,千瘡百孔,積聚著太多的矛盾和弊端,有一種夕陽西下,大廈將傾的感覺。

朕這個新皇帝,如果不能夠奮發向上,有所作為,會不會成為一個亡國之君,遭人千古唾罵呢?」

想到這裡,年青的皇帝劉欣心裡,越發焦慮不安,煩心不已。

「土地兼並,日益嚴重;朝廷賦稅,日趨枯竭;家族豪強,橫行天下;皇親國戚,貪婪無度;朝廷百官,爭權奪利;貪官汙吏,無人製約;盜賊匪徒,橫行無忌;天災**,多年不斷;小民忐忑,人心惶惶。

小民百姓的苦難怨恨,與抗暴叛逆的舉動,交相糾結,此起彼伏。

朕真有些一籌莫展,無能為力啊!

朕究竟應該依靠誰,應該從何處著手,去治愈沉屙的大漢帝國,拯救萬千多災多難的善良百姓呢?」

內心那種強烈的末世的焦慮和恐懼,湧上心頭,劉欣更加坐臥不安,心緒不寧。

「更加要命的是,不僅僅是太皇太後製約著朕,大司馬、大司徒、禦史大夫這些三公權臣,也處處掣肘著朕,妨礙著朕實施治國的雄才偉略。

朕雖然號稱堂堂的大漢皇帝,當國掌權,但朕的實際權利,究竟有多大呢?

朕這個皇帝,登基已經一月有餘,為什麼卻要整天無所事事地呆在寶座之上,處處受人掣肘,受製於人呢?

想到這些嚴峻的問題,朕的心裡,怎麼能夠不憤懣,不怨恨呢?」

想到太皇太後的壓力,大司馬王莽、大司徒孔光等三公大臣的頤指氣使,甚至不把自己這個年青新皇帝,放在眼裡的蔑視態度,劉欣的不滿、怨恨,就油然而生,日趨強烈。

「朕多麼渴望,能夠真正掌控著大漢朝廷所有的大權,當一個貨真價實,堯舜一般的,能夠揚名立萬,流芳百世的聖君、賢帝啊!

可是誰,能夠輔佐朕,幫助朕,完成這些宏圖偉業,實現帝國的復興,光宗耀祖呢?」

想起殘酷的現實,劉欣越發沮喪不已。

「現在的朝中,究竟誰是皇帝,誰是老大呢?在大司馬、大司徒這些老家夥的眼裡,還有朕這個皇帝嗎?

朕既然是堂堂的大漢皇帝,為什麼要處處聽命於他人,受人掣肘呢?

朕可不甘心做一個傀儡,一個昏君。

朕為什麼就不能夠想盡千方百計,去做一個當家作主,名垂青史的真正皇帝呢?」

年輕的皇帝劉欣,就這樣懶洋洋地斜坐在未央宮的皇帝寶座上,有些百無聊賴,焦慮憤懣地想著自己的心事。

往日活潑愛玩的年青皇帝劉欣,吩咐變了一個人似的,變得憂心忡忡,鬱鬱寡歡起來。

6

劉欣的身材高大,體形瘦削,模樣英俊,膚色紅潤細膩,稚嫩秀美,帶點病怏怏的柔美感覺。

他不時對著禦案上擺放的銅鏡,扌莫扌莫自己的高鼻梁,揉揉自己的俊美臉蛋,有些唯我獨尊、我見猶憐的感覺。

看著銅鏡中自己瘦弱英俊的靚麗麵容,劉欣似乎有些孤芳自賞,翻來覆去地把弄撫扌莫著透亮的銅鏡,獨自欣賞著自己俊美的容貌。

就這樣憂愁、焦慮地想了一會,劉欣更加牢騷滿腹,怨怒不止。

7

登基之時,就被太皇太後調到新皇帝身邊,侍候新君劉欣的小黃門肉墩,此時已經成為了劉欣最寵愛、最喜歡的親信侍臣。

劉欣似乎已經淡忘,小黃門肉墩是曾經侍奉過太皇太後和先帝(劉驁)的舊人。

劉欣似乎已經遺忘了祖母傅太後曾經千叮嚀萬叮囑的,小黃門肉墩,可能是太皇太後和大司馬派來,監視皇帝行動的密探、耳目之類的警告話語。

無人傾聽自己的怨怒,了解自己內心的痛苦和苦悶,劉欣再也忍不住了,不禁對著身邊侍候的侍從小黃門肉墩,小聲嘀咕了起來。

「肉墩啊,你看看,朕整天無所事事,百無聊賴,哪裡像個名正言順的皇帝呢?

朕不過是一個標準的傀儡罷了!當家作主,復興大漢,安邦定國的夢想,何時才能夠實現呢?」

聽了劉欣牢騷滿腹的話語,劉欣親信的侍臣小黃門肉墩,越發清楚皇帝內心的憤懣和不滿了。

小黃門肉墩不敢胡亂說話,生怕觸怒皇帝和朝中掌權大臣,急忙上前,安慰年青的皇帝道:

「陛下息怒!

小臣私下以為,陛下其實犯不著如此憂慮擔心,操心國家大事。

恕小臣直言,陛下啊,你初登寶座,可能還不十分了解朝廷如今的運轉規矩。

小臣以為,實際上有些事情,陛下大可不必憂心焦慮,操之過急。

據小臣所知,朝廷雖有三公九卿之職,但政事全由英明果斷的大司馬去當家做主,不容旁人參合。」

小黃門肉墩,久在宮廷,完全了解太皇太後為首的王家的勢力,知道大司馬王莽的權力。

小黃門肉墩十分熟悉大漢朝廷的三公九卿製度,了解大漢朝廷的文武百官,大多聽從太皇太後和大司馬王莽號令的現實。

所以,小黃門肉墩小心翼翼、謹小慎微地,為新皇帝劉欣解釋說道。

不想,劉欣聽了小黃門肉墩的解釋以後,心裡更加不滿怨恨了,立即怒氣沖沖地反駁小黃門肉墩道:

「照愛卿這樣解說,那朕這個皇帝,還有什麼用呢?朕這個皇帝,不是成為了一件擺設了嗎?

朕曾經對天發誓,對著祖宗神靈祈禱,要實現武帝、宣帝的中興之夢,做一個造福萬民,福澤萬世的有道明君。

要是像你所說的那樣,朕何時才能夠實現自己的偉大理想呢?」

劉欣憤憤不平地對小黃門肉墩抱怨說道。

侍臣小黃門肉墩,故意裝作有些糊塗的樣子。小黃門肉墩假裝不知道皇帝憤怒的原因,繼續小心翼翼,謹小慎微而又十分耐心地,為劉欣解說,勸解劉欣道:

「陛下息怒!小臣真的有些不明白,陛下是因為什麼原因,會如此大動肝火。

小臣私下以為,陛下如今的主要職責,就是接受太皇太後的懿旨,批準大司馬等大臣建議的奏章,然後下旨,命令有關部門,去立即執行就行了。

陛下為什麼不把握年青時候的美好時光,及時行樂,好好享受美好青春,何必去操那麼多空心呢?」

「嗬!嗬!嗬!嗬!那朕這個皇帝,豈不成為了一個傀儡,一件木偶了嗎?

那朕這個皇帝,當起來還有什麼意思呢?」劉欣依然憤懣難平,冷冷地對著侍臣肉墩,大笑了幾聲。

「萬歲英明!小臣還是不解陛下為什麼這麼憤懣。

欲速則不達。小臣私下以為,陛下如今的主要職責和任務,不過就是批『已閱』『可』,並蓋上皇帝的禦璽而已。

英明的先帝當年,也是如此生活的。可先帝還不是照樣樂此不疲,過得有滋有味,自得其樂哦!

陛下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哦!陛下樂得自在悠閒,悠哉遊哉,何苦自討苦吃,非要攬事,自己去乾呢?」

侍臣小肉墩微笑著,勸說劉欣道。

「朕可不是先帝!」劉欣話裡有話地對侍臣小黃門肉墩說道。

「陛下英明睿智,敢於擔當,希望有所作為,不想做一個庸庸碌碌的昏君,小臣佩服不已!

小臣小時候就生活在民間,曾經聽說過許許多多的鄉下俗語,喻世明言,想說給陛下聽聽。但願聰明的陛下,能夠從中領悟一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從尋找師叔開始 戰神虐渣A爆全球 終結末日騎士 九靈器神 極品學霸橫掃南北朝 苟成聖人後被天道曝光了 西遊:從漫畫開始的文化入侵 我的異界這一生 諸天遊戲:從魔咒課教授開始 海賊:我在洛克斯船上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