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新皇帝一意孤行 諸外戚紛爭不停(1 / 2)

加入書籤

1

劉欣的如意算盤沒有打錯。

果然不久,見王莽一黨逐漸失勢,曾經對新君劉欣若即若離的朝廷大臣們紛紛見風使舵,很快就拋棄了王莽,轉而向新皇帝效忠,向新貴靠攏。

大司馬王莽離職以後,劉欣很快向朝廷大臣征求大司馬的繼任人選。

定陶傅太後的堂弟、右將軍傅喜,成為了大司馬一職的熱門人選。

大司徒孔光,大司空何武等朝廷大臣,不約而同地向皇帝推薦傅喜。

起初,劉欣也不想讓大司馬這個非常重要的三公職位,再次落入外人之手,無法掌控,欣然同意道:

「右將軍傅喜,熟悉政事,月匈襟寬闊,正直無私,竭盡忠誠,最合適擔任大司馬一職。」

不想,回到宮中,向祖母傅太後征求意見之時,祖母傅太後卻死活不同意,表示反對道:

「右將軍這個家夥,舉止輕佻,喜歡人雲亦雲,沒有主見,淡薄親情,胳膊肘外拐。他的言行舉止,讓我們傅家、丁家的親屬,都十分失望,不宜擔當重任。」

不僅是傅太後堅決不同意,傅家、丁家的親屬,也一致反對。

見祖母傅太後不同意,劉欣也對右將軍傅喜失去了信心和信任,不再準備任命傅喜擔任大司馬要職。

右將軍傅喜知道自己一向不討傅太後喜愛,心裡沮喪不已,不知道如何補救。

2

實際上,此時的右將軍傅喜,擔任大司馬一職,可謂眾望所歸。

王莽既已從大司馬位置上罷職退下,不問政事,朝廷的文武百官大都希望,右將軍傅喜,能夠順理成章地接替王莽的位置,擔任大司馬一職,安定動盪的大漢朝廷。

右將軍傅喜雖然已經人到中年,但依然愛好鑽研學問,有大誌德行,以國家大事為重,不肯偏私,深得漢朝廷文武大臣,皇親國戚,朝野百姓的敬重和好評。

然而,右將軍傅喜為人正直,一向堅持禮製禮法原則,並不肯毫無原則地順從傅太後和劉欣的意誌。

傅太後和劉欣,見右將軍傅喜不肯事事順從,與傅家、丁家新貴有些格格不入,不滿和怨恨越發加劇,不願意傅喜掌權,掣肘自己。

3

實際上,傅喜與傅家、丁家新貴步調不一致已經由來已久。

當初,劉欣即位不久,皇位還不十分穩固。劉欣沒有審時度勢,就急慌慌地準備加封外戚祖母傅氏一族,母親丁氏一族人員的官爵,希望能夠讓傅家、丁家掌權,作為自己的羽翼,以維護皇權的穩定。

唯獨右將軍傅喜,堅守正道,認為劉欣有些操之過急,這樣做,可能引起王家等老外戚的反彈,恐怕不利於江山社稷的穩定。

傅喜於是上書,建議劉欣道:

「皇帝陛下:

臣私下以為,加封外戚傅氏、丁氏一族人員的官爵,不太妥當,有違祖宗遺訓和朝廷規矩。

陛下這樣做,似乎有些急於求成,會給予他人任人唯親的指責,舉措十分不妥。

臣擔心陛下因小失大,恐怕會有傷朝廷任人唯賢,天下大公的主旨,引起大臣勛舊的非議和不滿,給我們傅家、丁家帶來指責。

所謂無功不受祿。

臣身體有病,臣願意為外戚做出一個好的表率,請求辭讓陛下給予的封賜恩賞,以免傷害朝廷獎善罰惡、任人唯賢的原則,阻撓賢良上進之路。」

傅太後聽了傅喜拒絕皇帝賞賜,不喜反怒,對傅喜的舉動大不滿意,她非常氣惱地對親屬們說道:

「右將軍(傅喜)實在太迂腐愚蠢,不懂得大義,太不識抬舉了。為了自己博得一個清正讓賢的美名,竟然不知道陛下的舉措十分英明,傷害皇帝的好意。

陛下的恩賜,宏大深遠,是天降下來的喜事。他居然毫不感恩,不肯接受,這不是迂腐愚蠢是什麼呢?」

4

這件事情剛剛過去不久,祖母傅太後故態復萌,又恢復了自己在定陶封國裡頤指氣使的習慣。

傅太後開始在幕後指揮自己的孫子劉欣做事,公開乾預朝廷政事的處理和官員的任命。

右將軍傅喜見傅太後違背祖訓乾預朝政,十分不當,於是向傅太後進諫道:

「太後陛下:

臣以為,對朝廷的人事任免,說三道四,指手畫腳,任由自己的好惡喜愛,去決定朝廷人選,任人唯親,並不恰當。

太後陛下這樣做,恐怕會傷害朝廷的正常治理,危害朝廷大計,及其大臣的反對!」

聽見右將軍傅喜這樣直言無忌的諫言,傅太後臉色大變,心裡越發不高興,當即斥責傅喜道:

「你傅喜這個家夥,胳膊肘盡往外拐。你一心一意,一味地討好王家那個老太婆和王氏孤兒,與朕和皇帝格格不入,真不像是我們傅家的人。

從今往後,你不要進宮來了!朕看見你這個吃裡扒外,好壞不分的家夥就生氣。」

傅家,丁家親屬也隨聲附和傅太後道:

「太後英明!右將軍大人顢頇愚蠢,不識時務,真是不識抬舉。」

傅喜聽了傅太後和親人的責備,羞愧不已,紅著臉,向傅太後告辭而去。

從此,傅喜被剝奪了進宮拜見傅太後的特權。

5

侍中駙馬都尉傅遷,一向了解傅太後的喜惡和對右將軍傅喜的不滿態度。

今天,得知三公與朝廷大臣們商議,準備向皇帝推薦右將軍傅喜,去擔任大司馬一職,輔佐朝政以後,侍中駙馬都尉傅遷非常擔心。

散朝以後,侍中駙馬都尉傅遷地趕回定陶官邸向傅太後報告廷議的內容。

傅太後一聽傅遷的報告,也大吃一驚,決定立即進宮,阻止皇帝任命傅喜擔任大司馬。

傅太後對傅遷抱怨道:

「遷兒啊,像傅喜這樣不知好歹,取巧賣乖的人,怎麼能夠讓他得誌呢?

這個胳膊肘外拐,吃裡扒外的家夥,如果掌握大權,當家作主,豈不是會亂了我們傅家、丁家的規矩,傷害到皇帝嗎?

哀家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件發生。」

傅太後說罷,急急忙忙地帶著侄子傅遷,進宮去阻止皇帝的任命傅喜的決定。

6

一見傅太後、傅遷一行,怒氣沖沖地踏進未央宮白虎殿,劉欣就心驚肉跳,不安起來。

劉欣急忙招呼大臣們出殿,快步從寶座上下來,親自上前,去攙扶祖母傅太後,吩咐為祖母傅太後看坐。

傅太後不要孫子攙扶,抓住孫子劉欣的手,大踏步地上殿。

傅太後自己動手,拖了一把椅子,大咧咧地坐在劉欣的禦座旁邊,聲色俱厲地質問劉欣道:

「陛下啊,當初你剛剛即位之時,處處受著大司馬王莽的掣肘,難道你已經完全忘記這件事情了嗎?

你舅爺爺右將軍傅喜,雖然威望還在,但他的脾氣和秉性與陛下你極端不合。

朕擔心,你舅爺爺和陛下你,不能夠同心啊!

如果君臣不能夠同心,不是趕走了一個驕橫跋扈的王莽,又來了一個盛氣淩人的傅喜嗎?

請問陛下,你的宏圖偉略,將依靠誰去實現呢?」傅太後質問責備孫子劉欣道。

「祖母太後陛下說得有理!既然祖母太後陛下認為舅爺爺不合適擔任大司馬,朕就另選他人。

請問祖母太後陛下,你認為文武大臣裡,選誰擔任大司馬最為合適呢?」

劉欣見了祖母傅太後,就像老鼠見了貓,一下子沒有了自己的主意。

「朕一個老太婆,又不認識幾個朝臣,你問了也是白問。總之一句話,不管是誰,隻要能夠死心塌地聽從皇帝陛下和哀家的話,忠心耿耿地效忠哀家與陛下,不與哀家與陛下過不去就行了。」

傅太後頤指氣使地對劉欣吩咐說道。

「太後陛下英明。右將軍(傅喜)大人,雖是皇家至親,但一向與我們格格不入,的確不是最佳人選。

左將軍師丹,光祿勛彭宣,性格文雅,為人和善,對人一團和氣,生平從不喜歡得罪他人。

朕當初被立為太子,左將軍師丹大人,光祿勛彭宣大人也有建言之功。

朕就任命左將軍師丹,擔任大司馬,祖母太後陛下以為如何呢?」劉欣拍板道。

「陛下有自己的主見,哀家十分滿意。右將軍(傅喜)這個不知好歹的傻瓜,哀家看見他就有些不暢快,陛下你度量著去辦吧!」

傅太後同意道。

「朕聆聽祖母太後的懿旨。」見祖母傅太後不再乾預任命大司馬之事,劉欣長舒了一口氣。

7

見祖母傅太後態度堅決地反對任命右將軍傅喜為大司馬,劉欣也不敢悖逆祖母的心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從尋找師叔開始 戰神虐渣A爆全球 終結末日騎士 九靈器神 極品學霸橫掃南北朝 苟成聖人後被天道曝光了 西遊:從漫畫開始的文化入侵 我的異界這一生 諸天遊戲:從魔咒課教授開始 海賊:我在洛克斯船上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