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大司空立誌除弊 漢哀帝抱殘守缺(1 / 2)

加入書籤

1

高樂侯大司空師丹,字仲公,是琅邪郡東武縣(今山東諸城)人,乃經歷幾代皇帝的老臣。

起初,師丹從事《詩經》的學習研究,侍奉大儒匡衡為師,很有名氣。

後來,師丹舉孝廉出仕,而被漢元帝任命為郎官,開始在朝廷任職。

漢元帝劉奭末年,師丹開始擔任太常博士,後因故被朝廷免官。

漢成帝建始年間(前32年-前28年),各州推舉秀才,師丹因此恢復任職,再次擔任博士。後來,師丹離京,出任東平王太傅,輔助管理東平王封國。

當時,朝廷的宰相翟方進、禦史大夫孔光等儒家大師,都十分欣賞師丹,認為他品行、才乾、學問出眾。

於是,兩人一道向漢成帝推薦,稱贊師丹議論深博、廉正守道,適於在朝廷任職,不宜在封國埋沒才能。

漢成帝信服他們的推薦,於是征師丹進朝,任命師丹擔任光祿大夫、丞相司直等職。

幾個月後,師丹又再次晉升,先後擔任光祿大夫給事中,擔任少府、光祿勛、侍中等職務,更加受皇帝器重。

綏和元年(前8年),漢成帝決定,立侄子定陶王劉欣為皇太子,於是任命師丹為太子太傅,輔佐教育太子劉欣。

綏和二年(前7年),漢成帝去世,劉欣正式即位。師丹因為是太子太傅的關係,晉升擔任左將軍一職,賜爵關內侯,享受食邑,掌領尚書事,很受劉欣信任。

不久,王莽被免去大司馬一職以後,師丹接任,擔任大司馬。

一個月之後,大司空何武被皇帝免職。劉欣任命外戚傅喜,擔任大司馬,而任命師丹接替何武,擔任了太司空,與大司馬傅喜一道,輔佐新皇帝劉欣。

2

當初,劉欣在定陶封國為諸侯王,雖然十分年輕,隻有十多歲,但也了解漢朝廷的情形。

劉欣看見,漢成帝把大漢皇權交給外戚王氏掌管,王氏權勢盛大,尾大不掉,嚴重威脅皇權,常常內心憂鬱不安,擔心皇權受損。

即位之後,劉欣深知外戚掌權,架空皇權的嚴重危害,勵誌進取,發誓要改正這一點。

於是,劉欣繼位以後,拚命維護皇權,迫不及待地給母親丁氏家族和祖母傅氏家族等外戚晉封官爵,培養效忠自己的勢力,來奪取王氏的權力。

所以,師丹也得以憑借皇帝師傅(太子太傅)的身份,被委以重任,最終位居三公,先後擔任大司馬、大司空等要職,得到劉欣的信任。

那時,師丹雖然年老,卻依然頭腦清醒,非常清楚漢朝廷已經到了末世,吏治**,矛盾重重,積弊很深的現實。

眼見漢朝廷豪強大族,貴族士大夫、富商大賈倚仗其特權,瘋狂兼並土地,強占民田,土地兼並愈演愈烈,大批失去土地的農民或依附豪強地主,忍受著「收太半之賦」的殘酷剝削;或淪為官私奴婢,過著「與牛馬同欄」的悲慘生活,階級矛盾日益尖銳的現實,師丹憂心忡忡,時常擔心漢朝廷衰落覆滅,欲有所作為,挽救瀕臨絕境的漢朝廷。

所以,師丹自擔任三公以後,就致力於革新弊政,希望能夠幫助皇帝,中興大漢帝國。

然而,新君劉欣繼位以後的所作所為,卻令師丹憂心忡忡。

毫無從政經驗的年青皇帝劉欣,聽從祖母傅太後等外戚新貴的意見和建議,對成帝朝的施政措施,多有更改,造成不少混亂和爭端。

師丹認為,新皇帝藥不對症,亂施猛藥,不僅於事無補,而且將帶來嚴重傷害,心裡十分擔心。

師丹擔心皇帝胡亂改製的激進措施,會激化朝臣、外戚間的矛盾,引起政局動盪。

所以,師丹當初剛剛擔任大司馬輔政不久,就聯合大司徒孔光、大司空何武等三公大臣一道,向新君劉欣提出了限製豪強大族兼並土地、禁止畜養奴婢的限田限奴的「救急」方案,以增加朝廷收入,希望挽救朝廷賦稅減少,國庫空虛的嚴重危機。

太司空師丹目光敏銳,深謀遠慮,認為革新弊政,限製豪強兼並土地、禁止蓄養奴婢,維持朝廷的正常賦稅收入,充實國庫,才是朝廷的當務之急。

3

經過一段時間的深思熟慮,與大司徒孔光等三公商討之後,太司空師丹於是利用親近皇帝的機會,上書劉欣,勸諫劉欣說道:

「陛下:

臣聽說,欲速則不達。

古代的新君居喪期間,總是沉默不語;國家大事,也悉聽宰相處理。三年之中,不改變先父的主張和治國的方略,力求穩定朝廷。

先前,先帝的屍體棺柩,尚在靈堂,喪期未滿,陛下就大肆封官任爵,對我們這些臣屬,以及皇親國戚,任官封爵,恩寵備至,讓他們突然間全部都赫然顯貴,榮寵起來。

如陛下封舅父為陽安侯,皇後的尊號,還未確定,陛下就預先封皇後的父親為孔鄉侯,並解除侍中王邑、射聲校尉王邯等人的職務等等。

詔書連下,政事變動,倉猝突然,人心惶惶,急劇得沒有一點逐步發展,逐漸適應的過程。

微臣既然不能公開地表明大義,又不能堅決地辭讓皇帝賞賜的爵位,那麼如果微臣繼續隨波逐流,不願意講話,憑空接受皇帝的封侯,勢必會更增加了陛下的過失。

最近,天下災害連連,民怨沸騰,郡國多次發生地震,湧出大水,淹死人民。

太陽和月亮昏暗,沒有光彩;五星,也失去了正常的軌道和運行的秩序。

微臣以為,天象的這些反常表現,都是朝廷舉措失當,號令不定,法令製度悖於常理,陰陽混濁不清的反映。

微臣以為,處理這些天災**,防止土地兼並,防止朝廷賦稅人口流失,救民於倒懸之中,才是朝廷的當務之急,是陛下必須急迫考慮,立即解決的問題。

臣看人之常情,若沒有自己的親生兒子,年紀雖然六七十了,仍然希望多娶妻妾,廣為求子。

孝成皇帝深刻地認識天命,明了陛下有至高的德行,以壯年之身,為公去私,將陛下立為嗣子。

先帝突然拋棄天下,陛下繼位,四海安寧,百姓不驚,這是先帝的聖德,正合天人合一的功效。

微臣聽說有一句聖言這樣說道:『不要違逆天帝的威嚴,因為他離你隻有咫尺之遠。』

願陛下仔細深思,先帝之所以選擇你,為他的繼承人的深意,暫且克製自己的私欲私情,親自實行新君不言的古製,觀察群臣如何從善向化,以穩定朝廷局勢。

天下者,雖是陛下的私產,但也是天下人的天下,不可以一個人或者一個家族,獨自享有天下所有的利益。

帝國如果穩定和平,安康富足,陛下的親屬親信們,又何愁不會榮華富貴起來呢?又何愁不會飛黃騰達呢?

微臣以為,陛下不應該如此倉猝、迫不急待地,變更舊有的製度,任用陛下親信的人,給予他們莫大的利益和無上的賞賜。

如果陛下繼續那樣放縱貪婪,自私自利,任人唯親地處理國事,最後的局勢,勢必不會維持長久,有違陛下安定社稷,造福黎民的初衷。」

太司空師丹,痛心瀝血地向劉欣進諫道。

像這樣嘔心瀝血、切中時弊的上書,太司空師丹前前後後,總計向劉欣進諫了數十次。

太司空師丹進諫的言詞,大多直率痛切;所陳述的事實,也常常切中時弊,說中了劉欣的心病。

劉欣越來越不高興,對太司空師丹越來越不滿意了。

4

那一天朝會散罷,劉欣回到白虎殿處理國事,當批閱到太司空師丹的奏書之時,對奏疏中激烈直率的言辭,很不滿意,臉色突變。

劉欣怒氣沖沖,臉色不愉,將大司空師丹的奏疏,拋到了案桌之下,推倒了禦案上的銅鏡,不顧小肉墩等侍臣驚愕的眼色,怫然大罵道:

「一個不識抬舉,忘恩負義的老東西!你說的都是一些什麼話呢?你把朕看做昏君了嗎?怎麼朕為國做的事,都百般讓你不滿意呢?

你仗恃是朕的師傅,曾經對朕的些須恩德,怎麼竟然敢處處與朕作對呢?

難道你不知道,你現在的官職爵位,是誰賞賜給你的嗎?

朕想叫誰丟官就丟官,想讓誰罷職就罷職。你怎麼能夠恩將仇報,肆意指責朕的不是呢?」

平日裡性格十分溫柔的劉欣,這一天動了真怒,大聲斥責太司空師丹道。

小黃門肉墩等侍臣,見平日裡一直十分和藹可親的皇帝,突然間失去常態,勃然大怒,盡皆驚慌失色,心驚膽戰,紛紛欲逃。

小黃門肉墩等侍臣,都不知道年青柔順的皇帝,為何今天會如此暴怒生氣。

小黃門肉墩等侍臣,沒有一個人敢說一句話,隻得一個個屏聲靜氣,靜待年青的皇帝,能夠迅速安靜下來。

「朕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大司空師丹,居然不給朕這個皇帝一點麵子,而是附和王氏外戚,與朕這個堂堂的皇帝,唱對台戲。

師丹這個老東西,你怎麼能夠指責朕,處事不公,不顧大局,任人唯親呢?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劉欣越想越憤恨,惱怒至極:

「這個忘恩負義的老東西,朕不治你的罪,還能夠稱為皇帝嗎?」

到了這時候,小黃門肉墩等侍臣,才突然明白,原來是大司空師丹觸怒了皇帝,越發不敢啃聲。

5

對著鏡子,惱怒地思索了許久以後,劉欣的憤怒,終於稍稍地減輕了一些。

胖乎乎的小肉墩,見劉欣稍稍息怒,就仗著劉欣平時的寵愛,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問劉欣道:

「陛下啊,是大司空大人惹你生氣了嗎?」

「肉墩啊,朕的小親親,不是大司空這個仗恃對朕有恩的老賊,誰還能夠有這個膽量呢?」劉欣的語氣溫柔了不少。

「陛下恕罪!肉墩私下以為,皇帝發怒不妥,有傷陛下的威嚴和英明啊!」小肉墩輕聲勸解劉欣道。

「你這個小鬼東西,也知道有什麼不妥嗎?」劉欣見小肉墩為大司空師丹說情,心裡有些惱怒。

「陛下啊,你不是常說要察納雅言、從善如流嗎?

如果陛下隻是因為大司空大人上書中所說的一點冒犯的話,陛下就去下旨,懲罰大司空大人,不是會讓大臣們非議陛下,說陛下沒有一點肚量,心是口非,拒絕勸諫呢?

大司空大人既是當世大儒,又曾經當過陛下的師傅,還是陛下新近才提拔起來的元老大臣。

處罰大司空大人,不是也會暴露陛下,任用人才不當的過錯嗎?」小肉墩的提醒很有見地,發人深省。

「肉墩啊,朕的小親親,你真是朕的智多星啊!你的才乾見識,超過了朝中所有的大臣啊!為什麼你隻是一個小小的黃門呢?你讓朕再想想這件事情吧!」

劉欣更加憂鬱起來。

苦惱地思索了很久,劉欣隻好既向小肉墩,又像自我安慰地說道:

「朕還是對大司空暫時忍讓,不公開發作吧!希望朕對大司空的優裕策略,能夠感化大司空。」

6

大司空師丹上書的事情剛剛告一段落,新的煩惱又開始困擾起劉欣來。

劉欣的堂舅傅遷,為人陰險奸邪,喜歡陽奉陰違。傅遷特別擅長搞一些小動作,去諂媚他的姑姑傅太後,而深得傅太後的喜愛信任。

所以,傅太後特意安排侄子傅遷,經常跟隨在劉欣的左右,名是侍奉皇帝,聽從使喚,實際上是充當傅太後的耳目,探聽朝廷的消息。

劉欣心知肚明,但懾於祖母傅太後多年的威嚴,不敢拒絕祖母傅太後的安排。

劉欣心裡很不喜歡傅遷,厭煩傅遷在傅太後的麵前,說三道四,搬弄是非。

傅遷得寸進尺,仗恃傅太後對他的喜愛,喜歡連劉欣和朝廷貴戚,朝廷重臣的一舉一動,也不放過,統統向傅太後匯報反映。

劉欣越來越厭惡傅遷的告密行為,就向尚書令唐林秘密下旨,準備免去傅遷的官職,將傅遷逐回原郡去居住。

不想皇帝的密旨泄露,傅太後很快就知道了皇帝準備下旨,驅逐傅遷這件事情,不禁勃然大怒。

7

「陛下真的長大了,竟然將哀家這個老太婆,也不放在眼裡了!

陛下沒有與哀家商議一下,怎麼能夠擅自作出驅逐傅遷這樣的決定呢?」

聽到傅遷哀述自己被逐的消息以後,傅太後十分震驚和憤怒,怒氣沖沖地向親近侍從抱怨道。

親近侍從急忙安慰勸解傅太後。

傅太後脾氣火爆,越想越生氣,立即火冒三丈地命令小黃門傅家駒道:

「家駒,你去叫皇帝過來,哀家要過問此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瘦弱不堪的小黃門傅家駒,不敢怠慢,急急忙忙地出了傅太後寢宮,飛跑著前往未央宮白虎殿,去傳達傅太後的懿旨。

聽見祖母傅太後召見,劉欣立刻意識到大事不好。他慌裡慌張地跟隨小黃門傅家駒,到了祖母的寢宮裡。

8

來到祖母傅太後的寢宮中,劉欣看見臉色陰沉的祖母傅太後,心裡就開始忐忑不安起來。

果然,祖母傅太後,對待已經當了皇帝的孫子劉欣,還是像劉欣兒時那樣,一張嘴,就毫不留情。傅太後劈頭蓋臉,十分嚴厲地訓斥起孫兒劉欣來。

帶著小肉墩等一乾侍臣的皇帝劉欣,聽著祖母傅太後的訓斥,覺得大傷麵子,臉紅耳赤,尷尬不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從尋找師叔開始 戰神虐渣A爆全球 終結末日騎士 九靈器神 極品學霸橫掃南北朝 苟成聖人後被天道曝光了 西遊:從漫畫開始的文化入侵 我的異界這一生 諸天遊戲:從魔咒課教授開始 海賊:我在洛克斯船上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