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聊先祖兄弟立誓 報喜訊親人賀喜(1 / 2)

加入書籤

1

「侯爵爺爺啊,大英雄陳湯,甘延壽斬殺郅支單於的故事,實在是太精彩了,我多麼希望,還想夠再聽一次啊!

爺爺,侯爵爺爺啊,聽兄弟們說,爺爺叔伯們在宗祠裡討論年末臘祭祖先神靈的事情。

孩兒的心裡,一直有一個疑問,想趁機問問兩位爺爺,希望能夠弄個究竟。

爺爺啊,孩兒聽說,我們的這個舂陵侯家族,原來不是被皇帝分封在舂陵(原湖南寧遠縣)那個地方嗎?

我們的祖輩在舂陵那個地方,原本居住得好好的。

我們乾嘛要拋棄那些來之不易的田地家產房宅,千裡迢迢,從舂陵(原湖南寧遠)遷來白水(湖北棗陽)居住呢?

爺爺,侯爵爺爺啊,你能夠告訴我們,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嗎?」

劉縯突然轉過話題,向舂陵侯劉仁、前巨鹿都尉劉回兩位老人發問道。

2

「縯兒啊,問得好啊!

我們家族遷居白水,這是蒙元帝皇帝的恩典,你堂爺爺的功勞啊!」

前巨鹿郡都尉劉回,憋了很久很久,一直都沒有找到說話的機會,終於趁著大哥舂陵侯劉仁飲茶的機會,搶著回答孫子劉縯的疑問道。

當初舂陵侯的封地,其轄區大致為今天湖南省寧遠縣北部、新田縣大部、雙牌縣陽明山一帶和金洞管理區。

舂陵侯爵治所,在今寧遠縣柏家坪鎮一帶,後修築了舂陵古城,作為侯國都城。

蔡陽縣白水鄉,原屬荊州部所屬,現在屬於湖北省棗陽縣。

蔡陽縣在南陽郡城宛城以南,約一百公裡的地方。

「孩子們啊,我們原來居住的侯爵封地舂陵,表麵上看起來十分不錯。

實際上,舂陵的地勢低下,氣候又悶熱潮濕,而且有山林瘴氣。

在舂陵那裡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我們舂陵家族,也無法適應當地的氣候和環境。

尤其是對於老人孩子,更是難熬。

我們舂陵家族家族老老小小,都十分苦惱。

幸好你侯爵爺爺機智過人,他以退為進,上疏元帝陛下,願意減戶,遷徙到南陽郡哪個地方去居住。

聞聽你舂陵侯爺爺願意減戶遷徙,元帝陛下龍顏大喜,非常嘉獎你舂陵侯爺爺的行為。

朝會之時,元帝陛下與朝廷三公們擺談說道:

『諸位愛卿:

如今世風日下,自私貪欲之心越發濃烈,貪婪自私之輩層出不窮,令人憂慮。

很多王公侯爵,都貪得無厭,向朝廷盡力索取,希望朝廷能夠增加他們的采邑,或是將他們分封到土地肥沃富庶的地方。

而舂陵侯深明大義,心月匈豁達,卻願意減戶遷徙,實屬難能可貴!

朕怎麼能夠不表彰舂陵侯的義舉呢?

準舂陵侯所奏,劃蔡陽縣的白水(今吳店鎮一帶)、上唐(今隨州市曾都區唐縣鎮)兩個鄉,重建舂陵侯國(治所在今吳店鎮北的古城),以表彰舂陵侯的高風亮節。』

元帝皇帝當即下旨道。

蒙元帝皇帝的大恩特許,我們舂陵家族所有人眾,即整個的舂陵劉氏宗族,當年就都隨從堂爺爺(舂陵孝侯劉仁)一起,從零陵郡北遷,從零陵郡泠道縣(湖南省寧遠縣),向北遷移,到了如今的南陽郡蔡陽縣白水鄉居住。

我們侯國的國名,依舊叫做舂陵,以紀念我們祖先的發跡之地,以示不能忘恩。

從那時起,我們舂陵家族,就一直居住在棗陽縣白水鄉這裡。」

前巨鹿郡都尉劉回,簡明扼要地向孩子們介紹了舂陵侯封地的變遷。

3

說起舂陵侯家族起源和遷居的經歷,前巨鹿郡都尉劉回,更加來了勁。

巨鹿郡都尉劉回,稍稍歇了一下,就接著前麵的話題,又介紹了起來道:

「孩子們啊,你們知道嗎?

在我們南陽郡裡,和我們舂陵侯家族一樣,出於景帝陛下直係後裔的列侯,一共有三支之多。

除了我們舂陵侯劉氏一支之外,還有被武帝陛下封於宛城(南陽郡城)以西四十裡(二十公裡)的安眾鄉的安眾侯劉氏,被宣帝陛下封於東復陽之地的復陽侯劉氏。

(東復陽,今桐柏市,位於河南省的南部、南陽盆地的東緣,宛城距今桐柏市,約有一百四十公裡的距離。)

安眾侯家族,距離南陽郡城宛城最近,隻有四十裡路程,我們舂陵家族次之,約兩百裡,復陽侯家族則稍遠一些,約二百八十裡。

從血緣關係來講,我們南陽郡這三支列侯,都是出自景帝直係後裔的侯爵,血緣關係最近,也最親。

孩子們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我們這三個出自景帝後裔的侯爵家族的子孫,一定要精誠團結,相親相愛啊!

孩子們啊,爺爺還要告誡你們一句話,從我們家族遷移這件事上,我們也可以吸取一些為人處世的有益的經驗。

我們平時為人做事,無論是說話,還是乾事業,都不要鼠目寸光,而是應該有遠見,要注意講究技巧和策略才好啊!

為人做事,也萬不可一根腸子通到底,什麼都直來直去,不講頭緒,沒有心機啊!

你們想想,如果當初,沒有侯爵爺爺卓有遠見的見識,順應形勢的舉動,哪裡有我們今天的美好家園呢?

孩子們,你們可千萬不要認為,我們舂陵家族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鄉侯,就小看我們舂陵家族的這塊侯爵封地啊!

我們舂陵家族的侯爵封地,雖然地盤並不大,僅僅是南陽郡蔡陽縣所管轄的兩個名叫白水、上唐的小鎮組成,卻實在可以稱得上是一塊風水寶地啊!

白水、上唐小鎮的氣候,溫暖濕潤,山川秀美,土地膏腴,物產豐饒。

聖龍湖、響水潭左右相擁,群山繞前,白水帶後。

正所謂左青龍、右白虎的絕佳聖地啊!

孩子們,你們從小在白水、上唐長大,一定都能夠親身體會到我們家鄉美麗迷人的景色了啊!

我們的家鄉,萬物昌盛,生氣勃勃,充滿著無限的人氣。

這是我們舂陵侯家族,人丁興旺的宜居之地啊!

秀麗的湖光山色,掩映著我們的小鎮;村落星羅棋布,充滿著無窮的樂趣和生機。

當初,我大漢朝最著名的術士蘇伯阿,遊歷各地,曾經來到我們舂陵封地這裡『望氣』。

我還清清楚楚地記得那時的情景。

爺爺和你們的侯爵爺爺,親自熱情地接待了蘇伯阿先生。

蘇伯阿先生對我們白水這裡的風水,是贊不絕口,稱贊備至啊!

那一天,爺爺和你們的侯爵爺爺,陪同蘇伯阿先生登上了白水高坡。

蘇伯阿先生望著舂陵這片雲蒸霞蔚的肥美土地,不由自主地大聲贊嘆起來:

『佳氣哉!鬱鬱蔥蔥然!』

蘇伯阿先生一看見白水美景,就沉迷其中,近乎忘情,一下子就喜愛上了舂陵這個地方。

你堂爺爺與蘇伯阿先生的見解,可說是英雄所見略同啊!

回想當年,你堂爺爺上京朝拜皇帝,曾經路過白水,在白水小鎮落腳。

那時,白水小鎮還沒有現在這樣繁榮,人丁興旺。

可你堂爺爺一見白水小鎮,就深深地愛上了這個美麗富饒的地方。

所以後來,你堂爺爺響應朝廷號召,上書皇帝陛下,請求減戶遷徙。

得到我皇元帝的允許以後,你堂爺爺最終就將我們的舂陵侯家族,遷居至此。

孩子們啊,舂陵這個地方,就是我們的世外桃源,我們的人間仙境啊!

這裡是我們舂陵侯劉氏家族,一塊不可多得的絕妙寶地啊!

孩子們啊,你們大家可都要牢牢記住,我們家族居住的這塊土地,來之不易啊!

你們可一定要加倍珍惜,歷代祖先給我們舂陵侯家族傳流下來的這塊風水寶地啊!」

前巨鹿郡都尉劉回,一臉慈祥,語重心長,喋喋不休地諄諄教導和勉勵著身邊的舂陵侯子孫們。

4

「爺爺,我們牢牢記住了你們的話!

我們發誓,一定要用我們的汗水,滋潤這塊土地!

一定要用我們的生命和鮮血,來誓死保衛我們居住的這塊土地!

我們對天發誓,我們絕對不會讓任何外人,隨意奪取我們舂陵侯家族賴以生存的這塊寶貴土地!」

劉縯搶著發誓道。

「是啊,爺爺!

伯升兄弟說得很對!我們舂陵侯祖先留下的土地,是我們賴以活命之地,絕不能夠讓他人隨便占去。」

劉賜、劉稷等幾個年紀稍大些的孩子,也搶著向爺爺們表態道。

「好啊,孩子們!

你們個個都很有誌氣!真不愧為我高祖皇帝的孝順子孫!

縯兒啊,剛才爺爺一直在認真地聽著,侯爵爺爺給我們大家講故事。

爺爺還一直沒有空問你,你娘,你爹都好吧?

你這次突然回家,究竟是乾什麼呢?

縯兒啊,爺爺看你與劉安一道,從濟陽趕回來的時候,顯得急匆匆的樣子。

爺爺猜想,一定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吧?

究竟是有什麼要緊的事情,要告訴爺爺呢?你趕快稟報給爺爺們吧,爺爺們快要等不及了。

看你喜氣洋洋的神態,一定是有什麼喜事發生了吧!

難道是你爹爹欽兒,又升遷了嗎?

哎,可嘆啊!我舂陵劉氏家族,可說是人丁鼎盛,人才濟濟。

可惜的是,朝廷任人唯親,我們家族被朝廷重用的人才,如今卻是越來越少啊!

我舂陵劉氏家族的處境,也是今非昔比,一代代地衰落下去了啊!

孩子們的職位,也是一代比一代低,發展前途也越發渺茫,讓爺爺們十分憂慮啊!

孩子們,你們可要知道,我們的先祖,可是聰明絕頂的景帝的兒子定王(劉發)呢!

你們可千萬不要墮了先祖景帝和定王的誌氣。」

前巨鹿都尉劉回,又犯下了老人們的壞毛病,喋喋不休地告誡孩子們道。

5

「兄弟啊,你的感慨,可觸動了我的心事。

如果孩子們沒有上進之心,一輩子碌碌無為,我們這些做長輩的,也臉色無光啊!」

舂陵侯劉仁,也深有感觸地對大家說道。

「兄弟一提起我們舂陵家族可敬可愛的先祖定王,我也是深有感觸,突然想起了定王的故事。

孩子們啊,你們可願意聽我講講,我們的先祖定王的故事呢?」

「爺爺,我們怎麼不願意聽呢?我們願意聽啊!

爺爺,你快講講吧!」孩子們齊聲請求道。

「既然孩子們愛聽,我老頭子的談性也跟著來了。

爺爺今天,就對你們這些孩子們,嘮叨幾句先祖的故事啊!」

舂陵侯劉仁,興趣盎然地答應道。

「爺爺啊,你老就別賣關子,快講吧!」

孩子們同聲催促起舂陵侯劉仁來。

6

「好吧!既然孩子們都樂意聽,我就給大家講講先祖定王的故事吧!

看你們大家,能夠從先祖定王的傳奇故事中,學到些什麼東西,得到些什麼啟示。」

接著,舂陵侯劉仁,就眉飛色舞地講了下去。

「卻說前元二年(前155年),我們的先祖景帝陛下,大封諸皇子。

景帝陛下的小兒子-我們的直係高祖定王,被父皇景帝封為了長沙王。

景帝陛下,雖是萬人敬仰的一國之君,但也免不了常人的感情,有所偏愛。

那時,高祖定王受封的領地,是在長沙國。

定王的受封領地,很小很小,而又地處偏僻。

定王看見受著父皇寵愛的哥哥、弟弟們的封地,都十分肥沃遼闊,心裡對父皇厚此薄彼的行為,心裡稍稍有些不平衡,不樂意。

但定王月匈襟開闊,為人大度,並沒有在父皇麵前鬧情緒,表現出自己的不快,而是愉快地接受了父皇的分封,前往長沙國上任。

轉眼十多年的時間,就很快過去了。

天高皇帝遠,生活無拘無束,定王在長沙國裡,倒也自在逍遙,享受天倫之樂,沒有什麼大的不滿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從尋找師叔開始 戰神虐渣A爆全球 終結末日騎士 九靈器神 極品學霸橫掃南北朝 苟成聖人後被天道曝光了 西遊:從漫畫開始的文化入侵 我的異界這一生 諸天遊戲:從魔咒課教授開始 海賊:我在洛克斯船上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