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漢哀帝再造冤獄 大漢廷奄奄一息(1 / 2)

加入書籤

1

在大司徒王嘉、大司馬丁明、禦史大夫王俊等賢良大臣的盡心盡力輔佐下,清明的朝政勉強維持了幾個月時間。

轉眼間,就到了建平三年(公元前4年)的十一月,大漢皇帝劉欣的病情,仍未見好轉,疾病常常反復加重。

劉欣精神倦怠,萎靡不振,常常疑神疑鬼,越加憂慮下屬臣子的反叛。

經常隨侍在劉欣身邊,與皇帝十分親近的黃門郎董賢等臣子的勸慰,也未能夠打消皇帝的疑慮。

一天,朝會結束,劉欣憂心忡忡地與董賢談論說道:

「董卿啊:

朕久病不愈,難道是有人,在秘密詛咒朕,遭致朕受到祖宗神靈厭棄的緣故嗎?

為什麼禦醫多方醫治,朕的疾病,依然久久不能夠痊愈呢?

亦或是朕不夠虔誠,沒有獲得神靈的垂青護佑吧!」

黃門郎董賢急忙應承建議道:

「陛下的憂慮和擔心,不是沒有道理。

臣將為陛下特別留意,朝廷內外,是否有對陛下不滿的奸佞賊子,施行巫蠱之術,試圖詛咒陛下。

為今之計,臣以為,應該首先祭祀祖宗神靈,祈求神靈的護佑。」

「董卿的意見很對!朕將立即選擇良辰吉日,祭祀天地神靈,祈求神靈護佑。」

劉欣贊許道。

建平三年(公元前4年)十一月初五,為了祈求天地神靈的護佑,劉欣請求太皇太後下詔,恢復了甘泉泰祠、汾陰後土祠的祭祀,撤銷了長安南郊祭天、北郊祭地的典禮。

劉欣因病,並不能親自到甘泉、河東等地去祭祀神靈,隻好派遣黃門郎董賢,以及有關主管官員,作為皇帝的代表,前去祭祀。

然而,君臣虔誠的祭祀,並沒有獲得天地神靈的庇護、保佑。

大漢朝政混亂依然如故,劉欣的疾病,也不見明顯起色。

劉欣的疾病一直未能夠治愈,心裡一直憂心忡忡,徹夜不寧。

劉欣心內越發憂鬱疑慮起來,於是再次召見黃門郎董賢商議道:

「董卿啊:

對於天地神靈的祭祀,我們君臣,已經非常虔誠了。可是,上天的護佑,依然沒有降臨。

朕懷疑,肯定是有某些野心家,在暗中詛咒皇帝,覬覦皇帝寶座。

請愛卿協助朕加緊防備,不能夠懈怠,以給那些奸佞惡賊以機會!」

黃門郎董賢急忙答應道:

「陛下:

請您放心,朕一定盡心盡力,為陛下進盡忠誠,收集信息,防止野心家詛咒皇帝,覬覦皇帝寶座。」

黃門郎董賢得到皇帝旨意以後,急忙下去安排,加緊調查。

不久,黃門郎董賢就急匆匆地進宮,為劉欣帶來了令人擔心的消息。

「陛下:

有關部門大臣,向臣報告,東平王劉雲,近段時間大肆祭祀鬼神。

臣擔心這個家夥,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得到黃門郎董賢的匯報,劉欣又添新憂。

劉欣心裡更加恐懼憂慮,對詛咒皇帝之說,堅信不疑,心病更加嚴重,吩咐黃門郎董賢道:

「朕一直懷疑,有人暗地裡詛咒朕。

東平王劉雲這個惡賊,與皇室血緣最近,人心叵測,我們不得不防啊!

董卿啊,你下去好好調查,務必弄個水落石出。」

「謹遵陛下旨意。凡是對陛下不利的,就是臣最大的敵人。

臣一定為陛下竭盡忠誠,調查清楚這些事情,及時清除這些惡賊。」黃門郎董賢向劉欣承諾道。

2

正在這時候,無鹽境內的危山一帶,突然發生了一場規模較大的地震。

那次地震當中,危山一帶山崩地裂,土地沉陷,山土自己翻起,壓蓋住上麵的青草,形成了一條寬闊馳道的樣子。

受強烈地震影響,東平國下屬的無鹽境內瓠山上的一塊高九尺六寸,寬四尺的巨大的石頭,也突然悄無聲息地轉側立起,比原址離開了一丈。

強烈地震造成的種種異象,引得百姓流言紛紛,人心惶惶,擔心末日降臨。這個消息,一直傳到了無鹽附近的東平國王宮裡。

東平王劉雲,是漢宣帝(劉洵)的孫子,東平思王劉宇的兒子。

而東平思王劉宇,是漢宣帝(劉洵)的第四子,漢元帝劉奭的異母弟,漢成帝劉驁的叔父,與大漢皇室的血緣關係很近。

東平王劉雲,與劉欣平輩,雖然並無野心,但和妻子東平王後劉謁,一直都十分迷信,癡迷祭祀鬼神,覺得瓠山上的這一塊轉側立起的大石頭,十分神奇。

於是,東平王劉雲夫妻倆,親自帶領隨從,前往大石跟前進行祭拜,乞求神靈的庇護。

東平王劉雲還在自己的東平王宮裡,樹立一塊與瓠山立石十分相似的石頭,捆紮了一些黃倍草,一並進行祭祀。

東平王劉雲夫妻一輩子也不會想到,他們夫妻倆這一祭祀行動,會觸犯當政者的忌諱,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

3

河內郡人息夫躬,是皇帝嶽丈孔鄉侯傅晏的同鄉。

息夫躬粗通文墨,研讀過《春秋》等聖賢典籍,與長安人孫寵一樣,是兩個官迷心竅的妄人。

息夫躬、孫寵兩人,曾經一同在朝廷擔任待詔,關係非常親密。

孫寵還曾經擔任過汝南郡太守這個二千石的高職,最終因貪腐罪免職,十分清楚朝廷現今的局勢和皇帝心中的憂慮和疑心。

兩人失官很久,窮愁潦倒,憂鬱無聊,常在一起牢騷滿腹,渴望東山再起。

一天,兩人再次聚會。

無意之中,孫寵與息夫躬閒聊,一下子講到了東平王劉雲夫妻,出宮祭祀巨石這件事情。

孫寵說道:

「東平王劉雲這對夫妻,真是一對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的活寶!

居然帶領侍從,對一塊巨石進行祭祀,祈求神靈的護佑。」

息夫躬聽了孫寵講到東平王劉雲夫妻出宮祭祀巨石這件事情,不禁大喜起來,對孫寵說道:

「孫兄弟,你真是我的福星啊!

東平王劉雲夫妻,出宮祭祀巨石這件事情,是真的嗎?

兄弟啊,我們升官發財,封官進爵的機會到了。

說不定因為這件事情,我們還會封上一個侯爵呢!」

孫寵對息夫躬的說法嗤之以鼻,嘲笑息夫躬道:

「兄弟啊,你真是想做官想瘋了,喪心病狂,昨晚做美夢了吧?

漢朝廷歷來的規矩,無功不能夠封侯。

我們閒居無事,沒有立下任何功績,你卻癡人說夢,妄想封侯。這不是天方夜譚,癡人說夢嗎?」

息夫躬正色對孫寵言道:

「孫兄弟此言差矣!兄弟我並不是癡心妄想,癡人說夢,逗孫兄弟開心。

兄弟我說的是真的。

兄弟啊,你知道陛下一直龍體欠佳,知道陛下的心病嗎?

兄弟啊,我們如今有一個鷂子翻身、飛黃騰達的絕佳機會。

東平王劉雲夫妻祭祀巨石這件事,是我們取得封侯的妙計啊!

兄弟啊,你附耳過來,你認真聽我講講。」

孫寵聽了息夫躬的計謀後,恍然大悟,驀然大喜,贊許息夫躬道:

「此計大妙!兄弟果然高明!」

孫寵與息夫躬遂共同謀劃,一道定計,準備一起上京,秘密上書朝廷,控告東平王劉雲夫妻,祭祀巨石,揭發他們詛咒皇帝的罪行。

4

於是,河內郡人息夫躬、長安人孫寵,緊急寫成了一份告發東平王劉雲詛咒皇帝、試圖謀逆罪行的告密奏疏,帶到了京師長安,上交與中郎右師譚。

中郎右師譚,聽說是舉報反叛的親啟密奏,不敢怠慢,於是,中郎右師譚通過中常侍宋弘的疏通,終於上報到了劉欣的麵前。

劉欣翻開息夫躬、孫寵的親啟密奏,隻見告發奏疏上明明白白地寫道:

「陛下:

最近,地震頻繁,謠言四起。

無鹽地方有大石自立,臣等聽聞邪惡之臣,附會往事,以為當年泰山石直立,孝宣皇帝遂得龍興。

東平王劉雲,因此生心,與其王後,日夜祠祭山石,詛咒九重,欲求非望。

而王後舅父伍弘,以醫術幸進,出入禁門,與東平王夫妻一道,詛咒皇帝,試圖謀逆。

臣等擔心,恐霍顯之謀,將行於杯杓;荊軻之變,必起於帷幄,禍且不堪設想矣!

事關危急,不敢不昧死上聞。請陛下嚴厲懲治。」

息夫躬、孫寵告密奏書的內容,正說中了劉欣的心事,劉欣閱罷大驚道:

「朕正要董卿調查諸侯的動向,不想東平王劉雲這個惡賊,果然起了異心,欲圖謀篡大位。

朕一直朝思暮想,探討朕久病不愈原因,原來果然有人詛咒朕躬。

如果朕不嚴厲懲治,恐怕會危害朕的龍體,危及江山社稷。」

這時劉欣正患重病,久治不愈,對很多事情,都十分忌諱厭惡,認為自己疾病纏身,的確是有人詛咒皇帝造成。

劉欣當即對黃門郎董賢下旨道:

「董卿啊,麻煩你立即把息夫躬、孫寵的奏書,交付主管機構去辦理,務必嚴厲查辦,弄個水落石出。」

5

主管官員見到息夫躬、孫寵的奏書,深知叛逆是萬惡不赦之罪,如臨大敵,迅速派人前往東平國,逮捕了東平王劉雲的妻子王後劉謁,關進詔獄,進行審訊懲處。

東平王王後劉謁,見飛來橫禍,已經魂飛魄散,六神無主,又是一個弱女子,忍受不住酷刑的折磨。

東平王王後劉謁屈打成招,但求一死,隻得順著審判官石青的誘導,承認自己的罪行道:

「臣妾祭祀山石,意圖詛咒皇帝,為東平王劉雲,謀求天子之位。

劉雲又與術士高尚等,占驗天象,料知皇帝疾病難以痊愈,劉雲當得天下。

因為山石立起,曾是宣帝應天命為天子的預兆。」

主管官員哪敢隱瞞王後供詞,落下一個同情叛亂逆賊的罪名,惹禍上身呢?

見到東平王王後劉謁的招供,審判官石青對屬下主管官員說道:

「諸君:

如今,證據確鑿,東平王劉雲夫妻犯罪事實清楚,王後劉謁夫妻叛亂謀逆的罪名成立,罪不容赦。

我們應該立即上報朝廷,給予東平王劉雲夫妻嚴懲。」

於是,主管官員石青大義凜然地上書皇帝道:

「陛下:

東平王劉雲夫妻,犯罪事實清楚,十惡不赦,請求朝廷,立即下旨,誅殺東平王劉雲夫妻。」

劉欣接到報告,沉吟起來:

「朕心內十分清楚,東平王劉雲夫妻,一向癡迷祭祀鬼神,並無詛咒皇帝之事,這是一件冤案,他們夫妻十分冤枉。

但朕的心病難除,龍體也一直未能夠痊愈。如果不是有人暗地裡詛咒朕,朕怎麼會是如今這個樣子呢?

東平王劉雲與皇家血緣最近,一向深得野心家的看重。朕未雨綢繆為上,加緊防備為好!」

劉欣思忖半晌,還是下詔道:

「來人啊,宣朕的旨意,廢黜劉雲的東平王王位,將劉雲放逐到房陵安置。」

6

廷尉梁相,見皇帝不問青紅皂白,聽信讒言,製造冤獄,非常擔心,急忙諫阻皇帝道:

「陛下:

東平王的案情未見確實,應委公卿認真復訊,查清事情真相,不要再造冤案,有傷聖朝英明。」

尚書令鞠譚,仆射宗伯鳳等大臣,都與廷尉梁相的意見相同,奏請劉欣,應委公卿復訊此案。

劉欣見狀大怒,疑心更起,非但不接受他們的勸諫,反而駁斥他們道:

「廷尉梁相,尚書令鞠譚,仆射宗伯鳳等大臣,飽受皇恩,卻意存觀望,首鼠兩端,欲為叛逆張目。

三人不知嫉惡討賊,反而附和叛逆,圖謀不軌,罪與叛逆相等,應該立即貶斥,削職為民。」

劉欣的聖旨頒下,群臣大呼冤枉,卻無人再敢出頭,向皇帝進諫。

東平王劉雲,聽聞聖旨,非常清楚自己夫妻受到的陷害來自哪裡,無從為自己辯駁,隻得含冤自殺。

7

聽到東平王劉雲自殺身亡消息,劉欣還不放心,對黃門郎董賢說道:

「董卿啊,東平王這件案子,太不簡單了。

廷尉梁相,尚書令鞠譚,仆射宗伯鳳等朝廷大臣,飽受皇恩,受到朕的寵信,一直侍衛內廷,卻意存觀望,首鼠兩端,欲為叛逆張目。

由此可見,大臣們眼見朕的龍體欠佳,一直對東平王這些家夥,寄予希望。這是朕最大的憂慮啊!」

黃門郎董賢急忙向劉欣進言道:

「陛下高瞻遠矚,憂慮得很對。

此時此刻,正是斬草除根,誅滅叛亂逆賊亂黨,將他們一網打盡,永絕後患的好機會。

希望陛下不要心慈手軟,饒過了這些奸賊。」

劉欣決定趁勢擴大打擊的對象,贊許黃門郎董賢的建議道:

「董卿言之有理。對奸惡者的仁慈,就是對良善者的傷害。

朕怎麼能夠容忍傷害帝國根基的事件發生呢?

董卿啊,傳旨下去,將與東平王案件有牽連的叛逆者,立即統統處死,斬草除根,不要有婦人之仁,讓叛逆者有死灰復燃的機會。」

「謹遵陛下旨意,臣立即下去傳旨。」

黃門郎董賢立即急匆匆地下殿,去傳達皇帝旨意。

得到皇帝旨意,辦案大臣哪敢怠慢,立即窮追猛打,尋根究底,很多人陷入冤獄之中,被迅速處決。

東平王王後劉謁與劉雲的舅父伍宏,以及漢成帝的舅母安成共侯的夫人伍放等人,也一起蒙受冤獄,被綁赴鬧市處死,將屍體暴露街頭。

東平王劉雲的案件後來越牽連越廣,冤獄越來越擴大,陷入牢獄的人,不計其數。

到了最後,案件還牽連到了朝廷重臣,就連三公之一的禦史大夫王崇等大臣,也未能夠幸免。

禦史大夫王崇,也被皇帝下旨,免去了禦史大夫的職位,貶謫為大司農。

8

眼見東平王謀反的案件,越牽連越廣,大司徒(丞相)王嘉,憂心忡忡。

當初,大司徒王嘉就對東平王劉雲詛咒皇帝的案情持懷疑態度,但卻因為劉欣親自出麵,強力乾涉過問,而不敢深度介入。

後來,眼見建議重新審判東平王劉雲案件的廷尉梁相、尚書令鞠譚、仆射宗伯鳳等大臣相繼被皇帝免職查辦、貶為庶民,大司徒王嘉,更加擔心。

大司徒王嘉,一直認為東平王劉雲案件疑點重重,廷尉梁相、尚書令鞠譚、仆射宗伯鳳等大臣冤屈,多次開口,向皇帝說明情況,為廷尉梁相、尚書令鞠譚、仆射宗伯鳳等大臣求情,但劉欣一律不準。

大司徒王嘉見皇帝拒絕,心底更加絕望,無可奈何,隻得忍氣吞聲,不言不語,不敢再次為東平王劉雲辯駁,為廷尉梁相、尚書令鞠譚、仆射宗伯鳳等大臣求情。

「大司徒大人不能與朕同心,朕怎麼能夠放心呢?」

劉欣心裡,有了撤換大司徒王嘉的打算。

但王嘉一向辦事乾練公正,深得朝廷大臣贊許,劉欣隻好暫時隱忍。

9

處理完東平王劉雲這個案件,清除掉東平王劉雲的親近人士以後,劉欣大為安心。

幾月之後,劉欣於是頒布旨意,褒揚舉報東平王劉雲叛逆的息夫躬、孫寵等人的功績說道:

「布告天下:

為人臣子,定當竭盡忠誠,一秉大公,不畏強暴。作為君王,應當獎善罰惡,伸張正義,褒揚善舉。

息夫躬、孫寵等臣子,對皇帝忠心耿耿,嫉惡如仇,舉報東平王劉雲等人的叛逆有功,堪稱臣子典範,不表彰,不足以顯示聖朝光明正大的治理。

特下旨,擢升息夫躬,為光祿大夫、給事中、宜陵侯;擢升孫寵,為南陽郡太守;擢升中郎右師譚,為潁川郡都尉;擢升中常侍宋弘,為光祿大夫、左曹官職;擢升黃門郎董賢,為駙馬都尉、侍中,晉封為高安侯,封邑一千戶。」

東平王劉雲案件,主要是息夫躬與孫寵兩人製造的冤案,其實跟劉欣的佞臣黃門郎董賢,並沒有多大的關係。

息夫躬之所以能夠見到中郎右師譚、中常侍宋弘,也是因為與皇帝的嶽丈孔鄉候傅晏的同鄉關係,由傅晏向中郎右師譚、中常侍宋弘推薦的。

此時,劉欣同董賢已經情好日密,形影不離。

劉欣一直希望,晉封董賢為侯爵,以報答董賢兄弟姊妹的忠誠。

所以當初,朝廷準備獎勵東平王案件的有功之臣之時,劉欣親自為自己的佞臣董賢,找了一個非常勉強的理由,於是對侍衛之臣聲稱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從尋找師叔開始 戰神虐渣A爆全球 終結末日騎士 九靈器神 極品學霸橫掃南北朝 苟成聖人後被天道曝光了 西遊:從漫畫開始的文化入侵 我的異界這一生 諸天遊戲:從魔咒課教授開始 海賊:我在洛克斯船上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