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漢哀帝肆意妄為 漢朝廷大廈將傾(1 / 2)

加入書籤

1

左曹、光祿大夫、宜陵侯息夫躬,既然受到劉欣的寵愛和親近,於是利用皇帝的寵信,頻繁進宮,去麵見劉欣言事,議論彈劾,無所避諱顧忌。

漢朝廷文武百官,都知道息夫躬身後倚靠的大樹,是至高無上的皇帝。

文武大臣皆畏其口舌,不敢與之爭論,息夫躬的氣焰,越發囂張。

宜陵侯息夫躬,特別喜歡上親啟密奏給劉欣,逐個詆毀朝中的公卿大臣。

文武大臣對息夫躬的忌憚很深,遇見息夫躬甚至不敢對他正眼相看。

大臣們明哲保身,深怕觸怒息夫躬,招惹禍端,弄得身敗名裂,大多不敢仗義執言,指出施政的不周和失誤。

唯有執金吾毋將隆、諫大夫鮑宣等少數德高望重的耿直大臣,不肯順從大流,去故意掩蓋真相,粉飾太平,以致禍國殃民。

也因此,這些正直的賢良大臣,不時遭遇皇帝的佞臣息夫躬、孫寵、董賢等人的嫉恨中傷和詆毀。

2

眼見漢朝廷君昏臣愚,朝廷的局勢混亂不堪,日益嚴峻,執金吾毋將隆等賢良士大夫憂心忡忡,預感如此下去,定將危害蒼生,傾覆社稷。

一天散朝,執金吾毋將隆在回府路上,遇見了諫大夫鮑宣。

兩人性格耿直,誌趣相投。

於是,執金吾毋將隆與諫大夫鮑宣兩人,邊走邊聊,私下交流,十分投機。

交談之下,兩人不由自主地談論起了朝廷的險惡局勢。

執金吾毋將隆憂心忡忡,對諫大夫鮑宣說道:

「鮑大人,如今漢朝廷的局勢,令人十分憂慮。

皇帝剛愎自用,高高在上,大臣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對國家大事漠不關心。

土地兼並日益嚴重,買賣奴婢盛行,朝廷賦稅急劇減少,內宮外庭財政非常窘困。

而欺上瞞下,阿諛奉迎之風卻十分盛行。

大臣們唯有歌功頌德,拚命奉承巴結上峰,以保持自己的高官厚祿,榮華富貴。

沒有誰敢於向陛下反映,朝廷困頓的真實情形和百姓強烈的不滿怨恨。

陛下見大臣們畏服,親近之臣恭順,越發意氣風發,做事隨心所欲,沒有忌憚。

陛下常常聲稱朕乃太子,受命於天。

朕的旨意,就是法律。這不是桀紂一樣的腔調嗎?

大臣們明哲保身,大多歌功頌德以媚上,唯有阿諛奉迎,必稱英明,力求避禍而已。

君臣如此混沌糊塗下去,我們的大漢朝廷,還有什麼希望呢?」

「執金吾大人言之有理!鮑謀不才,寧願舍命規諫陛下,挽救朝廷危急,救民於倒懸。」

「鮑大人如此大義凜然,為了生靈塗炭的百姓,拯救朝廷危機,維護朝廷公正,不惜舍生取義,仗義執言。

某人怎麼敢於落後呢?」執金吾毋將隆也慷慨激昂地許諾道。

3

不久,劉欣就派自己的親近侍從中黃門肉墩帶人,帶著皇帝旨意,去到皇家武庫去拿兵器,明目張膽地派人送到駙馬都尉董賢和劉欣的乳母王阿的住所去,賞賜給駙馬都尉董賢和乳母王阿,讓他們以此炫耀。

前前後後,劉欣派人到皇家武庫去拿兵器的次數,總計達到了十次之多。

皇帝賞賜臣子兵器的這些舉動,已經嚴重違背了大漢朝廷列祖列宗立下的規矩和朝廷的法規。

「執金吾大人:

屬下聽說,皇帝陛下不顧祖宗規矩、朝廷法規,多次私自將皇家兵器,贈送給自己寵愛的臣子駙馬都尉和乳母王阿。

屬下擔心,皇帝陛下這樣做,恐怕會危及漢朝廷的根基,危害社稷,請執金吾大人特別留意。」

一天,屬下劉堯,前來報告執金吾毋將隆道。

執金吾毋將隆聽了屬下劉堯的報告以後,大吃一驚,心中大為不滿,對屬下劉堯說道:

「劉大人言之有理!

某人打算立即上書皇帝,阻止皇帝的荒唐行為,以免危害社稷。」

執金吾毋將隆於是上書劉欣,提出抗議說道:

「陛下:

公私分明,公正無私,一秉大公,是為政者的應有品德。

按照大漢列祖列宗立下的規矩,武庫的兵器,是社稷的保障,天下公用的東西,並不是皇帝的私有之物,不可以隨隨便便地拿去賞賜。

國家武器裝備的建造和製作,都是用的大司農掌管的錢財去支付的。

大漢朝廷歷來的規矩,大司農掌管的錢物,連天子的生活費用等,都不能夠供給。

而天子的生活費用和犒勞賞賜臣下的錢財,一律出自少府的供應。

這就是不把國家用於根本的儲藏財物,用在不重要的事情上,不以耗費民財人力,供應無謂的消耗的大原則。

大司農掌管的錢物,少府的供應錢財,各有所用,用以區別公私,以表示所行是正路,表明天子的一秉大公,公私分明。

古代諸侯、方伯,受命主持討伐,天子才賞賜給他們斧鉞等武器。

漢朝邊疆官吏,接受抗拒侵略的任務和職務時,皇帝賜給他們武庫兵器,也都是先接受軍事和軍職以後,然後才能夠接受兵器。

《春秋》之義,強調臣民之家,不可以私藏武器鎧甲,目的在於抑製臣子的武威和野心,削弱私家的力量。

而今,駙馬都尉董賢等人,不過是陛下親近和寵愛的弄臣,對陛下有私情的卑賤奴仆罷了。

而陛下卻把國家公用的東西,送進了私人家門。取走國家的威武之器,供應他們私人家用。

臣私下以為,陛下公私不分,這樣做十分不當。

陛下這樣做,將使人民的財力,分散於弄臣佞幸之手,使國家的武庫兵器,擺設在卑賤奴仆之家。

陛下這樣做,將使弄臣佞幸的驕橫僭越之勢,愈演愈烈,不能夠給四方做出好的榜樣。

孔聖人曾經說過:『雍樂怎麼會出現在三家的廟堂裡呢!』因為他違背了禮製的規矩。

臣請陛下下旨,立即把發放給駙馬都尉董賢等人的兵器,收還國家武庫,進行管理。」

4

讀到執金吾毋將隆上奏的內容,劉欣勃然大怒,拍案大叫,對侍從小黃門肉墩等人說道:

「毋將隆,你這個多管閒事,無事生非的可惡家夥!朕賞賜心愛臣子一點兵器,有你的什麼屁事呢?

整個大漢帝國都是朕的,朕想賞給誰就給誰,你管得著嗎?何況區區一點兵器呢?」

侍從小黃門肉墩聽了,急忙勸解劉欣道:

「陛下:

執金吾大人雖然觸犯了陛下的忌諱,但執金吾大人所說,的的確確是執政的正理。執金吾大人這樣做,是為了維護朝廷法治,他是一個規矩而忠心的臣子。

如果陛下公私不分,一碗水不能夠端平,臣子們群起效仿,陛下怎麼治理天下呢?」

「你個傻小子,懂得什麼呢?難道朕作為一國之君,賞賜心愛臣子一點東西,都不能夠做主嗎?」

對侍從小黃門肉墩的勸解,劉欣不能夠接受,心裡大不高興,更加記恨執金吾毋將隆。

5

此時,皇太太後(傅太後)也變得越發傲慢驕橫,貪鄙自私,不顧朝廷大義。

不久,傅太後派手下的謁者傅瑤子,公然違背朝廷法律規定,強行到執金吾府裡,用極低的價格,去購買了八個官府奴婢。

執金吾毋將隆無力阻止,對皇太太後傅太後等外戚權貴貪婪無度、貪圖小便宜的惡習十分憤怒。

於是,執金吾毋將隆上書皇帝劉欣反映此事,提出抗議,希望皇帝阻止這種外戚豪族強買強賣、占朝廷便宜的行為說道:

「陛下:

臣私下以為,作為皇帝至親,應該一秉大公,帶頭遵紀守法,率先垂範才是。如此,才能夠令行禁止,旁人無話可說。

可是如今,皇太太後陛下卻帶頭破壞朝廷製度,令人不齒,她購買官婢的價錢,實在是太賤太賤了,且有違背朝廷法規,強買強賣的嫌疑,有傷公平交易的原則和皇帝以天下為公、公正無私的美好形象。

臣請求皇太太後改用平價去購買官婢,以免傷害皇帝以天下為公、公正無私的美好形象,損害國家利益。」

皇太太後傅太後得到執金吾毋將隆向皇帝告狀的消息,大為不滿。

皇太太後傅太後立即下旨,叫劉欣來到自己居住的永信宮宮裡,憤憤不平地向孫子劉欣抱怨道:

「陛下:

這就是你乾的好事!哀家買幾個奴婢,也有臣子說三道四,告哀家的黑狀!哀家也不是沒有給錢,有什麼了不起的呢?陛下作為一國之君,難道連祖母買幾個奴婢,也要管嗎?陛下難道連管住臣子的嘴巴,這點權力也沒有嗎?」

劉欣被祖母傅太後劈頭蓋臉一頓臭罵,惱羞成怒,當著祖母傅太後之麵,勃然大怒,大罵執金吾毋將隆道:

「毋將隆你這個狗賊,你如今是越來越過分了。你不去監管群臣,處理政事,怎麼竟敢汙蔑皇太太後陛下強買強賣呢?你這個老賊,專門與朕過不去,朕一定嚴厲懲罰你!」

得到孫子劉欣的承諾,傅太後稍稍滿意,對孫子劉欣說道:

「八個奴婢,值幾個錢呢?這點小事,哀家本不願麻煩陛下。

但那些大臣,聽從王政君那個老太婆的教唆,故意找哀家的不是,哀家是可忍孰不可忍,怎麼能夠忍受呢?

哀家也不是聖人,言行舉止,不可能讓人人滿意。如果陛下縱容下去,他們不是會處處、時時找哀家的不是了嗎?陛下,你好自為之,哀家看著呢!

陛下你回去吧!哀家也不願意責難陛下,陛下你自己看看,這件小事,怎麼處置吧!」

劉欣怒氣沖沖地從永信宮出來,回到了未央宮白虎殿,立即下旨,招來大司馬丁明、大司徒(丞相)王嘉、禦史大夫賈延。

劉欣不僅沒有獎勵不畏強權、堅持原則的執金吾毋將隆,反而親下詔書,交給大司馬丁明、大司徒(丞相)王嘉、禦史大夫賈延,指責執金吾毋將隆的過失說道:

「大司馬、大司徒、禦史大夫諸位大人:

毋將隆位列九卿之位,既不能匡正朝廷政事的過失,為國家推舉人才,又不能協助革新弊政,反而奏請與永信宮(傅太後)爭執奴婢買價的貴賤,可謂失職。

毋將隆的這些舉動,有傷教化,敗壞風俗,沒有維護好帝國的根本利益,不是一個忠臣的所作所為。

朕以為,對這些屍位素餐、不精忠報國的家夥,不予以嚴懲,不能夠彰顯朝廷的美德,警戒百官。

姑念當初,毋將隆有安國立儲的建議,茲下詔,貶降毋將隆為沛郡都尉,立即前去上任。

請幾位大人立即執行。」

大司馬丁明、大司徒(丞相)王嘉、禦史大夫賈延得旨,雖然明知執金吾毋將隆是不畏權貴,秉公辦事,但也不敢反對,隻得按照旨意實施。

堅持原則,顧念漢朝廷根本利益的執金吾毋將隆,卻因得罪權貴,而無辜被貶。

天下人對漢朝廷君臣的治理,越發大失所望,心裡怨恨不滿。

6

當初,漢成帝(劉驁)末年時,漢成帝(劉驁)一直沒有自己的皇嗣誕生,以便將來繼承帝位。

那時,毋將隆正擔任諫大夫,憂慮皇帝未立太子,恐怕將影響朝廷的穩定。

於是,諫大夫毋將隆向漢成帝(劉驁)上密封奏書,向漢成帝(劉驁)建議說道:

「陛下:

古代遴選諸侯入京,擔任公卿,以褒獎功德,輔佐朝廷,這是安邦定國的良策。

臣以為,陛下現在一直還沒有繼嗣,令人十分憂慮,恐怕將影響帝國穩定。

臣建議,應該征召定陶王等親王到長安,讓定陶王住在定陶王府邸裡,以協助陛下鎮守萬方,以防不測。」

漢成帝(劉驁)同意了諫大夫毋將隆意見,下旨讓劉欣入籍大宗,成為皇太子,最終繼承了漢成帝的皇位。

此時,劉欣念及毋將隆當初曾經擁戴自己的功勞,而暫時寬恕了他,沒有對毋將隆施以殺手。

7

諫大夫鮑宣,是渤海郡人。看見漢朝廷外戚專權,賢才被斥,朝廷危機四伏的情形,諫大夫鮑宣心裡十分憂慮,發誓匡正。

諫大夫鮑宣親上密奏書給劉欣,建言皇帝革新朝政。諫大夫鮑宣上書,警示皇帝說道:

「陛下:

臣見到孝成皇帝之時,外戚把持權柄,人人引薦他們各自的親信,來充塞朝廷,妨礙了賢能之士的進身之路。

以致到了最後,天下混亂,四海不寧,人們怨恨不平,動亂由此產生。

孝成皇帝又奢侈無度,驕奢淫逸,放縱自己,使土地兼並嚴重,買賣奴婢盛行,苛捐雜稅多如牛毛,天下百姓日益窮困不滿。

天下因此發生了將近十次日食,四次彗星出現的天象變異,以警告孝成皇帝。

這些天象變異,天災**,危險覆亡的征兆,都是聖明陛下耳聞目睹、親眼所見的。

為什麼到了如今,陛下的所作所為,越發放肆,反而更甚於從前呢?難道陛下不擔心天下安危嗎?這是臣感到十分疑惑的。

微臣私下以為,現在人民的生活麵臨著七失,讓他們生活無著,不得安寧,朝廷必須立即著手予以解決。

否則,天怒人怨,疊加發生,大亂必將在天下興起,最終危害社稷,傾覆祖宗祭祀。

天地陰陽不和,水旱災難頻繁,這是一失;

國家不思減輕百姓負擔,反而加重征收百姓的更賦和租稅,苛責嚴酷,這是二失;

貪官汙吏借口為公,借口為朝廷征收賦稅,想盡千方百計,勒索百姓不已,這是三失;

豪強大姓蠶食、兼並小民的土地,貪得無厭,沒有止境,這是四失;

貪官苛吏橫征暴斂,不分時候,濫發徭役,耽誤百姓種田養蠶的農時,這是五失;

百姓發現了盜賊,村落鳴鼓示警,地方官吏卻漠視無睹,忘記自己守土的職責,卻責令鄉村的青年男女,自己去追捕清剿盜賊,這是六失;

盜賊匪徒在青天白日之下,肆意搶劫,奪民財物,橫行無忌,這是七失。

對於七失,老百姓尚可勉強忍受,然而老百姓還麵臨有七死,卻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不能不引起英明的陛下高度的警覺。

被貪官酷吏毆打致死,這是一死;

入獄被獄吏虐待致死,這是二死;

無辜被奸人冤枉陷害而死,這是三死;

盜賊劫財殘殺致死,這為四死;

怨仇相報殘殺而死,這為五死;

荒年飢饉活活餓死,這為六死;

瘟疫流行染病而死,這為七死。

臣私下以為,人民生活麵臨七失而沒有一得,想讓國家安定,百姓安寧,也實在困難。

百姓麵臨七條死路,而沒有一條生路,想要無人犯法,廢棄刑罰,也實在非常困難。

臣私下以為,這難道不是朝廷的公卿、地方守相們,沒有盡職盡責,貪婪殘忍成風,肆意掠奪百姓的財物所造成的嚴重後果嗎?

群臣有幸,得以身居高官之位,享受朝廷豐厚的俸祿和恩賜。

難道如今,朝中有一個大臣,肯對小民存有一點憐憫之心,去幫助陛下,推廣教化,安撫百姓嗎?

群臣的誌向和心思,不過都放在如何經營自己以及家族的私產,滿足賓客的要求,為圖個人奸利而已,有誰想到朝廷的大局和公共利益呢?

文武百官以苟且縱容、曲意順從為賢能,以拱手沉默、屍位素餐為明智,認為象臣這樣,堅持原則仗義執言的人,都是愚蠢可笑的。

陛下把臣從村夫野民提拔為朝臣,實在是希望臣,能對朝廷有毫毛般微小的貢獻。

難道陛下僅僅是讓臣吃美食,做大官,尊貴地站在高門大殿上侍候嗎?

天下,是皇天的天下,也是天下人的天下。

陛下上為皇天的兒子,下為黎民百姓的父母,是為上天象牧養牛馬一樣地牧養人民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從尋找師叔開始 戰神虐渣A爆全球 終結末日騎士 九靈器神 極品學霸橫掃南北朝 苟成聖人後被天道曝光了 西遊:從漫畫開始的文化入侵 我的異界這一生 諸天遊戲:從魔咒課教授開始 海賊:我在洛克斯船上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