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安漢公重申大義 小皇帝正式大婚(1 / 2)

加入書籤

1

時間慢慢過去,長子王宇自殺的陰影,逐漸在王莽心中淡去,大司馬王莽也開始懊悔痛恨。

一天,王莽臉色陰鬱,十分痛心地對太中大夫嚴尤等密友說道:

「諸君:

吾怎麼才能夠改變嫉惡如仇,太過性急的毛病呢?

吾望子成龍心切,對自己的兒子,要求太過嚴厲,容不下與己相左的意見。

如今想來,多麼令人懊悔啊!」

太中大夫嚴尤,一直密切關注著王莽的心理動向,希望王莽能夠反省。

見大司馬王莽有些後悔,太中大夫嚴尤急忙抓住機會,向王莽進諫道:

「安漢公大人:

嚴尤深刻理解閣下的處境和心情。往事不可追,來者猶可待,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

宇兒是個好孩子,就是太過仁慈善良、心地單純。他直率坦誠,沒有心機,才會經不住別人的蠱惑挑撥,違背安漢公大人的治國理念,最終釀成大錯。

請大人節哀順變,慢慢淡忘這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振作起來,朝廷還需要你去支撐。」

太中大夫嚴尤,十分誠懇地勸王莽道。

「多謝伯石大人。吾在憤怒之下,專橫濫權,濫殺無辜,已經嚴重地損害了吾當初好不容易建立的良好形象。

吾一定要認真加以補救,挽回吾喪失的東西,重樹周公的光輝形象。」

王莽答應嚴尤道。

「如此甚好!安漢公大人一直月匈襟寬闊,樂於納諫,嚴尤一直十分欽佩。」

嚴尤趁機恭維王莽道。

王莽聽後,臉色漸漸舒緩,有了一絲喜氣。太中大夫嚴尤見狀,稍稍放心,接著勸說王莽說道:

「安漢公大人:

嚴尤一直希望,做閣下忠心耿耿,知無不言的諍友,而不是隻知道歌功頌德,吹噓拍馬的損友。

所以,如果嚴尤言語直率坦誠,有得罪冒犯安漢公大人的地方,請安漢公大人諒解。

不是嚴尤自吹自擂,朝中也許隻有嚴尤,能夠理解安漢公大人的苦衷和大人的偉大抱負。

嚴尤願意忠心耿耿地幫助安漢公大人,完成這一驚天偉業,青史留名。

大漢不幸,皇天不祐,經歷幾代昏君庸臣的治理,日漸傾頹,滿是瘡痍,弊端百出。

外戚專權,官吏貪腐,土地兼並,買賣奴婢盛行,賦稅銳減,經濟凋敝,錢製混沌,豪族大姓違法亂紀,已經到了十分嚴重,嚴重動搖帝國根基的地步。

不經歷革命性的改製,大刀闊斧的變革,大施對症猛藥,已經難以根治沉屙積弊,清除舊患宿病了。」嚴尤為王莽分析道。

「伯石大人真知灼見,令人欽佩。大人所說的,何嘗不是如此呢?

這就是莽堅守禮製禮法原則,欲樹立莽和朝廷的威望,強力推行改製法令,嚴厲治理,甚至不惜損害權貴利益,不怕得罪權貴外戚的根本原因。

如今,朝廷黑惡勢力橫行,拉幫結派嚴重,乾擾政令暢通,挑戰朝廷權威。

不強力打擊,無情誅殺,怎麼能夠樹立朝廷的權威和法製尊嚴呢?沒有樹立朝廷的權威,怎麼能夠興利除弊,革新改製,建立千秋偉業呢?

可是,大臣們因循守舊,墨守成規,固守私利。他們不理解甚至誤解莽的舉措,不理解莽為什麼要在朝廷,樹立領導核心的良苦用心。

他們不問是非,反而一味地責備莽一意孤行,改變祖宗規矩,專橫濫權,濫殺無辜。」

王莽對大臣們對自己改製的不理解和誤解,很是不忿,十分遺憾惋惜地對嚴尤說道。

「安漢公大人銳意進取,一心革新改製,真是聖朝之幸,是周公一樣的盛舉。

然而,嚴尤私下以為,大漢朝廷沉屙積弊日久,已經病入膏肓,氣息奄奄,革新弊政,千萬不可操之過急,濫施狼虎之劑。

大人完不可濫下屠刀,四麵樹敵,而應各個擊破,分化瓦解舊的勢力。

濫下屠刀,就會更加結怨,徒自增加更多的對手和敵人,不利於安定團結,同心協力地改製和分化瓦解對手,化解改製阻力。

必須循序漸進,實事求是,腳踏實地,平衡各方利益,說服團結大多數人,滿足大多數人的利益。

尤其是改製當中,涉及損傷某些階層利益之時,更應該慎之又慎。既要安撫,也要說服,不要一味地使用強製力量,使用蠻力,去壓服他們。

給他們分析利弊成敗,是非曲直,讓他們心悅誠服,心甘情願地接受改製,乃是上上之策。

嚴尤發現,近些日子以來,安漢公大人有些太過心急,有些不夠冷靜。

常言道,心急吃不得熱豆腐。就像治療一個重病危險的患者,如果一下子用上狼虎之藥,不僅對醫治疾病不利,反而可能送掉性命。」

嚴尤繼續態度誠懇地對王莽說道。

「伯石大人,你真是吾之知音。天下積弊愈盛,吾心急如焚,的確有些操之過急。

然而,天下官吏百姓,因循守舊,沉浸於安樂享受的日子久也,經不起一點大的變故和改革。

每每吾推出一些利國利民的措施,都會遭遇強力的抵製阻力,讓吾苦惱萬分。

哎,人的青春有限,吾的大誌難成!吾的心裡怎麼會不著急焦慮呢?」

王莽有些無可奈何地嘆息道。

「堅守自己的利益,安於享樂的生活,抱殘守缺,墨守成規是人之通病。

隻要慢慢改變,積少成多,就會有立竿見影的收獲,大人大可不用憂心忡忡。

嚴尤以為,如今,安漢公大人的威望日隆,大可不必將主要心思,放在樹立自己的威望上,而應該實實在在,做一些利國利民的好事。

比如確立禮製尊嚴,法令的公正執行,確立改製的大政方針等等,為今後的革新改製,清除沉屙,奠定良好的現實基礎。

阿諛逢迎、歌功頌德之風盛行,並不是一件好事,隻會讓掌權者迷惑沉醉。

這些聲音,雖然悅耳動聽,但隻會讓掌權者妄自尊大,唯我獨尊,自以為是天下智者、能者,無所不能,偉大光榮正確,英明蓋世。

從此以後,當政者不知道自己的缺失,聽不到百姓真實的聲音,這是最為可怕的。

嚴尤希望大人察納雅言,有容人之量,多多聽取一些反對逆耳之言,對朝政一定更有裨益。」

嚴尤懇切地向王莽建議道。

「多謝伯石大人提醒,莽一定虛心接受。

有時,莽的確有些著急,不夠冷靜,莽一定改掉這些壞毛病。

請問伯石大人,你認為當前的為政之道,什麼是最為重要迫切的呢?」王莽虛心地請教嚴尤道。

「安漢公大人禮賢下士,虛心納諫,察納雅言的美德,嚴尤十分欽佩。

嚴尤以為,既然大人的威望日隆,德高望重,足以領導天下,大人就應該把握機會,開始重申治國的大義原則,與時俱進,革新吏治,興利除弊。

世異則事異。不要墨守成規,固守利益格局,一心慕古,而應該有所創新,穩步推進,不要急於求成。

重點來說,確立了皇權的威嚴,確立了皇後之位,解決了皇帝繼承人問題,穩定朝廷大局以後,就要從土地,賦稅改革開始,休養生息,循序漸進,調動官吏百姓的積極性,解決朝廷的入不敷出等急迫問題,讓朝政走上正軌。

如果土地改革、賦稅改革的進展順利,大人再推行其他改製措施,則阻力就會更小一些。如此改製,也就會更加穩妥恰當一些。

如今,土地兼並情況越發嚴重,全國土地,幾乎都集中到了皇家宗室、皇親國戚、地方豪族大姓手中,這是最嚴重的大問題。

土地兼並,賦稅減少,已經嚴重地威脅了皇權,影響了朝廷的穩定,打擊了百姓對朝廷的向心力。

不說別的豪族大姓,就是十萬皇家宗室,在全國各地占據的土地數量,就十分龐大,數量驚人。而且,很多占有的土地,是違反朝廷規矩,朝廷法令,私自占有的膏腴之地,良田沃土。

其他皇親國戚,地方豪族大姓占據的土地良田情況,也與此類似。

這些豪族大姓占據的土地增多,他們門下的蔭附戶,自然而然也就越來越多。一增一減,朝廷的賦稅、戶口的損失,必然是越來越嚴重。

朝廷的財政也就日益窘困,入不敷出,宮廷開支也會捉襟見肘,就非常正常了。

這就是為什麼當初,大司空師丹大人等三公大臣,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強力推行土地革新改製,希望維持國家正常運轉的根本原因所在。

可嘆哀帝昏聵,利令智昏,寵信駙馬都尉董賢等奸佞小人,帶頭違反朝廷土地、奴婢法令,違背朝廷規矩,違背大宗原則,不按規矩行事,大肆賞賜權貴,最終讓大司空師丹大人製定的土地革新的法令,成為了一紙空文,讓土地革新的努力,最終功虧一簣,禍害後世。

大司空師丹大人,也出師未捷身先死,被奸佞陷害貶斥,逐出朝廷。

如果當初,大司空師丹大人的土地革新取得成功,朝廷財賦戶口正常增長,何至於有今天,朝廷入不敷出、舉步維艱的諸多困窘呢?

幸好安漢公大人出山以後,應對有方,如今四海安寧,邊塞也沒有烽煙四起,朝廷的穩定局麵,才能夠勉強維持,不至於萌生變亂。

要是天下突然遭遇一場變局,天災**出現,狼煙四起,朝廷處處捉襟見肘,又寅吃卯糧,無錢無糧,朝廷將拿什麼東西去應對呢?

這就是嚴尤常常所說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淺顯道理。

如今朝廷的情況,是如此的嚴峻,事關帝國安危,社稷傾頹,但又不得不努力維持。

隻有如同閣下這樣,具有銳意進取精神的英雄豪傑,才有這樣的魄力和勇氣,去推進革新改製。

嚴尤料想,土地改革,牽涉權貴豪族的根本利益,其中的阻力,必然也是很大很大的。

如果土地改製不順,主次不分,先後不明,進展不利,就倉促地推行其他改製措施,必然會本末倒置,輕重不明,激發各種矛盾,嚴重影響改製的順利進行,甚至危害國家興盛大計。

所以,嚴尤私下以為,從土地改製開始,理順賦稅收入支出的窘困,循序漸進,先穩定朝廷以後,再推進其他改製措施,似乎更加恰當一些,請安漢公大人仔細斟酌。」

嚴尤侃侃而談,建議王莽道。

王莽聽了太中大夫嚴尤的建議,大受啟發,興奮地贊揚嚴尤說道:

「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伯石大人直言,令莽茅塞頓開。

穩定壓倒一切。莽穩定朝政,確立權威以後,一定按照伯石大人的意見,去革新弊政,解決土地兼並嚴重、買賣奴婢盛行的一係列問題。

多謝伯石大人指教。莽立即下去,研究實施。」

王莽拍板說道。

嚴尤聽了,心裡很是高興。

談完政事以後,兩人又胡亂閒聊一會私事國事,相談融洽,兩人盡歡而散。

2

於是不久,王莽就以太皇太後陛下的名義,征召深明古禮的少府宗伯鳳等人進宮侍候皇帝。

王莽命令宗伯鳳等人,專門去到皇宮內廷裡,為小皇帝劉箕子(劉衎)講解充任繼承人的禮製規章、大義原則。

王莽還建議太皇太後說道:

「太皇太後陛下:

臣以為,充任繼承人的禮製規章、禮法原則,是國之準繩,立國大義,治國通典,不能不認真領悟履行。

臣恭請太皇太後下旨,命令所有諸侯、公卿、將軍、侍中以及諸文武大臣,全部前去,參加宗伯鳳大人的宣講,接受皇家禮製禮法規章、大義原則的教育。

隻有朝中大臣們,共同遵守皇家的禮製規章、信守大義原則,對內才能夠教訓年幼的天子,讓皇帝走上正軌,對外才能夠消除百姓的議論。

隻有慎重表明朝廷懲治叛逆,維護禮製禮法的大義原則,才能夠維護朝廷的安寧和穩定。」

太皇太後贊同王莽的主意,笑著答應道:

「安漢公大人的建議很好,朕堅決支持。請命令有關部門,立即實施,不得推三推四,有令不遵。」

3

在此之前,金日磾的二兒子秺侯金賞,都成侯金安上(是金日磾的侄子)的兒子金常,都因為死後沒有嫡係兒子繼承侯爵爵位,而被朝廷下旨,撤除了他們的封國。

秺侯金賞,是大將軍霍光的女婿。

如今,為了籠係天下人心,安漢公王莽遂向太皇太後提議,給功臣確定繼承的後裔,承繼家族的爵位和血緣。

一天,大漢朝廷舉行例行朝會,根據王莽的提議,君臣一道,討論讓失去爵位的功臣後裔,繼承祖輩爵位的問題。

當初,朝廷本來打算接受王莽的意見,讓金安上的孫子京兆尹金欽,過繼給都成侯金常做後裔,去繼承金常的都成侯爵位;

準備讓金日磾的曾孫金當,過繼給秺侯金賞,給秺侯金賞做後裔,以繼承金賞的秺侯爵位。秺侯金賞,是金當的伯祖父。

朝會之上,京兆尹金欽,卻出言不慎,認為對於親生父母的感情,應該重於過繼的養父、養母的感情。

這雖然本是人之常情,卻不合符大漢朝廷一貫提倡的大宗原則,禮製禮法的規矩。

當時,京兆尹金欽,率先出班,當著文武大臣,表達自己的意見道:

「陛下:

臣以為,金當即使已經過繼給自己的伯祖父(金賞)做繼承人,但還是應該給他自己的親生父親和他的親祖父,建立家族的祭廟,而應該派一個人為大夫,去主持他自己的伯祖父的祭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從尋找師叔開始 戰神虐渣A爆全球 終結末日騎士 九靈器神 極品學霸橫掃南北朝 苟成聖人後被天道曝光了 西遊:從漫畫開始的文化入侵 我的異界這一生 諸天遊戲:從魔咒課教授開始 海賊:我在洛克斯船上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