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擊子輿兩郡發兵 扶漢室豪傑同心(2 / 2)

加入書籤

而漢大司馬劉秀,早在昆陽、宛城之戰中,他們兄弟的英名,就已傳遍黃河南北,可說是天下聞名。

大司馬劉秀,不僅是大司徒劉伯升的親弟弟,首倡舉義,大漢初創的功臣,而且才乾品行卓越,目光遠大,月匈襟開闊,有雄才大略,愛護百姓,禮賢下士,深得官吏百姓和士大夫愛戴,我們應該歸順他。

我和門下掾大人一致認為,歸順玄漢大司馬劉秀,才是我們的最佳策略,是最為合適,最合符上穀郡官吏百姓根本利益的選擇!

大司馬劉秀,厚待部屬百姓,當初招募的屬下,即使在極端危難、麵臨死地的情況下,也沒有人背離,可見他的人格魅力和領導才能。

由此可見,我們選擇效忠大司馬大人,對我們的前途,也才更加有利。

大司馬大人,一定不會忘記我們擁戴的功勞!」

聽了郡府功曹寇恂的意見,耿況心有所感,但覺得一郡歸屬,關係重大,依然有些猶豫難決,不敢倉促決定,於是提出自己心中的疑問道:

「兩位大人:

你們的看法,的確很有道理。

問題是,如今邯鄲劉子輿(王郎)的勢力,正如日中天,勢不可擋。

如果我們公開宣布,繼續效忠玄漢大司馬劉秀,勢必會與邯鄲劉子輿(王郎)的趙漢王朝為敵。

我們本郡的軍隊,雖驍勇善戰,英勇無畏,但兵力卻十分有限,絕對不能夠以一郡之力,取單獨抵抗邯鄲劉子輿這個強大的敵人。

請問諸君,對於這個棘手的問題,我們究竟應該怎麼選擇才好呢?」

門下掾(總務主任)閔業,與郡府功曹(人事官)寇恂,悄悄商議幾句,也走上前來,勸郡守耿況道:

「郡守大人:

這個問題,的確非常重要,但不用為此太過憂慮!

我們的上穀郡,光是能征善戰的作戰部隊,就有一萬餘人。當然我們最有資格,自行選擇,決定我們自己的前途,不讓別人左右我們的命運。

屬下以為,如今的關鍵問題,實際上是我們所做的最後決定,究竟是什麼。到底我們上穀郡是選擇繼續效忠長安,還是歸順邯鄲的問題。

如果我們的決心下定,決意選擇繼續忠誠於玄漢王朝,贊同與玄漢大司馬劉秀進行合作,我們倆願意,前往東方的漁陽郡,去說服漁陽郡太守彭寵,讓彭寵與我們同心合力,一同對付邯鄲。

如果我們上穀郡能夠與漁陽郡結盟的話,那麼邯鄲就不在話下,不值得我們畏懼擔心了!」

郡守耿況思忖半餉,同意屬下寇恂、閔業的意見,立即拍板說道:

「兩位大人言之有理。

事不宜遲。當斷不斷,必受其害。首鼠兩端,坐觀成敗,不是忠臣烈士的行為。忠臣不事二主,我們還是選擇,繼續效忠大漢,事情就這樣決定。

麻煩功曹大人親自出馬跑一趟,前去覲見漁陽太守(郡長)彭寵,說服彭寵大人與我們上穀郡結盟。

到時候,我們每郡,先出動騎兵突擊隊兩千人,步兵一千人,前去支援大司馬劉秀,協助大司馬大人討伐劉子輿,就開始建立千秋功業。」

上穀郡耿況,與部屬寇恂,閔業等人,計議已定,決心,繼續效忠玄漢,立即開始實施,抵禦邯鄲劉子輿的計劃。

7

恰在此時,漁陽郡下所屬的安樂縣令吳漢,安樂縣護軍(軍事總監)蓋延,狐奴縣令王梁等,也建議漁陽郡太守彭寵,繼續效忠玄漢,支持大司馬劉秀,討伐邯鄲劉子輿。

漁陽郡守彭寵,安樂縣令吳漢等,都是南陽郡人,一直心向玄漢。

彭寵見出生漁陽郡要陽縣(今北京密雲縣)本地的護軍(軍事總監)蓋延,狐奴縣令王梁,也心向玄漢,大喜,立即同意繼續效忠玄漢,與上穀郡結盟。

8

吳漢,字子顏,南陽郡宛(今河南南陽)縣人。

吳漢性格果斷、狡詐,才乾卓越,武藝超群。少時吳漢家貧,於是供職為宛縣縣中,擔任一個小小的官吏,就是宛縣下屬的一個鄉亭亭長,以此謀生。

新莽末年,吳漢手下有一個賓客犯法,吳漢也受到賓客犯法事件的牽連,就像當初,劉秀因大哥劉縯的賓客犯法,受到牽連入牢一樣。

吳漢不願意坐牢,於是拋棄自己的亭長官職,逃跑到了邊郡漁陽(今北京密雲西南)郡一帶躲避。

吳漢逃難之時,所帶的錢財有限,不久資用就開始匱乏,便與人結夥,冒著危險,在邊塞以販馬為業,苟且偷生。

吳漢常常往來於燕、薊之間,每到一處,都喜歡結交英雄豪傑、仁人誌士,聞名邊塞諸郡。

更始帝稱帝以後,派玄漢使者南陽郡宛縣人韓鴻,徇行河北,安撫邊塞郡國。

玄漢使者韓鴻屬下一個部屬劉曦,一直與吳漢相善,知道吳漢聞名邊塞,於是趁機向上司韓鴻,推薦吳漢說道:

「使節大人:

屬下的同鄉吳子顏,是天下的奇異之士,才能卓越,有本事安撫邊塞郡國。

大人可與吳子顏一道,商討國家大事。」

韓鴻贊揚劉曦道:

「君言有理。大漢復興,正需賢良輔佐。尤其是邊塞諸郡,更需熟悉且忠於大漢的賢良士大夫管理。請君前去,召來吳子顏一試。」

於是部屬劉曦,前去召來了自己的同鄉吳漢。

大漢使臣韓鴻,與自己的同鄉吳漢交談之下,知道劉曦所舉不虛,當即下令道:

「劉曦唯才是舉,令人欽佩,吳子顏大才,足堪重任,委任子顏擔任縣宰,恐怕有些委屈子顏大才。請暫且擔任安樂縣令,有功之後,再聽任朝廷任命。」

大漢使臣韓鴻,遂任命同鄉吳漢,為安樂縣令,著即上任。

吳漢,到任安樂縣令以後,把安樂縣治理得安安順順,盜賊平息,百姓安穩。

不久,王郎假托是成帝之子劉子輿,與邯鄲豪強劉林、李育等起兵邯鄲。

北方州郡,見劉子輿勢大,都感到驚憂困惑,甚至有人,圖謀背叛玄漢,歸順邯鄲。

安樂縣令吳漢,決心死心塌地效忠玄漢,為此感到十分擔心,欲尋找有利外援,遂與漁陽郡署營尉、行護軍蓋延商議。

蓋延字巨卿,漁陽郡要陽縣人,與吳漢惺惺相惜,情好日密。

蓋延身長八尺,能夠使用三百斤的彎弓射箭。邊塞俗尚勇力,而蓋延以勇氣聞於邊塞,擔任郡列掾、州從事等職位。

彭寵擔任郡太守之後,提拔蓋延擔任漁陽郡署營尉、行護軍之職,十分信任。

安樂縣令吳漢,遂邀請蓋延商議,吳漢直截了當地對蓋延說道:

「巨卿啊,如今形勢危急,邯鄲皇帝即將兵臨漁陽。吳漢素聞大司馬大人(劉秀),是一位仁慈長者,禮賢下士,愛護百姓,很想歸順大司馬大人。」

漁陽郡署營尉、行護軍蓋延說道:「子顏言之有理。大司馬大人(劉秀),與眾不同,不喜掠奪,愛護百姓,與玄漢其他將領為人處世迥異,值得托付終身。

如果僅以一縣投順大司馬,恐怕會惹郡守不高興。不如乘機向太守進言,勸太守大人也一同歸附大司馬大人。如此,大司馬大人已經會牢記我們的功勞。」

吳漢贊同道:

「巨卿言之極當。讓我們一道去說服太守大人。」

吳漢於是與蓋延一道,向太守彭寵進言,勸太守彭寵繼續效忠玄漢,歸附大司馬劉秀。

漁陽郡太守彭寵心動,猶豫不決道:「此事事關重大,不可輕率決定,以免貽誤全郡官吏百姓。」

吳漢見太守彭寵心動,暗自高興,遂繼續為漁陽郡太守彭寵出謀劃策說道:

「郡守大人啊:

俗諺有雲,與其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如今,大司馬大人還未曾大器,一定牢記我們輔佐的功績,不會虧待我們的貢獻。

我們漁陽、上穀的突騎,可謂天下聞名。

君何不集合二郡的精銳部隊,歸附大司馬劉公,幫助大司馬劉公,一道攻擊邯鄲劉子輿,這可是一件蓋世奇功啊!

太守大人必將青史留名,大司馬劉公也會銘記太守大人雪中送炭的赫赫功勛。」

漁陽郡署營尉、行護軍蓋延也諫言道:「子顏言之有理。烈女不事二夫,忠臣不事二主。長安大漢,是正大光明的大漢天子,邯鄲王郎,不過是一個假托劉子輿的算命先生而已,怎麼值得托付終身呢?」

漁陽郡太守彭寵贊賞吳漢、蓋延道:

「子顏大人說得十分在理。隻有順應天心民意,才能夠有所作為。本郡守將慎重地考慮此事。」

然而,漁陽郡郡府的其他官員,除了郡守彭寵、安樂縣令吳漢以外,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漁陽郡附近郡縣的人士,與邯鄲的劉子輿天生親近一些。

這些官吏,卻都盼望漁陽郡太守彭寵,能夠歸附邯鄲劉子輿(王郎)。

於是,漁陽郡官員,自然而然分成了兩派,本地派除漁陽郡署營尉、行護軍蓋延,漁陽郡狐奴令王梁以外,大都主張歸順劉子輿,而外地派,卻更加親睞定都西京長安的玄漢更始帝。

彭寵左右為難,一時難以強製說服他們意見一致,不能立刻做出決定。

吳漢、蓋延、王梁等人,告辭郡守彭寵失望而出。

尤其是安樂縣令吳漢,心有不甘,於是約郡署營尉、行護軍蓋延,漁陽郡狐奴令王梁停在外亭,對郡署營尉、行護軍蓋延,漁陽郡狐奴令王梁說道:

「兩位大人:

如今,郡府官吏,大多贊同歸附邯鄲,贊同歸附長安的人數很少,郡守大人也猶豫不決,恐怕我們將會因意見不同於主流,而遭遇不測。

我們不如先發製人,用計謀去蒙騙那些本地派官屬,叫他們也一同前去,歸順玄漢大司馬劉秀。如此,則大功告成,否則,我們的生命堪虞。」

郡署營尉、行護軍蓋延,漁陽郡狐奴令王梁贊同道:

「子顏大人言之有理,隻是一時半會,恐怕難覓良策。」

吳漢一聽,沉思起來,三人思來想去,一時也想不出好的計策,隻好暫時擱置。

碰巧有一天,安樂縣令吳漢,奉郡守彭寵之命,到郡城外去諸縣去巡查、安撫百姓。

在前往一個小村落巡查的路上,安樂縣令吳漢一行,恰好遇見了一位士大夫張鍇,正風塵仆仆地急急前行。

士大夫張鍇,是儒家學派的學者。

安樂縣令吳漢攔下士大夫張鍇,請張鍇與自己一同進餐。兩人相見如故,相談甚歡,不知不覺之間,就談論起了天下大事。

不久,吳漢詢問士大夫道:

「請問先生,你說你剛剛從南方而來,可知道南方郡縣,有什麼新聞沒有?」

那個儒生張鍇回答道:

「縣宰大人:

我一路南來,所見所聞很多啊!小生心裡感觸最深的,就是大司馬劉公所到之處,天下無不歸心。

大司馬劉公經過郡縣,都向官吏百姓明明白白地指出,那位在邯鄲妄自稱尊的皇帝劉子輿,不過是一個僭偽之君,並不是劉家的親生子弟,而是算命先生王郎冒充的。」

「原來如此!皇後趙飛燕、趙合德姐妹,嫉妒成性,冷酷無情,怎麼可能讓宮女所生的孩子,流落人間呢?

多謝先生的教誨,這樣看來,大司馬劉公,真是百姓的救星啊!」

「誰說不是呢?據小生所見,還沒有哪一個將領,會有如此愛民之心呢?」

聞聽儒生張鍇此言,吳漢大喜,立即心生一計,對張鍇說道:

「大司馬劉公,是如此讓人向往,吳漢仰慕之至。不知道先生,能夠幫助在下,完成這一心願嗎?」

「縣宰大人禮賢下士,誌向不凡,隻有投奔大司馬劉公,才能夠大展宏圖。

小生能夠幫助縣宰大人,是小生榮幸,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怎麼敢拒絕呢?」

「好!多謝先生大義。請先生稍等一會,把一份文書,交給郡守大人,吳漢必有重謝。」

吳漢馬上進去,奮筆疾書,偽造了一份大司馬劉秀致漁陽郡府的文告,交給儒生張鍇,帶給郡守彭寵。

儒生張鍇,十分樂意地接受了。

臨行之時,吳漢還特意囑咐儒生張鍇說道:

「先生:

這是大司馬劉公,致漁陽郡府的一份文告的大致內容,拜托先生,親自去送給郡太守彭寵大人觀看。

還要麻煩先生,隨便把先生一路之上的所見所聞,先生一路之上聽到的消息,以及大司馬劉公深得民心的見聞,先生對大司馬劉公的一些了解和看法等等,一五一十、詳詳細細地報告給太守彭寵聽聽。

吳漢定將十分感激,一定牢記先生的功勞,事成以後,必將重謝。」

儒生張鍇欣然允諾道:

「縣宰大人:

請縣令大人放心。小生深知縣宰大人心願,知道縣宰大人對大司馬大人仁義愛民,為人處事,以天下蒼生為重心向往之。

小生對天發誓,一定不辜負縣宰大人的信任,不辱使命。」

吳漢大喜,送別儒生張鍇告辭而去:「那就有勞先生了,吳漢敬聽先生的好消息。」

張鍇前腳剛走不久,吳漢也跟在儒生張鍇的身後,回到了漁陽郡,再次前去說服彭寵。

就在這時,上穀郡的使者寇恂等人,也抵達了漁陽郡,前來說服漁陽郡守彭寵,商量兩郡聯合事宜。

至此,漁陽郡太守彭寵的決心,這才下定。漁陽郡太守彭寵,當即召集部屬官吏,下令道:

「諸君:

玄漢王朝,乃大漢正朔,最先奠定吊民伐罪,興復漢室的基業。忠誠烈士,仁人誌士,無不群起相應,欲為大漢,竭盡忠誠。

我輩燕趙慷慨悲歌之士,豈能夠置身事外,漠然置之,不為國建功立業呢?

茲任命安樂縣宰吳漢為郡長史,嚴宣為郡都尉,與代理郡護軍蓋延,狐奴縣令王梁等將領一道,共同率領漁陽郡步騎兵三千人,前往上穀郡,與上穀郡諸將,在薊城會師。

然後,上穀郡、漁陽郡聯軍共同南下,協助大司馬劉公大人,首先攻擊劉子輿(王郎)占領的薊城、巨鹿、邯鄲諸地,完成興復漢室、統一天下的大業。」

「屬下等謹守號令。」

郡長史吳漢、郡都尉嚴宣,代理郡護軍蓋延,狐奴縣令王梁等將領,毫不猶豫,率領漁陽軍隊而去。

9

狐奴縣令王梁,字君嚴,與蓋延是同鄉,都是漁陽郡要陽縣人。

王梁原來隻是漁陽郡屬下的一個小吏,彭寵接任漁陽郡太守後,認為王梁有才乾,就提拔王梁,擔任狐奴縣縣令。

10

上穀郡郡府功曹寇恂,與漁陽郡太守彭寵結盟以後,順利完成自己的使命,返回上穀郡。

返回上穀郡之時,在路過昌平的路上,郡府功曹寇恂,派兵襲擊了邯鄲劉子輿派來的使者。

上穀郡郡府功曹寇恂,指揮部屬將士,把劉子輿派來的使者當著斬殺,並奪了邯鄲使節的軍隊,以示效忠玄漢,與邯鄲趙漢勢不兩立。

邯鄲趙漢君臣得知,對上穀郡恨入骨髓。

不久,上穀、漁陽兩郡大軍順利會師。

上穀郡郡府功曹寇恂,於是跟上穀郡長史景丹,以及郡守耿況的嫡長子耿弇,與漁陽郡的將領一道,率軍南下,支援大司馬劉秀。

其時,薊縣已經被邯鄲軍隊占領。上穀郡軍隊跟漁陽郡的部隊會師以後,決定拿薊縣小試牛刀。

於是,兩軍聯合進攻薊縣,進展十分順利。聯軍連獲大勝,薊城邯鄲軍隊無法抵禦,終於攻陷薊城,斬殺了駐守薊城的趙漢大將趙閎。

上穀郡、漁陽郡聯軍占據薊城以後,派軍駐守安民,然後聯軍長驅向南,繼續向前挺進。

上穀、漁陽兩郡聯軍,所過邯鄲趙漢統治的郡縣,攻城拔寨,連戰連捷,聲威大震。

兩郡聯軍所經過的地方,總計斬殺了劉子輿的大將、九卿、校尉以下官吏四百多人,還斬殺、俘虜了邯鄲趙漢將士約三萬人,獲得印綬一百二十五副,節杖二枚。

上穀、漁陽兩郡聯軍,節節勝利,接連奪取了當初陷落邯鄲趙漢之手的涿郡(河北省涿縣)、中山(河北省定縣)郡、巨鹿郡(河北省平鄉縣)、清河郡(河北省清河縣)、河間郡(河北省獻縣)等二十二個縣城,兵力更加強大。

上穀、漁陽兩郡聯軍前鋒,順利抵近了廣阿(河北省隆平縣)縣城。

11

上穀郡長史景丹,字孫卿,是馮翊郡櫟陽(今陝西西安市臨潼區)縣人。

少年時,景丹曾經就學於長安太學。新莽時舉四科,景丹以言語科,被舉為固德侯相,被稱譽為有乾事才能,後升遷為朔調連率副貳(副太守)。

更始帝稱帝以後,派遣漢使者到上穀郡宣示聖旨。

上穀郡連率副貳景丹與上穀郡連率(太守)耿況一道,順應形勢,歸降了更始帝,景丹於是被玄漢王朝任命為上穀郡長史。

劉子輿、劉林在邯鄲起兵後,上穀郡長史景丹與太守耿況、郡功曹寇恂、掾史閔業等人,共同謀議,決定歸順大司馬劉秀,與劉秀一道同心協力,抗拒劉子輿。

所以,才有了與漁陽郡聯合,一起南下,投奔大司馬劉秀,一道對付邯鄲劉子輿。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從尋找師叔開始 戰神虐渣A爆全球 終結末日騎士 九靈器神 極品學霸橫掃南北朝 苟成聖人後被天道曝光了 西遊:從漫畫開始的文化入侵 我的異界這一生 諸天遊戲:從魔咒課教授開始 海賊:我在洛克斯船上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