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抵廣阿兩軍會師 討子輿信心倍增(2 / 2)

加入書籤

請拜銚期為偏將軍,自成一軍。」

劉秀贊同道:「仲華言之有理。隻是如今,兵力不足,恐怕沒有多餘的軍隊,交給次況統領。」

偏將軍鄧禹說道:

「這個,請司馬主公放心。

我願意授給銚期兵卒二千人,由銚期親自率領指揮;命令傅寬、呂晏為裨將,各自率軍數百人,聽從偏將軍銚期的統一指揮。」

劉秀大喜,爽快答應。

在偏將軍鄧禹的直接領導下,偏將軍銚期,開始獨當一麵,率領自己手下的數千將士,獨立開展平叛工作。

偏將軍銚期成績非常顯著,偏將軍鄧禹大為贊賞。

偏將軍銚期勝利回軍以向,偏將軍鄧禹向大司馬劉秀報告部下諸將的戰況之時,對偏將軍銚期贊賞有加。

劉秀聽後,很以為然,當著鄧禹,贊賞銚期道:

「仲華兄真有知人之明。本司馬十分滿意次況的帶兵表現。

茲派遣偏將軍銚期,另行引兵,攻打真定、宋子等縣邑。」

偏將軍銚期,不負劉秀所望,巡行安撫真定、宋子縣等地,並迅速地攻下了樂陽(今河北平山東北)、槁縣(今河北槁城縣)、肥累(今槁城西)等地,所至皆捷,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劉秀更加信任偏將軍銚期,於是下令把大司馬中軍大營,遷到鄗城。

鄗城距離趙漢皇帝劉子輿的都城邯鄲,不過兩百裡左右的距離。

趙漢皇帝劉子輿,受到的壓力,是越來越大。

劉子輿君臣,憂心忡忡,恐懼不安。

7

「劉文叔這個惡賊,真是得寸進尺,欺人太甚了!

我們大漢君臣,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跟劉文叔這個惡賊拚命,奪回鄗城。」

玄漢大司馬劉秀率領的漢軍,已經兵臨城下,就要打到趙漢的家門口邯鄲了。

劉子輿、劉林君臣見此,怒恨交加,決心故技重施,立即反擊,偷襲大司馬劉秀的中軍大營,擒賊擒王。

8

當初,趙漢劉子輿君臣,就曾經派遣自己手下的得力大將大司馬李育的弟弟李惲,率領重兵,取進攻鄗城,準備擒賊擒王,直取玄漢大司馬劉秀。

那時,劉秀剛住進鄗城招待所不久,城中的大姓豪族蘇公,就背叛漢軍,發動了叛亂。

蘇公率領叛軍,打開城門,開門納賊,把趙漢大將李惲放進城去。

鄗城形勢,頓時十分的危急!

幸好前將軍耿純,警惕性很高,最先發現了這個叛亂陰謀的苗頭,有所準備。

前將軍耿純,率兵頑強抵抗,終於把趙漢大將李惲的偷襲的部隊,驅趕到了城外,大將李惲,也被前將軍耿純,在陣前殺死。

9

如今,眼見玄漢大司馬劉秀,在鄗城賴著不走,而且不斷在鄗城集結重兵,似乎有攻打邯鄲的動向。

趙漢皇帝劉子輿君臣,越來越擔心。

於是,劉子輿下旨,任命大司馬李育的另一個弟弟李珺,擔任大將,再次率軍,進攻鄗城。

趙漢大將李珺得令,率領趙漢軍隊,又在鄗城城外排兵布陣,拿出了一副不打下鄗城,誓不罷休的樣子。

眼見趙漢軍隊聚集重兵,再次攻打鄗城,劉秀十分憂慮,緊急召集鄗城留守眾將,商量破敵之計。

鄗城留守眾將,很快在鄗城傳舍聚齊。

大司馬劉秀,首先開言道:

「諸君:

鄗城地勢重要,是征服邯鄲的前進基地。

但鄗城是個新征服的地方,人心還沒有聚攏,人民的忠誠和向心力還沒有聚集。

我軍兵力不強,又要擔心鄗城,再次出現內亂,恐怕堅守非常不易。

如今,趙漢盜賊,再次兵臨鄗城城下,前不久剛剛發生的叛亂,可能還會再次在鄗城城裡發生。

如果盜賊裡應外合,內外勾結,我軍就十分危險了。

請問諸君,可有什麼良策,驅趕逆賊,肅清內奸,守住鄗城彈丸之地?」

眾將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見諸將意見不一,爭論不休,偏將軍銚期,遂建議劉秀道:

「大司馬主公的憂慮有理。

末將覺得,為了避免再次出現敵人裡應外合,偷襲我軍的情況,我們要穩住自己的陣腳,清除內應才是。

我們不如要求眾將士,先守城不出,挫敵銳氣以後,再伺機破敵不遲。大司馬主公,以為如何呢?」

「偏將軍大人言之有理。

盜賊遠道而來,糧草必然不足,隻想速戰速決,但求得逞、我們偏不讓盜賊如意。

本司馬下令,堅守鄗城城池,不與敵人進行決戰,拖死入侵的盜賊。」劉秀下令道。

劉秀令下,漢軍將士遵守軍令,堅守鄗城城池不出,不與敵軍交戰。

漢軍將士不時在城頭上,插科打諢,對趙漢君臣和將士破口大罵,挑釁戲弄城下的趙漢攻城將士。

9

眼見城裡的漢軍將士堅守不出決戰,城外的趙漢將領李珺等,早已經等不及了。

趙漢將領李珺,立功心切,恨不得立馬攻破鄗城,拿下漢大司馬劉秀。

當初,趙漢軍隊剛剛開拔到鄗城時,士氣旺盛,但接受上次偷襲失利的教訓,並不敢輕易攻城,隻是尋找漢軍的破綻,進行攻擊。

然而,守城漢軍的防守,可謂滴水不漏,趙漢軍隊無機可乘。

幾次進攻,趙漢軍隊都無功而返,被漢軍從城邊,趕過護城河去。

大將李珺更加憤怒,心裡很是生氣。

李珺親自上陣,騎馬沖到城下,率領趙漢軍隊裡的勇士,對著城牆上的漢軍將士,怒不可遏地破口大罵起來。

趙漢軍隊裡的將士,也在城上漢軍箭矢的射程末端之地,肆無忌憚地走來走去,挑釁激怒漢軍。

漢軍將士眼見賊將李珺等將士的辱罵羞辱,侮慢挑釁,都氣得頭腦發暈。

但漢軍將士,害怕觸犯大司馬劉秀的軍令,都堅守自己的崗位不動,不敢下城,去主動攻擊趙漢軍隊。

兩軍相持不下,趙漢軍隊也一刻也不想撤退,想困死城裡的漢軍。

大司馬劉秀,久困城中,也有些惱怒著急,於是對守城的諸將說道:

「諸君啊,盜賊如此囂張,目中無人,令人義憤填膺。

哪位將領,敢沖入敵陣,前去掃掃盜賊的威風,挫挫賊軍的銳氣。」

劉秀被敵將李珺激怒,決定派一員大將出馬,去好好收拾收拾李珺,掃掃趙漢軍隊威風。

「大司馬主公,殺雞焉用牛刀。

讓末將去會會這個傲慢自大的惡賊。」

裨將呂晏,應聲而出,單騎飛馬,迎戰李珺。

敵軍主將李珺,也不是等閒之輩。

他害怕中了漢軍詭計,隻是在漢將箭矢射程之外,與裨將呂晏交手。

雙方勇將勢均力敵,很久都未能夠分出勝負。

裨將呂晏力氣用盡,漸漸有所不支,敵軍主將李珺,更加豪氣頓生。

劉秀見勢不妙,命令偏將軍銚期,率軍接應呂晏,下令裨將呂晏,立即收軍回城,以免挫了銳氣。

漢軍裨將呂晏,在偏將軍銚期接應下,遵令回城,敵將李珺依然還不死心。

李珺誓死打敗城裡的漢軍,捉拿劉秀,就帶兵轉攻漢軍堅守的鄗城東門。

在東門之外,李珺仍然親自上陣叫罵,向漢軍將士挑戰,要求漢軍大將出來,跟他單挑,一決雌雄。

見敵將李珺,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漢軍,漢軍將士實在是忍無可忍了。

裨將傅寬憤怒,親自拍馬出城,與敵將李珺過招,想挫挫敵軍的銳氣。

裨將傅寬雖然武藝高超,但與敵將李珺激戰一番後,依然沒有撿到半點便宜。

劉秀隻好再次下令,鳴金收兵回城。

李珺見漢軍緊閉城門堅守,就帶領趙漢士卒,在東門外繼續叫罵,挑釁漢軍。

但趙漢將士,罵了很長很長時間,也沒有人理他。無人前來應戰,李珺越發覺得漢軍怯懦。

敵將李珺,很快又轉到鄗城的南門外,去向漢軍叫陣。

偏將軍銚期,見敵將屢次挑釁,勃然大怒。

他吩咐部下裨將呂晏幾句,親自飛馬出城,去迎戰李珺。

武藝高強的偏將軍銚期,跟身材同樣高大的敵將李珺,緊緊地纏鬥在了一起。

麵對漢將數人的幾次對壘,敵將李珺也毫不畏懼,挺身而出,與漢將交戰。

正在這時,城中一位英姿颯爽的漢軍女將,飛馬而出,替下了偏將軍銚期,直取敵將李珺。

李珺頓時大驚失色,發覺有些不對勁,心裡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道:

「哎呀,大事不好。我驕傲輕敵,恐怕會中了漢軍的車輪戰術,墮了銳氣。」

李珺定睛仔細一看,發現這位上陣的將領,英氣逼人,十分俊美,居然是一位女將。

原來,上陣挑戰李珺,令李珺心膽俱裂,如夢初醒,加緊防備的女將,就是大司馬劉秀的三妹劉伯姬。

敵將李珺勇冠三軍,雖然不願意與女將劉伯姬交手,但敵人騎上頭來,欺負上門,也不得不緊急應對。

敵將李珺,抖擻精神,迎上前去,欲俘虜伯姬,收歸帳下侍候。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從尋找師叔開始 戰神虐渣A爆全球 終結末日騎士 九靈器神 極品學霸橫掃南北朝 苟成聖人後被天道曝光了 西遊:從漫畫開始的文化入侵 我的異界這一生 諸天遊戲:從魔咒課教授開始 海賊:我在洛克斯船上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