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理常山鄧晨出力 討河內岑彭獻計(2 / 2)

加入書籤

況且,韓歆堅守危城,欲為更始帝效忠,也是自己的職責和正氣所在,正當大力獎勵,以激發忠誠烈士,為國效忠之心,做好天下人的楷模和表率。」

劉秀大悟,贊揚岑彭道:

「岑大人言之有理。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職責本當如此。

本王正欲在部屬將領之中,提倡如此盡忠職守、忠心耿耿的義舉。

本王答應岑大人,不僅立即下令赦免韓歆,而且還將對韓歆大人,委以重任。」

兩人盡歡而散。

蕭王劉秀下令,赦免韓歆之罪,不久,又任命韓歆,做了前將軍鄧禹的軍師。

那時,更始帝任命的大將軍呂植,率領玄漢軍隊,正屯駐淇園。

在岑彭的勸說下,大將軍呂植,也率軍歸降了蕭王劉秀,為劉秀所用。

劉秀大喜,對岑彭更加信任。

劉秀認為,岑彭正直無私,才乾卓越,軍政才能俱佳,庚即下令,任命岑彭為刺奸大將軍,派岑彭督察各營將士,授以平時所持的符節,隨軍平定河北。

7

其時,西京長安,也麵臨著巨大的變局。

安居西京長安未央宮的更始帝劉玄,並不是天天都泡在醇酒和女人堆裡。

更始帝的頭腦,也有非常清醒的時候。

聞知蕭王劉秀,不聽從皇帝旨意,拒絕回京,殘殺皇帝派遣的使節官吏,並派兵公開攻占河內郡的消息以後,劉玄是大驚失色,愧悔莫及。

當著侍臣肉墩之麵,更始帝對前大司徒、宛王劉賜埋怨不止,喋喋不休地責怪劉賜道:

「宛王誤朕,宛王誤朕啊!

朕愧悔當初,不聽大司馬、舞陰王之勸,一時心軟,答應讓劉秀這個忘恩負義的小子,撫巡河北。

這豈不是放虎歸山嗎?

如今,朕的報應終於到了。

諸位愛卿,劉秀這小子的反意已明,已經成為了朕的大漢朝廷的大敵了。

說不定某一天,劉秀這小子,就會來找朕的麻煩,為他的伯升大哥、劉稷兄弟報仇雪恨了。

看樣子,劉秀這個叛逆的小子,羽翼漸豐,已經不再顧忌朕了。

劉秀這個小子,早就已經想把河內郡據為己有,作為他與朕對抗的根據地了。

諸位愛卿,如今劉秀這小子明目張膽地占據河內郡,豈不是已經意味著,這小子已經拉開了與朕的大漢朝廷,公開對抗的序幕嗎?

朕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河內郡位於黃河以北,太行山東南,北通上黨,南迫洛陽,是進入並州、冀州的門戶。

劉秀這個小子占領了河內郡以後,豈不是已經直接威脅到朕的東都洛陽的安全嗎?

並且,劉秀這小子的軍隊,還能夠牽製住黃河以南,大漢朝廷軍隊的北進,保證河北地區的安全。

從經濟地位看,魏郡、河內郡獨不逢兵,而城邑完整,倉廩充實。

看樣子,劉秀這個小子,還真有幾刷子,很不簡單啊!他對河內郡優越的經濟狀況,也非常重視呢!

哎呀,都怪朕怪朕啊!

朕一時心慈手軟,被這個小子的老實、膽怯迷惑住了,認為這小子謹小慎微、膽小怕事,不足為懼。

想不到今天,朕還真看走眼了,尾大不掉,讓豎子成名,讓這個小子成了氣候。

然而,朕是天下之主,天下歸心,兵強馬壯,朕豈能夠讓這個小子,稱心如意、為所欲為呢?

肉墩啊,速傳朕的旨意,召大司徒、右大司馬、左丞相、尚書大人進宮議事。」

更始帝劉玄當然十分清楚局勢的危險,力求扳回一局,立即下旨,召集大司徒李鬆、右大司馬趙萌,左丞相曹竟、尚書曹詡等親信大臣,進宮商量對策。

這一次,更始帝劉玄少有的果斷。

與大司徒李鬆、右大司馬趙萌,左丞相曹竟、尚書曹詡等親信大臣商議以後,更始帝急忙下旨,派遣廩丘王田立、大司馬朱鮪、白虎公陳僑等將領,率領三十萬玄漢將士,協助舞陰王李軼,堅守東都洛陽,從南麵防備劉秀。

玄漢三十萬大軍雲集東都洛陽,一下子造成了進逼河內郡,威脅蕭王劉秀大軍的形勢。

更始帝劉玄,還秘密下旨給尚書令謝躬,命令尚書令謝躬以及部下六位大將,密切關注蕭王劉秀的一舉一動,防止蕭王劉秀公開發兵,反叛朝廷。

8

實際上,更始帝君臣,並不是現在,才意識到河內郡、河東郡等河北諸郡的重要性。

更始帝君臣心裡,早就已經非常清楚,河北諸郡,對於玄漢王朝的重要意義,並且已經提前做出了很多的應對措施,鎮服各地。

更始二年(公元24年)正月,更始帝劉玄,聽到大司徒李鬆等大臣報告,知道邯鄲劉子輿已經突然崛起,大司馬劉秀抵擋不住,已經向南敗退。

得到河北局勢發生巨變,大司馬劉秀走投無路的消息,更始帝又驚又喜,但也有些著急擔心。

更始帝立即召集大司徒李鬆等大臣,商量對策,急於穩定河北的局勢。

很快,更始帝君臣,就做出了決策。

不久,更始帝下令,命令親信的尚書令謝躬,擔任主將,率領七位將軍,一邊監視劉秀,一邊配合劉秀的大軍,攻擊邯鄲劉子輿。

同時,更始帝還派出親信的官員鮑永,去擔任河東郡太守,由河東郡向西,發動攻擊,去反擊劉子輿。

尚書令謝躬,字子張,也是南陽郡人,與更始帝很早就認識,很受更始帝信任。

接受更始帝的旨意之後,尚書令謝躬就率領七位將軍,攻打劉子輿、劉林君臣守衛的邯鄲,但久久也不能攻下趙漢的都城邯鄲。

幸好大司馬劉秀,也要攻占邯鄲,率領大批漢軍來到邯鄲城下。

尚書令謝躬、劉秀兩軍聯合,才一舉攻占了邯鄲,平定了劉子輿的勢力。

漢軍進了邯鄲城以後,大司馬劉秀下令,全軍將士,不許擄掠邯鄲百姓。

尚書令謝躬的裨將謝筍,卻違背大司馬劉秀的命令,搶劫擄掠邯鄲城裡的富裕百姓,引起了民憤。

尚書令謝躬,發現自己的部屬謝筍,違背大司馬劉秀的軍令以後,熟視無睹,聽之任之,也不請示、報告給大司馬劉秀,劉秀深為憎恨。

所以,雖然兩軍都在邯鄲城裡駐紮,但謝、劉兩軍,還都是分城而處,互相戒備,提防對方吞並。

9

大司馬劉秀,攻破了邯鄲之後,兵強馬壯,逐漸萌生了異心,已經立下自立門戶的勃勃雄心,暗自打算,抗拒更始帝之命。

所以,從那時開始,大司馬劉秀,與更始帝的親信尚書令謝躬等玄漢將領之間,就已經貌合神離,明爭暗鬥。

甚至,兩軍之間,還為地盤和各自的利益,發生了一些比較劇烈的矛盾沖突。

尚書令謝躬,也不是平庸的俗人,很快覺察出了劉秀的異常表現,時常謀劃,對劉秀的軍隊發動襲擊。

然而,劉秀軍紀嚴明,部下是兵強馬壯,人馬眾多,堪稱精銳。

最終,尚書令謝躬都因為對劉秀太過忌憚,不敢貿然發動,對劉秀隊伍突然襲擊,隻得將劉秀的一係列反狀,稟告更始帝,請求更始帝用計。

更始帝接到尚書令謝躬的密報,更加擔憂。

於是,更始帝接受大司徒李鬆、五威將軍、舞陰王李軼兄弟以及右大司馬趙萌等人的意見,欲詔劉秀回京,並派遣苗萌等官吏,擔任幽州牧等官職,接替劉秀親信的官員,來一個釜底抽薪,消除隱患。

劉秀見更始帝率先動手,先發製人,更加憂慮。

於是,劉秀接受馮異、鄧禹等人的計謀,開始反製。

劉秀借河北未平之故,抗拒更始帝的聖旨,並準備派吳漢、耿弇擔任大將軍,雷厲風行地誅殺更始帝任命的州郡官吏,不回自己的蕭王封國就職。

但起初,劉秀準備不足,而更始帝任命的幽州牧苗曾等地方官員未除,隱患在身,加上劉秀內心,也十分忌憚尚書令謝躬以及部下六位大將的兵力強大。

因此,劉秀設計,與尚書令謝躬,虛與委蛇,常常當著諸多官員將領之麵,誇獎和贊譽尚書令謝躬,千方百計想穩住尚書令謝躬。

尚書令謝躬,的確勤於職事,對更始帝忠心耿耿。

聽了劉秀的誇獎和贊譽以後,尚書令謝躬深為得意,對劉秀的贊譽深信不疑,一點也不懷疑劉秀,居心叵測。

謝躬對劉秀的戒備,漸漸懈怠,常常自鳴得意地當著部下親人,吹噓大司馬劉秀對他的贊譽。

看見丈夫謝躬沾沾自喜的表現,尚書令謝躬的妻子謝夫人非常擔心。

10

尚書令謝躬的妻子謝夫人,非常聰明,善於洞察人心。其時,謝夫人也跟隨自己的丈夫謝躬一道,出征河北。

謝夫人常常與自己的侍女謝昭兒閒聊,談論國家大事,品評人物。

一天,劉秀到謝府拜訪尚書令謝躬。謝夫人深有感觸,對自己的侍女謝昭兒說道:

「昭兒啊,你看剛剛進府裡來那人,就是大司馬大人。你對大司馬大人的評價如何啊?」

侍女謝昭兒不知道夫人究竟何意,隨隨便便地說道:

「稟告夫人:

大司馬大人相貌堂堂,英俊瀟灑,談吐十分謙遜坦率,恐怕沒有什麼心機吧!」

「昭兒啊,你錯了。大司馬看起來襟懷坦盪,謹小慎微,實際上月匈懷大誌,很有心機。

就為此,臣妾常常為尚書令大人憂心啊!

尚書令大人,喜聽好話,沒有心計,為人死板,不知道變通,與大司馬相處十分尷尬,恐怕最終會吃了大虧,遭到大司馬的算計。」

侍女謝昭兒恍然大悟,提醒謝夫人道:

「夫人說得很對。所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外表忠貞之人,常常口蜜腹劍,包藏禍心,不得不防。請夫人提醒尚書令大人警惕。」

「昭兒說得很對。臣妾一定說服尚書令大人,不要掉進大司馬的陷阱。」謝夫人答應道。

謝夫人時刻為自己的丈夫擔心,於是多次警告、並勸戒自己的丈夫尚書令謝躬,叫他提防劉秀說道:

「夫君啊,不知道你發現沒有,大司馬外表一團和氣,與世無爭,實際上月匈懷大誌,不是池中之物。總有一天,必將龍飛九天,騰空而起。

而夫君你一心一意效忠皇帝,與大司馬在一起,恐怕不可能和睦相處。

如果,你跟大司馬的冤仇結下,恐怕今後,你們必然是勢不兩立之勢,必將成為死敵。

可是夫君你,卻輕易就相信大司馬秀那個家夥,阿諛奉迎、心口不一的那一套假話,喜歡他表麵上的那套虛情假意,不作一點防備。

到了最後,恐怕夫君必定要受製於人,終必栽在劉秀那個家夥的手裡的!」

但尚書令謝躬固執己見,自以為是,對妻子謝夫人的勸告,很是蔑視,一點也不在意,嗬斥妻子道:

「你一個婦道人家,知道些什麼呢?我們男人間的事情,談論處理國家大事,你們這些小女人,插什麼嘴呢?

劉公不是經常稱贊我,對待行政工作,細心而又認真,堪稱文武雙全,是國家棟梁嗎?」

謝夫人聽了,更加擔憂,對丈夫說道:

「夫君啊,劉秀那個家夥這樣講,你更要加倍警惕,時刻提防啊!常言道,無故獻殷勤,非奸即盜。

劉秀那個家夥常常當麵稱贊你說:

『謝尚書為人正直無私,辦事公正,是個真正的官吏哩!』這不過是鬆懈大人的戒備之心,伺機圖之罷了。」

尚書令謝躬,依然不肯接受謝夫人的意見,謝夫人沮喪不已。

稍後,謝夫人與自己丈夫尚書令謝躬私下交流的話語,在無意之中,居然傳到了劉秀的耳朵裡。

劉秀聽了,佩服不已,心裡更加擔心,對鄧禹、馮異、朱佑等人說道:

「諸君:

想不到婦孺之中,也有如此賢明聰明的女子。如果小看了女子的見識,必定死到哪裡,也不知道啊!

看樣子,我們再不動手,必將有人,看破我們的計謀,壞了國家大事。」

自此,劉秀主意已定。

11

不久,尚書令謝躬與妻子謝夫人一道,率領七位將軍統領的數萬軍隊,移軍南下,駐屯鄴城。

這時,劉秀已經率軍,迫降了銅馬軍等流民大軍,兵力更加強大。

尚書令謝躬,後悔不已,更加忌憚劉秀。

劉秀當然明白尚書令謝躬恐懼、擔憂的心理,就向尚書令謝躬,建議說道:

「尚書令大人,你忠於王事,恪盡職守,愛護部屬,真是朝廷的良吏。

以前,我與尚書令大人一道,聯合攻擊僭賊劉子輿。我們兩人的配合,十分默契,殲滅了僭偽之賊,為國家立下了赫赫功勛,很受陛下的贊賞。

如今,本王希望,能夠再與尚書大人一道,繼續為國效力,痛殲尤來山賊,再建赫赫功勛。

本王打算率領我所部的漢軍主力,到射犬一帶,去追擊攻打反叛的赤眉、青犢、尤來山賊,相信我軍,必然會攻破他們。

本王預料,在山陽的赤眉、青犢、尤來山賊餘部,聽到我軍殲滅赤眉、青犢、尤來山賊主力的消息以後,必然會驚走逃跑。

本王想請求尚書令大人率領七位將軍,幫助本王堵截逃跑的赤眉、青犢、尤來山賊。

本王相信,憑借尚書令大人的威力和赫赫威名,我們兩軍密切聯合,一定能夠擊破赤眉、青犢、尤來山賊那些散兵遊勇,一勞永逸、完全徹底地消滅他們。

尚書令大人,讓我們為國建功,一舉破敵,青史留名,名垂千古。」

尚書令謝躬,覺得避開劉秀,避免與劉秀軍隊正麵沖突,正是一件好事,心裡很是得意受用,急忙大喜著答應道:

「好!就按照大王的意見去辦理!謝某一定全心全意,配合大王圍追赤眉、青犢、尤來山賊,為國建功。」

實際上,劉秀圍堵尤來山賊的建議,包藏禍心,乃調虎離山之計,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劉秀秘密設計,當赤眉、青犢、尤來流民北入鄴城境內,尚書令謝躬傾巢而動,率主力部隊,去堵截赤眉、青犢、尤來流民,鄴城城裡空虛之時,劉秀就派軍乘虛而入,趁機襲取尚書令謝躬駐守的鄴城,據為己有,並接受城裡的軍隊。

尚書令謝躬,聽了劉秀的建議,被蒙在鼓裡,沒有防備劉秀有什麼陰謀詭計。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從尋找師叔開始 戰神虐渣A爆全球 終結末日騎士 九靈器神 極品學霸橫掃南北朝 苟成聖人後被天道曝光了 西遊:從漫畫開始的文化入侵 我的異界這一生 諸天遊戲:從魔咒課教授開始 海賊:我在洛克斯船上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