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東風官柳舞雕牆(1 / 2)

加入書籤

柳鄖殉職後,按照朝廷的規定,省府給了柳好好家一筆錢;如果母女想歸鄉,再補給路費。

柳好好的祖籍是江西省龍興路[今南昌市],老家裡既沒了親屬,也沒有朋友。柳好好和母親便決定在成都定居下來。

父親的撫恤金維持不了母女倆多久的生活。但柳好好是一個多才多藝的姑娘,她的很多手藝都是可以換錢的。比方說,她用當地的芙蓉樹,研製的一種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小彩紙,便是蜀川的才子佳人用於寫作的佳品。

【一】《送崔玨往西川》[1]李商隱詩

浣花箋紙桃紅色,

好好題詩詠玉鈎。

這種小彩紙叫「雲煙箋」。

是柳好好采用木芙蓉皮浸泡搗拌成漿,加入胭脂花汁,製成深紅色的精美小紙張,紙張風乾後有鬆花紋路,常用於書寫小詩,訴說情話。

由於浣花溪水清滑,所造紙箋光潔可愛,更是它處所不能相仿的。

【二】《梅花水仙圖》薛素素詩

柳好好的畫極好。

她所繪製的山水、蘭竹,下筆迅掃,無不意態入神。她的畫作帶有一種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愫,雅秀清麗之中流露著一種淡淡的哀愁和清清的憂傷。

在一副《梅花水仙圖》軸上有柳好好自題的小詩:

斜月亭亭兩素娥,

豐神剪水態淩波;

即論貴主朝開合,

何似仙人曉渡河。

她那一手工整小楷,雋秀有法。不說別的,就是把這「詩書畫」三樣統一起來,不光是一般女子做不到,就是一般的男性墨客也不一定達到。

【三】《頌繡女》佚名

柳好好空閒時,還製作一部分「蜀繡」,讓她母親拿去換錢來貼補家用。

她的畫繡屏風在當時可謂名動一時,曾有人用這樣的詩句來贊嘆柳好好的繡工:

惠女春風手,百花指端吐;

菩薩觀花中,自然結真果。

忙碌的生活,柳好好也感覺很累,她也為失去父親而深感傷痛。但自己內心苦楚,又怎能讓憔悴的母親而感知呢?

【四】《憶亡父》周淑然詩

一夜思親淚,天明又復收。

恐傷慈母意,暗向枕邊流。

為了把母親從失去父親的痛苦中解脫出來,年幼的柳好好把瑣碎而又單調的生活調劑得有滋有味。

母親喜歡吃甜食、海味和臘製熏製的食品,柳好好便把飯食製作的鮮潔可口、花樣繁多。她喜歡研究食譜,看到哪裡有奇異的風味,就去訪求它的製作方法,用自己的慧心巧手做出來,給母親品嘗。

現在人們常吃的虎皮肉[即走油肉],就是柳好好的發明。因此,「虎皮肉」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名字叫「雲煙肉」,這個菜名雖然有些唐突美人,但和「東坡肉」倒是相映成趣。

另外,柳好好還善於製作糖點。她在京城的時候曾用芝麻、炒麵、飴糖、鬆子、桃仁和麻油作為原料製成酥糖,切成長四分[2]、寬二分、厚一分,恰似柳葉般大小的方塊。這種酥糖外黃內酥,甜而不膩,人們稱為「柳酥糖」。

【五】《獨斟》薛素素詩

香嘗花下酒,翠掩竹間扉;

獨自看鷗鳥,悠然無是非。

好鳥鳴高樹,斜陽下遠山;

門前無客過,數酌自酡顏。

母親常常獨自飲酒解憂。柳好好不想讓母親自己一個人在屋裡喝悶酒,便拉著母親來到花下,陪她一起賞月飲酒。

月色如水,最為母親所傾心。

為領略月色之美,她為母親隨著月亮的升沉移動著幾榻。半夜回到室內,她仍要推開大大的窗戶,讓月光徘徊於枕簟之間。

月亮西去,柳好好又卷起珠簾,讓母親倚窗而望。她還常常為母親反復念誦李賀的《月漉漉篇》:「月漉漉,波煙玉;莎青桂花繁,芙蓉別江木;粉態夾羅寒,雁羽鋪煙濕;誰能看石帆?乘船鏡中入;秋白鮮紅死,水香蓮子齊;挽菱隔歌袖,綠刺罥[3]銀泥。」

母親的古箏彈得非常好。她經常彈奏一些難度很高的曲子,像什麼「十麵埋伏」、「漢宮秋月」之類的名曲。

但柳好好不喜歡古箏,而喜歡拉胡琴。她認為拉胡琴比較符合自己灑脫的性格。為了讓母親有事乾,不至於太無聊,便纏著母親教她彈古箏,並準備在中秋節為母親來一匯報演出。

【六】《雜興五首》[4]權德輿詩

叢鬢愁眉時勢新,

初笄絕代北方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超級無敵之男神 放肆!貧僧要渡化你 重生之我隻是鹹魚啊 千風卷塵 南朝第一贅婿 千億老公寵妻成癮 全球逃生:開局獲得無德地圖 混沌天帝 不敗戰婿 我成了星際零食開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