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1 / 2)

加入書籤

鐫刻好每道眉間心上,畫間透過思量。

沾染了,墨色淌,千家文都泛黃,夜靜謐,窗紗微微亮。

拂袖起舞於夢中徘徊,相思蔓上心扉。

她眷戀,梨花淚,靜畫紅妝等誰歸?空留伊人,徐徐憔悴。

啊!胭脂香味,卷珠簾,是為誰?

啊!不見高軒,夜月明,此時難為情。

細雨落入初春的清晨,悄悄喚醒枝芽。

聽微風,耳畔響,嘆流水兮落花傷,誰在煙雲處琴聲長……

走過街道,對麵房子裡飄來了《卷珠簾》的歌聲。聽著這憂鬱的旋律,我的心不由地顫抖了一下。

珠簾是乾什麼用的?她卷起來想看到什麼?她放下來又想擋住什麼?「簾」在房間中起「擋」的作用,且是擋中有透,實中有虛,靜中有動。

「簾」有「戀」之意,這麼說「珠簾」裡麵有「愛情」。

古代人有「愛情」嗎?

古代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前根本見不到麵,等進了洞房才在朦朧的燭光下看個大概,我想那時候的「愛」絕對不是「愛情」。

古代給人做媳婦信奉的是:「女子無才便是德」,女人必須要端莊,做事要合體統,夫妻關係要融洽,彼此間做到相敬如賓。既然都相處「如賓」了,就更不會有那種親密感和那浪漫的情懷了。

雖然夫妻相處時間長了,總會有些感情的,但是隨著孩子的降生,這份「感情」早已變成了「親情」。

枯燥無味的家庭生活,使古代男子總感覺生活中缺少點的什麼,缺少什麼呢?缺少一種情懷。

於是他們便想到了風月場所。

風月場所的女子,在愛情方麵,享有比別人更多的自由,她們有選擇的權利。換句話說,一般的男人都可以愛她們,她們也可以愛上任何一個男人。

風月場所的女子叫「妓女」。妓女分為官妓、營妓、家妓、私妓等種類。

「官妓」最早是春秋時齊國的宰相管仲發明的。

他的主要目的:一是通過稅收增加**的財政收入,二是有利於社會安定,三是吸引大量人才,四是送妓與敵,兵不血刃。管仲的發明很快被其他各國所效仿,一時官妓大興。

官妓的來源,主要有三種:一是罪人家屬——古代的人權單位不是個人,而是家族。一個人犯罪,常常連累到一家。通常的公式是男人給宰了,女人則淪為官妓。二是奴隸買賣——中國買賣奴隸,有過與牛馬同欄的大場麵,人變成牛馬,還有什麼人權可言?三是墮入風塵——是變相的一種人口買賣,隻不過被買賣的,原屬良家婦女。

因為公營,所以官方設有專門的機構。這種機構,在唐朝先屬「太常」,後屬「教坊」,由「樂營」管轄。教坊本是官方設置的藝術排演機構,是主掌俳優雜技、教習宮廷俗樂的官署,其中技藝高超的藝人能夠經常給皇帝表演。

從唐高祖開始創建,其後宋、金、元、明各代均有設立,明武宗時將教坊優秀的藝人都招進了宮,常年在宮廷表演,而宮外的教坊因優秀的藝人流失而難以維持便開始衰落,以致於後來與鄰近周邊的妓院合並。因此,教坊到明朝才變成妓院,在明以前都是官方的歌舞排演機構,即便唐朝風氣開放,教坊裡風流淵蔽,但也不是妓院,裡麵的是藝人,不是娼妓。

王安石變法時,一切都公賣,酒是其中之一。為了賣酒,居然派妓女當售貨員,這就是酒家的前身。現在人很難想象:酒家原來是官辦的,最早的目的是推銷**造的酒,以充國用。這是一位立身謹嚴的政治家王安石出的怪主意。

「營妓」是官妓中專門為軍隊服務的一種藝伎,最早的發明者是越王勾踐,而正式成為製度則在漢代。漢代以後,家妓興盛起來,到南北朝達到頂峰。

「家妓」的地位處於妾與婢之間,是專為主人提供藝術服務的。家妓普遍受到嚴格的藝術訓練,實際上代表了當時最高的藝術水平。中國的音樂舞蹈不但是她們發揚光大的,也是她們傳續下來的。但不論官妓家妓,都沒有人身自由,主人對她們可以任意買賣和殺戮。

宋、元以後,「青樓」反而成了煙花之地的專指,作為上等妓院,青樓中的妓女,一般是藝妓,但吟詩誦詞、彈琴唱曲,仍是最主要的節目。她們中間不乏才華洋溢的詩人、說唱文藝家和戲曲表演藝術家。

隨著商業的發展,都市的繁榮,在官妓、家妓之外,出現了個體營業的私妓,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青樓妓女。

「私妓」在先秦已經出現,到六朝時開始活躍,至唐代走向興盛,一直持續到宋元明清,成為中國古代社會一大奇觀。

私妓可分兩類:一類是向**正式注冊登記,隸屬教坊的,叫做市妓。另一類無照營業戶,是名副其實的私妓。

私妓的藝術修養不如官妓和家妓,但她們接觸的社會麵比較寬,文化構成也比較復雜。所有這些,都使得青樓文化充滿了變幻多姿的色彩。

自古有一句俗話:不怕嫖客沒銀子,就怕嫖客有文化。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超級無敵之男神 放肆!貧僧要渡化你 重生之我隻是鹹魚啊 千風卷塵 南朝第一贅婿 千億老公寵妻成癮 全球逃生:開局獲得無德地圖 混沌天帝 不敗戰婿 我成了星際零食開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