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羅襪淩波歸去晚(2 / 2)

加入書籤

「沒有啊!」趙孟頫搖了搖頭道。

「這個『青蚨盟會』就是鉛山人吳友文創立的一家『假交鈔窩點』。比起之前歷代的小打小鬧來說,這『青蚨盟會』有著嚴密的組織形式,從製造假交鈔到發行假交鈔,甚至拉攏勾結官員,樣樣都有明確的分工,甚至還有專門的武裝、打手。其成員數量聽說已經發展到了數百人。其生產的假交鈔,除了在我們江浙行省內流通以外,甚至還跨過長城界限,一路『暢銷』到嶺北地區[今蒙古全部]。上當者,可謂不計其數啊!」

「嗬,這到底是一個什麼組織呀?」趙孟頫簡直驚掉了下巴。

吾子行接著說:「如此操作,『青蚨盟會』當然賺得是月要包發鼓。財大氣粗的他們,日常搶男霸女的壞事也不少辦。如頭目吳友文的十多個小妾,全是他從別人家裡強搶來的。」

蘇雅問:「就沒人反抗?」

吾子行說:「鉛山州的大小吏員,全被他輕鬆地拉下了水。就連衙差都基本由他家的狗腿子『兼職』。」

蘇雅道:「何不告狀?」

「告狀?」吾子行說,「前腳去衙門喊冤,後腳狀紙就落他手裡了,後果可想而知……」

趙孟頫聽到這裡,嘆了口氣,背起雙手,氣哄哄地走了。

蘇雅問:「你去哪兒?」

「回家,」趙孟頫說,「還能去哪兒。」

蘇雅朝著他的背影笑道:「我還以為你要去查辦那些不法之徒呢!」

趙孟頫回頭說:「我敢麼?你沒聽子行說,這『青蚨盟會』有武裝麼?」

蘇雅還是嘲笑他:「怪不得,吾先生說你這些年學的像烏龜呢,感情你這是要回家躲清閒呀!」

「誰說我要躲清閒?我是要回去寫份奏章,讓皇上派欽差來查辦此事!」說罷,又轉身往馬車方向走。

「對,對,這麼大的事兒,就得讓皇上來辦……」說著,吾子行也隨趙孟頫而去。

「哎~哎~」蘇雅有些急了,「吾先生,別走啊,你又是去哪兒?」

吾子行頭也不回地說:

「歌風台上凜英雄,

玉鬥鴻門事已空。

何事封侯先雍齒,

可憐紀信竟無功。」

蘇雅哪聽得懂這詩詞之意,便問:「你陰陽怪氣的,說了些什麼?」

吾子行回過頭來告訴她:「我去看著點兒趙老兄,那麼一把年紀了,可別費了一大頓的力氣,到後來卻惹了一身的麻煩!」

蘇雅問:「那這小姑娘該咋辦?」

吾子行道:「郡主先帶回家吧!」

蘇雅說:「我,我帶回去乾嘛?」

「那我就管不著了。」說罷,便轉身又走。

蘇雅朝著他倆大喊:「你們都給我回來!」說著,便追了上去……

————————————

注釋

【1】鈔庫

官署名,全稱是「平準行用交鈔庫」,簡稱「平準行用庫」或「鈔庫」。

中統元年(1260)始設交鈔庫,掌金銀鈔互換及收換昏鈔。四年,禁民間私相買賣金銀,置燕京平準庫。次年,諸路皆置。設提領大使、副使各一員,秩從七品。下置把壇庫子辨驗金銀成色,昏鈔庫子管檢昏鈔、偽鈔。成宗大德八年(1304),改行用庫。

職責是:掌發行鈔幣、買賣金銀;主平物價,掌金銀鈔互換及收換昏鈔;負責檢查紙幣的鈔本儲存情況。

(1)關於元朝的紙幣

蒙古人起於大漠,在與中原文明接觸之後,也學到交鈔的用法。早在元太宗窩闊台的時候,他們就已經製作出本國的鈔票了。

從世祖忽必烈開始,元朝發行過一係列紙幣,統稱為鈔,包括中統鈔、至元鈔、至正鈔等,這些均以當時的年號(中統、至元、至正)來命名,其中幣值最穩定的是中統鈔,而流通時間最長的是至元鈔。元末元順帝至正年間發行的至正鈔,則因發行過量等原因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

元中統元年(1260)十月,發行中統元寶交鈔,簡稱中統寶鈔或中統鈔,不限年月通用,與銀並行流轉。至元十一年後逐年增印,出現貶值。至正十年(1350),變更鈔法,鑄造至正通寶錢,許與歷代銅錢並用;發行新中統元寶交鈔,鈔的背麵印「至正印造元寶交鈔」字樣,每貫當銅錢一千文。十六年以後,公私所積之鈔都不能行用。

元朝紙幣的發行量和發行地域均大大超過前代。元政府先後在首都大都和各行省設置了負責管理紙幣印造、發行、兌換、檢驗偽鈔、回收昏鈔等之機構,其中中央的印鈔機構稱印造局,負責印造交鈔庫和定鈔庫等。

(2)元朝官府廢除了銅錢,專用交鈔

據《元史》的記載,元朝以絲為本位,每五十兩白銀可換取一千兩絲。所有的商品都以絲為標準,對照著它進行交換。絲就是母,鈔則為子,根據「子母相權」的原則來交易。小鈔的麵價值有十文、二十文、三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和五百文。大鈔則以貫為單位,隻有一貫文省、二貫文省兩種麵額。當時習慣稱鈔一貫為一兩,50貫為一錠,100文為一錢,10文為一分。

到了至元年間,為了應對物價上漲,又發行了「至元寶鈔」,規定每一貫新鈔的價格等於舊鈔的五倍。終元朝之世,都通用這兩個時期發行的鈔票。

耐人尋味的是,元朝既然以絲為本位,銅錢相對於鈔票來說也就失去了本位的意義。元朝政府印刷鈔票不是以銅錢的儲備量為依據,而是看絲的數量。所以,整個元朝時期,自中統元寶之後,幾乎都沒有新鑄造的銅錢。

《元史》中就說:「元之交鈔、寶鈔雖皆以錢為文,而錢則弗之鑄也。」在至元年間,鈔法公布之後,朝廷曾一度禁止使用銅錢,之後才放寬民間使用。但對於元朝來說,交鈔始終是官方的貨幣。

為了鼓勵民間使用紙幣,朝廷在全國各地都設有平準行用庫,專門負責將民間的金屬兌換成交鈔。規定白銀一兩入庫,可換得至元鈔兩貫,另有五分利息;黃金一兩入庫,可換取二十貫至元交鈔,另有五百文利息。這樣,民間有金屬貨幣的人可以到平準行用庫去兌換紙幣,也可以用紙幣去庫裡兌換金屬貨幣。從此,每兩貫交鈔等價於白銀一兩了。

由於官府規定,向百姓征收的賦稅是紙幣而不用金屬,紙幣逐漸通行於天下。

(3)寶鈔可兌換元寶

元朝統治者廢除了宋金時期交鈔與銅錢並用的貨幣製度,建立起了單純的紙幣流通模式。它壟斷了印刷紙幣的權利,又強製規定百姓隻能用紙幣來交稅,引導百姓將家藏的金屬貨幣去兌換紙幣。然而懂經濟學的人都知道, 金屬貨幣不僅有交換價值,而且本身還有著使用價值;而紙幣除了用交換之外,不過是廢紙一張而已,它有沒有價值,要視政府的信用來定。

《元史》裡記載,元朝有貪官假借查偽鈔之名,將昏鈔(破舊的紙幣)與之混為一談。導致平準行用庫的官員不敢回收昏鈔。這樣,百姓家中如果存有未花出去的昏鈔,那麼這些錢已經成為廢紙了。它一不能用來交稅,二不能用來換新鈔,隻能爛在那裡。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超級無敵之男神 放肆!貧僧要渡化你 重生之我隻是鹹魚啊 千風卷塵 南朝第一贅婿 千億老公寵妻成癮 全球逃生:開局獲得無德地圖 混沌天帝 不敗戰婿 我成了星際零食開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