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暗度藍山(1 / 2)

加入書籤

每發生戰爭後,除了容易產生疫病,也會出現無數野獸聚集。

鯨落萬物生!

如果一隻軍隊算是鯤鵬,大量戰死的軍士屍體就能養活一個地區的太多飛禽走獸。

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合格統帥,沒人比狄青更知道這漫天的烏鴉、以及吃肉的猛禽朝廣州群體飛行意味著什麼。

「不出意外的話,廣州應該是大捷了。」

仍舊處於從河道緩慢行軍的途中,狄青忽然得出了這個結論。

一個屬下將領道:「沒道理啊,宣帥……如何得出的這結論?」

也戴著鬼怪麵具的狄青道:「江暖鴨先知,現在注意看,分明時節不對,卻反常出現了大量南飛的烏鴉和猛禽,這就意味著:那邊有彌天的大量腐爛氣味,這幾乎隻有一種解釋,是戰爭造成的。」

屬下們麵麵相覷,撓破了腦殼還是想不明白,紛紛道:「當時的判斷是:廣州大概率守不住了。於是宣帥故意緩行軍,途中抓緊機會對大軍扌莫底,期望減少指揮上的摩擦。」

狄青嘆息道:「變數在於趙平安部,若那隻隊伍真的有膽子奇襲廣州,就一切都有可能,都能解釋了。」

一個副將道:「還是不大可能,聽說那是會跑的隊伍,即使頭腦發熱也打不贏廣州。」

「打得贏。」

狄青道:「他們能七戰七捷,拖住儂智忠同時還越發壯大,那樣的部隊不會輕易敗。且以那種方式拉扯起來的部隊指揮如臂,當時的保守估計,趙平安至少有五千精銳,如果是本帥,有五千精銳,就一定能打贏廣州。」

屬下們紛紛道:「可趙平安是個書生,他可不是宣帥。」

「也許他就是呢,至少他行軍和逃命上的本領,即使本帥也甘拜下風。」

狄青這麼說後,屬下們也不禁紛紛起哄的笑了。

因狄青戴著麵具看不到情緒,隻聽他道:「別笑,會逃,士氣和人數還越來越高的,這也是本領,且是最難練就的本領。有這本領的人,必然有擊破廣州大軍的能力,隻看他願意還是不願意,敢還是不敢。」

人比人還真是氣死人。用兵真的不在多,在於將士用命,在於指揮如臂。

現在相比下來,帶三萬擁有最華麗裝備的捧日軍出陣的狄青,卻不得不刻意降低行軍速度,隻求盡量和軍中各級將領進行溝通,盡量試探他們各方的深淺和背景,又試探他們的軍事意見。

若不確定能軍令通暢,指揮有效,那麼狄青寧願不進廣州,寧願就這麼在遠離戰區的地帶,不停的緩行軍繞圈。

這不是懈怠,而是為國朝考慮。

因為狄青現在比誰都明白一點,一但這三萬捧日軍戰敗,除了大量戰略級的裝備落入儂智高手裡外,也是對舉國信心毀滅性的打擊。

於是自詡為一個合格統帥的狄青,連續對這隻軍隊扌莫底後,內心裡的決策是:寧願丟掉廣州,也不能第一時間把隊伍開進戰場。

因為這隻隊伍,才是這場戰爭中最大的隱患所在!

然而類似趙平安那樣起家的,就反過來,那種隊伍即使沒裝備也能打,能指揮如臂,所以趙平安用兵就不存在瓶頸,是越多越好。

隻要有五千精銳就能決戰廣州。且五千僅僅是朝廷的文報,根據趙平安他們的尿性,實際會比五千還多。

居於這些,狄青最終判斷:廣州大捷了。

「宣帥既覺得廣州大捷了,那接下來我等怎麼應對?」心腹將領們紛紛詢問。

「明修河道,暗度藍山。」

狄青想也不想的指著地圖道:「留捧日軍大部於河道,等待通行,交於副使楊文廣節製。另外點一千精騎,跟隨本帥自陸路輕裝上路。我們從道州以東穿插,走藍山。若廣州真的大捷了,那根據本帥對儂智高部的研究,興許能於此路線遇到儂智高的逃亡大軍,到時隨機應變。」

「宣帥,這太過冒險,即使儂智高於廣州折損趙平安部,但主要實力也還在,因為即使是趙平安部,也不大可能殺傷儂智高的大部主力。那我等萬不可以一千騎去碰擊。」

屬下們紛紛勸說。

宣撫使狄青嘆道:「若趙平安部真於廣州大捷,那就可以。且用一千精騎打突擊,則本帥認為最穩妥,把握更大。打不贏可以走,可以學習趙平安的機動戰法。在捧日軍無法全麵協調指揮的現在,人少有人少的打法,人越少,越安全。因為本帥畢竟不是趙平安,再次強調,他用兵沒有瓶頸,越多越好。但你們捫心自問,現在真能把咱們手裡這隻捧日軍,拉到最前線碰擊狗急跳牆的儂智高嗎?」

又道:「這時代的軍紀,基本是依靠砍頭獲得的。但這隻部隊裡的人,不是皇親就是國戚,本帥可不想過於激進。。」

這也是事實,就此,這些從西軍起就跟隨著狄青的老部下們集體沉默了。

又有屬下問:「宣帥萬一判斷失誤,趙平安沒能打下廣州呢?」

狄青道:「這更好,儂智高軍沒敗過的情況下,我部更不能第一時間把捧日軍開進戰區,更隻能逐步磨合指揮,那現在先以一千精騎,用趙平安式的戰法,憑借本帥對戰場精確的感覺和對騎兵的駕馭之能,先高頻次收割儂智高,慢慢累積士氣再說。這樣的話,擊敗儂智高的最大功勞,最終還是屬於我們的。不至於給看不起我們武臣的那些人太大機會。」

屬下們服了,不愧是狄帥,簡簡單單幾句就把此番廣東戰局點明了,且有了方向和目標。

「成功沒有偶然,宣帥被稱為戰神是有原因的,此番必不能教武臣丟臉,必要於戰功上把趙平安他們比下去!」

屬下們紛紛軍禮跪地。

「傳令造飯,帶上本帥指定的那四個騎兵營,出陣藍山在即。」

兩廣宣撫使狄青的將令正在下達中……

廣州方麵稍一遲疑,暫時就不知道儂智高大軍的去向。

另有消息說,狄青大部主力尚被阻於荊湖南路河道中,距離進廣東還早。

就此一來,之前想出兵追擊的張忠如何敢去。

之前想追擊撈功的前提,建立在狄青主力即將到位、趙平安部很快能重整旗鼓的形勢下。

現在既然沒有了進兵契機,為了不得罪這些文人,張忠那隻得把麾下軍士全部投入到了輸送煤炭、柴火、糧草等工作中。

張忠的部隊打仗不得力,但做這類工作也還行,有板有眼,處於及格線上。

就此一來廣州城的能源和糧食危機,也算是初步獲得緩解。

之前源於儂智高帶來的兵災,一切生產力停頓了。

但現在趙平安部一戰定廣州,知州魏瓘盡了全力宣傳,民心和士氣的恢復相當強勁。

加之暫時沒有順風戰可以打的蘇緘和張忠部全力配合,現在站在高高的城頭上,能看到大宋前所未有的奇景。

婦女孩子老人,但凡能動的人都在漫山遍野的勞作。除了打掃戰場收拾屍體,還有猶如長龍的人群,挑著柴火和煤不斷支援廣州。

戰時體製下一切從簡,暫時沒人計較金錢和利益得失。礦井裡的煤就是無盡的天然資源,在少許經驗豐富的礦工帶領下,無數人參與運煤,源源不斷的供給。

環境能影響人造就人,在此形勢下,民間各種匠人也投入了進去,帶領著民眾煉鐵,製造緊缺的大鍋和爐子。

這是未出現過的景象。

一般時候的大宋是本著「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理念,輕易不把技術交給別人。

但廣州的劫後餘生、趙平安部決戰廣州時的震撼感,加之趙平安宣傳隊配合著知州魏瓘不遺餘力的宣傳,就像是一次重新洗牌,正在從方方麵麵影響著廣州。

為了盡快提高產量和效率,有手藝有技術的將人們,正在不遺餘力的教學徒和民眾掌握技術。

加上大量實乾,讓知州魏瓘懵逼的是,現在的廣州簡直什麼樣的人才都有,都在冒頭。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敲金震古禪忌吻 重生之大畫家 我開啟了人道紀元 無限獵殺 明教聖教主 桃源小神醫 隱龍贅婿 佛係真千金擅長打臉 風雪寒軒千癡念 龍魂保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