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食以載道(1 / 2)

加入書籤

說到這裡,陳曉卿滿臉認真道:「試圖通過飲食源流和世界食物發展過程中那些有趣時間節點上的碰撞,讓大家知道,人類其實是一個整體,而且現在越來越是一個整體,而食物是最好的親善大使。」

「比如從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物種流傳、食物革命,例如火的發明、水的參與烹飪、農耕文明的開始等不同的角度來重新打量食物。」

「舉個簡單例子,人類在一萬年前馴服小麥,開始農耕,九千年前小麥開始往東往西傳播,往西它更多的時候遇到火,於是變成了披薩、麵包、烤餅。往東則更多地遇到水,變成饅頭、麵條。」

「比方說講一個燒餅的旅行,從西亞傳來的餅,它在XJ作為饢的體積,和在魔都吃到的蟹殼黃差距很大,其實體積是一點點變小。」

「然後會在甘肅再變小一點,到陝西又變小一點,到河南山東繼續變小一點,最後到江蘇變得更小。食物的傳播實際上是跟當地物產的豐饒程度、氣候等因素都關聯在一起。」

莊臣聽得很認真,跟看電視不同,麵對麵更能體會到陳曉卿對美食的熱愛,甚至是一種信仰。

「哎,太嚴肅了吧?」陳曉卿怕氣氛尷尬,開玩笑道:「我沒有那麼神,全靠團隊的力量,不光是我們,還有很多幕後英雄。」

「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廚師高手、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美食家,比如蔡瀾先生……」

「當時我們想考證魚生出現在什麼時候,它的發展歷程是什麼樣的,就找到俞教授,她能回答我們這個問題。」

「想知道南米北麵的飲食格局的形成大概在什麼時候,畝產大概是多少,找到北大的韓教授,能提供非常確切農業地理以及種植史的所有背景。」

「後來因為片中一段解說詞,大概隻有二十來字,俞老師給我們寫了一封四千多字的回信《魚膾的初步考證》,真的很感動。」

看莊臣聽得津津有味,繼續道:「還有各種科學顧問,某些對健康有明顯危害的食物,肯定要篩選出來,盡量不放入節目,或者給觀眾有效的提示。」

「想要解釋一個東西為什麼好吃,假如很多人不知道羊肉為什麼鮮嫩,我們就會告訴大家羊肉鮮嫩是因為它肥,但是一個長江流域的人,可能就會覺得肥的羊肉怎麼會細嫩呢?」

「羊肉脂肪含量是決定口感,脂肪含量從1%到7%,風味是遞增的,在這個範圍內,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口感就上一個層級,7%是一個臨界點,再往上就會顯得肥膩。」

「導演知道這些數據,在片子裡就不會簡單的說羊肉非常細嫩,而是說肥腴的脂肪下,肉質極為細嫩,這是一個因果關係。」

「可能一萬個觀眾裡麵,隻有五個人知道具體含義,但把正確含義傳遞出去,這就是我們的工作。」

「為什麼美食節目這麼多,大家隻喜歡看舌尖?」陳曉卿神秘一笑,揭秘道:「殺手鐧是顯微攝影團隊,來自科技大學,通過實驗幫助我們把食物變化的細部和背後奧秘用顯微鏡拍出來,讓觀眾更加能夠確切地感受到味覺和嗅覺的一些觸動。」

莊臣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忍不住追問道:「那您跟蔡瀾先生?」

「最後一個團隊就是美食顧問,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對食物的選擇。主要是兩方麵的工作。一方麵是沈宏非老師、蔡瀾老師、陳立老師,更多是給我們價值觀的影響。」

「比如說食物是人和人溝通的紐帶,最普通的食物也有最濃稠的親情等等。從我十五年前開始跟他們合作的時候,這個東西就一直在影響著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江湖異界行 戰錘神座 拳皇裡的DNF格鬥家 全是高能 門通諸天 你必須羨慕我 非係統玩家 探索吧,冒險家 東晉碧玉 我有一座童話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