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茅店社林邊(1 / 2)

加入書籤

清婉的婆家住在甕山[今頤和園裡的萬壽山],在京城西北角的郊區。

甕山,風景優美,泉水頗多,眾多的小溪匯聚成一個天然的湖泊,人們叫它「甕山泊」[昆明湖]。士大夫們為了追求隱逸的雅趣,經常來這片水域「養尊林泉」、「釣魚河曲」;文人墨客也把甕山泊與杭州的西湖相媲美,又稱作「西湖」或「西湖景」。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水利學家郭守敬主持開挖通慧河,引昌平神山泉水、沿途溪流,以及西山一帶的泉水匯引注入「西湖景」中,並挖水道與通慧河相連,西湖就成了元大都城內接濟漕運的蓄水庫。從西湖景至積水潭這一段河道經過了一大片高粱地,人們便稱這段河渠為「高梁河」。

皇帝有時也來西湖泛舟,他可以乘坐龍舟沿通惠河轉高梁河直達西湖;京城的貴族、官僚也常常沿著河堤,騎著高頭大馬邁過那片高粱地,下榻於西湖景區。

【一】《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上闕》辛棄疾詞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皎潔的月光從樹枝間掠過,驚飛了枝頭的喜鵲;清涼的夜風,吹來了不遠處樹林子裡的蟬鳴;稻花的香氣裡,青蛙的叫聲此起彼伏,仿佛在說,今年是一個豐收的好年景。

修染抱著兒子急匆匆地趕往高梁河碼頭。

他要趕緊進城找個奶娘,為其子餵奶。因為兒子很快就要醒了,他一定會因飢餓而大哭不止的,到那時,初為人父的趙修染怎能不手忙腳亂?

月落的時候,修染趕到了碼頭。

河岸上停泊著幾隻小船,船夫們睡得正酣。修染叫醒了一名船夫,讓其送他進城。

迷迷瞪瞪的船夫起身問道:「半夜三更的,客官有何急事非得進城?」

修染急切地回答:「兒子病了,要盡快進城醫治。」

「客官為何不在當地找個郎中看看?」

「當地,哪有什麼好郎中!」修染明顯不滿船夫的拖拉與怠慢。

「客官呀,小的並不是不願走這一遭,隻是……」

「隻是什麼?你怕我不付你船錢,還是想訛我銀子?」

船夫笑道:「哪敢跟您多要錢,若能為醫治你家小官人提供方便,小的寧可不收您銀兩。」

「那你還囉嗦什麼?」

「我的意思是說,我即便帶您進了城,恐怕此時的城門也不會為您打開的,那是要到寅時五刻[即淩晨4點到4點15分],敲響晨鍾,方才開門進城。您帶著幼子在城外等候大半宿,豈不讓孩子跟著您受罪?再說了,眼看就要下雨,到那時,您如何是好?」

「船夫不必為我擔憂心,隻要你送我進城,我自有辦法。」

看到修染的態度如此堅決,船夫隻好扶他上了船。

【二】《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下闕》辛棄疾詞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不到一個時辰,船夫便把修染送到了京城的西中門。

修染付了船費,船夫把自己的蓑衣又送給了修染,說道:「穿上吧,雨就要來了。」

修染接過了蓑衣,穿在身上,看著星星閃爍,忽明忽暗,問道:「能有雨嗎?」

船夫肯定地說:「小的跑了半輩子船,不會有錯的。」

「那就謝謝大伯了。」說罷,修染抱著兒子上了岸。

不一會兒,果真是烏雲密布,電閃雷鳴。瞬間,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雷聲驚醒了孩子,他啼哭不止。

修染記得在不遠處有一片小樹林,樹林旁有一小茅草屋。他加快了步伐,幾乎是奔跑了起來,在道路轉過溪水的源頭,小屋便出現在自己的眼前。他幾步就跨了進去,雨追著他的屁股就傾瀉而下。

大雨,一般不會下得很久。大概一炷香的工夫,雨就停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都市之萬界保鏢群 混世龍 藥香田園:便宜夫君別放肆 都市之奇門仙醫 狂傲為仙 滿級女神她離婚後暴富了 農家團寵小福妻 年貴妃是個工具人呢 二嫁醫妃:王爺他想喜當爹 魔王重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