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10月25日(1 / 1)

加入書籤

耗時一個多月,將《九三年》看完並讀完,上傳至「喜馬拉雅」,看有多少人聽吧……

故事挺簡單,朗德納克代表君主製,郭文、西穆爾登代表共和製,雙方你死我活的為了各自的主義而爭鬥。共和製的代表郭文和西穆爾登又分歧為重視人道與重視法律兩派,一位仁慈一位殘忍,一位沉溺於自由、平等、博愛的未來社會的幻想,一位醉心於革命的斷頭台下的恐怖現實。我感覺,郭文有些像譚嗣同,為了信念付出生命,最後與西穆爾登的土牢論說,頗有些「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豪放、灑脫。梁啟超稱譚嗣同為「中國為國流血第一士」,同樣,郭文也可算為美好法國流血的人。郭文不是政治家,政治家沒有那麼浪漫的想法,也不是優秀的將軍,將軍沒有那麼深刻的思考,隻能說,郭文是一位出色的人,一位大寫的人。盡管郭文站在共和一方,屬於革命派,但不能否認,他和朗德納克一樣,都是貴族,骨子裡還保有貴族式的驕傲與不妥協。郭文放走了朗德納克,讓他可以得以繼續與共和製的法國為敵,讓更多的戰士、婦女、兒童死亡,為什麼?隻為自己心目中的「人道」,隻為自己眼前的「人道」,對得起自己,對不起法國,那麼用命來償還吧。《九三年》中,「郭文」形象值得細品。雨果並不關心逃走的朗德納克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因為他知道以後會出現拿破侖;雨果順手寫了個西穆爾登,那隻是操縱斷頭台的眾多隻手中的一隻,是革命的大多數。隻有郭文,思想與行為都超出了那個時代,超前的精神不能夠為世所容,「自疏濯淖汙泥之中,蟬蛻於濁穢,以浮遊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悲劇結局也不足為奇。

整部作品,我最愛看兩章,一章是「力和人」,一章是「土牢」。前者形象生動,畫麵感極強,體現了作者了不起的文筆;後者激昂慷慨,充滿思辨性,體現了作者追求的理想社會模式。

雨果的小說,讀過三部,《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此後,不再讀他的作品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重生後被大佬們扒馬甲 九爺,夫人又驚艷全球了 寒門贅婿 我在大秦跑龍套 逍遙遊諸天 無限進化從手機開始 山海經之玩家入侵 四主劍吟 替嫁成寵:厲少請走開 醫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