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秘情(1 / 2)

加入書籤

「怎麼?」顧襄頗覺奇怪。

「這位公子的內力修為已屬上乘,比之我年輕時候還好得多。隻是終究年少,和堯叟尚有不小差距,若是強行運功療傷,隻怕兩人都有危險。」羅姑有求於江朝歡,說話間也客氣了許多。

「你也說了,他內力不弱。難道你們之前捉的人都強過他了?」顧襄覺得他們分明並非第一次拿人給堯叟療傷,可這些年卻並未聽過顧門有什麼高位者無故失蹤。而若隻是尋常使者下役,內力自然更比不上江朝歡。

羅姑麵色閃爍,良久,忽然肅聲問道:「還未請教兩位高姓大名。」

江朝歡仍把顧襄的姓氏改做林。

羅姑並未懷疑,接著說道:「實不相瞞,每五年我都需要抓到一個修習顧門朝中措的人給堯叟療傷,上一次捉的是西南座侍令官冼餘。」

顧襄點點頭,朝中措隻有自幼修習才能有所成效,是而羅姑不能自己習練。

而顧門中人很多以此內功為根基,並非什麼秘不可傳的功法。至於區區一個侍令官失蹤,不算什麼大事,沒有引起門中波動也是正常。

「那位侍令官的內力還遠遠及不上江公子,但我把他留在這裡授予秘術,三日之內,功力大增,便與堯叟相差無幾。」羅姑緊緊盯著江朝歡,急切開口:「所以,若江公子不嫌棄,現下我就將這秘術傳給你……」

「還有此事?」顧襄有些不信:「這世上哪有什麼秘術,能讓人數日間功力大增,何況內力修習非一朝一夕之力,更是講求長年苦功。」

然而畢竟事實就在眼前,羅姑不可能敢於大肆捉拿顧門高位者。但堯叟二十年未死,就說明她的確有短時間增進內力的方法。

但現在還有另一件要緊事需要求證,江朝歡壓下疑惑,轉而問她:「在此之前,有件事還請指點迷津。」

羅姑客氣道:「請說。」

江朝歡指著顧襄道:「她並非聖使,也不歸西南座屬,之前從未來往此處。此次隻是恰巧路過,何以前輩就知道她是顧門的人,捉了她來?」

羅姑本有些緊張,見他隻是問這個,輕輕一笑:「每次發作前,我都會早早出去打探尋找顧門之人。隻是這次不巧一直未有所獲。正焦急時,五天前的晚上,我突然發現崖邊鐵黎上被懸了一顆臘丸,丸中有信,說同興客棧一個提著劍的年輕女子是顧門的人。」

「竟有這樣的事?那信是誰寫的?門中何時出了這樣的叛徒?」兩人俱是震驚。

「我當時也是這麼驚訝。我們在崖下住了二十年,從不和外麵來往,除了每五年一次捉住顧門之人,甚至都沒出去過。師哥……堯叟他還怕是顧門知道了我們下落,這信是引我們自投羅網,不讓我去。但他傷勢刻不容緩,我也顧不得太多,隻能依照信中所言一個人悄悄守在客棧門口,等著碰碰運氣。」

羅姑言辭誠懇,不似作偽,看著顧襄道:「結果兩日後,還真的遇上了姑娘。在門口過了一招,我見你招式高妙,倒是一時驚住,叫你跑了,之後我一路追著你到了十鬥米鋪。」

聽到這裡,江朝歡想起一事,問她:「在客棧門口,你可碰掉了她佩劍的飾物?」

羅姑一怔,隨即仔細回想,才肯定地說:「沒有。她那時還沒有抽出劍來。」

顧襄也道沒有,說自己的劍是在十鬥米鋪被打暈後遺失了。江朝歡手中摩梭著她劍鞘上的雀翎東珠,暗暗思索,看來是有人故意把她的劍趁亂盜走,再將珠子遺在客棧門口,好引自己也去米鋪。

而這樣做的人,多半也就是給羅姑寫信之人。

羅姑接著講道:「在米鋪我殺了幾個人,正想殺最後那個付大慶時,一個戴麵具的男子攔住了我。我和他交了手,發現他武功遠勝於我,我不敢多耽,就帶著她速速離去了。」

江朝歡知道這就是付大慶和顧襄都提到的那個最後到來的男子,心下一凜:「那男子你之前可曾見過?他的武功路數如何?」

羅姑搖了搖頭:「我在這崖底待了二十多年,外麵的人早就不記得了,何況我本來也不熟悉武林之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何時歡喜 重生京圈太子爺,問鼎權財巔峰 【吞噬天地】 靈神之欲 回到過去拯救那個他 凡魔傳 我為其師 進化血史 她不是獨戀 修仙就是科學神話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