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零章 遼西將門,兵變前奏(1 / 2)

加入書籤

雖然有朱由檢的亂入,但朱由檢還是篤定歷史上的寧遠兵變仍然不可避免。

據史料記載,二十五日,寧遠發生兵變,嘩變首先是由從四川、湖廣調來的部隊發起的,以楊正朝、張思順等為首。

他們先秘密串聯,再集中到廣武營,會盟歃血,率先兵變。接著,事態不斷擴大,影響迅速蔓延,其餘十三營起而響應。嘩變的官兵湧入巡撫衙門,將遼東巡撫畢自肅、總兵官朱梅、通判張世榮、推官蘇涵淳等人,從衙門拉出來,加以捆綁,囚於譙樓。

而歷史上的寧遠兵變又是怎麼平息的呢?沒錯,是袁崇煥一人平息的,其過程簡直可以拍成一部個人英雄主義電影。

第一步,袁崇煥單騎出關。袁崇煥八月初六日到達山海關,次日就馬不停蹄單騎出關,不帶隨從,馳往寧遠。這充分表現出袁督師的果斷、乾練、勇敢與俠氣。

第二步,迅馳入營。袁崇煥到寧遠後,沒有到巡撫衙門,沒有會見同僚,沒有會見朋友,也沒有了解兵變情況,而是「至寧遠未入署,即馳入營」。就是驅騎急進,直入兵營,要取得迅雷不及掩耳的效果。

第三步,攻心為上。「宣上德意,各兵始還營伍」。袁崇煥迅速趕到兵營後,利用原來的威望與情感,安撫士兵,宣撫慰勞,使得騷動官兵各回營伍。

第四步,密定計劃。「崇煥與道臣郭廣秘圖」,就是袁崇煥與掌握實際情況的郭廣等秘密商量,製定計謀,采取措施。

第五步,寬宥事首。袁崇煥「召首惡楊正朝、張思順至膝前,諭以同黨能縛戎首即宥前罪之旨,令報諸逆者名,擒之贖死。二凶唯唯。」寬宥事首張正朝、張思順,先瓦解嘩變官兵上層內部。

第六步,剪除「次惡」。將「次惡」田汝棟等十五人捉獲,「崇煥令郭廣當堂認識,俱當日向前首惡,即令梟示」,將他們戮於市,進行震懾。

第七步,擒叛立功。楊正朝、張思順兩位嘩變的首領,因為「擒叛有功」,經奏報朝廷,將他們「發前鋒立功」。

第八步,分別處理。中軍吳國琦斬首;參將彭簪古受斥責;都司左良玉等四人被黜免;通判張世榮、推官蘇涵淳因貪虐引起嘩變,受到降職斥責;總兵官朱梅解職。

第九步,獎勵祖營。都司祖大樂所率一營官兵,沒有參加嘩變,受到獎勵。

第十步,奏報朝廷。袁崇煥向朝廷詳奏寧遠兵變經過、原因、處理及善後事宜,並得到崇禎皇帝的批準。

這十步走下來,袁崇煥乾淨利索、迅速漂亮地平息了這場寧遠兵變,穩定了遼東軍局勢。

而袁崇煥也是通過這一次神操作,充分獲得遼東軍上上下下的信賴,幾乎使得遼東軍成為袁家軍。

但是,袁崇煥這些神操作,大概率是和遼西將門集團聯手主導的自導自演事件,畢竟從結果來看,寧遠兵變後,袁崇煥徹底掌握遼東軍,以祖家為首的遼西將門集團,亦從朝廷獲得大量的好處,朝廷供給的遼餉,從每年五百萬飆升至八九百萬,乃至上千萬。

而代價便是整個大明都在為日益高漲的遼餉買單,朝廷財政徹底崩潰,百姓越發民不聊生,再加上西北乾旱連年,最終把偌大的大明王朝生生拖垮。

聽到朱由檢言之鑿鑿,聲稱遼東將發生兵變事件,張朝忠不由急道:「陛下,關寧防線關乎京畿安危,倘若生變,建奴再趁機南下,那大明則將陷入危如累卵的境地!」

朱由檢擺擺手,淡淡的道:「你也無須太過擔憂,雖然近段時間以來大明各地烽火連天,但西南的奢安之亂已被四川巡撫朱燮元、石柱總兵秦良玉、四川總兵杜文煥、貴州巡撫王三善等人平定,不日石柱總兵秦良玉將率領一萬白杆兵前來拱衛京師。

西北方麵,流賊之亂和秦王之亂亦被洪承疇、盧象升、孫傳庭、楊嗣昌等人平定,不日盧象升、孫傳庭、楊嗣昌將率領兩萬秦軍前來拱衛京師,曹變蛟和茅元儀亦將率領五千勇衛營和一萬新軍回師京城。

再加上朕帶去大同的六萬禦林軍亦陸陸續續趕回京城,京城可戰精銳當有十萬以上,即使建奴打破山海關兵臨京師城下,也休想滅我大明社稷。」

不知不覺,朱由檢手裡的可戰之兵亦有十萬之眾了,這十萬大軍無疑是他掌握朝政最大的底氣。

「陛下英明神武,固然無懼建奴,可建奴當真打入京畿重地,那京畿百姓可就要遭殃了。臣願向陛下立軍令狀,此去遼東,臣一定將遼東兵變撫平,並懾服遼東軍上上下下,讓遼東軍成為對陛下忠貞不二的軍隊!」張朝忠信誓旦旦的道。

朱由檢看了他一會,才搖了搖頭道:「你未免太過小看遼西將門集團了,以這種心態前往遼東,朕怕你會折戟沉沙,在遼東吃一個大虧。」

「遼西將門集團?」張朝忠疑惑的道:「臣隻聽說昔日遼東李氏將門起自李成梁,李成梁蓄養家丁,縱橫遼東,所向披靡,連老酋頭努爾哈赤都在李成梁門下聽用,不敢有半點違逆。

但自李成梁故去之後,李氏一門聲勢日衰,薩爾滸之戰後,遼東李氏故舊部曲已無復存,恕臣直言,陛下口中這個所謂的遼西將門集團,臣從未聽說過。」

朱由檢回道:「李氏一門固然聲勢日衰,但新進崛起的遼西將門集團卻遠比李氏危害更甚。遼西將門集團以祖氏一門為首,祖氏家主祖大壽,其父祖承訓,號雙泉,是明朝萬歷年間鎮守寧遠的援剿總兵官祖仁的次子,隨李成梁東征西伐,因抵禦蒙古騎兵作戰有功,不斷得到提拔,出任遼東副總兵。

祖大壽家學淵源,於泰昌元年為官,授職靖東營遊擊,曾被經略熊廷弼上奏表彰。天啟元年為廣寧巡撫王化貞部屬,任職中軍遊擊。

遼東軍相繼取得寧遠、寧錦兩場大捷後,祖大壽憑軍功升任遼東前軍總兵,掛征遼前鋒將軍印,駐守錦州。

隨著祖大壽地位的迅速上升,祖氏滿門都獲封官職。祖大壽的兄弟祖大樂、祖大成、祖大弼,子侄祖澤遠、祖澤沛、祖澤盛、祖澤法、祖澤潤、祖可法等,都是上自總兵、下至副將、參將、遊擊的各級軍官,分駐寧遠、大淩河、錦州諸城。

除此之外,祖家還積極和遼西將門集團的其他將領聯姻,編織成千絲萬縷的關係,在遼東堪稱一手遮天。

如果祖家僅僅隻是在遼東關起門來當土皇帝,朕還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遼西將門集團,打著遼人守遼土的名義,把那些從建奴屠刀底下逃亡而來的遼東生民,當做為自己屯田出兵的私奴。

他們畏懼建奴如虎,不敢出城與建奴野戰,但是對於那些逃亡而來的遼東生民卻從來不放在眼裡,視他們如牛羊一般,任意驅使。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我的網戀對象是明星 快穿之女配十八式 開局一個娃 老子可是主角 開局一隻閃光鯉魚王 影視世界冒險家 次元世界的功德人生 大靈潮 都市之至尊劍皇 地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