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章 萬歷九年(1 / 2)

加入書籤

雖說一口氣清空張居正朝中黨羽暢快非常,但是留下的爛攤子,卻不是那麼好收拾的。

內閣張居正、內閣輔臣張學顏兼任戶部尚書。

工部尚書曾省吾、兵部尚書方逢時、禮部尚書潘晟、都察院左都禦史徐炌、太仆寺卿、薊遼總督吳兌、薊鎮總兵戚繼光、還有各部侍郎,歸了包堆三十多人,二品、三品大員,被清理掉一半。

現在要盡快調整好人事,讓朝廷恢復運轉。

下午朱翊鈞在乾清宮召見張四維和王國光,張居正離去,內閣首輔的位置空下來,要有人補上去,朱翊鈞還是想讓張四維接替張居正。

「今上是召:申時行、王錫爵、劉應節、楊巍進京。」

「嗯,朕的意思是讓申時行回京,任內閣次輔,王錫爵接替潘晟,任禮部尚書,劉應節接替方逢時,任兵部尚書,朕想讓你重回戶部,管好大明的錢袋子,你認為如何?」

朱翊鈞認為王國光,有些不適合做吏部尚書,他理財是一把好手,管人事沒有管理財政好。

「臣遵旨!」

「內閣再發明旨:召回因彈劾張居正而被罷黜的官員,讓他們盡快來京,朕要安撫他們。」

「臣等遵旨!」

「你們退下吧。」

朱翊鈞盤算一下,劉應節為官清正,對兵事也熟悉,萬歷四年回鄉,他老家是濰縣的,又是北方人,平衡朝局有好處。

王錫爵是朱翊鈞的老師,又和申時行是同年,南直隸蘇州府太倉州人,祖籍是太原王氏,他任禮部尚書,用來給申時行助陣,平衡張四維和王國光聯盟。

王國光改任戶部尚書,吏部朱翊鈞想讓嚴清去,這次對張居正朝中黨羽進行清理,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主審,朱翊鈞可以按功行賞,升他為吏部尚書,進內閣,位置在王國光之後。

嚴清是雲南人,他屬於清流,政治勢力很薄弱,朱翊鈞升他官,就是讓他乾活,也算優待他。

海瑞任都察院左都禦史,一年以後朱翊鈞也讓他進內閣,去年召他進京,去翰林院掌院,就是給他進內閣鋪路,大明有非翰林不內閣的傳統,海瑞隻是舉人,進士官員有些看不起他,朱翊鈞安排他去翰林院,就是要堵住這些人的嘴。

今年春耕結束,朱翊鈞就召龐尚鵬進京,任工部尚書,工部事物暫時由工部左侍郎主持,去年龐尚鵬欽差巡撫山西,九月加工部左侍郎銜,這也是給他進京鋪路,龐尚鵬是廣東人,和江南官員接觸並不多。

刑部尚書讓楊巍接替,萬歷初年,朝內發生了江南少年王大辰闖入宮禁的事件,案件交楊巍審理。

張居正授意以刺客罪中傷大學士高拱,楊巍不從,經審理以盜竊內府財物罪判處王大辰死刑,避免了株連無辜,事後他上疏,請返故裡。

楊魏也不喜張居正的為人,現在誰和張居正有仇,他就是朱翊鈞的朋友,這幾年朱翊鈞就要不停的黑張居正,拿他刷經驗。

現在內閣、六部、都察院都有了人選,今年殿試舉行完,再對六部侍郎、郎中,大、小九卿補齊,朝局也就穩定了下來。

南北官員大部都得到升遷,今年對張居正各省的黨羽不處置,等到明年朝政穩定,再對他們動手。

朱翊鈞要否定張居正的政績,消除他的政治影響力,緩和張居正罷黜的官員與朝廷的矛盾,表明賞罰公正之心,絕非使用私人。

今年朱翊鈞的政治思想,就是反張居正,把張居正的政策,當成反麵例子,反張居正,成為今年的政治正確,在政治上,有迎合群臣,樹立革新人設的作用,朱翊鈞就是讓所有文臣武將戰隊,站在他這邊的留著,站在張居正這邊的,就要被他批判。

在皇極殿殺大臣的事瞞不住,陳太後派遣女官過來詢問,朱翊鈞親自前往慈慶宮安撫陳太後。

晚上去坤寧宮,讓王喜姐站隊,她要是站在李太後這邊,他就要廢掉她,立劉妃為皇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玄幻開局一座至尊仙府 霸刀斬相思 智途 有兩個龍女兒是什麼體驗 朕法 從零級開始穿梭諸天 她隻想當鹹魚 戰神狂飆麻煩閱讀全文 偷聽心聲,高冷校花竟如此可愛 魂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