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百姓(1 / 2)

加入書籤

虞朝末年,天下七分,戰亂不休,民不聊生。

南方的楚國,在楊氏的帶領下,原本富饒萬裡的河山,逐漸破敗不堪。

歷經七十年後,傳至第四世時,楚國已然成為七國中國力最衰弱的國家。

在距楚國都城淮京不足千裡的一處名為林城村的地方,一座不起眼的泥土房中,王老漢唉聲嘆氣的坐在灶台前,盯著黑漆漆的灶洞,垂頭喪氣。

王老漢育有兩子,大兒子今年二十有三,老實巴交,十歲便拜村頭的老丁頭為師,學的釘馬蹄鐵的手藝,勉強可以糊口。

隨著大兒子歲數的增加,王老漢寢食難安,同村與大兒子年齡相仿的男子,十六歲剛及冠的時候,便已談婚論嫁,到他這般歲數時,小孩子已經可以抓著三文錢去買鹽油了。

不僅如此,小兒子與大兒子相差才六歲,大兒子的婚事如果不能盡快辦成,小兒子又到了該成婚的年紀,事情就更不好辦了。

王老漢心中的壓力與焦急,可想而知,是多麼的急迫。

好不容易托人找關係,磨破了嘴皮,耗盡了家底,才替大兒子說上了一門親事。

本來是樁喜事,王老漢與老婆子原本很是高興。

可等到新媳婦接進門,才發現,新媳婦的身體有缺陷,左手殘疾不能活動。

這可把王老漢氣壞了。

新郎官與新娘在婚前是不能見麵的,因此,雙方的相貌、底細,是不了解的。

農家人是要乾活的,媳婦娶進門,不是來享福的,地裡的活,家裡的事情都是要出力的,否則全靠大兒子一人,日後等分了家,大兒子豈不是要累死?

越想越氣的王老漢本打算去找媒婆算賬,當初媒婆可是打包票,給王老漢兒子說的是一門極好的親事,誰曾想,媒婆竟然欺騙了他。

如果不把當初給媒婆的好處費討要回來,王老漢誓不罷休。

剛出門,縣裡的衙役便急匆匆的進村招貼告示,召集村民,宣布了兩件大事。

當王老漢聽完衙役宣布的事情後,便失魂落魄的走回了家,原本要找媒婆算賬的高昂鬥誌也全沒了。

衙役宣布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事情是,陛下為慶祝自己登基十年,特意要在民間選妃。

這很正常,楚四世自從稱帝以來,每年都會換著花樣噱頭,用各種名號,比如慶祝楚國建立七十年慶典,自己過生日之類的名號,在民間選美,充實後宮。

據說楚四世的後宮,已經人滿為患,嬪妃加上宮女,足足有上萬人。

每當楚四世要選美納妃之際,也是他斂財之時,各地官員,鄉紳都要勒緊褲月要帶,給皇帝進顯貢禮。

而這些奇珍異寶,所耗費的金銀,全都是從百姓身上搜刮下來的。

正因為楚四世如此的荒唐無度,令本就積弱不堪的楚國,更是雪上加霜。

三川之地的蜀國,看準楚國積弱,在充分準備了五年之久後,突然發兵二十萬,奇襲楚蜀交接的龍潭口,殲滅楚國的五萬大軍。

蜀軍長驅直入,連下二十餘城,直逼楚國都城淮京,令楚國朝野震動。

這也就是衙役要宣布的第二件事,征兵。

每家每戶,都要派出一人服兵役,上前線,和蜀軍廝殺,保家衛國。

放在幾年前,王老漢根本不會這樣的惆悵,因為他那個時候,還是符合楚軍征召的標準,可現在不行了,他年齡超標了。

這意味著,他的兩個兒子,必須有一個,是需要上前線廝殺的。

大兒子才剛成婚,雖說媳婦娶得並不如人意,好歹也算成了家。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從零級開始穿梭諸天 她隻想當鹹魚 戰神狂飆麻煩閱讀全文 偷聽心聲,高冷校花竟如此可愛 魂導師 無敵的我以為自己是凡人 我,孫大聖,誓不成佛 伏魔天師 都市絕品仙醫 詭僵秘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