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胡侃小吃(1 / 2)

加入書籤

兩人選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城市。

白悠悠跟母先明在那條街上閒逛,聞到了一陣醬油的香味,然後說道:「哇,醬油好香!」

母先明點頭道:「那就在這裡住下吧!」

兩人把東西放在賓館裡,在這個城市逛了半個月,白悠悠大多數時候無意識地放空,與人說話也比較少,母先明看那些人比較仔細,連河裡的魚,樹上的鳥,一草一木都細細端詳。

「你好像李時珍。」白悠悠笑他。

「你想想看,他當時的條件,交通,語言,各種不便,能走訪那麼多地方,記錄那麼多資料,並且收集歸納成書,雖然有些錯謬。

盡管是這樣,用我來比對他,不是很冒犯嗎?」

白悠悠聞言,哈哈一笑:「如今的城市森林,看著很便捷,人跟人之間,可以用手機,瞬間就能看見聽見自己要聯係的人。

可是,好像大家更寂寞了。

最年少的男生女生,見到自己最喜歡的人,也不會主動。

李時珍活在這樣的時代,依舊做尋找草藥這樣的事,史筆恐怕不會記得的。」

「是這樣的理,那個時代需要那樣的人,而那樣的人剛好有那樣的誌向,所以才有了李時珍和他的《本草綱目》。

但是,無論是誰,無論多偉大,都無法超越自己的時代。

我們對現在的世界有這樣的反思,隻是因為我們活在這個時間裡。

很難說,李時珍在他的時代裡,他不是千千萬萬玩手機的一個,或許他跟現在盛行的大v一樣,他的這本書,他的個人名片,就是大v。

這跟西漢末年魏晉時代,很類似。

那位奸邪難定的曹操,己在士人眼裡的眼裡是個什麼樣的身份,也去問喬玄,給他什麼評語。

《三國誌》記載是: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

母先明說道這裡,發現白悠悠的表情很奇怪,不禁停了停,問道:「怎麼了?」

「沒怎麼。」白悠悠挑了挑眉說道:「隻是覺得,為何《三國誌》會記載這樣的事?會不會太瑣碎了一些?」

「哈哈哈……《三國誌》是四川人陳壽編撰的,他的立場先不說,但是要說清楚曹操這個人,自然會提到他的評語,你覺得奇怪,是那個時代,那些名士,也就是如今的大v,他們的話語權的厲害。

雖然是一句褒貶難定的話,你我聽來很瑣碎,但是在那個時代,是很管用的。

就像你通過了公務員的國考最終測試一樣重要。

那個時候,舉孝廉,然後名士點評,天下士子就可以入朝做官。

就像現在的高考一樣。

白悠悠點點頭道:「聽著又荒唐又浪漫。但如果我們把時光倒退回去,讓那個時候的人看我們如今的高考,他們可能也會覺得我們瑣碎吧!

語文數學英語,理綜文綜,學這些,跟他們理解的治理國家,加入這個體係,有什麼關係啊?

這最多是匠人。」

「那個時代,也有大量的匠人,但是國家的中樞,跟他們比較沒有關係。這倒不是重點,重點是,兩者的優劣都各自存在。

這本來沒有盡善盡美的人才選拔係統,放在長的時間軸上,用單一的標準來看這件事,是很難客觀的。」

母先明看著陌生的街道,習慣性地走在外麵。

「個人本來就帶著偏見,所有的認知,就是基於這個偏見之下,何必用一個完美的標準來否定提出問題的必要性勒?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天才嫡女,廢材四小姐 隋太子 沖喜福寶四歲啦 萬界聖祖 影視世界從風犬少年的天空開始 我在往生當常駐 偽社長的鹹魚生活 重生靈植空間:崛起吧,小農女 道長,時代變了 我不是亂世梟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