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舊事(1 / 2)

加入書籤

「莫非你是什麼神算子不成?」顧迎穗豎起眉毛,甚為驚詫,「還真有一樁事,那位二叔失散多年的兒子前些天來找他了。」

她繪聲繪色地向房妧講述著那天的發生的故事,麵上帶著看到新鮮樂子的興奮之情。

寧郡王李清源有兩個同胞弟妹,小妹李清樂早已出嫁,嫁的是江南陸氏子,如今隨夫君外任在江州,雖然相距千裡,但兄妹關係頗為親密。

二弟李清平則是個離經叛道的刺頭,當初他違背父母的意願,執意取了關外平民女子趙氏,後來成婚不過三年,便同趙氏鬧翻,某天深夜,趙氏抱著尚在繈褓的孩子,決然離開了郡王府,自此再也沒有音信。

此事將老郡王夫婦氣個半死,將李清平好生打了一頓,關了半個月的祠堂,隨後又勒令他入朝蔭職,總算是讓他消停許多。

這些年他孤身一人,也不是沒有人家動心,到底浪子回頭,他人又長得好,人到中年仍是風度翩翩,再找位繼室也並非難事。

隻是他性子古怪的很,雖然同元配夫人沒有感情,但旁人問起來,便說「某已然婚配,又未得休書,當從一而終,怎能背信棄義呢?」

非要等趙氏回來辦和離或是給自己一封休書,才好去迎娶下一位夫人。

可趙氏十多年都不見人影,還不知生死幾何呢,這擺明了便是後半輩子都不娶妻的意思。

由此李清平成了滿京城圈子裡的一支別樣奇葩,旁人一提起他來,都是神色莫測,意味深長。

誰知十幾年後,竟然會憑空冒出來個少年自稱是他和那趙氏夫人的孩子,當下兩廂驗過,居然還確實如此。

寧郡王險些一頭栽倒,好不容易緩過來,還是認了這個侄子,隻是暫且低調處事,並沒有大舉辦宴對外宣告,僅僅隻給宮中上了一道折子將此事解釋清楚。

「現在朝堂裡也不太平,」顧迎穗嘆一口氣,並不避諱同房妧談及朝中政事,「十幾年前的東宮案,不知為何又被人給掀起來,陛下心結未解,又遷怒起東宮舊部,眼下實在是不能出頭的時候。」

寧郡王當年是東宮班底,現任寧郡王還曾是太子伴讀,當年東宮謀逆一案事發,寧郡王憑借宗室和老郡王的情分,才堪堪保住爵位,這些年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是禁不起再折騰了。

「東宮空懸已久,陛下記恨隱太子,卻又遲遲不立新儲君,如今一年年身子每況愈下,日後怕是有得鬧騰。」

康元帝登基之時,便立了早逝的原配發妻柳皇後的長子為儲,二十餘年父子相親,君臣相得,原本是一段佳話,怎料天啟二十三年,事情突變,有禦史死諫,言道太子意欲謀反,更是列出種種罪狀。

康元帝大怒,著人去抄檢東宮,竟真搜出了龍袍玉璽,還有太子結黨營私的書信,當時太子遠在江南處置私鹽一案,百口莫辯,來不及趕到京城,便被一道詔書賜死。

柳家被判夷三族,東宮幕僚長史皆血濺刑場,餘下被牽連者眾,刑場血腥之氣半月都未能散盡。

太子妃柳氏抱著年僅兩歲的皇太孫,自焚於東宮。

太子妃自焚之後,康元帝也從盛怒中清醒,徹查了當初死諫的禦史背後勢力,竟發現是漢王與當時尚未分封的五皇子共謀,天子一怒,伏屍百萬。

兩年後,康元帝廢天啟年號,改元康元,自此這場浩大可怖的謀逆案終於落下帷幕。

東宮舊事其中牽連隱秘頗多,房妧她們這些年輕一輩也不清楚內情,隻是提起來難免心有戚戚。

「帝王君恩,不可揣測。」房妧輕輕嘆息,當年的隱太子極有可能是被誣告謀逆,但那又如何,就算康元帝後來處置了漢王等人,也不可能為太子翻案,要讓帝王認錯,還是位剛愎自負的帝王,難於登天。

何況當時同東宮牽連的幾乎都死光了,便是如寧郡王這些,也都元氣大傷不敢再有動作,還有誰能出麵為東宮平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離婚吧,別耽誤我繼承億萬家產 財富逆襲:我用十年從無到有 意外閃婚!強勢霸總纏上身 柯南:冤種兄弟穿越請求援助 萬人之上 快用我的極品廢意境對抗神魔! 租界驚魂!明鏡司大小姐與巡捕 狂龍下山 師父說我太猛,求我下山禍害師姐 大奇術師